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3《卖油翁》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13《卖油翁》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七下13《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油翁》位于统编语文教材七年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一篇教读课文。本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归田录》中记述的一则故事。故事篇幅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还包含着启人深思的哲理。按照单元导语的要求,学习本单元,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意蕴。就本文而言,虽然大家习惯性从“熟能生巧”的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但从陈尧咨和卖油翁的身份看,还可以认为其是在讨论职业平等的问题,从陈尧咨“十中八九”的表现,可以得出学无止境的结论,从陈尧咨“笑而遣之”时表现出对卖油翁的认可,也可得出“达者为师”的观点……基于此,本节课笔者拟以“聚焦矛盾冲突 感悟人生哲理”为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引导学生猜测欧阳修创作本文的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创读创写,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虚心学习、谦虚做人的品质。
语言运用:朗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相关文言知识。
思维能力: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分析人物特点,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大智慧。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体会文言文简洁含蓄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概括文章内容。
2.品读语句,聚焦精彩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语句,聚焦精彩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以老翁自称的欧阳修写了另一个老翁,不过这个老翁没那么高大上,只是一个卖油的小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篇奇文——《卖油翁》。
二、初读,知“两”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3.小组练读,读出停顿节奏。
预设——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追问:通过以上朗读,你发现了文言文停顿的什么规律?
预设——
主谓语间停顿,如句子开头是虚词,需要停顿。
4.全班齐读,说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用对偶句概括。
预设——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但微颔之;
卖油翁酌油钱不沾湿,康肃公笑而遣之。
三、研读,品“两”
1.文章中写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身份?
预设——
一个是高高在上康肃公,一个是默默无闻卖油翁。一个有名有姓有爵位,一个无名无姓以业称。
(补充介绍陈尧咨相关资料:陈尧咨,字嘉谟,阆州阆中(人,宋代官员、书法家,陈省华第三子,陈尧叟、陈尧佐弟。是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初授将作监丞、济州通判,召为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句院,擢知制诰。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嘱其弟刘几道在试卷上作标识,因受此事牵连,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复知光州、知制诰。后以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卒谥康肃。)
2.文章一共写了两件事,一件事陈尧咨射箭,另一件是卖油翁酌油,请找出相关语句反复品读,说说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陈尧咨(卖油翁)。
预设——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箭术高超但骄傲自满(指导学生聚焦“亦”字朗读,感受陈尧咨的自信)。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从中可以看出卖油翁身怀绝技、技艺高超、镇定自若、从容悠闲。(指导学生聚焦“乃”“徐”“而”等词语,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用词之精准和惊叹。在学生品析的过程中,可采用换词法,感受作者用词之精准。)
3.无独有偶,文中人物的对话恰好是两组,反复朗读,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1)陈尧咨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说话语气有变化。第一个句子是“问曰”,第二个是“忿然曰”,语气越来越重了。康肃对卖油翁的称呼有变化。第一个句子称“汝”,第二个问句子称“尔”,“汝”是平等的称谓,“尔”就有居高临下、轻视蔑视的味道了。句中“射”的意思不一样。“汝亦知射乎?”的“射”,是动词射箭。“吾射不亦精乎?”的“射”是名词,指射箭的技艺。两句话,三个“射”字,表明康肃自恃射箭很高,与上文“公亦以此自矜”照应。康肃说话句式有变化。第一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表明不悦,通过质问传达他的不满。第二个句子用了感叹句,显示康肃已由不满到生气,通过感叹句的呵斥传达他不可遏制的愤怒。
(2)卖油翁
