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河南省中考仿真模拟考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1)A ( 2分)
(2)①漂 飘 ②藉 籍(每小题1分,共2分)
(3)在“至关重要”后加“的地位”。(修改正确即可得2分)
2.示例一:图一 画面中间用很多书本组合勾勒出“书”的繁体字,点明活动主题;上方“读书让
生活更精彩”的文字点明读书的意义;右下角有一枝盎然开放的荷花,寓意读书能涵养如荷花
般高洁的品格。选择图一,能引导同学们热爱读书,涵养良好的品质。(意思对即可。共4分)
示例二:图二 画面中间是竖写的“读书”,点明了活动内容,下方一行小字“传承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点明了读书的意义。下方是一幅古人对坐诵读图,渲染了读书的氛围,左上角点缀有
一枝梅花,寓意读书能涵养如梅花般清丽的品格。选择图二,能引导同学们热爱读书,培养良
好品格。(意思对即可。共4分)
3.示例:①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需要“浅阅读”能力以适应现实,但也需要“精阅读”能力以训练
思维、继承传统;②九年级同学采取纸质阅读的人数略高于数字阅读,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
为阅读目的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4.①风正一帆悬 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会当凌绝顶 ④一览众山小
⑤星汉灿烂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人有悲欢离合 ⑧月有阴晴圆缺(共8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5.①退伍老兵给白杨树浇水;②李田磊用手机记录白杨林风景与女儿分享;③李田磊受老兵影
响,为白杨林培土、浇水,制作离别礼物;④李田磊在班长指导下学会种树,向父亲分享喜悦;
⑤李田磊从白杨树扎根戈壁滩获得启示,比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⑥李田磊给白杨树拍照,发
给退伍老兵,并写信给班长。(任意答出四点即可,4 分)
6.不是。①这段插叙补充了白杨林的历史背景,解释了白杨林的来历,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
情节更加完整,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②它展示了边防军人在恶劣环境下不屈不挠、坚
韧不拔的精神,为下文写新兵种下“扎根树”做铺垫,使得读者对边防军人的付出与坚守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每点2分,共4分)
7.它们在我眼中不仅仅是树,更是您和我,以及一代代边防战士坚守与奉献精神的象征。您曾
像呵护孩子一样照料那棵纤弱的小树,让它扎下根来,而我也在您的教导下,从迷茫中找到了
方向,像这些树苗一样,在戈壁滩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无论将来我走到哪里,这些白杨树
都会像您一样,见证着我的成长,激励着我前行,就像我永远是您带的兵一样,心中永远铭记
着这份恩情与责任。(意思对即可,4分)
语文参考答案(一) 第1页(共3页)
{#{QQABRQCUggigABAAABhCAw2SCEAQkAGACaoORFAYIAABgBFABAA=}#}
8.示例一:象征意义。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白杨树作为核心象征,但赋予其不同的意义。《白杨礼
赞》中,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和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赞美;而
在本文中,白杨树则更多地象征着边防军人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以及对边疆的深厚情感。
示例二: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白杨礼赞》更多地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突出白杨树的形象和精神特质;而本文则
更注重通过叙述和描写来展现白杨树与边防军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情感纽带。
示例三:主题探究。《白杨礼赞》中的情感侧重于对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赞美,体现了对国家
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本文中的情感则侧重于对边疆军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以及对边疆生活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体验。(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4分)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9~11题。(共11分)
9.①【文本一】第一段引用古诗词说明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感知力,第三段借李白、陶渊明等人
及其诗句说明读书的乐趣,多处引用古诗词,为文章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支持,增强了文章的可
信度和权威性。 ②通过大量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3分)
10.能。理由:所给名言的意思是“世上书多得如大海,各种各样的内容都有,而人的精力是有限
的,不可能全部读完,只能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罢了”,即要选取符合自己需求和兴趣的书
籍。这与文本一第⑤段中论述的“读好书”需要广读博览,但同时也要懂得取舍、精挑细选观
点相呼应。因此可以作为【文本一】第⑤段的印证材料。(意思对即可,4分)
11.①【文本一】侧重于论述读书带来的乐趣,“读好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好书。
②【文本二】则侧重于论述读书与实践的关系,以及避免读死书,强调了把书读活的重要性,
