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卷——2025届高考化学4月模拟预测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物穿越历史,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日渐昌盛。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文物图片 及名称主要成分 蛋白质 合金 陶瓷 金属2.有机高分子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粘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可用于纺织工业B.淀粉聚丙烯酸钠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强大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还是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材料C.聚苯乙烯(PS)是苯和乙烯在一定温度下加聚反应合成的具有高软化温度的纤维,耐化学腐蚀,无毒,质脆,常用于生产一次性泡沫饭盒,保温,隔音材料等D.以1,3-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顺式结构为主的聚合物,再与硫化剂混合加热,制得网状结构的顺丁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液中的数目为0.1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损耗6.4g,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C.合成氨的反应中,当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D.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稀盐酸,滴定终点消耗溶液,则稀盐酸中为0.0014.从中草药大黄的根和茎提取的丹叶大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和抗肿瘤等作用。丹叶大黄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丹叶大黄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5个手性碳B.存在顺反异构C.含有2种官能团D.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钠的燃烧 实验室收集 排出盛有溶液的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铁上镀铜6.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含KSCN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不变为红色:B.、在强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备:C.在无水HF中电解制氟气,阴极反应式:D.海水提溴中,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7.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共10种,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B.分子的稳定性:C.简单离子半径: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8.多肽—多肽缀合物和多肽—药物缀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已知:氮基、巯基()都具有还原性;甲和丁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甲、乙、丁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B.上述反应属于加聚反应C.丙中只有一种官能团D.丁能发生酯化、加成反应9.实验室制备2,6—二溴吡啶的操作主要包括:①将2,6—二氯吡啶溶于冰醋酸;②维持反应温度110℃,缓慢通入溴化氢气体;③分离乙酸和产品。其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2,6-二氯吡啶溶液顺利滴入,应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方玻璃塞B.可利用易挥发的性质,用浓硫酸和固体混合加热制备C.为使受热更均匀,可采用油浴加热D.若观察到烧杯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产物中有10.冶锌工业废铁残渣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一种废铁分离回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废铁残渣主要含有铁酸锌和砷、铜的化合物等;“酸浸”后滤液中铁元素以形式存在;溶液Y中主要为锌盐溶液。A.“酸浸”中铁酸锌表现氧化性B.滤渣X为石膏C.通入水蒸气的目的是降低溶液浓度促进水解D.赤铁矿渣可用于生产油漆、颜料11.已知的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键角1、2、3的大小顺序为B.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C.1个与6个形成六条配位键D.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12.西北工业大学推出一种新型电池,该电池能有效地捕获并将其转化为。现利用电池将产生的电解制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是阳极,在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当电路中转移电子时,丙室溶液质量减少C.电解池的总反应式为D.为增强丙中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固体13.1,2-丙二醇单分子解离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产物或自由基,反应相对能量随反应历程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解离路径包括碳碳键断裂解离和脱水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核磁共振氢谱仪鉴别TS3和TS4两条路径的有机产物B.1,2-丙二醇的沸点高于1,3-丙二醇的沸点C.三种丙烯醇产物中,最稳定的是D.1,2-丙二醇中C-C键的键能相差14.Au和Cu的晶胞结构相同,将二者共熔结晶可得到无序AuCu,再冷却保温,可得到有序AuCu。在有序AuCu晶胞中,a、b的原子坐标分别为和。Cu晶胞参数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u的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为12B.Cu晶体的密度为C.一个无序AuCu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D.有序AuCu晶胞中Cu的原子坐标可能为15.常温下,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有及难溶物、等形式,溶液中、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溶液的B.与的混合溶液中存在:C.曲线II上的点满足D.常温下b点,在溶液中不能生成沉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13分)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以及少量的。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见下表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 2.2 3.5 9.5 12.4沉淀完全的 3.2 4.7 11.1 13.8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中,、几乎不发生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浸”后“滤液”的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母液①”中浓度为___________。(4)“水浸渣”在160℃“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溶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水解析出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利用。17.(14分)柠檬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是一种补铁剂,该物质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以硫酸亚铁、纯碱和柠檬酸为原料制备柠檬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下:①分别称取,各用100mL蒸馏水溶解。②在不断搅拌下,将碳酸钠溶液缓缓地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静置。③减压过滤、洗涤,得固体。④将上述制备的固体和少量铁粉加入三颈烧瓶中,通过恒压漏斗逐渐向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2.0mol/L的柠檬酸()溶液。边滴加液体边搅拌,并控制温度为80℃。⑤趁热过滤,使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用______________(填“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称取和。(2)结合步骤②和步骤③的信息,写出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减压过滤”的优点有__________(答两条)。(3)步骤④中,固体和柠檬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加入少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中,恒压漏斗具有侧管结构,该侧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⑤中“趁热过滤”,除掉的不溶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称取上述制制得产品15.000g,配成250mL一定浓度的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再用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经过4次滴定,每次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如下表:次数序号 1 2 3 4消耗溶液体积/mL 40.02 43.58 39.98 40.00该次实验制得的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18.(14分)我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制是热点研究之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直接利用与合成甲醇,主要涉及以下反应:①②③(1)__________。(2)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根据图像信息,表示反应①的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l”或“m”)。