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1 基础知识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1 基础知识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1 基础知识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除夕夜,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心花怒放。
B.这几年,家里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
C.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D.这个小姑娘能言善辩,做错了事还在为自己辩解。
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男孩儿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 )。
②地震过后,到处是一片( )的景象。
③( )的晚风吹走了白天的酷热。
④深秋了,小河里的水已变得( )。
A.凄凉 荒凉 冰凉 清凉 B.凄凉 荒凉 冰凉 清凉
C.凄凉 荒凉 清凉 冰凉 D.荒凉 清凉 冰凉 凄凉
3.下列音、形、义全对的一项是( )
A.徘徊(hú) 通霄 阳光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鲜妍悦目。)
B.彻底(qiè) 赤稞棵 重见天日(再一次)
C.险峻(jùn) 念叨 万象更新(更换,变换)
D.间断(jiàn) 书藉 宽慰(安慰)
4.宇航员陈冬平时话不多,但只要一提起宇宙之谜,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从登陆月球,到火星探测……他的话简直就像决堤的水,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斩钉截铁 B.滔滔不绝 C.窃窃私语
5.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麸(fū)”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
A.夫子 B.农夫 C.小麦的皮 D.玉米的种子
6.下面各组词的字形、加点的字音、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缎(jǐng) 科班出身 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的对)
B.驰骋(chěn) 巧夺天功 今乃掉尾而斗(垂下)
C.戛然(gá) 轻歌曼舞 巍巍乎若太山(高大的样子)
D.行头(xíng) 约定俗成 善哉乎鼓琴(好)
7.下面四组成语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B.笑逐颜开 全神贯注
C.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D.高山流水 入木三分
8.下面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陶醉 矛屋 宣闹 B.别出心裁 大步留星
C.凝视 甘蔗 喜悦 D.汹勇澎湃 暴露无遗
9.下面四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处暑 处理 B.山涧 瞬间
C.提供 贡品 D.单薄 薄饼
10.下列各组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别出心裁——别具一格 B.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C.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D.心惊肉跳——心旷神怡
11.下列词语中,没有夸张成分的一项是( )
A.一泻千里 B.如梦初醒 C.震耳欲聋 D.火冒三丈
12.哪一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
A.这些豪言壮语,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B.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居高临下的伟业。
C.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做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D.这里的建筑格局和刚才的那几座迥然不同。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C,再查cai。 B.“崇”是形声字,形旁是“山”,声旁是“宗”。
C.“匪”字共10画,第二笔是竖折。 D.“谜”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讠”。
14.哪一个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 )
A.蒙面 B.蒙混 C.蒙古 D.启蒙
15.“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括号里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宁可……也…… B.尽管……还是…… C.与其……不如……
16.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校举办了盛大的宣传教育活动。下面针对这次活动的描述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宣传教育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别出心裁的安排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称赞。
B.作为活动的小主持人,我既紧张又兴奋,一上台脑子一片空白,简直是忘乎所以。
C.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豪迈地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
D.张晓阳分享结束后,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大家纷纷为他的精彩发言点赞。
17.下列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威风凛凛 威迫利诱 B.技高一筹 筹集资金
C.载歌载舞 三年五载 D.顾影自怜 左顾右盼
二、书写
18.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19.书写展示。用硬笔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0.读拼音写汉字。
21.读拼音写汉字。


三、填空题
22.根据语境写词语,并回答问题。
妈妈熬的腊八粥特别tián nì( )。她拿起一把锅铲在shēn hè( )色的粥里jiǎo huo(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nóng chóu( ),饭豆浑身zhǒng zhàng( )起来了,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赤枣也大了三四倍,这一切都令八儿分外jīng yì( )。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妈妈熬腊八粥的情景。我还知道 节,这个节日的习俗是 。
