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 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 干净,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 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一、(共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 )专题展览侧重展示馆藏;临时展览遵循开放合作的原 则。国家自然博物馆则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讲述生命世界的奥秘·· , 构筑·· 起地球上生命发生( ② ) 发展的全景图。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的胜况·· 表现出新时期我国博 物馆发展的新态势。中国国家博物馆“ 逐梦寰宇问苍穹( 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30年成就展”A.独具匠心。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其成就让观众 B.拍手称快。首都博物馆 “ 辉煌中轴 ( ④ )纪念北京建都 870周年展 ” 剧场式的沉浸空间,使人有 C.身临其境之感。 16米长的 数字沙盘将 D.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2023年 4月 16日,中国 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开馆。该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厉程··。 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知识的重要平台。1.文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临时( 1én) 践行 B.奥秘(ào) 构筑C.遵循( zūn) 胜况 D.寰宇(huán) 厉程2.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独具匠心 B.拍手称快 C.身临其境 D.气势磅礴3.根据语境,文中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 ① 。 ② , ③ : ④ —— B . ① ; ② , ③ : ④ :C . ① : ② 、 ③ —— ④ —— D . ① 。 ② 、 ③ —— ④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建成的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将成为全社会了解重要航空知识。B.建成的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将成为了解重要航空知识的平台。C.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重要知识。D.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将成为全社会了解航空知识的重要平台。5. 学校举行“ 阅读 悦读” 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小题。(4分)( 1)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济南市近年来初中生名著阅读率的统计表,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30字以内,语句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2分)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初中生名著阅读率 63. 9% 74. 8% 78. 5% 80. 6% 83. 3%(2)请你为读书节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创意。(2分)二、(36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21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 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 柳先生传》曰: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 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愠之色。 惟 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② 素琴一张,弦徽③ 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八年级试题(第 7 页/共 8 页)八年级试题(第 8 页/共 8 页)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融然: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 蓄” 。③弦微:琴弦与琴微,琴微是琴弦音位的标志。6.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渔人甚异之 对 ……感到惊异 B. 诣太守 拜访C. 颗脱不羁 约束 D. 未尝有喜愠之色 温暖和善7.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 为乡邻之所贵” 是倒装句:“ 贵” , 形容词意动,句中指“ 认为 ……尊贵” 。B. “ 得其船” 与“ 其亲朋好事” 中的“ 其” , 意义和用法不相同。C. 文中“ 鲜美” “ 交通” “ 妻子” 等词语沿用至今,其意思并未发生变化。 D. 文中“ 畜素琴” “ 抚而和之” , 是古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8.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甲文生动讲述了一位渔人发现桃林、探访桃源、离开桃源、再访不遇的故事。B. 甲文以亦真亦幻、回环曲折的笔法,描绘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令人神往。 C. 甲文桃源人热情好客,“ 不足为外人道也” 写出桃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 乙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彰显了陶渊明鲜明的性格特点。9. 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2分)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酒 亦 雅 咏 不 辍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1. 结合两文具体内容,说说陶渊明的人物形象和他的社会理想。(4分)(二) 诗歌阅读(共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面小题。和王中丞闻琴 [南朝]谢 朓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① 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② ,蹉跎江海心 ③。【注释】①蕙风:带着兰蕙花香的风。蕙,香草。 ②容与:安逸闲适。 ③江海心:退隐之心。12. 下列选项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诗歌情感真挚,既有自我心志的表达,也有对友人的劝勉。