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角楼初级中学教联体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 语文试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了“探寻文学之美”学习活动,小优和小语特邀你参与。1.(2分)各小组之间举行了读书交流会,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优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鲜(xiǎn)为人知 气冲斗(dǒu)牛 殷(yīng)红 呜咽(yàn)。B.朗读“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时,小优同学觉得要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中“中华民族”“摇篮”要重读,“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C.小语希望读出喜悦、欢快的心情,她这样处理停顿: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小语想更好地表达作者对解放家乡、收复故土的必胜信念,她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2.(2分)小优写了个“文”字,请你加上其它字或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A.诚 B.五彩斑C.书 D.文采然3.(2分)小优发现我国古代文人每逢佳节之际,多会提笔挥就诗篇。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在括号里写出诗句所对应的节日。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3分)下面是小语搜集到的一副住宅对联,请用正楷字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横线上。横批:上联: 下联: 5.(3分)小组拟选用激励学生学习的词语来布置班级文学角,小语提供了以下词语: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开卷有益、温故知新。请你任选一个词语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6.(8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语漫步古诗文画廊,制作了一份手帐,请你帮她完成诗句填写。古诗文中有画:王维在《竹里馆》中用“①_____,明月来相照”勾勒了一幅山居幽林图;韩愈在《晚春》中用“杨花榆荚无才思,②_____”描摹出一幅杨榆惜春图。古诗文中有情: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③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写了思乡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马上相逢无纸笔,④_____”表达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古诗文中有声:《木兰诗》中用“⑤_____,唯闻女叹息”呈现了木兰的忧愁和对父亲的担心;用“⑥_____,寒光照铁衣”来烘托木兰的勇敢与坚强。古诗文中有悟:《孙权劝学》中吕蒙用“士别三日,⑦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回应鲁肃的赞叹;《木兰诗》中用“双兔傍地走,⑧_____”表现木兰的机智。二、阅读与鉴赏(45分)(一)阅读《题木兰庙》,完成以下两则批注。(5分)题木兰庙·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注释】①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②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7. (3分)批注一:人物形象。首句中的细节描写“ ”生动再现了木兰纵横沙场征战的巾帼英雄形象。次句梦里“画眉”巧借《木兰诗》中“_____,_____”的意境,形象地表现木兰的少女情怀、爱美之心。8.(2分)批注二:情感探究。 诗歌第三句表达木兰的 之情,第四句直接表达对王昭君报国的 之情,也含蓄赞美木兰报国之志是优传承的。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A)。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C)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D)归,卒不肯告人姓氏。(节选自袁枚《子不语》)9. (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语。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字形推测法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1)_____语境推测法 尔安敢轻吾射 (2)_____勾连成语法:缚鸡之力 老人自缚于树 (3)_____课内迁移法:但当涉猎 但见杨双膝跪地 (4)_____10. (2分)请将“之”“其”“而”“以”还原到甲、乙两文括号内。A( )B( )C( )D( )11. (2分)请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12. (2分)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亦无他,惟手熟尔。13. (3分)小灵想把这篇课外文章推荐给同学们作为《卖油翁》的拓展性材料。请你从内容、写法等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帮她简述推荐理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2分)父亲的姿势章中林①在省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乔迁新居那天,父亲来了。他比谁都高兴,上上下下地跑着。有搬家公司呢,我叫他休息休息。他却说买房没帮上忙,做做心里舒坦些。望着满脸是汗的他,我不知道说些什么。②中午吃饭,订了几个包间。开席,来了许多人,坐不下了。父亲一看,说:“我也不喝酒,回家吃吧,家里还有剩饭剩菜。”“这是什么话?你来做客,还没有你一个座位?就是我不坐,你也要上席。”父亲听我这么说,没有再说。③大厅里加了个桌子,人安排下了,我就跑去忙别的事了。等我转回来,却看到父亲端着碗蹲在角落里吃饭。他正弯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扒拉着饭,一头芦花扎得人眼睛生痛。大家吃得热火朝天,只有他一个人沉默着,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④我拉他上桌,他却说桌子坐满了。一抬头,真的,小爹正坐在父亲原来坐的位子上。小爹对着父亲嚷:“你上来嘛,圆桌子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应和着。父亲憨憨地笑笑:“不了,你们吃,多吃点。”“我搬家,你蹲在地上吃,别人会怎样说?你就听大家一句,上桌。”父亲却瞪了我一眼:“你不知道我习惯蹲着吃饭吗?”我知道父亲脾气倔,他认定的事儿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头。只好端把椅子让他坐着吃。这次,他没再拒绝。⑤蹲着吃饭是父亲的一种习惯。在家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端起饭碗,他都喜欢蹲着,就是家里来人,他也不常上桌。蹲着吃饭, 没个正形,看着就粗俗,还不利于消化吸收,而父亲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蹲着吃饭自由放松。就是吃饭带响声,狼吞虎咽,也没人在意;家长里短,自在随意,不必坐在桌上装腔作势;如果你想晒晒太阳,吹吹风,你就可以蹲在树底下。最重要的是,蹲是一种鹰的姿势。你别看它姿态低,却是一飞冲天前的等待。⑥我不知道父亲的话对不对,但是我却从他蹲的姿势里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⑦那年,我因为一分之差高考落榜。复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因为母亲生了场大病,家里已无钱供我读书。怎么办?