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十六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阜新市第十六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4月第一次教情学情诊断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14小题 满分50分 化学和物理考试 时长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N-14 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从2023年开始,8月15日定为全国生态日。下列措施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
A.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 普及垃圾分类 C. 推广太阳能路灯 D. 响应光盘行动
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加热NaCl溶液
C. 测稀硫酸pH值 D. 读取液体体积
3. 资阳被誉为“西部车城”,其内燃机车出口量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50%。下图为内燃机车排气装置处发生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B.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C.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4. 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在主持测定的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时被确认为国际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49 B. 元素符号为In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5. 国产C919飞机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A 金属材料 B. 复合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天然材料
6. 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C6H12O2),使其具有特殊的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酸乙酯中有氧气分子
B. 丁酸乙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丁酸乙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7. 利用食盐的水溶液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 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
C. 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
D. 利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时,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Cl以增强导电性
8.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更加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B. 固体物质溶解性:
C. 生铁与钢的区分:
D.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9.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卫蓝天”的措施有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开发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B.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
C.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等
D. 酸性气体未经处理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导致雨水的,形成酸雨
10.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同时生成
B. 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 变化:等质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 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 阅读下面文章。
茶枝柑的柑皮经加工得到的陈皮,是一种药食同源食品,有理气健脾、燥湿祛痰的功效。陈皮贮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香气与理效年复一年地变化,可长期保存。
陈皮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陈皮的陈化年份是指柑皮在晒干后储存的时间长度。测定刚采收时以及不同陈化年份陈皮成分的变化,可了解陈化过程中物理性状和药性变化的原因。人工陈化与自然陈化的陈皮在外观上就能区分,人工陈化的陈皮可用于食品加工等。
陈化是陈皮形成独特香气、味道和药性的关键,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陈皮中的小分子挥发油成分逐渐减少,大分子挥发油成分逐渐增加;糖类逐渐转化成酯类;黄酮类物质越来越多;使得陈皮的香气更加清雅,口感也更加醇厚,养生效果也越好。
回答下列问题。
(1)茶枝柑的果皮较厚,制作出的陈皮更加饱满、口感更加丰富。
①茶枝柑生长的土壤呈弱酸性,下列土壤的适合其生长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5.5~6.5 B.7.0 C.8.0~9.0
②合理使用钾肥(含_________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增甜。
③可用和在进行反应制得,同时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柑皮自然陈化是_________(填“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
(3)人工陈化就是模拟图1自然陈化过程,通过调节_________加快陈化的速度。
(4)柑皮自然陈化的过程中保持_________(填“通风”或“密封”)可以促进陈化。
(5)阿魏酸能提高色素沉着效果起到增色作用。由图2可以判断陈皮陈化1年后与0年相比颜色会变_________(填“深”或“浅”)。
(6)晒干和陈化都可以人工干预,但是无法复刻出自然陈化后黄酮类代谢物的转化和风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
(7)“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陈皮是一种中药,可祛痰
B. 人工陈化的陈皮与自然陈化的陈皮无法区分
C. 测定陈化年份对陈皮成分的影响,陈化环境需相同
12.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Ⅰ.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该反应及A装置制取少量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③④①⑤
(3)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要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Ⅱ.下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5)A中铁丝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___________接触。通过对比①与___________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还需要与___________接触。这两步运用了实验中常用的___________研究方法。
(7)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
(8)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试剂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Mn、FeSO4溶液 B. Mn、Fe、MgSO4溶液 C. Mn、Fe、ZnSO4溶液
(9)在我国,用金属制造硬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延长硬币的使用寿命,请分别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
请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13.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燃料的利用。
I.古代打火机——火折子
火折子(如图甲)使用草纸卷成紧密的纸卷,并加入松香、硫磺(S)等,用火点燃后再将火焰吹灭放入竹筒中。竹筒帽盖上时,内部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就能使它复燃。
(1)“草纸、松香、硫磺”的使用,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2)吹气使火折子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煤
《天工开物》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
(3)挖煤时“毒气”遇火会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②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③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4)下列属于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__。
①煤 ②氢气 ③石油
Ⅲ.可燃冰——甲烷水合物
(5)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若开采过程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___________的加剧。
(6)“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结构如图乙,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②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③从n端进气可排盐水 ④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Ⅳ.甲烷的制取
下列反应中均有甲烷生成:
① ②
(7)对于上述反应①和②,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对比另一个实验,该反应的优势为___________。
14.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联合制碱法”,为纯碱(Na2CO3)制造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化学小组对制碱过程进行项目化学习。
任务1:认识原理


任务2:制备原料
(1)配制饱和氯化钠溶液。常温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______g NaCl固体完全溶解于50g水配得饱和溶液,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图示中最接近NaCl溶液真实情况的是______(填字母)。
(2)获取气体。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a端,当观察到________时,连接ab,收集NH3,待储气袋集满后关闭弹簧夹,如图1。再用相同规格的储气袋集满一袋CO2气体。
任务3:探秘变化
用注射器抽取约5mL饱和食盐水,从导管b端注入盛有NH3的储气袋中,关闭弹簧夹,振荡至储气袋完全变瘪。再将该袋内全部液体用注射器吸出,注入盛有CO2的储气袋中,关闭弹簧夹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袋内有白色固体析出。请结合图2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3)析出的白色固体为NaHCO3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袋内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____(不可使用酸碱指示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4)NaHCO3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任务4:应用产品
(5)析出得到的NaHCO3固体加热分解即制得产品——纯碱。工业上可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副产品NH4Cl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____。某工厂用65吨NaCl(利用率在90%以上)生产纯碱,同时得到NH4Cl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吨?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5年4月第一次教情学情诊断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14小题 满分50分 化学和物理考试 时长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N-14 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钾 ③.
(2)缓慢氧化 (3)温度、湿度
(4)通风 (5)深
(6)自然陈化过程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人工干预难以完全模拟这些复杂的自然条件 (7)AC
【12题答案】
【答案】(1) (2)C
(3)导管口有连续并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4) ①. B ②. n
(5) ①.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②. 防止生成的高温物体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6) ①. 水 ②. ② ③. 氧气 ④. 控制变量
(7)保持干燥或刷漆等 (8)AC
(9)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反应(合理即可)
【13题答案】
【答案】(1)可燃物 (2)氧气与火折子中的可燃物充分接触
(3)②③ (4)②
(5)温室效应 (6)①③④
(7) ①. ① ②. 节约能源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18 ②. 26.5% ③. A
(2)湿润的红色湿润试纸变蓝色
(3) ①. 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 ②. 取少量袋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袋内溶液中含有NaHCO3
(4)60℃时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5)Na2CO3+Ca(OH)2=CaCO3↓+2NaOH
(6) ①. 氮肥 ②. 设得到NH4Cl的质量为
答:同时得到NH4Cl的质量至少是53.5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