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2 句子句法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2 句子句法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2 句子句法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省略号常见的作用有: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省略递增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⑤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⑥表示沉默。联系本期学习的知识,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依次是( )
(1)“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3)“我嘛……缝缝补补……”
(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5)“……”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A.③⑤④②⑥ B.③⑤④②① C.⑥④⑤③① D.④③⑥①②
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依次表示( )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A.思考 认同 安慰 B.思考 安慰 认同
C.认同 安慰 思考 D.认同 思考 安慰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B.孔雀常为它一身美丽的羽毛而感到厉害。
C.采茶的人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D.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B.尽管皮鞋美观、耐穿,但不如布鞋舒适、轻便。
C.秋天的香山是一年中最美丽迷人的季节。
D.昨天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把作业基本上都做完了。
5.按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判断下列句子不属于“面”的描写是( )
A.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B.我望着伸过来的那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
C.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D.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6.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
鲁迅先生表面上看,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其实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尤其是对他的母亲和我们三姐妹。他只要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A.鲁迅先生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B.鲁迅先生虽神情严肃,但为人风趣
C.鲁迅先生在家,屋里便笑声不绝 D.鲁迅先生很会说笑话
7.对下列句子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4)王爷爷在巴掌大的平台上打太极拳。
A.拟人 反问 比喻 夸张 B.夸张 设问 排比 比喻
C.比喻 疑问 对偶 夸张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8.哪一个句子没有毛病?( )
A.爸爸喜爱运动,他每天常常去球馆打球。
B.《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C.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D.他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
9.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这个办法很好。”和“这个办法不可能不好。”意思并不相同。
B.“可爱的小鸟在茂密的树林里快乐地歌唱。”缩句后是“小鸟歌唱。”
C.小红对小丽说:“你明天记得把书还给我。”转述句是“小红对小丽说,小丽明天记得把书还给她。”
D.“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0.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A., :“ 。” B.、 , 。
C.。 :“ 。” D., , 。
1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B.“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叫着。但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C.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D.“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12.下列对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湖楼下水如天”写的是下雨时的景象。
B.“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四百八十”是具体的数字。
C.“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3.哪一个句子没有毛病( )
A.看完他的答案,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B.这篇文章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读一读。
C.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热爱祖国和公物。
D.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刻苦训练。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B.“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线路试跑。”缩句应为:动车组试跑。
C.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改为转述句应为: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
D.“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1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比喻)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D.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耕耘,就没有秋天的收获。(排比)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身体的好坏是成为三好学生的首要条件。
B.贵港是一个景色优美风景如画的好地方。
C.秋天到了,落叶在空中飞舞,就像下雪一样。
D.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17.广告词为了效果而采用修辞手法。下列广告词采用的修辞手法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②星汇银河系,人聚不夜城。
③一盒洗衣粉,洗掉一座山。
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
A.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 B.拟人 对偶 夸张 比喻
C.比喻 夸张 拟人 对偶 D.夸张 比喻 拟人 对偶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两代明清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B.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C.如果不加节约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D.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1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最喜欢这两句诗。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 卡列尼娜”、“复活”等。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D.梅葆玖、陈忠实……等大师的离去,使我们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20.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长城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B.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
C.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D.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产生同情之心呢?
21.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C.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 D.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
二、填空题
22.积累填空。
(1)苏轼用“黑云翻墨未遮山, ”描摹了西湖由阴到 的动态变化。王安石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中运用 手法表现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2)看到草原的照片,我不禁想起《草原》中的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3)我们经常回乡下的老家,没进村,就可以看见葱郁的大树和远处的青山,不禁想起诗句“ ,青山郭外斜”。到了老家,看到爷爷和朋友们正坐在窗边,一边喝酒,一边聊农事,这不就是“开轩面场圃, ”的真实写照吗?