2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忍不住 :“真美啊!”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位爷爷的脚,“对不起!”我连忙 。爷爷摇了摇头,微笑着 :“没关系,你也不是故意的,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天色渐暗,小伙伴约我去他家吃饭,我怕妈妈担心,便 了他的邀请。
2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风凛凛 一( )无际 斩钉( )铁 张冠李( )
( )经风霜 巧( )天工 居高( )下 风雨同( )
25.给拼音填正确的词语。
挡不住时光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回想这一路走来,我们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可能有过jīng huāng( ),可能有过jǔ sàng( ),可能有过zāo gāo( ),可能有过tuí rán( )。但要相信,所有kùn nán( )都是岁月kāng kǎi( )的馈赠,它将zhào yào( )我们前进的道路。
26.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激动( )( ) 毕毕( )( ) 居高( )( ) ( )丝不动
敌人 ,我们必须 地潜伏在山沟里。终于等到冲锋号响起,在这 的时刻,战士们高喊着口号,冲向敌人占领的高地。敌人的燃烧弹将我们面前的茅草烧得 地响,火势甚至蔓延到了战士们的身上。
27.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含有“烈”字的词语。(不能重复)
(1)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 )的战斗。
(2)风( )地刮着,一只雏鸟从树上掉了下来。
(3)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 )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4)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 )欢迎消防队员们的到来。
28.看拼音,写词语。
我们的家乡上林处处有美景。走进西燕东敢大草坪,就像踩在了无边的lǜ tǎn( )上;走进大明山深处,就像进入了yōu yǎ( )的秘境,大树参天,野花diǎn zhuì ( )……登上大明山顶,jū gāo lín xià( ), tiào wàng( )远方,欣赏着这一切,心中的yōu lǜ( )顿时烟消云散。
四、信息匹配
2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号。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纯熟(shú shóu)
五、基础知识综合
任务一:编写诗集。同学们以“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编写诗集,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诗集序言: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惧(xī shēng)、不畏(xiǎn jùn)、(kě gē kě qì)的奋斗。奋斗路上,我们有过(pái huái),有过(jīng huáng),还有过迷茫和落(mò)。每个人的奋斗历程都(cáng)着种种不易,也都不尽相同,但无论是艰辛还是甜蜜,他们都会构建起一个个不可替代的(piān zhāng)。奋斗的历程,就是不断锤炼自己的过程,也是人们朝着蓬勃发展的未来努力的过程。
30.根据序言中的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字词,注意把字写美观。
31.“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多年生草本植物。②散乱。③茂盛、旺盛。④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文段中“蓬勃”的“蓬”的意思应选( )。(填序号)
32.同学们在搜集资料时展开了讨论。判断下列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骑鹅旅行记》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 )
(2)《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和《藏戏》都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而详略的安排是由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决定的。( )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
33.同学们在搜集诗词材料时,发现了经典语句中的奥秘,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1)古训能明理。时光的流逝是朱自清“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 ,被初阳蒸融了。”的感叹:是古训里“ ,更有早行人”的劝告;是《长歌行》里“少壮不努力, !”的悲叹。“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俗话说:“ ,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
(2)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王建用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于谦借石灰“ , 。”表明自己高尚的情操:《迢迢牵牛星》中用“ , 。”写出了织女因思念而终日泪流如雨。
同学们要制作展板,下面是制作展板收集的资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近年来,我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从“天问一号”到探访shén mì( )的火星,到“奋斗者”号下潜至幽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kǎo chá( );从“北斗”组网到“复兴号”飞驰……一个个“中国印记”铭刻在pān dēnɡ( )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无数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强国ɡònɡ xiàn( )出智慧和力量。
②十年磨一剑,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斐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中指出,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并取得型号合格证,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34.根据文段中标出的汉语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注意字迹工整。
