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26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分值:100分](选择题1~4题,6~14题,每小题6分,共78分)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2024·南京高一段考)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金属钠的性质活泼,可与O2、H2O等物质反应,钠的化合物Na2O、Na2CO3、NaHCO3、NaCl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NaCl为原料,制备下列有关化工产品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电解熔融的NaCl,可以获得金属Na和Cl2B.工业上常用金属Na与水反应获得NaOHC.为获得NaHCO3、Na2CO3等化工产品,常以NaCl、氨水和CO2为原料D.金属Na是用来制备高纯度Na2O2的主要原料2.(2024·南京高一段考)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氧化钠投入到MgCl2溶液中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④⑤3.(2024·石家庄高一期末)对固体NaHCO3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 g,则固体NaHCO3的质量为 ( )A.0.42 g B.1.68 gC.0.84 g D.3.36 g4.(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期末)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纯净过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仪器①的活塞B.装置X也可以用于制取H2、CO2等气体的发生装置C.②中所盛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D.③的作用是吸收尾气5.(12分)(2024·河北邯郸高一期末)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潮湿的CO2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 (2)(1分)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开K1,关闭K2,加热铜丝,X是 。 (3)(3分)若打开K2,关闭K1,出现 现象,可证明潮湿的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某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不一定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导致该现象的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同学提出质疑的原因: 。 (4)通过实验测得反应结束后,球形干燥管中仅有Na2CO3和未反应完的Na2O2固体,为测得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某实验小组将1.45 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随盐酸的加入量如图所示。①加入盐酸体积为0~100 m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②若在加入盐酸体积为150 mL时,收集到CO2共0.44 g,则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 。 ③设计另外一种实验方案来测定Na2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简单描述实验方案和需要测定的数据: (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可以用字母代替)。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6.(2024·无锡高一期末)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构建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B.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利用反应④可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2CO3D.反应⑤⑥可应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7.CO2、Na2CO3、NaHCO3三者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转化时所加试剂可以是稀硫酸B.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实现②转化C.⑤转化时溶液中一定出现沉淀D.⑥的转化条件可以是加热8.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及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物质B为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种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B为酸性氧化物,物质类别A表示碱B.反应④可通过加入还原剂实现转化C.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D.反应③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NaHCO3可作膨松剂三、离子反应及其应用9.(2024·徐州高一检测)氯化铁溶液可用作印刷电路板刻蚀剂,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下列离子能在印刷电路板的刻蚀废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lO-C.OH- D.Ag+10.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Na2O2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同时产生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 B.Mg2+C.Ba2+ D.Fe3+11.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S的溶液:加入M、C、Cl-、N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S、C、K+、Cl-C.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加入K+、C、N、Na+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加入Na+、C、Cl-、C12.(2024·河北肃宁高一月考)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Ⅰ ⅡA C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B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Mg(OH)2与稀盐酸混合D Na2CO3溶液与过量H2SO4溶液混合 少量K2CO3溶液与HCl溶液混合13.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D.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Ba2+14.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2SO4、CaCl2、MgCl2、K2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向①中溶液加碱,产生白色沉淀;③向①中溶液加入MgCl2无明显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A.CaCl2、MgCl2B.Na2SO4、CaCl2C.MgCl2、K2CO3D.Na2SO4、K2CO315.(10分)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1)(1分)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 (填序号)。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电解质 ④盐 ⑤化合物(2)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K+、Mg2+、Fe3+、Ba2+、S、OH-、C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Ⅱ.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Ⅲ.另取少许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Ⅳ.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①(2分)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②写出实验Ⅲ和Ⅳ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Ⅲ: 。 Ⅳ: 。 ③(3分)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个数相等,确定溶液中 (填“有”或“无”)K+,判断依据是 。 答案精析1.B [工业上常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NaOH,故选B。]2.C [①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最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②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NaOH与氯化镁反应产生Mg(OH)2白色沉淀;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2++2OH-+2HCCaCO3↓+C+2H2O,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二者不反应;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先生成白色CaCO3沉淀,后沉淀溶解;故选C。]