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适应性模拟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适应性模拟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巴中市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
(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姓名:
座位号:□口
准考证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搀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武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一)某校正组织开展“塔山云影,文韵流芳”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巴州城东大约两公里左右处,塔子山似一轴青黛长卷舒展云端,蜿【y】山脊似盘龙静
卧。
登临山顶,巴城烟火尽收眼底。山顶的凌云塔精妙绝伦,以直挺的身姿直指云【ǎ1】,
从容不迫地站在山巅,悠然俯瞰芸芸众生和沧海桑田。【A】
中国多名山大川,礼敬山水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据记载,凌云塔
的诞生,源于知州陆成本与乡绅“振文风”。凌云塔属文峰塔,意在以培植文脉为目的。该
塔建成后,勤勉好学在巴城蔚然成风,巴中近代史上出现了不少文韬武略的知名人士。
在塔子山的一【yǘ】,晏阳初博物馆静立如明珠,晏阳初先生的汉白玉雕像矗立在广场
中央,他目视远方,仿佛仍在凝望那些亟待启蒙的乡村与人群。博物馆中千余件展品铭刻着
平民教育的史诗:泛黄的笔记记载着"除天下文盲"的誓言,改良农具上【jun】刻着"四大教
育"的智慧。山风襄换着历史的低语,塔子山上四季更迭,展览馆内人来人往,晏阳初先生的
精神光耀千秋,鲜为人知。
塔子山不仅是巴中的地理坐标,更是一部流动的史诗。凌云塔下,历史的风华与当代的
步履交织,山间每一片树叶的游动,都是时光的注脚。登高望远,当万千足迹年复一年烙于
山脊,在这座不显巍峨却深藏烟火的山峦中,编织出这片土地的生命经纬。这里不只是历史
的陈列,更是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来路与去程。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中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蜿延
山脊(ji)
云蔼
武略(niè)
B.蜿蜒
山脊(j1)
云霭
武略(1uè)
C.一域
蓝立(chù)】
镌刻
经纬(jIn)
D.一隅
最立(zhù)
隽刻
经纬(jing)
2.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容不迫
B.沧海桑田
C.蔚然成风
D.鲜为人知
3.下列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仿佛仍在凝望那些亟待启蒙的乡村与人群”句子中“仍”“凝望”“与”分别是副词、
动词、连词。
语文·第1页(共8页)■

巴中市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答卷
14.(3分)
21.(4分)》
(1)
(2)
姓名
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3)
(4)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框外)
23.(4分)
准考证号
(1)(2分)
15.(3分)
缺考标记:口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2.选择题填涂时,必须用2B铅笔按一图示规范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
正确填涂
填涂样例
意事
(2)(2分)
错误填涂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T[·]
4.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完整,严禁折叠。
选择题(20题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35分)
24.(3分)
■01[A1[B]【C][D]
06【A1【B][C1[D1
20[A1[B1[C][D1[E1
16.(3分)
■02[A1[B][C][D]
07[A1[B][c1[D1
22[A][B][C][D]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03[A1[B1[C][D]
10[A1[B][c1[D1
O4[A】[B][C][D]
I1IAJIB][CIID]
d
9
O5[A1[B][C][D]
13[AJIB][C][D]

17.(3分)
25.(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非选择题(共115分)
8.(3分
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6.(5分)
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18.(3分)
(1)
(1分)
(1分)
(2)
9.(6分)


④」
(3分)
19.(3分)


27.(5分)
12.(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清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A

