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基础小专题2 STSE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价值 课件(共6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基础小专题2 STSE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价值 课件(共61张PPT)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
-
基础小专题2
STSE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
价值
2025 高考第二轮专题 化学
角度一
化学与STSE
例1 [2024·湖南卷]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解析] 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故A
正确;
氢氧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氢气与氧气反应释
放的能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直接燃烧的热量散失,产物无污染,故具
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B正确;
脱嵌是锂从电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放电时,负极材料产生锂离子,
,则锂离子在负极脱嵌,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锂离子在阳极脱嵌,C正确;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例2 [2024·黑吉辽卷] 家务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
解释错误的是( )
A.用过氧碳酸钠漂白衣物: 具有较强氧化性
B.酿米酒需晾凉米饭后加酒曲:乙醇受热易挥发
C.用柠檬酸去除水垢: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
D.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油脂可碱性水解

[解析] 过氧碳酸钠中有两个原子为价,易得到电子变成价 ,
因此过氧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A正确;
酒曲上生长有大量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分泌多种酶进而将谷物中的淀
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
成乙醇,即酒精,因此,米饭需晾凉,米饭过热会使微生物失活,B
错误;
柠檬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以将水垢中的碳酸钙转化为可溶性的钙离
子,用于除水垢,C正确;
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可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故碱
液用于清洗油污,D正确。
例3 [2024·河北卷]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
D.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解析] 线型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受热易软化,A正确;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受热不易分
解,B错误;
尼龙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
韧性好,C正确;
聚甲基丙烯酸酯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又名有机玻璃,其透明度
高,D正确。
例4 [2024·广东卷] “极地破冰”“太空养鱼”等彰显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
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龙2”号破冰船极地科考:破冰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成功建造: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化
学键
C.嫦娥六号的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时存在化学
能转化为热能
D.神舟十八号乘组带着水和斑马鱼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水的电
子式为

[解析] 破冰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A错误;
天然气液化的过程是气态变为液态,是物理变化,无新的化学键形成,
B错误;
燃烧放热,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
水是共价化合物,每个 原子都与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原子还有两
个孤电子对, 的电子式为 ,D错误。
1.化学与生产生活
性质 用途
(1)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2)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 硬度和柔韧度 可作光导纤维
(3)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
金属
性质 用途
(5)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6) 可作耐高温材料
(7) 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
(8) 可作自来水消毒剂
续表
性质 用途
(9)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10)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
剂、胃酸中和剂
(11)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12) 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13)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续表
性质 用途
(14)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 成乙酸乙酯 烧菜时加入醋和料酒以提

(15)
(16) 聚乙烯性质稳定且无毒,聚氯 乙烯有毒 聚乙烯可作直接接触食物
的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不能
(17) 蚕丝(或羊毛)灼烧时有特 殊气味 灼烧法可区别蚕丝
(或羊毛)和合成纤维
续表
性质 用途
(18) 医用酒精用于消毒
(19)
(20) 阿司匹林显酸性
续表
2.化学与材料
常见材料 考点归纳
有机高 分子材 料 塑料 主要成分为合成树脂,常见的
有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热固
性塑料,如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常见材料 考点归纳
有机高 分子材 料 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纤维素
(棉、麻)、蛋白质(蚕丝、羊
毛)等
再生纤维:用化学方法将农林
产品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
高分子加工成的黏胶纤维、大豆
蛋白纤维等
续表
常见材料 考点归纳
有机高 分子材 料 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和
煤等为原料制成有机小分子单
体,再经聚合反应制得,如六大
纶等
橡胶 分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天
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是
线型高分子,合成橡胶有硫化橡
胶、特种橡胶等
续表
常见材料 考点归纳
无机非 金属材 料 硅酸盐 材料 玻璃
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陶瓷 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主要制备原
料为黏土
续表
常见材料 考点归纳
无机非 金属材 料 新型无 机非金 属材料 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新型陶 瓷 分为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
瓷、超导陶瓷等,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和功能
碳纳米 材料 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