3.B [NaHCO3固体充分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将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再通过足量Na2O2:2Na2O2+2CO22Na2CO3+O2,用差量法计算可知,当增重0.28 g时,消耗的CO2的质量为0.28 g×=0.44 g,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根据关系式2NaHCO3~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质的量为2×0.01 mol=0.02 mol,所以固体NaHCO3的质量为0.02 mol×84 g·mol-1=1.68 g,故选B。]4.B [实验时先打开仪器①的活塞,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点燃酒精灯,A错误;装置X是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实验室利用锌与稀硫酸制取H2,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均可利用装置X进行制取,B正确;②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目的是除去氧气中含有的水蒸气,C错误。]5.(1)(2)浓硫酸 (3)红色铜丝变黑 2H2O+2Na2O24NaOH+O2↑(4)① 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 ②26.9% ③用沉淀法测定Na2O2固体的质量分数,取样品a g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 g解析 试剂X为浓硫酸,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打开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先用生成的CO2排尽装置中空气,以免氧气与铜反应而干扰实验,再加热铜丝,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无水时CO2与Na2O2不反应,然后打开K2,关闭K1,若出现红色铜丝变黑色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能与Na2O2反应,同时产生了O2。(4)①加入盐酸体积为0~100 mL时,没有CO2生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②根据碳元素守恒,n(Na2CO3)=n(CO2)= =0.01 mol,m(Na2CO3)=0.01 mol×106 g·mol-1=1.06 g,则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100%≈26.9%。③也可用沉淀法来测定Na2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取样品a g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BaCO3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 g,根据C物质的量守恒可测得Na2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6.C7.C [①的反应可以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A项正确;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Na2CO3,B项正确;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生成的NaHCO3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其他情况不一定有沉淀生成,C项错误;加热NaHCO3固体时可生成Na2CO3,⑥的转化条件可以是加热,D项正确。]8.D9.A [H+和溶液中各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存在;ClO-可以氧化Fe2+为Fe3+,不可以大量存在;OH-和Cu2+、Fe2+、Fe3+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g+可以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A。]10.B [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不含有颜色的离子;Na2O2 加入溶液,一般是与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A错误;含有镁离子的溶液无色透明,且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正确;钡离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沉淀,C错误;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D错误。]11.A [含有大量S的溶液中,S、M、C、Cl-、N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B项错误;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误;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12.D [Ⅰ中生成CaCO3、Na2CO3和水,Ⅱ中生成Na2CO3和水,CaCO3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二者离子方程式不同,A错误;Ⅰ中CO2少量,反应生成CaCO3和水,Ⅱ中CO2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B错误;Ⅰ中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Ⅱ中Mg(OH)2是难溶物,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2H++Mg(OH)2Mg2++2H2O,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C错误。]13.C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或S等离子,A项错误;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B项错误;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排除了 Ag+等干扰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一定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C项正确;可能生成了 CaCO3等白色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有Ba2+,D项错误。]14.A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由于CaSO4、MgCO3微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所以Na2SO4和CaCl2不能共同存在,CaCl2和K2CO3以及MgCl2和K2CO3也不能共同存在;则可得出有三种可能的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K2CO3和Na2SO4;②向①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能产生Mg(OH)2或Mg(OH)2和Ca(OH)2白色沉淀,故排除组合K2CO3和Na2SO4;③向①溶液中加入 MgCl2 无明显现象,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无明显现象。综上所述,可能的组合是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15.(1)③⑤ (2)①Mg2+、Fe3+、S、C Ba2+、OH-、Cl- ②H++OH-H2O、Cl-+ Ag+AgCl↓ H++OH-H2O、Ba2++ SBaSO4↓ ③无 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 ,个数相等时电荷守恒,所以无K+解析 (1)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电离出能反应的离子,则必须是电解质发生电离,所以选③⑤。(2)①由于是无色溶液,则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OH-,不含Mg2+;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S、 C;另取溶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Cl-;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有Ba2+;则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Fe3+、S、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OH-、Cl-,不能确定的离子有K+。(共37张PPT)阶段重点突破练(四)专题3<<<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2024·南京高一段考)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金属钠的性质活泼,可与O2、H2O等物质反应,钠的化合物Na2O、Na2CO3、NaHCO3、NaCl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NaCl为原料,制备下列有关化工产品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电解熔融的NaCl,可以获得金属Na和Cl2B.工业上常用金属Na与水反应获得NaOHC.为获得NaHCO3、Na2CO3等化工产品,常以NaCl、氨水和CO2为原料D.金属Na是用来制备高纯度Na2O2的主要原料√123456789101112131415工业上常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NaOH,故选B。2.