⑧我哭着闹着,甚至以绝食来逼着父亲去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能借的都借了,借不来的也借来了。”母亲流着泪,低声劝我放弃,但是父亲没有说一句话。⑨8月8日是高三开学的日子,父亲一大早把我喊起来,说要送我上学。“一分钱没有,上什么学?”我对父亲嚷着。他却说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只要安心读书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⑩后来,我才知道,他去找了校长。校长让他回家办一个贫困生减免学费申请表,他为了让村支书给自己盖个章,硬是在村支书家蹲了一个上午。这还是那个硬气、不服输的父亲吗? 那次,弟弟的公司破产,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这突然从高空跌落到地面,谁也不知道怎么劝他,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气氛压抑而沉闷。 父亲蹲在门槛边,眉头紧锁,默默地抽着烟。“天无绝人之路。你不是说重新开家公司只要五十万吗?那就把我这栋房子卖了。”“把房子卖了,你们住哪儿?”“不是还有老房子嘛,我和你妈回家。”父亲说着,站了起来,“你要是知道老子没地方住,就给我争点气,不要整天像只瘟鸡一样,摆副臭脸给人看。”经过两三年的打拼之后,弟弟又重新站了起来。 蹲着始终是父亲一贯的姿势,而我们始终站在他的肩头。今天,我和弟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新居,但他还静静地生活在老房子里。我们说给他在省城买套房子,他却一再说等等,再等等。(选自《思维与智慧》)14.(2分)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为我们写出一个朴实、憨厚、倔强、坚强,为子女甘愿奉献一切的父亲形象。B.选文第⑤段运用插叙的记叙顺序,交代了父亲吃饭的习惯及其理由,突出了父亲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写父亲卖房子做铺垫。C.选文第 段“天无绝人之路。你不是说重新开家公司只要五十万吗?那就把我这栋房子卖了”表现父亲的坚强和对儿女无私的爱。D.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照应了文章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更严谨,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再次点题。15.(3分)文章具体叙述了父亲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三件事的内容补充完整。(1)“我”喜迁新居吃饭时, ;(2)为给“我”办减免学费申请表, ;(3)为帮弟弟重新开公司, 。16.(3分)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分析其表达效果他正弯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扒拉着饭,一头芦花扎得人眼睛生痛。17.(4分)分析文章标题“父亲的姿势”的含义和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18-21题。(11分)永不录用①凌晨三点,他才从网吧里出来,满脑子仍是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刚落地,一个黑影就横在他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②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一定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③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县里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他这一辈子就完了!”④“我已经给他够多机会了,可他不珍惜,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他一言不发,满脸通红,心如刀割。他一把拉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种地去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⑤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呢。⑥但父亲真办到了。那天,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上中学同意让他插班旁听。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求过多少人!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说:“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我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一年后他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⑧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神情冷漠:“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但是你还保留了学籍呀。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了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⑨一切简直难以置信。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飞起来,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真得无可救药。”⑩一年过去,他实现了誓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父亲酒,父亲却说:“孩子,其实你最应该敬的是你当年的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给他讲起往事: 那天,我跟你班主任去给你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我:“老大哥,那天我做得那么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您儿子去上网,又屡教不改,学校要开除他;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正戒掉网瘾。现在我已以他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这样可以为他保留学籍。”我虽不大懂,但感到儿子你还有希望。 几天后,我接到班主任的电话:“你们镇上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班主任又嘱咐我:“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我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就没告诉你。 后来,你班主任又偷偷来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你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借这口气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18.(3分)阅读文章⑤至 自然段,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他”的心理历程。① ,心灰意冷→②下跪发誓, →③重返学校,暗暗发狠→④ ,感激涕零19.(3分)小军同学读书喜欢做批注,读完本文后,他在划横线处作了批注,请你从中解决批注中的问题。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批注1:“麻利”这个词在这里用得好)请你说一说“麻利”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3分)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2分)文章结尾写到他到了省城,“我要先去趟附中。”如果你是文中的“他”,见到老师会对老师说什么呢?