B. 前四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写出秋夜的清凉和宁静。C. 五、六句写琴声像满林传遍秋声,又似涧水轻鸣,侧面描写琴声的清幽雅致。D. 最后两句抒发作者“ 闻琴” 引起的感慨,也是全篇的归结。13. 某老师指导古诗诵读,建议重读第一、二句中 “ 吹” “ 动” 两字,你能说说理由吗?(4分)(三) 诗词默写(共 8分)14. 小语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上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精神家园,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 一部《诗经》开创了中国诗 歌的先河,《关雎》中一句“ ① , ② ” 写出了主人公难耐相思、思 绪万千以致长夜无眠。天黑日落,还在田中的劳役者借《式微》发出了“ ③ ,胡 为乎中露? ④ ,胡为乎泥中? ” 的质问。时光流转,诗歌的选材与内涵愈加丰厚。远望着雄浑浩淼、水天合一的洞庭湖,孟浩然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 “ ⑤ , ⑥ ” 巧用比喻,委婉表达自己 想要从政的期望。依依惜别之际,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⑦ , ⑧ ” 以豪迈旷达的姿态写出了别样的离别之情。三、(7分)15. 班级举办“ 读《经典常谈》, 筑文化根基” 主题读书会,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补全阅读推荐卡。(3分)《经典常谈》阅读推荐卡 作者:朱自清作品 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 20 世纪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① 的著作。内容 梗概 全书共 13 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著作,并概述了② 的情况,展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艺术 特色 本书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的书,作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③ 。全 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2)撰写读后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朱自清希望“ 读者 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读了《经典常谈》这本书,你对于阅读本书的意义 有哪些认识,请选择下面的任一篇章,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感悟。(4分)A. 《说文解字》第 一 B. 《周易》第二 C. 《诗经》第四八年级试题(第 7 页/共 8 页)八年级试题(第 8 页/共 8 页)四、(31分)(一)(12分)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①匾额是一块写上文字的牌子(通常是木板), 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大门的正上方, 通常是说明建筑物的名称。挂在小船上的牌子称为舫匾。匾额出现于中国及其他东亚地区的建 筑物上。供奉皇帝御书的匾额称为龙匾,配游龙边抹。匾额上的文字常见的是三字匾额,如金 字 “ 太和殿” , 漆字 “ 释伽塔” , 也有两字匾额,如金字 “ 辟雍 ” 匾额,最多有六字匾额,如宋 代晋祠圣母殿金字 “ 显灵昭济圣母” 匾。清代的匾额常见的是汉字和满文并列的六字竖式匾额, 如 “ 养心殿” (金字) 、 “ 坤宁宫” 等。四字匾额多横匾额,无华带,但多有镶边;规格最高的, 刻游龙镶边,如承德康熙御笔金字避暑山庄龙匾。②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 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 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材料二】①匾额在古代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维护 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②明清之际,牌坊匾额成为最高统治者褒奖功德孝贤的重要形式,需经皇帝降旨或恩准才 能建造,在正楼檐下和顶枋之上的正中间建有一个小龛,内有一块小石板,上镌 “ 圣旨 ” “ 恩 荣 ” 等字样。牌坊的主楼写有匾额文字,匾额下方刻有旌表人物名,或者记录表彰的缘由。在 云南纳西族 “ 木府” 前精工细作的牌坊正中,就安放着镌刻明神宗钦赐的 “ 忠义” 二字的匾额。③清朝律例规定,匾额作为一项特殊的旌表物品赏赐给寿民,从而使得匾额被广泛运用到 祝寿之中。据说 ,乾隆登基后的第一块匾,赐予了山东按察使黄叔琳,因其母吴氏年近九十,赐 “ 德门寿母 ” 额,而且在其执政的六十年中,凡朝臣七十寿诞,要员父母八十、九十高寿, 乾隆都不忘题匾赐匾以彰庆贺。他的做法深深影响了嘉庆、道光、成丰、同治等多位皇帝,使 得老人祝寿匾在清代成为一时风尚 ,至今仍有大量实物留存。【材料三】①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匾额过去在城市和乡村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由于历史的变 迁以及其它因素,如今在城市已经很难看到有文物价值的老匾额了。匾额按其性质来说,比较 常见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堂号匾,像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等;一类是牌坊匾,通常是作 为表彰的,如表彰富人守规范,表彰乡里老师等:一类是祝寿喜庆的,这类匾额数量非常大; 一类是在商业发达地区的字号匾,如北京的荣宝斋、同仁堂等;再一类是文人的题字匾额,带 有文学色彩的或是座右铭式的匾。目前,比较受人欢迎的是文人题字匾、字号匾和座右铭式的匾。历史上的匾额属于首当其冲被损毁的文物,因为它是明挂的,所以目前在城市里很少看到 老匾额。②匾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人们去重视,保护。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把匾额仅 仅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忽略了匾额在文学、史学、美学等方面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事关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脉络。●16. 下列对三则材料的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材料一第①段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说明对象——匾额,并介绍了匾额的作用、分类。B. 材料二第③段中加点词 “ 据说” 一词表限制,说明作者只是听说此事,可以删去。C. 材料三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列举了匾额的种类。 D. 材料三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 “ 这” , 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7. 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匾额通常能说明建筑物的名称,挂在小船上的牌子称舫匾,供奉皇帝御书的匾额称龙匾。 