三、语言表达
23.有的班级开展了“难忘同窗”的主题班队会,有人说,六年中,我很高兴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小王同学画了一手好画,他曾在学校举行的“童心绎彩”绘画比赛中摘得桂冠;小陈同学擅长跳绳,他曾在学校的跳绳比赛中喜获金牌;小张同学 , ;小李同学 , 。
四、句子训练
24.“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这个句子写出了同学们玩竹节人入迷的样子。你也写写你做某件事入迷的情景吧。
仿写:
2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努力向上,如同攀登者对峭壁的征服,每一次抓握,都是对顶峰的渴望;如同 ;如同
26.天气真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天气热)
27.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照样子,写夸张句)
28.书是精神粮食,既然是粮食,怎么不可以煮呢?(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02 句子句法应用(广西专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B B D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C A D B B A D
题号 21
答案 D
1.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应用。
(1)“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句话中,省略号前面是渔夫安全归来的庆幸,后面突然转换话题询问妻子在家的情况,这种转换体现了语意的跳跃,因此这里的省略号作用是表示语意的跳跃。故选③。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这句话中,省略号的使用表现了说话人内心的犹豫、不确定和恐惧。首先是对是否有人到来的不确定(“是他来啦?……不,还没来!”),接着是对自己行为的疑惑和恐惧(“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这些都体现了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因此这里的省略号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故选⑤。
(3)“我嘛……缝缝补补……”在这个句子中,省略号的使用使得说话人的回答显得犹豫、不确定,甚至有一点结巴,欲言又止。因此省略号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的描述。故选④。
(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钟声敲击次数的递增,但并未明确写出后面的次数,因此这里的省略号作用是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故选②。
(5)“……”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句话中,省略号单独出现,没有前后文的具体语境来直接指示其意义,但句子描述的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且没有言语,因此省略号表示的是沉默,故选⑥。
因此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依次是:③⑤④②⑥。
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字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渔夫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然后说“嗯,是个问题!”这里的“嗯”可以理解为渔夫对当前所面临情况(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孩子)的一种初步反应。他认同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需要重视的问题。他不是在进行思考,因为思考往往是在认同问题存在之后才展开的后续行为。此时,“嗯”更像是对情况的一种确认,即认同“这是个问题”。
接着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里的“嗯”表明渔夫在思考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他提出“你看怎么办”,说明他在思考如何解决孩子的安置问题,“得把他们抱来”是他思考后的初步想法,所以这个“嗯”体现了他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在脑海中权衡各种可能性后,引出解决办法的一个过渡。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里的“哦”是渔夫对自己和桑娜说的。在决定收养孩子后,他知道接下来的生活会很艰难,所以用“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来安慰桑娜,同时也是给自己打气,让彼此相信能够克服困难,所以“哦”在此处表示安慰的意思。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可在“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后面加上“的号召”;
B.用词不当。可将“厉害”改为“骄傲”;
D.搭配不当。“穿着”和“红领巾”不能搭配,在“红领巾”前面加上“戴着”即可。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该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听到”与“优美的舞蹈”不搭配,可改为“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C.该句主宾搭配不当,应该是“香山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丽迷人的季节”,或者“秋天的香山是一年中最美丽迷人的地方”。
D.该句中“整整一天”和“基本上”前后矛盾,可删去“整整”或“基本上”。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B.“我望着伸过来的那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该句聚焦于“那柄花蕾”和“小小的花苞”,是对单个事物的细致描写,属于“点”的描写,不属于“面”的描写。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这句话先描述鲁迅先生表面上神情严肃、不苟言笑,接着用 “其实” 进行转折,强调他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尤其是对母亲和 “我们三姐妹”,并且说明只要他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A.“鲁迅先生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只体现了前半句的内容,不全面。
B.“鲁迅先生虽神情严肃,但为人风趣” 既包含了鲁迅先生表面严肃的特点,又突出了他为人风趣、会说笑话的一面,准确地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C.“鲁迅先生在家,屋里便笑声不绝” 只是结果的表述,没有突出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D.“鲁迅先生很会说笑话” 比较片面,没有与前面的严肃形成对比。
故选B。
7.D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1)这是比喻句,把“雨滴”比喻为“珍珠玛瑙”。
(2)这是反问句,意思是: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的。
(3)这是用连续三个“……了,就像……”引导的排比句。
(4)这是夸张句,把“平台”夸张为“巴掌大”。
8.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义重复,“每天”和“常常”应删去其中一个;
B.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作者”或“写的”;
C.前后矛盾,“断定”和“可能”前后矛盾,应删去“可能”。
故选D。
9.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含义、句式转换以及修辞手法的理解。
A.“这个办法很好”表达的是对这个办法的直接肯定,认为其不错。“这个办法不可能不好”,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是这个办法一定是好的 。它和“这个办法很好”虽然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从语义上来说,最终表达的都是对这个办法的认可,意思是相同的。所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句子中“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后为一般停顿,使用逗号;“说”为提示语,提示语在前时,后面加冒号和前引号;“你先走”一句话结束,加句号和后引号。
因此,加上标点符号后为: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故选A。
11.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有误。句子中“五星红旗”是对前面的国旗做了解释说明,应用破折号,故把“新中国的国旗”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即: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故选C。
12.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A.有误,“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意思是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句诗描绘的是雨过天晴时,望湖楼下湖水与天空相映成趣的美丽景象。
B.有误,“南朝四百八十寺”意思是南朝时留下的许多座古寺。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泛指,以表明南朝寺庙之多。