语文·第1页·共6页
语文·第2页·共6页
语文·第3页·共6页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写作·表达(6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第4页·共6页
语文·第5页·共6页
语文·第6页·共6页巴中市 2025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10 11 13 20 22
答案 B D C C A D B C D D A C C
8.要求:选择恰当巴中境内写作对象(1 分),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文从字顺,(1 分)
用楷书或行书书写(1 分 )。)
示例: 巴河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一脉蜿蜒的水流 一座庄严的旧址
淌过心间的 铭记心中的
是岁月的温柔 是先辈的壮志
9. ①会当凌绝顶(1 分) ②欲辨已忘言(1 分)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1 分)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1 分)
示例:⑤老骥伏枥 ⑥志在千里 ⑤烈士暮年⑥壮心不已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自缘身在最高层。(要求:①应出自初中语文 统编教材。②符合“它
激励我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主题要求。)
12.①创新教育形式:利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趣味化、视听化的
科普内容,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1 分)。②培养创新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具备创新能
力的人才,突破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发展(1 分)。③完善教育机制: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
能(1 分)。
14.第③段的论证思路如下:首先提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使全球‘中文热’持续升温”
的观点;(1 分)接着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代价值,论证了中文作为文化载体
的重要性;(1 分)最后得出结论:学习中文不仅是语言学习,更是走近和理解中国文化的
途径。(1 分)
15.①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利用孔子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展示中国文化的
魅力,从而为孔子课堂吸引更多学习者(1 分)。②优化中文教育服务:借鉴中国构建的国
际中文教育体系,为孔子课堂提供优质的师资、教材和课程(1 分)。(文从字顺,表达清晰
有理 1 分。)
16. ①母亲凉拌柳芽(1 分) ②姥姥门前野菜香(1 分)
③倾注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深情(1 分)
17. 引用《帝京岁时记胜》和《本草纲目》里的文字,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1 分);
从历史和医学的角度,分别说明了柳芽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其药用功效,让读者对柳芽
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1 分);也使母亲认为柳芽能治病以及对柳芽的喜爱等行为更具合理
性,进一步凸显了柳芽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 分)。
18. 示例(1):此句运用 “撷”“捻”“拈” 三个动词(1 分),生动形象且富有画面感
地描绘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轻轻采撷、把玩的动作(1 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
美之情。(1 分)
示例(2):此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 分 ),“撷一芽春色,捻一缕鹅黄,拈一指花香” 句
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1 分),从不同方面展现春天的特点,生动地描绘
出春天的绚丽多彩,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1 分)。
也可以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3 分)。
19. 示例:母亲以柳芽为契机,教育我们要做内心纯净之人。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不
能只关注物质享受,更应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始终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善良,以柔雅的姿态
面对生活,如此才能收获一世清喜。(3 分)
围绕“绿叶春鲜是春天最好的美食;做人要像柳芽那样干净优雅。”谈感悟获思考即可。
21.(1)曾经(1 分) (2)施展(1 分) (3)白色(1 分) (4)③(1 分)
23.(1)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如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2)不久就政绩卓著了,有什么值得大哭的呢?
24,吴地和楚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仿佛浩瀚的洞庭湖将它们从中劈开,整个天地就好
像日日夜夜都在这湖水之上漂浮一般。湖水波涛汹涌,一眼望不到边,天地在湖水的映衬下
显得更加渺小,仿佛被这湖水所包容,一切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起伏(3 分)。
25.【乙】文中,袁中道属于“迁客骚人”这类人(1 分)。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
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袁借滕子京因官场
失意而在庆典上大哭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玄鬓已皤、孤身天涯的深切悲愁(1 分)。
【丙】诗中,杜甫属于“古仁人”这类人(1 分)。丙诗从大处着笔,时间上抚今追昔,
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
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他的忧乐正如“古仁人”一样超越了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
以利民为宗旨(1 分)。
26. (1)示例:专题一: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寻(1 分)
专题二:成长路上的磨砺与蜕变(1 分)
(3)示例:以《海底两万里》为例,我的阅读策略是精读与选择性阅读结合(1 分)。
对描写海底奇妙景象,如海底森林、热带鱼群的精彩段落精读,品味细腻描写与想象力(1
分)。对航海技术、地理知识等专业性强且非主线内容,选择性快速浏览,重点关注冒险情
节、人物刻画与主题相关部分,兼顾阅读深度与效率,把握核心内容(1 分)。
27.示例(1):《骆驼祥子》中:祥子初到城市,勤劳善良、怀揣买车梦想,烈日暴雨下
仍坚持拉车。但历经三起三落,遭军阀、孙侦探掠夺敲诈,又逢虎妞难产,希望破灭,最终
从积极青年沦为自私懒惰、骗钱出卖朋友的行尸走肉,被 “社会染缸” 染黑(3 分)。
示例(2):《水浒传》中:鲁智深身为提辖时,见镇关西欺压百姓,三拳将其打死。此
后,面对官场、江湖黑暗,他初心不改。桃花村假扮女子痛打小霸王周通护民女,瓦罐寺除
崔道成、丘小乙恶人。在梁山也坚守正义,未被黑暗侵蚀(3 分)。
示例(3):《儒林外史》中:王冕出身贫寒,自学画荷成名。知县邀请,他不攀附权贵。
当时科举盛行,众人追名逐利,他却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看穿科举的弊端与社会现实的丑
恶,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品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左右(3 分)。
28.评分标准见附录。
附录:
作文评分标准(2025 年)
标准
类别 内容 语言 篇章 评分细 则
以 54 分为基准 一类卷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切合题意 语句通顺 条理清楚
(论点明确,论证充分) 没有语病 段落分明 分,适当浮动
(60-52 分)
以 45 分为基准 二类卷 内容较具体,中心明确,符合题意 语句通顺 条理较清楚
(论点明确,论证比较充分) 偶有语病 段落较分明 分,适当浮动
(51-42 分)
三类卷 (41-36 分) 内容尚具体,中心较明确,基本符合题 意(论点基本明确论证比较充分) 语句较通顺 有少量语病 条理较清楚 以 38 分为基准 分,适当浮动
四类卷 (35-20 分) 内容较空泛,中心不明确,与题目有些 联系(论点不明确论证空泛) 语句不通顺 语病严重 条理不清楚 以 28 分为基准 分,适当浮动
五类卷 (19-0 分) 文不对题,偏离题目 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 以 12 分为基准 分,适当浮动
说明:
1.错别字每两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扣完 3 分为止。
2.不得少于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2 分。
3.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的,加 2-3 分;书写过分潦草、卷面极不整洁的,扣 2-3
分。4.抄袭试卷中阅读题的,只给标题分 3 分,漏写题目的扣 3 分。
5.凡思想、感情极不健康或观点有严重错误的,10 分以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