B. 匾额在古代是宣扬教化的重要传播媒介,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伦理道德的作用。 C. 匾额在中国民族的发展中占重要位置,其用途多样,形式丰富,如:寿匾用于祝寿。D. 匾额过去在城市和乡村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如今城市仍存有许多有文物价值的老匾额。18. 下面资料介绍的是济南趵突泉景区北门上的匾额,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其属于哪类匾 额,并说明理由。(6分)济南趵突泉被誉为“ 天下第一泉” 。所谓“ 趵突” ,即跳跃奔突之意,其北门的匾额“ 趵突 泉” 三个字,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诗人赵孟頫亲笔所书。(二)(共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 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 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 俺 家的长丰大丘” “ 屋门口的三湾丘” ……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②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 的日子。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 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 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 “ 长丰 ” 还真不是没来由的。 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阉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八年级试题(第 7 页/共 8 页)八年级试题(第 8 页/共 8 页)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④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 黄饱满。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 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 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是 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 田里要 放水了,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薅草了。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 “ 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 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 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 自家屋后的菜地里。⑥上世纪 90年代起,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 一片热闹声 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 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 塘堤也日渐破旧。⑦自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 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 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母亲说: “ 现在种田的政策其实挺好,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多好的 事啊。” 父亲接过话题: “ 像长丰大丘那么好的田,荒了真可惜。” 我理解父母对于田地的那 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父母的语气里自有 一份难以排遣的无奈。母亲自言自语道:有什么法子呢?又没有哪个愿意来种。⑧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原来新初回 到了村里老家,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 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连连说: “ 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 ” 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 “ 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 新初 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 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 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 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 了。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 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 叶丘 ……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⑩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 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他们一番惊喜。 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 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 《人民日报》2022年 5月 18日有删改)19.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第①段村里人唤孩子名字 “ 一贯粗嗓门 ” 与到稻田 “ 一副温柔的声调 ” 形成对比,突出了村 里人对稻田的重视和喜爱。B. 第⑤段长丰大丘分配给新初以后,爷爷还常去田边转悠,提醒新初家放水、治虫等,写出了 爷爷失去长丰大丘后的郁闷和痛苦。C. 第⑦段画线句生动地体现了母亲挂念稻田而又迫不得已远离的无奈,又引出下文新初打电话 要求种田的事情。D. 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 “ 我 ” 对稻田禾苗长势良好的欣喜,也暗含 “ 我 ” 对未 来的美好期望。20. 品味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②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田里要放水了,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薅草了。21. 