续表
常见材料 考点归纳
金属材 料 纯金属 如铁、镁、铝等
合金 如铁合金、铝合金、新型合金

续表
3.化学与能源
(1)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科学控
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是最有希望的新能源。这些新能源资源丰富,有些为可再生能源,并
且在使用时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2)新能源的特点
①太阳能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不需要开采
和运输。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受地域和季节的影响较大。
②氢能有三大优点:一是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高,二是资源丰富,三
是无毒、无污染。缺点是储存、运输困难。
③地热能蕴藏丰富,已被应用。
④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风能能量巨大。缺点是具有不稳定
性,受地区、季节、气候影响较大。
4.绿色化学
(1)核心思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利用化学原理和
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
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2)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
终产物,原子利用率为
1.[2024·广东广州天河区二模]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B.为防止月饼因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汽车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乙二醇,其熔点高的原因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D.用 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并促进“碳中和”

[解析] 开发新能源,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A正确;
生石灰是干燥剂,能吸水,但是不能吸收氧气,所以加入生石灰不能防
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B错误;
乙二醇含羟基,羟基能形成氢键,其熔点高的原因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C正确;
人工合成淀粉,可以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并促进“碳中和”,D正确。
2.[2024·河北邯郸三模]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朱雀二号”遥二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液氧
和甲烷作助燃剂
B.“神舟十七号”发动机的耐高温结构材料 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的分
子晶体
C.火星直升机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碳纤维结构件属于无机非金属单质
D.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器强度要求高的零部件采用钛合金或不锈钢等
合金材料

[解析] 液氧和甲烷分别作助燃剂和燃料,A错误;
熔沸点很高,为共价晶体,B错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 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C错误;
钛合金和不锈钢均为合金材料,D正确。
3.[2024·辽宁丹东一模]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在空间站
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安全返回“问天”
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太空机械臂的铝锂合金硬度和熔点都比其成分金属的低
B.制作航天服所用的棉纤维、涤纶、尼龙等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空间站用于数据处理的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
D.“问天”实验舱采用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解析] 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于其成分
金属,A错误;
有机高分子材料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材料,是一类由一种或几种分子
或分子团(结构单元或单体)以共价键结合成具有多个重复单元的大
分子,棉纤维、涤纶、尼龙等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为单质硅,C错误;
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4.[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熟石膏可用于制作医用石膏绷带,其主要成分为
B.用于制作塑料包扎绳的聚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生活中常用 酒精消毒
D.烷基磺酸根离子等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可用
于除去油污

[解析] 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A错误;
聚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生活中常用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溶液消毒,
C错误;
烷基磺酸根离子等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可用于
除去油污,D正确。
角度二
化学与传统文化
例1 [2024·河北卷] 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
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战国宫门青铜铺

西汉透雕白玉璧
五代彩绘石质浮

元青花釉里红瓷
盖罐
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解析] 青铜铺首是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A正确;
透雕白玉璧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正确;
石质浮雕是汉白玉,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正确;
青花釉里红瓷盖罐是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错误。

例2 [2024· 黑吉辽卷] 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
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
A.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
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
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解析] 金代六曲葵花鎏金银盏属于金属材料;北燕鸭形玻璃注是玻璃
制品,属于硅酸盐材料;汉代白玉耳杯是玉,属于硅酸盐材料;新石
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是陶器,属于硅酸盐材料;综上,A选项
材质与其他三项材质不同,不能归为一类。
例3 [2023·湖南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解析] “四羊方尊”为青铜器,主要材质为铜锡合金,A正确;
竹木简牍由竹子、木头等原料制成,竹子、木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正确;
蔡伦用碱液制浆法造纸,将原料放在碱液中蒸煮,发生反应使原有的
粗浆纤维变成细浆,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
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在高温下
烧结而成的,D正确。
例4 [2024·湖北卷] 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
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
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
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
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
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松木在窑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碳单质,可以用来制造墨块,A
正确;
黏土在高温中烧结,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此过程有新化学键的
形成,B正确;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浸泡的水呈碱性,用于分离树皮等原料中
的胶质,草木灰水浸树皮,不能促进纤维素溶解,C错误;
中国古代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混合而成的,在点燃时发生剧
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D正确。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
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何种物质。如:
①“有硇水,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中的“硇水”指的是硝酸。
②“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
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③《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

