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杭县2025年初中毕业班教学
质量检查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23分)积累与运用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1)《蒹葭》中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奔赴前线的义无反顾。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无私奉献精神。
(4)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坚定信念,相信前途光明。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 ① (fù)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重任在肩,不仅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而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 ② (shì)言。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这是应该有的样子,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 ③ (zhuó)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 ),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奋不顾身 生不逢时 参天大树 B. 奋不顾身 生逢其时 古木参天
C. 奋勇争先 生逢其时 参天大树 D. 奋勇争先 生不逢时 古木参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名著阅读交流。(6分)
3. 阅读整本名著,我们发现一些人物之间会彼此影响、共同成长,这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下列两组人物也有类似的关系,请选择一组,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1)孙悟空和唐僧(《西游记》) (2)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
二、阅读(67分)
(一)(2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海棠
唐·何希尧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①。
【注】①黄金屋、阿娇:汉武帝儿时曾说,若得阿娇为妻,当作金屋藏之。
【乙】
王丹麓家秋海棠
武林①王丹麓家之墙东草堂,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而蔓衍堦砌②。康熙乙丑,忽发奇葩千朵,经月不落,其旁复三四如蝴蝶。家人异之,为护其根,布其子③。及明年子出无异而原本所发亦如常花乃离原本尺许,见花心复起一花,如重台,细视丛中,乃有千瓣如洛阳花者,六瓣如桃者,五瓣如梅如兰者。越日再视,或若山茶之初放,或若牡丹之半谢,至蓓蕾似垂丝,含蒂似石榴,碎翦如秋纱。其花或大或小,其心或连或散,其色红白深浅,种种奇幻,莫可名状。
(节选自清代·徐珂《清稗类钞》)
【注】①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②堦(jiē)砌:台阶。③子:种子。
4. 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忽发奇葩千朵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发:①流露、显露。②出发。③征发,派遣。④开放。(《汉语大词典》) (1)发:______(填写序号)
家人异之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异:______
莫可名状 根据成语推断词义:莫名其妙 (3)名:______
5. 甲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A明年B子出C无异D而原本E所发亦E如常花
6.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而蔓衍堦砌。
(2)或若山茶之初放,或若牡丹之半谢。
7. 请发挥想象,描绘甲诗“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展现的画面。
8. 如果要配乐朗诵甲诗,请你从下面两首古曲中选择一首作为背景音乐,并简述理由。
①《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全曲分为十段,各段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这首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如同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七年级 下册》)
②《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采用我国传统器乐套曲的结构形式,全曲由十三个有明确小标题的音乐段落组成: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演奏中运用了琵琶的轮、扫、拂、绞弦等技法以充分表现出激烈的战争场面。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八年级 下册》)