35.“斐然”在文段中的意思应选 这种解释。(①有文采的样子;②显著)
36.请你写出材料中有一对近义词:( )——( )
37.与文段中的“里程碑”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C.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
阅读语段。
古代灯具不仅是重要的照明工具,也是文化艺术的载体。这些灯zhǎn( )以铜或铁等金属为骨架,外面hú( )一层轻薄的纸或绢,既能防止烛火被风chuī xī( ),又有良好的透光性。灯具的设计精巧,造型各异,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华丽典雅。灯罩上往往有精美图案或 diāo huā( )的diǎn zhuì( ),既展现了匠人的(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又增添了灯具的艺术气息。
在古代,灯具常常置于几案,与各种chén shè( )相映成趣。无论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早晨;还是“野旷天低树, ”的夜暮;抑或是“明月别枝惊鹊, ”的午夜……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营造出一种(幽雅优雅)而(宁静 肃静)的氛围,为生活增添一丝温馨。
38.根据拼音和语境,依次写出语段中用拼音代替的字词。
39.依据上下文,为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轻薄( ) 氛( )围
40.语段中“几案”的意思是( )
A.古代进食用的木托盘 B.桌子 C.案件 D.界限
41.请用“√”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42.阅读语段,请在横线处将诗词句补充完整。
请你阅读第一版“沐光之行”的主题词,完成下题。
追光路上,我们心怀梦想,步履坚定,迈向未知的璀璨。风雨中,我们绝不 tuì suō,因有无数追梦人为榜样:先人后己被páo xiào的洪水吞没的老党员,生活困难却不失善良的渔夫夫妇,守护wēi wēi青山的老人……他们屹立如灯塔,照亮前路。他们kānɡ kǎi地分享着智慧与勇气,用行动诠释着何为háo mài bù qū,为我们指明了沐光而行的方向。
43.请你把主题词中用拼音代替的词语按顺序依次写在方格里。
44.用“√”给主题词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步履(lǔ lǚ) 璀璨(chàn càn) 吞没(méi mò) 屹立(qǐ yì)
45.“困难”在词典中有多个意思:①(形)事情复杂,阻碍多;②(形)穷困,不好过;③(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在主题词中,画线词语“困难”的意思是 ;在“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他从不轻言放弃,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一句中,“困难”的意思是 。(填序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1 基础知识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C D D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B C C B B C
1.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D.“能言善辩”通常用来形容人口才好,善于辩论,但在这个语境中,小姑娘做错了事还在为自己辩解,更侧重于她不肯承认错误、狡辩的行为,而不是她口才好。因此,“能言善辩”在这里运用不恰当。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近义词的理解、辨析与运用。
凄凉:寂寞冷落;悲凉。
荒凉:人烟稀少而没有生气。
冰凉:意思为物体很凉。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
①本句需要用“凄凉”形容男孩看到的景象。
②本句用“荒凉”形容地震过后,地方变得荒芜。
③本句用“清凉”形容“晚风”使人清爽。
④本句用“冰凉”形容“小河里的水”很凉。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
A.徘徊(hú)——(huái),通霄——通宵;
B.彻底(qiè)——(chè),赤稞棵——赤裸裸;
D.书藉——书籍;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搭配。
题目中的语境:宇航员陈冬平时话不多,但一旦谈及宇宙之谜,他就会变得非常健谈。
A.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决策的果断性,与题目中描述的陈冬健谈的情景不符。
B.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这个成语恰好符合题目中陈冬谈及宇宙之谜时话匣子打开、说个不停的情景。
C.窃窃私语:形容小声说话,私下里谈论。这个成语更多强调的是私下、小声的交流,与题目中陈冬打开话匣子、可能较为公开的谈论不符。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和字义的理解。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麸”字的形旁是“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麦子有关。通常“麸”指小麦的皮。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字形、字义。
A.锦缎(jǐng)——jǐn;
B.驰骋(chěn)——chěng,巧夺天功——巧夺天工,今乃掉尾而斗(垂下)——(摆动、摇动);
C.戛然(gá)——jiá;
故选D。
7.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归类。
A.这两个成语主要是用于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是从听觉感受和音乐效果的角度来描述的,都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紧密相关。
B.这两个成语是用于描述人的神态和精神状态的。“笑逐颜开”描绘的是人的喜悦表情,“全神贯注”刻画的是人的专注神情,都侧重于对人物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刻画。
C.都与写作、书法等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效果有关。“笔走龙蛇”强调书法创作时的笔势灵动,“妙笔生花”侧重于写作时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都是围绕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特点来表达的。
D.“高山流水”原本是形容乐曲高妙,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的美妙动听,是专门用于描述音乐领域的成语;“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后来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但最初和主要的用法是与书法相关。
故选D。
8.C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矛屋——茅屋,宣闹——喧闹;