即要融会贯通、抓住要领,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每点2分,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参考译文】【乙】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活着(的时候)虽然不同,但死
后(却都)一样,全归于腐烂败坏、消失死亡、灭绝罢了。但是(在)众人之中,有(一些)圣贤(,他
们)本来也是在天地间生存并且死亡,但和草木鸟兽、众人唯独不同的是(,他们)即使(身体)死亡
但(精神)不磨灭(,时间)越发久远(他们的)存在更加(凸显)。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就在于他
们)在自身上修养,在事情上施展,在言论上表现,这三个是(圣贤的精神)能够不磨灭并且留存的
原因。
东阳徐生,年少(的时候便)跟随我学习(,他现在)写文章,渐渐地被人称赞。学成以后(,又)
和诸多读书人在礼部应考科举,成绩优等,从此(变得)知名。他的(写)文章(的水平)一天天进
步,好像泉水涌出山间一样。(不过)我想要挫损他的锐气,勉励他的思想,因此在他南归(的时
候),把这些话告诉(他)。
语文参考答案(一) 第2页(共3页)
{#{QQABRQCUggigABAAABhCAw2SCEAQkAGACaoORFAYIAABgBFABAA=}#}
12(.1)同“披”,穿着 ( 2)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 3)本来(每空1分,共3分)
13.(共4分)(1)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意思对即可,2分)
(2)他的(写)文章(的水平)一天天进步,好像泉水涌出山间一样。(意思对即可,2分)
14.①“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
习态度;②“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
大;③“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每点1分,共3分)
15(.1)在求学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地学
习。
( 2)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每空1分,共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6~17题。(共4分)
16.表现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意思对即可,2分)
17.示例一:“壮阔”的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展示了将士们在军营
里欢欣鼓舞,饱餐酒食,奏起战斗乐曲,个个斗志昂扬地接受检阅、整装待发的壮阔场面。
示例二:“豪壮”的志。号角、连营、分炙、奏乐、点兵、马快、弦鸣等场景,描写了词人曾经驰骋
沙场的壮阔场面,表达了他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可谓豪情万丈。
示例三:“悲壮”的情。“可怜白发生”一句,词人感慨自己“老之将至”,只能在“梦”中驰骋沙
场,为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已成为泡影,表达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感。(意思对即可,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8(.1)示例一:唐僧被黄袍怪捉住,又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羞公主放了,百花羞公主请求唐
僧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八戒和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
虎。白龙马劝八戒到花果山请悟空,八戒用激将法请悟空出山,二人一起战胜黄袍怪,救
出了唐僧和沙僧。(5分)
示例二:杨志奉命押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吴用等人装扮成卖枣商人,在黄泥冈附近设下
埋伏。白胜装扮成卖酒的商人,引诱杨志和士兵们购买酒水。吴用等人趁机在酒中下药,
使杨志和士兵们昏迷不醒。最终吴用等人成功夺取了生辰纲并逃脱。(5分)
( 2)示例一:祥子。祥子开始对生活充满希望,努力挣钱买车,但在黑暗社会打压下屈服了,经
过三起三落,相继失去新车、妻子、小福子,失去理想和美德,从一个诚信可爱的青年变成
了潦倒、狡猾、吃喝嫖赌、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5分)
示例二:简·爱。她从小失去父母,在舅母的虐待下成长,被送到孤儿院,依然努力学习。
她遭受许多磨难,但从未屈服,自立自强,坚守原则,大胆追求真爱,和命运抗争从不屈服,
经过波折后嫁给变成残疾的罗切斯特。(5分)
五、作文(50分)

语文参考答案(一) 第3页(共3页)
{#{QQABRQCUggigABAAABhCAw2SCEAQkAGACaoORFAYIAABgBFABAA=}#}2025年河南省中考仿真模拟考试(一)烟
,(1)
语文试题
出山品高冷吹,挡日天其(
注意事项:
头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曾一引文《甲》.+【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1國
本因义:5双甲】1量,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染系始出型证意家中【师】.与家西【5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以“非读书无以致远”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活动。
【拟写开场白】
1.下面是小豫拟写的班会开场白初稿,请你帮他完善。(共6分)
书,仿若一把玲珑精巧的钥匙,轻轻转动打开我们紧锁的智慧之门:书,恰似一叶轻盈漂逸的
扁舟,悠悠引领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古往今来,诸多仁人志士凭借读书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人
生,遗留下熠熠闪光的思想珍宝。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读书愈发凸显出至关重要。接下来
就让我们在本次“非读书无以致远”活动中一同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读书的精妙真谛,让书藉化
作我们成长路途上最为亲昵的挚友!