9. 古人常以花入诗文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甲诗、乙文及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2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高山远鼓(常龙云)
①初夏芳菲尽,杜鹃声声里,我随团走进花萼山采风。
②东出四川盆地的盐茶古道,草蛇灰线,遗迹难觅。代之是水泥公路,于山体凿出,在崇山峻岭间时隐时现。无数次峰回路转,愈行峰愈高、谷愈窄、山愈深。蓝如镜面的天空,被刀剑似的山峰切割,剩下窄长一溜,嵌在头顶。此时,我们已进入到了大巴山腹地。
③花萼山地处四川省内大巴山脉中段,冲天耸立的五座高峰,状若五瓣花萼,故名花萼山。沿着一条小溪溯流而上,来到山谷口,地势陡然奇险,望之惊心。右岸玄天观,壁立千仞,不可仰视,裸岩熠烟,若介胄之士,顶天立地。山顶曾有道观庙宇,立于崖畔,如悬天际。当地有民谚道:“陕西有个钟鼓楼,半截伸在云里头;四川有个悬天观,离天只有三尺半。”左岸鸡冠寨,隆起云中,形若鸡冠,峭岩赤壁列阵,猿猴不可攀,自古天然要塞,寨墙、寨门遗迹犹存。
④当地向导老项说,此地叫项家坪,是上花萼山主峰南天门的必经之地,也是盐茶古道出川到安康、紫阳、城口等地的重要关口,自古客商往来不绝;鸡冠寨与玄天观隔溪耸峙,钳制着山谷口,历代兵家必争。
⑤谈到一九三四年那场万源保卫战,老项神色凝重。刘湘六路大军围剿川陕苏区,花萼山是主战场之一,八十八师十四团防守项家坪,凭鸡冠寨、玄天观之险阻敌,浴血奋战。缺乏粮食,每个战士每天靠一个洋芋充饥。缺少武器弹药,长矛大刀加滚木擂石。鏖战两个多月,敌人寸步难进,溃败而退。
⑥在项家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有一座四角攒尖亭,亭里陈列着一面巨型牛皮大鼓。这面鼓大有来历,要追溯到三国时候。说起这面牛皮大鼓,老项语气敬畏。
⑦话说徐庶被曹操要挟到曹营,郁闷不已,最终寻计走脱,入花萼山隐居修道,留下诸多遗迹和传说。花萼山主峰南天门曾有徐庶寺,始建于明代。据考证,这面大鼓是寺内的庙鼓。万源保卫战期间,敌军围困万千重,红军举步维艰,缺少武器弹药。和尚顾一本借故庙鼓破损,无法进行法事,需送成都修复,实则暗藏二十条枪和弹药于鼓内,骗过敌人层层封锁和盘查,运回花萼山,武装了部队。战斗中,红军抬来庙鼓当战鼓,擂鼓作战。鼓声隆隆震山川,红军士气大振,威慑敌胆。徐庶寺毁于战火后,庙鼓被当地老百姓收藏。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办集体食堂,尘封的大鼓被搬出来,鼓声再次响彻花粤山。社员们闻鼓行动,出工、收工、吃饭。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鼓声又沉寂下来。
⑧多年后,回首那场历时近一年的血腥战役,一位老首长挥毫写下:“花萼天下无”。我想,除了对祖国山川的赞美,其中定还有太多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愫。
⑨我知道花萼山很晚,上世纪80年代,一位朋友谈及,唏嘘不已。山高路远,山民下山赶场买生活用品,往返要走三天;地僻土瘠,陡坡石隙、捧土之地上播种,秋来收获甚微;生活艰难,主食包谷、洋芋,也不充裕,一天吃两顿,有的人家仅有一条遮羞的裤子,谁出门谁穿……
⑩2007年花萼山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穷山恶水化为人间仙境。
高山峡谷、原始森林、溶洞飞瀑、奇花异草等,无不吸引游客;民宿餐饮,一一兴起;药材山货,无不抢手。近些年来,昔日山民,逐渐脱贫致富。
夜宿花萼山中。原以为山里安静好睡眠,夜深了,我却毫无睡意,凭窗眺望,啥也看不见。我用耳朵捕捉夜的声音,溪流很轻,若微风过野,屏声静气才能听到。狗吠往往很突然,乍然响起。而杜鹃却叫声嘹亮,夜以继日,声声似呼唤,苦心孤诣。所有鸟儿都睡了,它为什么不睡?它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凄清?隐隐遍遥,我似乎听到另一种声音,如闷雷辗过山巅,又似洪流奔腾山间,轰隆之声不绝于耳。哦,那是岁月深处传来的鼓声回响。红军擂响牛皮大鼓,勇士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历时近一年的万源保卫战,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苏区也损失惨重,万源二十万人,战死、饿死无数,红军撤走时,只剩下六万多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杜鹃啼血似招魂。
鼓声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黑夜中,夜,又归于寂静。
(有删改)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萼天下无”的题词中,蕴含着对来之不易的胜利的感慨,对百姓助力红军取胜的感念。
B. 徐庶隐居花萼山与红军使用牛皮大鼓之间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两者只是巧合地在同一地点留下了各自的印记。
C. 文章将上个世纪80年代的山区和2007年后的山区进行比较,表现了作者对山民脱贫致富的欣慰。
D. “夜宿花萼山中”一段虚实结合,既凸显了山里夜晚的安静,也着力表现了“我”内心的不平静。
11. 联系文本,品味语句。
(1)高山峡谷、原始森林、溶洞飞瀑、奇花异草等,无不吸引游客;民宿餐饮,一一兴起;药材山货,无不抢手。(从句式角度赏析)
(2)谈到一九三四年那场万源保卫战,老项神色凝重。(这里的“凝重”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老项怎样的心理?)