B.大步留星——大步流星;
D.汹勇澎湃 ——汹涌澎湃。
故选C。
9.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都读chǔ;
B.jiàn/jiān;
C.gōng/gòng;
D.bó/báo。
故选A。
10.D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A.别出心裁表示想出的办法或思想独创一格,与众不同,侧重在“心裁”,即独特的心思、想法。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侧重于风格、格调方面的独特性。这两个词都有独特、与众不同的意思,是近义词。
B.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强调专注的程度和状态。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也是侧重于精神的集中。它们在形容专注这一状态上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C.口若悬河指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侧重于说话的流畅和有气势。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强调话语的连续性。这两个词都表达了说话连续不断、很能说的意思,是近义词。
D.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是一种带有恐惧、紧张的负面情绪。心旷神怡指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是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状态。这两个词一个表达恐惧紧张,一个表达愉悦舒畅,意思完全不同,不是近义词。
故选D。
11.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将其水流或气势的程度进行了极度夸大,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
B.“如梦初醒”意思是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认识中突然醒悟过来。此词只是在表达一种状态和感受,没有对事物的特征、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不存在夸张成分。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欲聋”将声音大的程度进行了夸张,突出声音的强烈程度,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
D.“火冒三丈”意思是怒气特别大,火焰上升到三丈高。用“三丈”来形容怒气的程度,是对愤怒情绪的夸张表达,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B.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本义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形容中华民族创造的无数伟业不恰当。
故选B。
13.C
【详解】本题考查与汉字相关的知识。
C.“匪”字笔顺:,共有10画,第二笔是竖。故选C。
14.C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蒙”读“méng”时:1.菟丝。2.遮盖。3.遭受。4.敬辞。承受。5.隐瞒。6.愚昧,没有知识。7.形容雨点又小又密。8.朴实敦厚。 读“mēng”时:1.欺骗。2.胡乱猜测。3.昏迷。读“měng”时:[蒙古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A.蒙面:méng,遮饰脸面。
B.蒙混:méng,用欺骗的手段使人相信虚假的事物。
C.蒙古:měng,民族名。
D.启蒙:méng,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故选C。
15.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应用。
A.宁可……也……:属于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表示两种情况中,只有一种更合适,且已经作出了取舍,前取后舍。
B.尽管……还是……:属于转折关联词,表示某个事物的转变,强调变化后的状态。
C.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在这两种情况中,只有一种更合适,且已经做出了取舍,前舍后取。
阅读句子可知,“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和“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之间表述的意思发生了转变关系,应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尽管……还是……”。
故选B。
16.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B.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事理常情。通常用于形容得意忘形的状态,而句中描述的是“我”上台后,因为兴奋、紧张导致的脑子一片空白的状态,所以“忘乎所以”一词使用不当。
故选B。
17.C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辨析。
A.威严 /威胁;
B.计策、办法/筹措;
C.动词,指一边/量词,指年;
D.都是“看”的意思;
故选D。
18.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谚、慷、慨、漾、豪”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9.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埋”“硬”“脊”“梁”等易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字要写在格子的中间,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0.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看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汉字,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薄”“攀”“登”“屉”“跌”“萎”“怨”“糟”“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在田字格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棍”“揭”“磁”“皱”“掀”“熄”“汹”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22. 甜腻 深褐 搅和 浓稠 肿胀 惊异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及传统节日和习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腻、褐、搅、稠、肿、异”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如:
