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目标”中 的“第四学段”的“政治认同”。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讲“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课时教材分析 本框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是第八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第七课《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这一框题重点讲述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及其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感知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从课本上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传承传统美德的历史人物,但是他们的知识仅停留在“举例说明和初步感受"这一层次上。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一方面要求人格独立,另一方面遇到问题又渴望成年人的指导,因此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框题在讨论"如何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做一个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美德的内涵比较抽象空洞,党中央关于传承传统美德的论述比较高深,对于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初一学生来说,接受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以开展“寻找我心目中的传统美德榜样人物”活动为依托,通过“赏,传统美德风采、品·传统美德魅力、扬、传统美德风尚”三个环节的教学和活动,将传统美德照进社会现实,让传统美德具身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体内涵,领悟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激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认同并愿意传承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日常行为中展现道德风貌。 健全人格: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挑战。设计思路 总议题 穿越之美德践行记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寻踪觅源探美德 情境一:穿越历史的时空 任务一:传统美德有什么特征? 任务二:传统美德有什么作用? 知识一:薪火相传。 知识二:(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议题二:万古长存品美德 情境二:穿越之邂逅元代大学者 情境三:穿越之与墨子共鸣 情境四:穿越之与先贤对话 任务三:传统美德有哪些具体内容? 知识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知识二: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知识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议题三:踵事增华扬美德 情境五:穿越后最想写下的镜头 任务四: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美德? 知识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通过玩穿越的剧本杀游戏形式,让学生自己当一回编剧,写出传统美的故事。 认真思考 积极参与设计意图游戏开启本课,增强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文化感和自豪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美德故事,明白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议题一 寻踪觅源探美德【议学情境一】 穿越历史的时空 一则视频,两幅图片。视频播放:《典籍里的中国》中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一幅图展示西晋末闻鸡起舞,另一幅图展示北宋程门立雪的故事。不同的朝代,展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独特魅力和薪火相传。 【议学任务】1.请说出视频和图片中的传统美德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美德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议学小结】1.传统美德的特征?(P50)薪火相传。 2.传统美德的作用?(P50)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仔细观看视频 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讨论问题 做好笔记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情感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议题二 万古长存品美德【议学情境二】 穿越之邂逅元代大学者 材料展示: 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同时播放视频。 【议学任务】1.这时你想对许衡说什么? 2.你如何理解许衡说的“梨无主,吾心独无主”这句话? 【议学小结】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具体内容?(P66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议学情境三】 穿越之与墨子共鸣 材料展示: 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青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议学任务】1.谈谈你对墨子所说这句话的感悟? 2.你还能说出哪些名言警句? 【议学小结】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具体内容?(P66 )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议学情境四】 穿越之与先贤对话 图片展示: 林则徐虎门销烟;岳飞精忠报国;抗倭英雄戚继光。 【议学任务】1.请说出以上图片主人公有何共同之处? 2.你最想和他们说什么? 【议学小结】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具体内容?(P66 ) (三)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讨论问题 做好笔记 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讨论问题 做好笔记 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讨论问题 做好笔记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通过与不同历史时空的先贤对话,了解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传统美德具体内容。 议题三 踵事增华扬美德【议学情境四】 穿越后最想写下的镜头 视频展示:《错位时空》国庆特别版 【议学任务】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美德? 【议学小结】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具体内容?(P66 )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讨论问题 做好笔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组织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整节课学生参与性强,师生互动良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但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及教学时间的把控。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