12. 作者开篇用了很长的篇幅描写花萼山的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13. 在不同的时代和场合,牛皮大鼓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4. 杜鹃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请结合以下材料,探究文中作者多次使用“杜鹃”意象所起的作用。
杜鹃啼血 杜鹃也称子规。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不幸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杜鹃的意象常与悲苦哀思联系在一起。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鸟主要是夏候鸟,会在4—5月份迁来,往往在5—7月份进入繁殖期。
(三)(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老华夏文明中的“龙图腾”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识。从本质上讲,中国各民族对“龙”的接受与认同源于对中华文化祖先的龙图腾信仰以及“龙”文化建构。
②中华民族文化祖先都带有“龙”的特征,这些文化传说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与龙图腾的构建与表达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不仅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圣贤明君作为黄帝子孙,还把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国也列为黄帝之后,同时把匈奴、闽越等蛮夷也列为黄帝苗裔,这说明汉代时官方已把古代各民族统统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民族谱系中。在中华文化传统的历代传承中,因为黄帝等文化祖先以“龙”作为文化标识,“龙”与“文化祖先”在文化符号上具有可以互换的特点,所以中华民族有时又称为“龙的传人”。
③许多民族民间叙事与文化记忆认同龙图腾,并宣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主要是由于华夏族(炎黄集团)形成之时,确定了以“龙”为图腾的族源标志所导致的客观现象。这从后世的史书方志中也可略见一斑,由此导致的广大少数民族在认同黄帝的龙图腾时,许多少数民族不仅把盘古、伏羲、女娲、炎黄等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祖先融入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叙事中,而且在本民族文化祖先塑造方面也极大地体现出与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内在关系,其叙事往往与“龙”或龙图腾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④不仅如此,许多民族还把龙图腾符号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与民间习俗中,延伸出很多与“龙”有关的民间文化现象,表达出对“龙”形象的认可和热爱。诸如侗族的山羊古称“龙羊”,云南大理彝族因竹崇拜而称之为“龙竹”,四川阿坝羌族每年六月二十三祭龙王,广西防城港京族祭祀时首先拜请海龙王。还有许多民族的龙节、龙会、接龙、舞龙,以及有关龙的雕刻、剪纸、绘画、龙灯、龙舟等,都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有关龙图腾、龙崇拜的共同文化记忆与牢固的文化认同。这也从古老文化记忆与现实文化实践中,印证了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客观事实。
(摘编自王宪昭《龙图腾: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记忆》)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彝族称竹为“龙竹”、京族祭祀拜海龙王等事例,说明各民族对龙的崇拜仅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
B. 最后一段通过具体实例,揭示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的象征,印证了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
C. 材料综合运用了事实材料、道理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从三方面论证了龙图腾作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的重要地位。
16.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的主要原因。
17. 下列两则事例,哪一则更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二段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事例一:青海互助县土族供奉四龙王,云南省施甸布朗族崇拜祭祀木龙公主。
事例二:秦汉时期“黄帝子孙”等称谓已出现并得到认同。
(四)(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50.21亿元,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冲进全球影史前五,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新标杆。影片宣布密钥延期至3月30日,续写票房神话。该片为《哪吒》系列第二部,讲述哪吒与敖丙重塑肉身时遭遇的困境与命运抉择。
影片将传统神话中的“反抗强权”主题改编为“逆天改命”,引发两极评价。正方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契合当代青年价值观,反方批评“魔童”设定削弱了原著经典的批判性内核。调查显示,青少年对改编的接受度达82%,但31—45岁群体评分低于原著经典1.3分。
[材料二]全球票房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全球票房统计机构(2025年)
[材料三]从视觉效果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影片中,“九霄雷劫”镜头以每秒2400帧惊人精度呈现,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百万铁链交织”的场景,则需要跨学科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这种合作模式无疑提升了产业协作水平。此外,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共同努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用现代方式重新诠释,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神话世界。
18. 下列说法中最能全面且准确地反映三则材料核心信息的一项是( )
A. 《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全球影史前五的票房成绩,已经超越了所有中国动画电影。
B. 该片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分布显示出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北美地区贡献最大。
C. 《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哪吒》系列第二部,其文化改编虽引发争议,但青少年接受度高,对票房有正面推动。
D. 影片“逆天改命”的主题完全颠覆了传统神话,因此受到了所有年龄层观众的热烈欢迎。
19. 同学小杰观影后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无需遵守任何规则,甚至逃课、当网红以“证明自我”,你作为他朋友,如何结合材料劝告他?