中秋节,这个节日的习俗是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
23. 赞叹 道歉 回答 谢绝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运用。
第一空,当看到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并发出“真美啊!”这样的感慨时,要用表达赞叹、感慨情绪的词语,可以用“赞美”、“惊呼”;第二空,这里描述的是不小心犯错后,表达歉意的场景,“道歉”准确地表达了这种行为,所以应填“道歉”;第三空,结合爷爷“摇了摇头,微笑着”的动作和表情,他的目的是让“我”不要因为踩到他的脚而过于自责和不安,这是一种安慰的行为。可以用“安慰”、“回答”;第四空,因为怕妈妈担心,所以不能接受小伙伴的邀请,可以用“拒绝”、“婉拒”。
24. 威 望 截 戴 饱 夺 临 舟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25. 跌跌撞撞 惊慌 沮丧 糟糕 颓然 困难 慷慨 照耀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糟”“慨”“耀”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6. 人 心 剥 剥 临 下 纹 居高临下 纹丝不动 激动人心 毕毕剥剥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激动人心:使人兴奋感动。
毕毕剥剥:形容声音连续不断,清脆响亮,多指小而密集的声音。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面向低处,比喻处于有利地位或优势地位。
纹丝不动:形容非常稳定,一点也没有移动或改变。
根据词义和语境,这里指敌人所处的位置比我方潜伏的山沟位置高,有地势优势,故选“居高临下”。
根据词义和语境,在潜伏任务中,战士们需要保持一动不动的状态,故选“纹丝不动”。
根据词义和语境,冲锋号响起意味着要开始进攻,这是让战士们情绪激动的时刻,故选“激动人心”。
根据词义和语境,这里指敌人燃烧弹点燃茅草后发出的响声,故选“毕毕剥剥”。
27. 激烈 猛烈 壮烈 热烈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仔细阅读每个句子,确定句子所描述的场景和需要表达的情感或程度。
(1)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这里强调战斗的残酷程度和造成的严重后果。
(2)猛烈:气势大,力量大;急剧。用于形容风时,可以表示风的力量很大。
(3)壮烈:勇敢有气节。这里表现出喊口号的人意志刚强,具有坚定的抗日意志和不屈的气节。
(4)热烈:兴奋激动。这里用于形容同学们以热情洋溢的态度和行动欢迎消防队员们的到来。
28. 绿毯 幽雅 点缀 居高临下 眺望 忧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毯”“缀”“眺”“虑”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9.juān mó piān
náo sù cuò
sù shú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镌刻(juān kè):雕刻,把文字、图案等刻在某种坚硬的材料上,使其长久留存。
摩:读“mó”时,表示摩擦、接触;研究、切磋;用手轻轻按着并移动等。读“mā”时,仅用于“摩挲”一词,意为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抚摩”指用手轻轻触碰并来回移动,以表达关爱、安抚或感受物体表面,应读“mó”。
扁:读“biǎn”时,指物体平而薄 ,也有使…… 变平、不饱满、小看等引申义。读“piān”时,专用于“扁舟”一词,意为小船。“扁舟”指小船,常给人一种轻快、悠然或漂泊的感觉,应读“piān”。
阻挠(zǔ náo):指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塑料(sù liào):以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高分子材料。
挫折(cuò zhé):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也用于描述事情进展不顺利、失败的情况。
宿:读“sù”,过夜,住宿;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平素,素有的。读“xiǔ”时,用于计算夜,是个量词。读“xiù”时,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属于天文学术语。“归宿”指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结局,应读“sù”。
熟:读“shú”时,食物烧煮到可食用的程度;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练;程度深。读“shóu”时,多在日常生活口语里使用,含义与“shú”一致。“纯熟”意思是具有高度技巧、水平,十分熟练且精通,应读“shú”。
30.
31.③ 32. × √ √ 33. 被微风吹散了 薄雾 莫道君行早 老大徒伤悲 子欲养而亲不待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不知秋思落谁家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解析】30.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峻、惶、寞、藏、篇”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蓬勃:繁荣,旺盛。
结合“奋斗的历程,就是不断锤炼自己的过程,也是人们朝着蓬勃发展的未来努力的过程。”可知,文段中“蓬勃”的“蓬”指的是茂盛、旺盛。
故选③。
3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但《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此项说法错误。
(2)《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和《藏戏》这三篇文章确实都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而详略的安排确实是由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决定的。这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详略得当的安排,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此项说法正确。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性。每个人对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确实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价值观等都不同,所以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这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所在。
此项说法正确。
3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用以形容时间能够检验事物的真伪或人的品质。
