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九年级语文
(注: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卷面分
(5分)
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本套试题中设有字体卷面分,
希望你用规范的字体、整洁的卷面递交
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寒假期间,你观看老师推荐的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摘录了第8集“册”解说语
并检查完善。(4分)
郴渊册册研
甲骨文
金文
小察
非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甲骨文“册”的样子一望而知,是把竹片或木用绳子系在一起。人们用毛笔在竹片上
写字,保存时再把它们卷成一卷一卷的。后人所说的“万卷书”“书卷气”也由此而来。
从商朝到汉末,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韦编三绝,
这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和“体重”超标,“册”终究逃不过被叠

代的命运。
(1)你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加注了拼音,修改了其中一个错别字。(3分)
①一卷」
②万卷书

改为
(2)联系《过零丁洋》,你知道“竹简”还有
、简牍等代称。(1分)
2.古诗文名句积累。(8分)
三国风云人物,雄韬伟略,惊才绝艳。曹操求贤若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
歌行》);诸葛亮宁静淡泊,志存高远,告诫儿子“(1)
非宁静
无以致远”(《诫子书》)。
三国历史,荡涤人心,后世诗人,常借三国典故表达情怀。杜牧在《赤壁》中以
“(2))
,(3)
”感慨机遇造就人生;苏轼在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为报倾城随太守,(4)
(5)」
”表达作者意气风发的英雄豪气。
回首三国,刘备当年势单力薄,二十年来过着流亡的生活,却在得孔明后如鱼得水,
一步步建立蜀汉政权,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6)
(7)
”。三国英雄的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正如辛弃疾《南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所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⑧)
3.同学们计划制作“玩转郑州”文旅手册来宣传郑州,请借助所给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同学们准备设计几条“绿城主题游”路线,请从下面两条路线中任选,条,仿照示例,
拟写路线主题(不要求字数与示例完全一样)。(3分)
示例:
主题:风味郑州游一开启味蕾之旅,遍尝特色美食
+4+4990
路线:郑州烩面—中牟五香兔肉—新郑粉蒸肉—新密炒虾尾—登封烩羊肉焦
盖烧饼一巩义卤肉—荥阳烧饼夹
F九年级语文-1-(共6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共22分)
1.(1)①juǎn②juàn(2分)③叠迭(1分)(2)汗青(1分)
2.(1)非淡泊无以明志(2)东风不与周郎便(3)铜雀春深锁二乔(4)亲射
虎(5)看孙郎(6)山重水复疑无路(7)柳暗花明又一村(8)不尽长江滚滚
流(每空1分,共8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给分)
3.(1)示例:文博郑州游一一开启访古之旅,寻迹古老文明(博古郑州游一一膜拜古代
文化,认识先祖辉煌)
(2)示例:科技郑州游一一参观科技园区,感受中部崛起(鉴今郑州游一一惊艳现代科
技,增强文化自信(3分)
4.(1)①日前全世界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②内容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③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视觉表达最佳。(意思对即可,3分)
(2)示例一:选图一。《只有河南·戏刷幻城》的鸟瞰图中,“声”“光”“电”“画”
视觉效果强烈,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视听沉浸感强。
示例二:选图二。图中的“21个剧场”“我是河南人”的字样能够引起作为河南人的
自豪与骄傲,能够感受河南的地域魅力。(意思对即可,4分)
二、(共26分)
(一)(16分)
5.①借助母巢,搁浅在此(或乘坐飞船,来到孤星)
②消失之前,警示人类(或
提醒地球,远离享乐)(4分)
6.心理:杨教授之所以感到悲哀和遗憾,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深受遗忘症折磨,另一方
面是因为外星种族个体和集体在同时遗忘。动作:原本正在擦洗身体的手在空中停住了等。
神态:皱起眉头,脸色凝重等。(心理2分,动作和神态各1分,共4分)
7.示例一:不应该跳读。“液态甲烷”“母巢”等内容关系到外星种族的诞生和记忆
退化,跳读会缺漏重要情节:且科学术语可以增强小说的科学性,是科幻小说的重要特点
之一。
示例二:应该跳读。“液态甲烷”“母巢”等术语难以理解,为了保证阅读的流畅,
应该跳读;跳读也不影响对主题的理解。(意思对即可,4分)
8.示例一:人物形象角度:遗忘是小说中人物的共同特征,杨教授忘记之前“听”到
的内容,外星种族个体和集体同时在遗忘,人类也重视享乐忘记了精神追求:杨教授和外
星种族虽然在遗忘,但却怀有精神追求,和其他人类形成鲜明对比。
示例二:主题理解角度:对杨教授而言,隐瞒病症不愿离开科研岗位体现了有志之士
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对其他人类而言,他们才是真正罹患此病的群体,体现作者对人类追
求享乐、忽视精神追求的担忧:对外星种族而言,借本族因遗忘而即将成为孤岛的经历警
F九年级语文答案-1-(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