(2024·南京高一段考)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氧化钠投入到MgCl2溶液中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①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最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②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NaOH与氯化镁反应产生Mg(OH)2白色沉淀;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2++2OH-+2HC===CaCO3↓+C+2H2O,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二者不反应;⑤向Ca(OH)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先生成白色CaCO3沉淀,后沉淀溶解;故选C。14153.(2024·石家庄高一期末)对固体NaHCO3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 g,则固体NaHCO3的质量为A.0.42 g B.1.68 gC.0.84 g D.3.36 g√123456789101112131415NaHCO3固体充分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将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再通过足量Na2O2:2Na2O2+2CO2===2Na2CO3+O2,用差量法计算可知,当增重0.28 g时,消耗的CO2的质量为0.28 g×=0.44 g,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根据关系式2NaHCO3~CO2可知,消耗的NaHCO3的物质的量为2×0.01 mol=0.02 mol,所以固体NaHCO3的质量为0.02 mol×84 g·mol-1=1.68 g,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4.(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期末)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纯净过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仪器①的活塞B.装置X也可以用于制取H2、CO2等气体的发生装置C.②中所盛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D.③的作用是吸收尾气√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实验时先打开仪器①的活塞,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点燃酒精灯,A错误;1415装置X是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实验室利用锌与稀硫酸制取H2,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均可利用装置X进行制取,B正确;②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目的是除去氧气中含有的水蒸气,C错误。123456789101112135.(2024·河北邯郸高一期末)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潮湿的CO2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 (2)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开K1,关闭K2,加热铜丝,X是 。 1415浓硫酸12345678910111213(3)若打开K2,关闭K1,出现 现象,可证明潮湿的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某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不一定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导致该现象的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同学提出质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红色铜丝变黑2H2O+2Na2O2===4NaOH+O2↑12345678910111213(4)通过实验测得反应结束后,球形干燥管中仅有Na2CO3和未反应完的Na2O2固体,为测得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某实验小组将1.45 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随盐酸的加入量如图所示。①加入盐酸体积为0~100 m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12345678910111213试剂X为浓硫酸,目的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打开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先用生成的CO2排尽装置中空气,以免氧气与铜反应而干扰实验,再加热铜丝,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无水时CO2与Na2O2不反应,然后打开K2,关闭K1,若出现红色铜丝变黑色现象,1415可证明有水时CO2能与Na2O2反应,同时产生了O2。加入盐酸体积为0~100 mL时,没有CO2生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 NaCl。123456789101112131415②若在加入盐酸体积为150 mL时,收集到CO2共0.44 g,则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 。 26.9%根据碳元素守恒,n(Na2CO3)=n(CO2)= =0.01 mol,m(Na2CO3)=0.01 mol×106 g·mol-1=1.06 g,则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100%≈26.9%。123456789101112131415③设计另外一种实验方案来测定Na2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简单描述实验方案和需要测定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可以用字母代替)。用沉淀法测定Na2O2固体的质量分数,取样品a g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 g12345678910111213也可用沉淀法来测定Na2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取样品a g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BaCO3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 g,根据C物质的量守恒可测得Na2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1415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6.(2024·无锡高一期末)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构建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B.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利用反应④可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2CO3D.反应⑤⑥可应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反应④为分解反应,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②为置换反应,A正确;1415反应③中CO2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C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正确;反应④为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水,利用反应④无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反而会将NaHCO3除去,C错误;过氧化钠能与水、CO2反应生成氧气,反应⑤⑥可应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正确。7.CO2、Na2CO3、NaHCO3三者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转化时所加试剂可以是稀硫酸B.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实现②转化C.⑤转化时溶液中一定出现沉淀D.⑥的转化条件可以是加热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①的反应可以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A项正确;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Na2CO3,B项正确;14151234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生成的NaHCO3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其他情况不一定有沉淀生成,C项错误;加热NaHCO3固体时可生成Na2CO3,⑥的转化条件可以是加热,D项正确。8.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及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物质B为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种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B为酸性氧化物,物质类别A表示碱B.反应④可通过加入还原剂实现转化C.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D.