书写时注意“微、薄、雾、遥”的正确写法。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在这句诗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表达了诗人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即使面临极端的困难和挑战,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决心。“要留清白在人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清白、正直的品格,希望自己的这种高尚情操能够流传于世,激励后人。整句诗充满了浩然正气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出自《古诗十九首》,意思是整天织布却织不成花纹,伤心得泪如雨下。整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极度痛苦和哀伤。
书写时注意“骨、碎、涕、零”的正确写法。
34.神秘 考察 攀登 贡献 35.② 36. 征途 征程 37.C
【解析】34.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秘”“察”“攀”“献”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结合第②段“十年磨一剑,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斐然。”“斐然”在文中表达了C919大飞机项目研发成果显著。因此可知“斐然”在文中的意思是:显著。故选②。
36.本题考查近义词。
阅读材料,结合第①段“从‘北斗’组网到‘复兴号’飞驰……一个个‘中国印记’铭刻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第②段“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可知,其中“征途”与“征程”互为近义词它们都体现了在追求目标或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进过程这一含义。
37.本题考查了对多义词的辨析。
文段中“里程碑”的意思是:比喻在某一事业或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件。
A.“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指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事件,与文段中“里程碑”意思相同;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此处“里程碑”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标志,与文段中“里程碑”意思相同;
C.“里程碑作为必不可少的公路设施,默默地陪伴着出行的人们”,这里的“里程碑”是指设置在公路旁,用来标记路程的标志,是其本义,与文段中“里程碑”意思不同。
故选C。
38.盏 糊 吹熄 雕花 点缀 陈设 39. báo fēn 40.B 41.别出心裁√ 幽雅√ 宁静√ 42.江清月近人 清风半夜鸣蝉
【解析】38.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盏、熄、雕、缀”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39.本题考查多音字和字音辨析。
“薄”表示轻微、不庄重时,读“bó”;表示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小,跟“厚”相对时,读“báo”。
从第①段“外面糊一层轻薄的纸或绢”分析可知,轻薄(qīng báo):指纸张或绢等材料质地轻且薄。
从第②段“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来分析“氛围”一词的读音。氛围(fēn wéi):周围的气氛和情调。
4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文中第②段“在古代,灯具常常置于几案”中的“几案”指的是放置灯具的家具,即桌子。
故选B。
4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文中“灯具的设计精巧,造型各异,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华丽典雅。灯罩上往往有精美图案或雕花的点缀”,这里强调的是灯具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虽然“标新立异”也含有创新之意,但“别出心裁”更侧重于构思、设计的巧妙和与众不同,与文中描述的灯具设计特点更为吻合。故选“别出心裁”。
幽雅:幽静而雅致,形容景色、环境等优雅清静,美观而有格调。
优雅:优美高雅,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言行或环境的氛围等,表现出一种高尚、文雅的品质或风格。
文中描述灯具营造的氛围时提到“为生活增添一丝温馨”,并列举了不同时间段的场景,旨在表达灯具所营造的幽静、雅致的氛围,故选“幽雅”。
宁静:平静、安静,形容环境或心境没有嘈杂、喧嚣,处于平和、安宁的状态。
肃静:严肃寂静,通常用于形容场合、氛围的庄重、安静,没有喧哗或嘈杂声。
文中“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直接指出了“宁静”这一关键词。与“肃静”相比,“宁静”更侧重于环境的平和、安静,没有嘈杂或喧嚣,更符合文中描述的灯具所带来的舒适氛围。故选“宁静”。
42.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注意“清、近、清、夜”的正确写法。
43.退缩 咆哮 巍巍 慷慨 豪迈不屈 44.lǚ càn mò yì 45. ② ③
【解析】43.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缩”“哮”“巍”“慷”“慨”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44.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步履 :lǚ ,行走
璀璨 :càn,意为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没:méi,1.没有。2.表示“已然”的否定,表示“曾经”的否定。3.副词,没有,不曾,未。4.对存在的否定。5.表示估量或比较,不够,不如。
mò,1.(人或物)沉下或沉没。2.漫过,高过。3.藏匿;消失。4.没收,强制收归公有。5.直到完结;终了;尽。6.〈书〉同“殁”。7.没有;无。8.陷落;覆灭。
吞没 :mò,意为全部占有或吞并,或指淹没。
屹立 :yì,意为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45.本题考查多义词。
在主题词“追光路上,我们心怀梦想,步履坚定,迈向未知的璀璨……生活困难却不失善良的渔夫夫妇……”中,画线词语“困难”描述的是渔夫夫妇的生活状态,指的是他们经济上或生活上的不易,因此这里的“困难”意思是 (形)穷困,不好过 。故选②。
在句子“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他从不轻言放弃,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中,“困难”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因此这里的“困难”意思是 (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 。故选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