(1)开场白中,有两个字易读错,请帮忙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2分)
①扁(
)舟
②遗()留
A.①pian②yi
B.①bian②yi
C.①biǎn②wei
D.①pian②wei
莽四
(2)开场白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中分别有江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2分)

改为
②寸火改为
(3)开场白画横线的句子存在结构不完整的语病,请你写下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评宣传海报】
2.同学们收集了多幅有关读书活动的海报,想选择一幅张贴在班级的宜传栏中。请你参与其
中,选择合适的海报,并陈述理由。(4分》
.0
更精彩!



我选择(
),理由:
语文试题(一)第1页(共6页)
【探读书现状】
3.探究同学们的读书现状时,小文通过网络收集和调研整理出以下两则材料,同学们对此进行
了热烈的讨论。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出两条结论。(4分)
【材料一】在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阅读方式呈现明显的“轻阅读”趋势,阅读的快速化碎片
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当下青少年阅读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多,二是进化
快,三是时间紧。所以在这个时代,需要“浅阅读”能力以适应现实,同时也需要“精阅读”能力以
训练思维、继承传统。
*又古,三
【材料二】小文同学对九年级1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立文
阅读方式
(甲
阅读目的
纸质阅读
数字阅读
兴趣爱好
学习需要
开阔眼界、提高修养
通53
47
38,
20
42
结论:台高花·台其础日礼古之杜后生
,心钻#德不其个每人「】
【拟写结束语】
4.,小豫想用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名句拟写一段班会结束语,请根据小豫想表达的意思,补写
出古诗文名句。(8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愿同学们克服惰性,立足个人修养,将阅读走向精细、深
入,毕竟“非读书无以致远”。最后,我们以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来结束这次主题班会。
读书可以开阔眼界。走进诗书,览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①一”之壮景,观边城塞
外“塞下秋来风景异,

”之奇景。
读书可以启迪智慧,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图)④一”(《望岳》)的少年
意气催人奋进;“⑤,若出其里”的开阔胸襟让人折服。
读书可以明白事理。“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启示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此事古难全”告诉我们人生不会完美无憾,重要的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少年们,此时读书正好,让我们携手在书海中畅游吧!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
再为白杨浇一次水
①天气转凉,西陲边关一派金黄,某边防连营区前的白杨林挺拔茂密。再过一个多月,年底
的退伍季即将来临,踏出营房大门的一刻,二级上士李田磊放慢脚步,眺望一排排白杨树,心中充
满不舍,这些树中有他栽种的几棵。
②每年老兵离队前,连队都会组织退伍老兵给白杨树浇水。年底李田磊即将脱下军装,这阵
子,他一遍遍为白杨林培土、浇水,还用树皮和叶子制成一幅画送给连队,作为离别礼物。
③李田磊的女儿刚满2岁,去年妻子因病住院,家中无人照顾。为了让年幼的女儿记住父亲
驻守的哨所,他用手机记录了这个秋天白杨林的最美风景,每个画面都配一段写给长大后女儿
的心里话:“等你长大了,我声定要带你来看看这片白杨林。整
④“指导员,让我再为白杨树浇一次水。”那一年,李田磊第一次送别老兵,老兵的心愿就是再
到树林里走一走看一看,再拥抱一次白杨树。
⑤那时的李田磊并不理解,老兵为什么对这片白杨林的感情这样深。直到他的班长、一级上
士程春辉离队前,专门叮嘱他和班里战友:“这片树林中,唯有这棵纤弱的小树,最让我挂心,它曾
枯萎过,我和当年一位老战友,像带孩子一样为它浇水、施肥,最终让它扎下根来。有时候我在树
下和它说话,它就像能听懂一般,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
语文试题(一)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