20. 综合三则材料,探究《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成功的深层原因。
三、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面对人生选择,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青年:“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美好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上杭县2025年初中毕业班教学
质量检查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23分)积累与运用
【1题答案】
【答案】 ①. 蒹葭苍苍 ②. 白露为霜 ③. 万里赴戎机 ④. 关山度若飞 ⑤. 落红不无情物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
【2题答案】
【答案】(1) ① 赋 ②. 誓 ③. 茁 (2)C
(3)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名著阅读交流。(6分)
【3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孙悟空原本桀骜不驯,一心只想逍遥快活,在唐僧的训导之下,拥有了慈悲为怀的心肠,最终修成正果;而唐僧也在孙悟空的影响之下,变得越发坚强勇敢,不畏艰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示例二:简·爱在面对罗切斯特的追求时感到自卑,罗切斯特的真诚执着让简·爱变得勇敢自信;罗切斯特因残疾而自暴自弃,是简·爱的勇敢与真心让他走出阴影,重获新生。
二、阅读(67分)
(一)(23分)
【4~9题答案】
【答案】4 ①. ④ ②. 对……感到诧异 ③. 说出
5. BCD 6. (1)起初种植一两株秋海棠,几年之后就蔓延到台阶。
(2)有的像刚开放的山茶花,有的像凋谢一半的牡丹。
7. 雨后的海棠,胭脂色慢慢消褪,海棠花在半开的时候最为娇媚,好一幅雨后海棠初绽图。
8. 示例:选择①。甲诗描绘雨后海棠花的娇媚景象,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节奏轻松明快,清新愉悦,与《春江花月夜》清丽、淡雅、委婉的风格基本吻合。
9. ①花的大小、形状、色彩,“种种奇幻,莫可名状”,味道怡人,惹人喜爱。②海棠娇媚,菊花孤傲,牡丹富贵,莲花高洁,梅花苦寒,能以花寄情言志。
(二)(23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B 11. (1)连用短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写出现在的花萼山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吸引游客,人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2)庄重肃穆(类似意思都可),表现他对那场战争铭记于心(被红军战士的精神深深感动震撼,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言之有理即可)
12. 突出花萼山的山势陡峭奇险(地势险要);表现采风路程的艰辛;也是为下文写红军战士此地的战斗往事做铺垫。
13. ①保卫战之前,作为庙鼓,进行法事;②保卫战期间,帮助红军藏送弹药;鼓舞士气,威慑敌胆;③人民公社时期,鼓声是指挥生产生活的号令;④新时期,被收藏陈列,作为历史见证,激励后人。
14. 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杜鹃啼鸣贯穿时空;②“杜鹃”提示叙事的时间背景(初夏),既表现环境特征,又暗示先烈精神永存;③“招魂”赋予杜鹃声人文内涵,表达出对在花萼山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的深切哀悼与追思。
(三)(11分)
【15~17题答案】
【答案】15. A 16. ①文化祖先以龙为共同标识,形成可互换的文化符号;②历史文献构建统一民族谱系;③各民族神话传说主动融合龙元素;④民间习俗与日常生活广泛传承龙文化。
17. 第一问:事例二更适合。
第二问:事例二更符合第二段中“把古代各民族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民族谱系中”的观点,而事例一则证明了第四段“延伸出很多与‘龙’有关的民间文化现象”的观点。
(四)(10分)
【18~20题答案】
【答案】18. C 19. 小杰同学,电影里“百万铁链交织”是138家公司协作的成果,哪吒改命靠的是责任担当,不是任性。真正的自由,是在尊重规则中突破自我。
20. ①将传统神话注入“逆天改命”现代价值观,引发青少年共鸣,呼应了青年对“打破成见”“自我定义”的精神需求;②技术创新与视觉效果震撼提升观影体验;③密钥延期与全球化发行扩大受众;④产业协作与团队努力。
三、写作(60分)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
美好的选择
人生如同一座迷宫,处处是分岔路口,每个选择都通向不同的终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好不在于选择的轻松与舒适,而在于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人生意义。
选择吃苦是一种智慧。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选择的生动写照。他年少时家境贫寒,在寺庙借读,每日以粥充饥,却依然勤奋苦读。正是这种甘于吃苦的选择,让他最终成为一代名臣,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千古名句。吃苦不是目的,而是通向成长的必经之路。就像竹子,前四年仅长高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三十厘米的速度疯长,因为它在默默扎根。选择吃苦,就是选择让生命之根扎得更深。
选择奉献是一种境界。南丁格尔放弃优渥的生活,毅然奔赴克里米亚战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救治伤员,被誉为“提灯女神”。她曾说:“我注定要服务他人,这是我生命的意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道路。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通人选择奉献:教师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医生在手术台前争分夺秒,消防员在火场中逆行而上……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选择,构筑了社会最坚实的基石,彰显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选择坚持是一种勇气。居里夫人在极其简陋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提取镭元素。经过四十五个月的努力,她终于从八吨矿石中提炼出0.1克纯镭。当有人问她是否觉得辛苦时,她说:“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这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让她成为科学史上不朽的丰碑。坚持不是固执,而是对初心的忠诚;不是愚钝,而是对价值的坚守。每一个伟大的成就背后,都是无数次选择坚持的叠加。
回望历史长河,那些被铭记的名字,无一不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美好的选择。屈原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文天祥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林则徐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这些选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们超越了个人得失,彰显了精神的高度。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或许会犹豫、会彷徨,但请记住:美好的选择往往需要勇气与智慧。它可能不会带来即时的回报,但必定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泛起永恒的涟漪。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选择吃苦、选择奉献、选择坚持,就是选择让生命绽放最绚烂的光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