(不少于50字)(五)整本书阅读。(4分)22.(2分)【情节把握】请结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低谷和高潮,在图中填写相关事件。(2分)【人物理解】阅读名著,要学会人物的勾连阅读,小说围绕祥子刻画了众多人物,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说说他(她)对祥子人生的影响。曹先生 小福子三、表达与交流(55分)24.(5分)青春是一首诗,榜样是一种力量。书本中的青春模样有很多:“两弹元勋”邓稼先、“口的巨人,行的高标”闻一多、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最美奋斗者黄文秀......他们是否也是你的榜样?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完成下面留言板中的小诗。“青春模样”留言板(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则是条捷径。苏炳添是我的榜样,他战胜伤痛,屡创记录,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的方向。,,。......我们将以青春之我,铸就祖国明日之辉煌。)25.(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的世界里,有像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等有气节、有精神的模范人物,更有公交司机、保洁员、快递员等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小人物虽然平凡,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总能带给我们启迪、感动和力量,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抵达更高的境界。请从以下三个任务中任选一项,写一篇文章。任务一: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任务二:请以你了解的生活中一个小人物为写作对象,将“ ,影响了我”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任务三:你身边的小人物,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2014—2025学年度七下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1、(2分)A2、(2分)A、虔 B、斓 C、斋 D、斐3、(2分)①春节 ②重阳节4、(3分)横批:以和为贵上联:天地和谐福自到下联:家庭美满运长临5、(3分)示例一:我选择“孜孜不倦”。孜孜不倦的意思是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它意味着对知识有着无尽的追求和探索,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和成就。示例二:我选择“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这是一种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更是一种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学习的道路上,只有保持谦虚,才能收获真知。示例三:我选择“开卷有益”。开卷有益是指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才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示例四:我选择“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是指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想要高质量学习,不仅需要不断获取新知识,还需要在温习旧知识中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在温习中通过思考获得新的发现,提高学习质量。6、(8分)略7、(3分)弯弓作战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8、(2分)思乡 敬慕9、(4分)①箭 ②轻视 ③捆绑 ④只10.(2分)A之 B以 C其 D而11. (2分)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12(2分).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13.(3分)示例:相同点:两文内容相似、写法相近。内容上,都是写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用实力教育了那些有一点儿功夫就夜郎自大、目空一切的年轻人。写法上,刻画卖油翁与卖蒜叟的形象时,既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正面)直接刻画,又运用(侧面描写)反衬手法来间接刻画。思想上,都教育年轻人技艺无止境,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苦心研习,要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家。因此,通过本文拓展,由课内勾连课外,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视野。【乙】译文: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相公,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年老体衰,弯腰驼背,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儿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能够用我的死成全你的名声,死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于是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奋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去了,始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14、(2分)B15、(3分)父亲蹲在角落吃饭 父亲在支书家盖章蹲了一上午 父亲卖掉自己住的房子16、(3分)运用了动作描写,“弯”“低”“扒拉”等动词,生动形象描写了父亲蹲在地上吃饭的情景,表现父亲的朴实憨厚,表达我对父亲的怜惜之情。17、(4分)含义:①写出父亲在吃饭时的姿势;②也是父亲放低姿态,为子女默默付出的样子;作用: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是本文的写作对象,也暗示了文章主旨,体现父亲的朴实以及对子女深深的爱。18、(3分)①遣返回家 ②痛改前非 ④了解实情(得知真相)19、(3分)(1)“麻利”意思是利索、利落。本文中是写“他”翻墙动作熟练,可见他不止一次翻墙出去玩游戏,为下文他被“开除”等情节做铺垫。20、(3分)(1)班主任是个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的人。从老师半夜3点出来寻找打游戏的学生,从他原谅这个学生10次可以看出。(2)关心爱护学生。从老师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即使这个学生屡教不改,老师也力保不开除学生学籍,还给他家里送钱等事可以看出。(3)教导有方(讲究教育策略)。为了激励学生,老师让学生离开原来学校,并且和“他”父亲一起瞒着“他”,让“他”憋一口气好好读书。21、(2分)略(主要表达愧疚和感激等感情即可)22、(2分)(1)连人带车,被大兵劫走 (2)虎妞从二强子处低价买车给祥子23、(2分)示例一:曹先生。他对祥子的生活十分关怀,无私地帮助祥子,在祥子眼里是“圣人”,两次出场都给当时迷惘的祥子以方向和希望。示例二:小福子。她对祥子有情有义,祥子也喜欢小福子。小福子最后自缢而亡,使祥子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从此祥子便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变得自甘堕落。24、(5分)示例:黄文秀是我的榜样/她立足“三农”无怨无悔/如一颗闪亮的星指明我奋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