有人说,朗读第④段时,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效果会更好,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 分)22. 本文以 “ 与稻田重逢” 为题,有什么好处?试结合全文分析。(6分)五、(60分)23.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生长了 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 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 六周时间就能长到 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为后 续的爆发积蓄能量。要求:1.结合材料内容,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 600字; 3. 不得 抄袭或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八年级试题(第 7 页/共 8 页)八年级试题(第 8 页/共 8 页)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 .B【解析】A. 临时( 1én)——l í n ; C. 胜况——盛况; D. 厉程——历程; 故选 B。 2 .B【解析】A. 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这里是说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30年成就展” 设计独特,富有创意。与语意相符;B. 拍手称快 :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这 里是说观众对展览的成就感到非常满意,鼓掌表示高兴。与语境不符;C. 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这里是说展览的剧场式沉浸空间,使观众仿佛亲自到了 中轴线的历史建筑群中。与语意相符;D.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浩大。这里是说 16米长的数字沙盘展示的中轴线历史建筑群, 表现出雄伟的气势。与语意相符。故选 B。3 .C 【解析】 ① “ 专题展览侧重展示馆藏;临时展览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 是对中国国家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立足点的具体说明,所以这里应该用冒号;②生命 “ 发生” 与 “ 发展” 是并列的两个概念,所以这里应该用顿号;③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30年成就展” 是对 “ 逐梦寰宇问苍穹” 的解释说明,所以这里应该 用破折号;④ “ 纪念北京建都 870周年展” 是对“ 辉煌中轴” 的解释说明,所以这里应该用破折号,表 示解释说明。故选 C。4 .D【解析】主语中心语不当,应将 “ 的建成” 删去;故选 D。5. (1)示例: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率在增长,初中生越来越重视名著阅读。 评分标准:符合题意,即可得 2分(2)示例 1 :阅读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创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生动贴切。 示例 2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创意: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朗朗上口。 评分标准:共 2分。宣传标语 1分,说明创意 1分。6. D【解析】D. 有误,喜愠:高兴或生气。 故选:D。7. D【解析】A. 有误,“ 为乡邻之所贵” 是省略句。B. 有误,“ 得其船” 与 “ 其亲朋好事” 中的” 其” 都是代词 “ 他” 。C有误,文中“ 鲜美” “ 交通” “ 妻子” 都是古今异义。D. 正 确。故选:D。8. C【解析】C有误,甲文桃源人热情好客,“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写出桃源人不想被外界打 扰。故选:C。9. 惟 遇 酒 则 饮 / 时 或 无 酒 / 亦 雅 咏 不 辍 评分标准:共 2分。划对一处得 1分。10. ①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评分标准:共 3分。翻译出重点字词:此:这;为:被;得2分。语句通顺 1分。②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评分标准:共 3分。翻译出重点字词:但:只是;何:何必;得2分。语句通顺 1分11. 结合“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 可知陶渊明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性豁达,通过对桃花源的描写, 体现了他的社会理想是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的。评分标准:共 4分。有具体内容得2分,人物形象 1分,社会理想 1分。 【乙参考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 (他)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 ,因真性情而自得其乐,被乡邻所看重。 (他)曾著的《五柳先生传》说: “ 简陋的居室里空 空荡荡, 遮挡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盆和饮水的瓢里经常是空的 ,可是依然安然自得。 ” 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认为确实是这样。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潜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会感到满足与 快乐。(陶潜)不曾有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只是遇到有酒的时候就喝,有时没酒, (他)也可以 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聚会, (他)就 弹琴唱歌,说:“ 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12 .C(“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 写琴音如秋风吹拂草木之音,又如涧水轻鸣,发出淙淙 之声。本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琴声写得富有画面美和诗歌意境美,这是正面直接写 “ 闻琴” ,本项 “ 侧面描写琴声的清幽雅致” 有误;故选 C)13 .示例:“ 吹” 写出了凉风吹拂,露水滴落的动感,“ 动” 写出了圆月高悬,清光摇动的动 感,两个动词以动衬静,突出了秋夜的静谧,表达出诗人在恬静秋夜的沉醉。评分标准:共 4分。分析“ 吹” 和“ 动” 各得 1分,答出“ 以动衬静” 得 1分,表达效果 1分。【诗歌大意】秋夜中凉风吹拂,枝头暗凝的露水滴沥有声。 一轮圆月高悬中天,投下皎洁的清光。带 着兰蕙花香的风多情地投入怀抱,在这如此幽静美好的夜晚,听君抚琴尽兴。琴音如秋风吹 拂草木之音,传遍树林;又如涧水轻鸣,流淌着淙淙作响的清韵。这样一种远离尘嚣、清静 无为的境界,千万不要耽误和消磨了隐逸的意兴。14. 【答案】 ①悠哉悠哉 ②辗转反侧 ③微君之故 ④微君之躬 ⑤欲济无舟楫⑥端居耻圣明 ⑦海内存知己 ⑧天涯若比邻【详解】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悠、哉、辗、微、躬、楫、邻。