④《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中的“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等。
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
由古代文献内容,联系化学反应的特点与本质,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
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等。如:
①“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
②“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③“火上浇油”“百炼成钢”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
主要是物理变化,“落汤螃蟹着红袍”主要是化学变化等。
3.传统文化涉及“分离”方法的判断
根据古代文献描述的过程判断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有蒸馏、蒸发、
升华、萃取等。如:
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操作
中“渍”表示萃取。
②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
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过程涉
及蒸馏操作;“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
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③“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
而成。”“煎炼”涉及蒸发结晶操作。
④《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
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
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1.[2024·河北唐山二模] 化学物质作为文字的载体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记载甲骨文的龟甲和兽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记载小篆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记载有文字的青铜器,属于合金
D.记录了图案和文字的官窑瓷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解析] 龟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骨胶原等物质,兽骨的主
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等,故A错误;
竹木简牍是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B
正确;
青铜器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形成的合金,故C正确;
瓷器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D正确。
2.[2024·湖南长沙三模]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有关文献描述涉
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图经衍义本草》:“绛矾本来绿色 ,亦谓之石胆,
烧之赤色”
B.《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C.《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韩非子》:“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

[解析] 煅烧绿矾得到红色的氧化铁,铁的化合价发生变化,A涉及氧
化还原反应;
将碳酸钙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
发生变化,B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涉及烟、雾、分子运动等,C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金在自然界可以游离态存在,淘金过程是物理变化,D没有涉及氧化
还原反应。
3.[2024·河北保定十校三模] 《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上二味
(菖蒲、枸杞根)细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六斗,去滓,酿二斛米酒,
熟,稍稍饮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菖蒲”中含有天然高分子
B.“去滓”可采用过滤的方法
C.上述文中涉及了萃取、分液操作
D.上述酿制“米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析] “菖蒲”中含有纤维素等,为天然有机高分子,A正确;
“去滓” 指除去不溶性杂质,涉及的操作为过滤,B正确;
“细剉”涉及的操作为研磨;“以水四石煮取一石六斗”,为溶解、蒸发
操作;“去滓”,指除去不溶性杂质,涉及的操作为过滤,C错误;
酿制“米酒”的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
作用下生成乙醇的化学反应,D正确。
1.[2024·全国甲卷]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
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 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
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

[解析] 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
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
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
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
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
能,C错误;
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
2.[2023·辽宁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
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 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 ”: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 电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

[解析] 常见的脂肪酸有:硬脂酸、油酸 ,
二者相对分子质量虽大,但没有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范畴,不属于有
机高分子,A错误;
嫦娥石含有金属元素、、 ,又含有磷酸根离子,故属于无机盐,
B正确;
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
聚四氟乙烯塑料被称为塑料王,耐酸、耐碱,不会被海水腐蚀,D正确。
3.[2024·安徽卷] 青少年帮厨既可培养劳动习惯,也能将化学知识应用
于实践。下列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A.清洗铁锅后及时擦干,能减缓铁锅因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
B.烹煮食物的后期加入食盐,能避免 长时间受热而分解
C.将白糖熬制成焦糖汁,利用蔗糖高温下充分炭化为食物增色
D.制作面点时加入食用纯碱,利用 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

[解析] 在中性或酸性很弱的条件下,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 得电
子结合水生成氢氧根离子,清洗铁锅后及时擦干,除去铁锅表面的水
分即除去电解质溶液,能减缓铁锅因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A正确;
受热不分解,食盐中含有碘酸钾,碘酸钾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因此烹煮食物时后期加入食盐,与 无关,B错误;
焦糖的主要成分仍是糖类,若蔗糖在高温下充分炭化得到碳单质,此时
为黑色,C错误;
食用纯碱主要成分为 ,制作面点时加入食用纯碱,利用
了 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D错误。
4.《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
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
及的操作是( )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解析] 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需要将粗盐溶解,加入沉淀试剂以
沉淀杂质离子,然后过滤除杂,再加入适量稀盐酸,接着蒸发结晶得
到粗盐,不需要蒸馏,故选D。

5.唐代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记载:“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
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弼政之功,殁世不
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高温烫熨
B.“抽丝编绢”涉及化学变化
C.蚕丝和棉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用灼烧法无法鉴别
D.蚕丝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

[解析] 丝绸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高温烫熨,否则会因蛋白质
变性而造成破损,A正确;
“抽丝编绢”是将蚕茧抽成线,再编制成绢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灼烧的方
法能够鉴别蛋白质和纤维素,C错误;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不是葡萄糖,
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