反应③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NaHCO3可作膨松剂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物质B为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反应④是钠转化成NaOH,应加入氧化剂实现转化,B错误;1415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先和水反应,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C错误;反应③是NaHCO3受热分解,会产生CO2气体,因此可作膨松剂,D正确。三、离子反应及其应用9.(2024·徐州高一检测)氯化铁溶液可用作印刷电路板刻蚀剂,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下列离子能在印刷电路板的刻蚀废液中大量存在的是A.H+ B.ClO-C.OH- D.Ag+12345678910111213√1415H+和溶液中各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存在;ClO-可以氧化Fe2+为Fe3+,不可以大量存在;OH-和Cu2+、Fe2+、Fe3+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g+可以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0.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Na2O2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同时产生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Cu2+ B.Mg2+C.Ba2+ D.Fe3+√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溶液无色透明,说明不含有颜色的离子;Na2O2 加入溶液,一般是与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A错误;含有镁离子的溶液无色透明,且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正确;钡离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沉淀,C错误;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D错误。141511.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S的溶液:加入M、C、Cl-、N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S、C、K+、Cl-C.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加入K+、C、N、Na+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加入Na+、C、Cl-、C√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含有大量S的溶液中,S、M、C、Cl-、N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B项错误;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误;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C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1415选项 Ⅰ ⅡA C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B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Mg(OH)2与稀盐酸混合D Na2CO3溶液与过量H2SO4溶液混合 少量K2CO3溶液与HCl溶液混合12.(2024·河北肃宁高一月考)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Ⅰ中生成CaCO3、Na2CO3和水,Ⅱ中生成Na2CO3和水,CaCO3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二者离子方程式不同,A错误;Ⅰ中CO2少量,反应生成CaCO3和水,Ⅱ中CO2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B错误;Ⅰ中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Ⅱ中Mg(OH)2是难溶物,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2H++Mg(OH)2===Mg2++2H2O,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3.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D.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Ba2+12345678910111213√1415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或S等离子,A项错误;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B项错误;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排除了Ag+等干扰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一定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C项正确;可能生成了 CaCO3等白色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有Ba2+,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4.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2SO4、CaCl2、MgCl2、K2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向①中溶液加碱,产生白色沉淀;③向①中溶液加入MgCl2无明显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CaCl2、MgCl2B.Na2SO4、CaCl2C.MgCl2、K2CO3D.Na2SO4、K2CO3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由于CaSO4、MgCO3微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所以Na2SO4和CaCl2不能共同存在,CaCl2和K2CO3以及MgCl2和K2CO3也不能共同存在;则可得出有三种可能的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K2CO3和Na2SO4;②向①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能产生Mg(OH)2或Mg(OH)2和Ca(OH)2白色沉淀,故排除组合K2CO3和Na2SO4;③向①溶液中加入 MgCl2 无明显现象,组合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都无明显现象。综上所述,可能的组合是Na2SO4和MgCl2、CaCl2和MgCl2。141515.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1)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 (填序号)。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电解质 ④盐 ⑤化合物123456789101112131415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电离出能反应的离子,则必须是电解质发生电离,所以选③⑤。③⑤(2)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K+、Mg2+、Fe3+、Ba2+、S、OH-、C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Ⅱ.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Ⅲ.另取少许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Ⅳ.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23456789101112131415①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由于是无色溶液,则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OH-,不含Mg2+;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S、 C;另取溶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Cl-;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有Ba2+;则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Fe3+、S、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OH-、Cl-,不能确定的离子有K+。Mg2+、Fe3+、S、CBa2+、OH-、Cl-123456789101112②写出实验Ⅲ和Ⅳ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Ⅲ: 。 Ⅳ: 。 ③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个数相等,确定溶液中 (填“有”或“无”)K+,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OH-===H2O、Cl-+ Ag+===AgCl↓H++OH-===H2O、Ba2++ S===BaSO4↓无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 ,个数相等时电荷守恒,所以无K+1314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3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pptx 作业26 阶段重点突破练(四).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