15. ( 1)①传统文化经典 ②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 ③通俗性(2)示例:选择篇章 C: 《诗经》第四来撰写读后感和感悟。读后感与感悟:《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让我着迷。 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篇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化史上 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和意义。首先,《诗经》中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伦 理道德和审美观念。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 和思想,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这种跨越时空的沟通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加 深厚的感情和认同。其次,《诗经》中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见。例如,《关雎》中表 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兼葭》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 宙的深刻思考。这些诗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最后,阅读《诗经》也让我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随着科 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冲击和挑战。然而,《诗经》作为中华 文化的瑰宝,它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永远不能丢弃的。通过阅读《诗经》, 我更加明 白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根脉和身份认同,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决心。总之,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篇章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古代社会 的文化和思想,也对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 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评分标准:共 4分。《经典常谈》的意义答出 1条得2分, 2条得3分,有感悟得 1分。16. B 【解析】ACD正确;B“ 据说 ” -词表限制,说明作者只是听说此事,删去后变成了这 件事是真实存在的,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可以删去。故选:B。 17. D 【解析】ABC正确;D. 有误, 结合材料三第①段“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匾额过去 在城市和乡村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其它因素,如今在城市已经很难看 到有文物价值的老匾额了” 可知, “ 如今城市仍存有许多有文物价值的老匾额” 错误。故选: D。18. ①北门上的匾额 “ 趵突泉” 是三字匾额,因为根据材料一第①段 “ 匾额上的文字常见的 是三字匾 ……也有两字匾额 ……最多有六字匾 ……四字匾额多橫匾额 ……” 可知, 匾额按照 字数分为三字、四字、六字匾额,这里属于三字匾额;②悬挂在园林大门的正上方, 说明建筑物的名称;③根据材料三第①段“ 再一类是文人的题字匾额,带有文学色彩的或是座右铭式的匾” 可知, 材料中“ 趵突泉” 三个字,“ 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诗人赵孟頻亲笔所书” , 属于文人 的题字匾额, 带有文学色彩。评分标准:共 6分。每答出 1条得2分。19. B20.①巧用叠词,“ 黑油油” 从视觉角度写出长丰大丘田的肥沃;“ 爽溜溜”“ 痒滋滋” 从触 觉角度写出长丰大丘田泥土的细腻 柔 软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长 丰 大 丘 田 的 喜 爱 ;叠 词 , 使得文句生动活泼,富有音韵节 奏 之美,读来朗朗上口。评分标准:共 3分。答出叠词 1分,具体分析 1分,叠词的表达效果 1分。② 连用多个短句,形象地写出了爷爷对那块田地的关心,生怕后生们侍弄不好,耽 误农时,表现了爷爷对土地深厚的关心、喜爱之情。评分标准:共 3分。答出连用多个短句 1分,具体分析 1分,表达情感 1分。21. “ 是”“ 亦是"“ 干得” 等词表现爷爷分到长丰大丘时非常高兴。“ 风生水起”“ 金黄饱满” 等形容词,写出爷爷劳动、丰收地喜悦之情。朗读时配以轻松欢快地音乐,突显劳动的 欢快、丰收的喜悦。评分标准:共 4分。结合重点字词分析情感 3分,总结 1分。22. ① 运用拟人,将稻田视作重逢之人,表明对稻田感情浓厚; ② 暗示曾与稻田分离, 再见面如老友重逢,感情愈加深厚; ③ 暗示文章主旨,蕴含作者对稻田重新浮绿的 欣慰与感慨,对农村惠农政策的歌颂; ④ 用词新颖别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评分标准:共 6分,每 1条得 2分,答出 3条得 6分。23. 作文评分意见:项目 评分细则基 础 等 级 一类文 ( 36—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 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书写规范,符合 文体要求。二类文 ( 24—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 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 顺,书写基本规范,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三类文 ( 0—22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 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 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问题混乱。发 展 等 级 ( 0—12分) 选材 文采 创新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加 分 书写 ( 1—6分) 书写整洁、美观,可视情况加 1—6分。减 分 无题目、写错题目 扣 2分。错别字、标点 每处错误扣 1分,最多扣 5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 每少 50字扣 1分。1. 基础等级从题意、内容、表达、结构、感情、文体(考生所选文体) 等方面综 合分类判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确认为抄 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2. 每份作文实际得分 =基础等级分 +发展等级分 +书写加分- 减分;实得分不得超 过 60分。几种特殊情况评阅标准只写题目, 2分题目写错,扣 2分。每错一字扣 1分,扣完 5分为止。 抄袭前面说明文或现代文, 10分。 抄袭、套作, 30分以下。字数不够,内容不完整,十五行以内,每行按 2分得分计算。 少于 600字,少一行扣 2分(也可以酌情扣分)。跑题、偏题, 38分以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