①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②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句号表明平淡沉稳。与陈康肃巨大的情绪变化比,卖油翁的回答显得淡定沉着。一个勃然大怒,一个风轻云淡。康肃自称为“吾”,是有身份有学问的自称;卖油翁自称为“我”,是平民百姓的自称。善射且“以此自矜”的傲气和虽是商贩却不失自信的朴实,从自称中可以看出。
4.从“忿然曰”到“笑而遣之”,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预设——
“忿然”表明康肃怒形于色,“笑”表明康肃喜形于色,喜怒皆形于色,表明康肃是一个直爽的人。康肃由最初的“忿然”到之后的“笑”,情绪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技艺,认可了卖油翁的技艺。所以,“笑而遣之”,明写康肃释然,暗写卖油翁技绝,是对卖油翁技艺高超的侧面描写。
四、探讨,辨“两”
文章一共写了两个人,二人当中,谁才是故事的主人公,换言之,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谁?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
五、小结
陈尧咨之所以能被卖油翁折服,是因为卖油翁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人生就是这样,只有你自己强大了,才能收获掌声。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本文后面还有两个故事“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查一查它们的意思。
第2课时
一、导入
指名复述课文。
二、朗读,析矛盾
1.齐读课文,思考,本文中陈尧咨和卖油翁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预设——
陈尧咨和卖油翁的矛盾产生于陈尧咨的自满和卖油翁的从容自信之间的冲突。陈尧咨以擅长射箭自豪,并在家圃中展示他的射箭技艺,射中了绝大多数箭靶,他的态度是自夸和傲慢的。而卖油翁则在一旁观看,他对陈尧咨的射箭技艺仅以微微点头的方式表示赞许,显示出他对射箭技艺的自信但并不过分张扬。
当陈尧咨询问卖油翁是否也懂得射箭时,卖油翁的回答“无他,但手熟尔”暗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直接触动了陈尧咨的傲慢。矛盾得以集中爆发。
追问:两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解决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
卖油翁随后通过自己的倒油技艺展示了他的高超技巧,钱孔注油而不湿,这进一步强调了“熟能生巧”的主题,也让陈尧咨意识到了自己的傲慢和自满。
2.除了熟能生巧,你还受到了哪些启示?可从两人的身份差异,陈尧咨的态度变化,卖油翁的底气等方面入手分析。
(开放性问题,意在打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可从职业平等、工匠精神、达者为师、正确接受批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释。)
追问: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价值是否等同?
三、联读,辨矛盾
1.从文章内容看,你觉得欧阳修对陈尧咨是什么态度?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
2.补充资料
(1)虽然同时宋朝人,但欧阳修跟陈尧咨并无交集,他比陈尧咨晚整整一辈,当他领袖文坛的时候,陈尧咨已经不在世了。
(2)欧阳修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其文学地位,还在于他十分重视为国举荐人才,被誉为“千古伯乐”,在其任上还大力提携后辈,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曾巩、苏轼、王安石都曾得到他的指点和提携,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欣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提携而名扬天下。
根据以上资料,你觉得欧阳修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
当时的很多读书人,跟故事中的陈尧咨颇为相似,稍有成绩便“以此自矜”,却不知道自己依旧停留在“术”的层面,并没有触及真正的大道——熟能生巧。欧阳修退休之后创作的这篇文章,旨在告诫后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要把当下的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是真正的成功。
3.讨论:本文选入教材的时候,删除了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你觉得这句话是否应该删除?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如认为应该删除,则可从主题的集中性上分析,如认为不应该删除,则可以从文章的完整性上分析。)
四、创读,演矛盾
1.课文一共有两个场景,请选择一个场景,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出示课本剧改编要求——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中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2)要能够展现戏剧的矛盾冲突;(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3)剧本的语言要丰富(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2.展示评议,引导学生明白,在改编剧本的时候,需要抓住重点词语表现人物形象,相机强调文言词语。
五、拓展,思矛盾
对于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仅仅只是“熟能生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熟能生巧”外,还需要什么?
六、小结
小人物做一件事做到极致,再平凡的人生,都能绽放耀眼的光彩,就拿我们来说,只要把学习这件事,做到极致,我们就是自己人生的扫地僧。
七、布置作业(二选一)
1.小练笔:身边的“卖油翁”
2.将本文改编成一个完整的课本剧,并尝试演出。
板书设计
陈尧咨 达者为师 宽容待人 接受建议
卖油翁 熟能生巧 职业自信 不畏强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