故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
A.“看完他的答案,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估计”表示不确定,“一定”则表示非常确定,两者矛盾,此句有语病。
C.“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热爱祖国和公物”中,“热爱”与“公物”搭配不当,“热爱”通常用于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深厚感情,而“公物”是物品,更适合用“爱护”来搭配,因此存在语病。
D.“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刻苦训练”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不清楚是谁在刻苦训练,应补充主语,如“我们”,因此存在语病。
故选B。
14.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缩句、转述句以及句式变换的理解。
C.“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这句话在改为转述句时,应将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她”,即“妹妹说,她喜欢吃苹果。”但原句中错误地保留了“我”,导致句意发生变化。因此,说法错误。
故选C。
15.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有误,从“眨眼就到了”可知是夸张句。
故选A。
16.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B.语义重复,“景色优美”“风景如画”去掉其中一个;
C.词语搭配不当,落叶飞舞不像下雪,把“下雪”改为“蝴蝶”;
故选D。
17.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①结合所给句子,赋予了地球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结合所给句子,字数相当,格式相对,前后句式相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③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洗掉一座山。”可知夸大了洗衣粉的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知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8.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语序不当,应将“两代”和“明清”调换位置。
C.用词不当,将“节约”改为“节制”。
D.重复啰嗦,“任何”和“一切”去掉其中一个。
故选B。
19.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都是作品的名称,应该用书名号。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和“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属于并列分句,中间应该用分号。
D.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删去省略号或“等”。
故选A。
20.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这个句子存在逻辑上的语病。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那么他就不可能产生同情心。然而,这种逻辑推理并不合理,因为一个人是否能看到春天与他们是否具有同情心没有必然联系。同情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人的情感、道德观和社会经验,而不是视觉体验。
故选D。
21.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C.“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个句子描写了小镇的样子和人们的行为,没有运用修辞。
故选D。
22. 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 一水护田将绿绕 拟人 清鲜 明朗 绿树村边合 把酒话桑麻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名篇名句理解和默写。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描绘了西湖天气突变,乌云迅速聚集但尚未完全遮蔽山头,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雨点如跳珠般溅入船中的场景。这两句诗生动展现了由阴转雨的快速变化。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把水当作守护者,“排闼”“送”将山拟人化,仿佛山会推开门送青,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书写时注意“跳”“珠”“船”“绿”“绕”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清”“鲜”“朗”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绿”“树”“酒”“桑”“麻”的正确写法。
23. 是我们班的长跑好手 他曾在校运会的800米跑步项目勇夺第一 的歌声动听 他曾在学校的歌唱比赛一举夺魁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从题干的“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小王同学画了一手好画,他曾在学校举行的‘童心绎彩’绘画比赛中摘得桂冠”和“小陈同学擅长跳绳,他曾在学校的跳绳比赛中喜获金牌”可以知道后面要介绍小张同学和小李同学的优秀之处,写一下他们在哪些项目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示例:小张同学能写得一手好字,他曾在学校的硬笔书法比赛名列榜首。小李同学擅长跳远,他曾在校运会的跳远项目独占鳌头。
24.下课后,操场上搭起了球门,围拢了一群热血少年,聚精会神地观看比赛,还不时欢呼呐喊,场面异常热烈。往往要等到上课音乐声响起,大家才意犹未尽地回到教室。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时要先选定一件自己做过且容易沉浸其中的事,比如阅读、绘画、玩游戏、做手工等,以这些亲身经历为基础,能让描写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环境描写:通过对所处环境的描写,如“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窗前书桌”,营造出一个具体的场景,为下文描述入迷状态做铺垫。同时,还能借助环境的变化来侧面体现时间的流逝,像“发现太阳已经西斜”,就暗示了沉浸其中的时长。
细节刻画:从动作、神态、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节描写。比如“眉头紧皱”“嘴角上扬”,通过这些神态变化,直观地展现出因入迷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完全没注意到窗外鸟儿欢快的鸣叫”,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忽略,突出专注程度。
他人反应:加入他人的反应,像“妈妈走进房间,轻轻拍了拍我肩膀,我才猛地回过神来”,以旁人的介入打破沉浸状态,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出自己入迷的深度。
示例:周末午后,我坐在窗前看小说。没一会儿,我就彻底钻进了书里,周围的声音都听不见了,也没注意时间。我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完全沉浸其中。直到妈妈喊我吃饭,我才回过神,这时太阳都快落山了。
25. 漫长的航程,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到达前方的彼岸 向上生长的树苗,每一点拔节,都是对天空的向往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句“如同攀登者对峭壁的征服,每一次抓握,都是对顶峰的渴望;”可知把努力向上比作攀登者对峭壁的征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想出努力向上还像什么,组织语言表达,如:努力向上,如同攀登者对峭壁的征服,每一次抓握,都是对顶峰的渴望;如同旭日东升,每一次上升,都是对光明的向往;如同努力如逆流而上的鲑鱼,不畏艰难,坚持向前。
26.天气真热。狗热得吐出舌头,鸡热得耷拉着翅膀,孩子们热得躲在空调房里不敢出门。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题目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天气真热”写具体。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写的时候要抓住“热”字展开描述,即谁热得如何(怎么样),写出连续三个或是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如:天气真热。小鸟热得躲进了窝里,鱼儿们热得跳出了水面,人们热得坐在树荫下拼命地扇着扇子。
27.到了六月份,大家的学习时间就更少了,期末考试眨眼就到了。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夸张句。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句“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是夸张句,写出了时间过得很快。
如:过了中秋,日子就过得更快了,元旦在须臾间就到了。
28.书是精神粮食,既然是粮食,就可以煮。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句中删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词“怎么”“呢”,删除否定词“不”,问号改句号,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改为:书是精神粮食,既然是粮食,就可以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