②有同学认为在以后反应②在该体系中可以忽略,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恒压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温度升高至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中曲线n所示。①只发生反应①和③,在达到平衡时,体系中的物质的量为,则此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______(列出表达式即可)。②以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至少答两条)。(4)恒压条件下将和按体积比1:3混合,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在相同时间段内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的。则合成甲醇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A. B. C.催化剂N D.催化剂M19.(14分)桤木酮(H)是一种在草药和香料中发现的非酚双苯庚烷类化合物,是姜黄的成分之一,具有抗吐、抗炎作用。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①②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2)有机物B的名称是_________,有机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3)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4)有机物E分子的手性碳原子有____个,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5)已知G→H的第二步反应为在Al O 的作用下羟基消去形成碳碳双键,写出G→H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7)利用题中信息,以和为有机原料,无机任选,写出合成的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三国竹木简牍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错误;B.人面纹方青铜鼎主要是青铜铸造,青铜是合金,B正确;C.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的主要成分是陶瓷,C正确;D.“宣成公章”金印是黄金制品,故主要成分是金属,D正确;故答案为:A。2.答案:C解析:A.粘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属于人造纤维,都可用于纺织工业,A正确;B.钠盐溶于水,且淀粉可水解,则淀粉--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强大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同时还是可生物降解的绿色材料,B正确;C.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在一定温度下加聚反应合成,不是苯和乙烯加聚得到的,C错误;D.以1,3-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顺丁橡胶,硫化后主要用于制造轮胎,D正确;故选C。3.答案:C解析:A.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和电离,所以1L0.1mol/L的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A错误;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含锌、铁、铜、银、金等)做阳极,阳极损耗6.4g时,参与反应的铜小于0.1mol,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不一定是0.2,B错误;C.合成氨的反应中,当生成时,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0.05mol,N元素由0价降低到-3价,则转移电子数为,C正确;D.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7,NaOH稍过量,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1L=0.001mol,所以稀盐酸中数小于0.001,D错误;故选C。4.答案:C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同一碳上连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为手性碳,故加成后手性碳的位置如图中*号标记:共有5个手性碳,A正确;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且碳碳双键两端的原子或原子团互不相同,故该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醚键和羟基,C错误;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转动,所以苯环、双键、甲基均可转到同一平面,故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D正确。5.答案:B解析:A.钠的燃烧实验需要在坩埚或者燃烧匙中进行,不能在表面皿中进行,因为钠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会使表面血破裂,故A错误;B.乙烯不溶于水,且其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实验室收集乙烯用排水法,故B正确;C.图中是碱式滴定管的排气泡方法,而高锰酸钾溶液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放,故C错误;D.电镀时,镀件为阴极,镀层金属为阳极铁上镀铜,铜应该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铁连接电源的负极,作阴极,故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A.向含KSCN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不变为红色,说明没有生成,则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B.、在强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NaCl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得出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在无水HF中电解制氟气,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则阴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D.海水提溴中,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被还原为,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答案选D。7.答案:B解析:A.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杂化,含有1对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键角小于120°,因此键角:,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氧大于硫,为,为,两分子的稳定性:,B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C正确;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而钾只能失一个电子,因此剩余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会形成共价键,可知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比如,D正确;故选B。8.答案:B解析:A.甲中含有氨基,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乙中含有巯基(-SH)、羟基,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丁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A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甲为高分子化合物,且有水生成,故不属于加聚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错误;C.丙中只含有醛基官能团,C正确;D.丁结构中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答案选B。9.答案:C解析:将2,6—二氯吡啶溶于冰醋酸,维持反应温度110℃,缓慢通入溴化氢气体,反应生成2,6—二溴吡啶,尾气使用硝酸银溶液吸收;A.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故无需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方玻璃塞,A错误;B.溴离子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HBr氧化,故应用浓磷酸代替浓硫酸,B错误;C.加热温度为110℃,故应用油浴,C正确;D.三颈烧瓶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会有HCl生成,且HBr会和硝酸银生成溴化银沉淀,故有沉淀生成不能说明产物中有HCl,D错误;故选C。10.答案:C解析:A."酸浸"中铁酸锌中铁元素从+3价降低到+2价,表现氧化性,A正确;B.根据分析,加入与剩余的硫酸反应,生成和,因此滤渣X为石膏(),B正确;C.通入水蒸气的可以稀释氧气,使氧气与更加充分反应生成,且水蒸气温度较高,升温有利于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D.赤铁矿渣性质稳定,是红棕色固体,可用于生产油漆、颜料,D正确;故选C。11.答案:A解析:A.中心原子O含2对孤电子对,中心原子S不含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产生斥力较大,键角较小,形成的水分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键角大于,即键角大小:,A错误;B.中心原子S价层电子对数:,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A正确;C.根据图示可知,提供空轨道,中O提供孤电子对,1个与6个形成六条配位键,C正确;D.中存在电负性较大的O原子,水分子中的H可与中的O形成氢键,D正确;答案选A。12.答案:B解析:A.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A错误;B.丙室中阳极上水失电子产生氧气,电极反应式为,当电路中转移电子时,丙室产生氧气减少的质量为,同时会有质子转移至乙室,则丙室溶液质量减少量为,B正确;C.电解池溶液为亚硝酸盐溶液,反应物中不出现,电解池总反应为,C错误;D.放电顺序:,若加入,会在阳极放电产生,并不能生成迁移至乙室去平衡电荷,导致电解反应生成氨难以发生,可加入硫酸钠固体增强溶液导电性,D错误;故选B。13.答案:B解析:1,2-丙二醇的羟基更近,更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1,3-丙二醇的羟基与1,2-丙二醇相比距离更远,更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故1,3-丙二醇的沸点更高,B项错误。14.答案:B解析:A.以顶点的Au为研究对象,与其距离最近的Au位于面心,则Au的配位数为,A正确;B.Cu晶胞中含有Cu的原子个数是,晶胞质量是,体积是,则晶胞的密度为,B错误;C.一个无序AuCu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C正确;D.有序AuCu晶胞中,位于晶胞左侧面心的Cu的原子坐标为,D正确;故选B。15.答案:D解析:A.当时,代入的表达式中得,化简得,解得,可得出溶液的,A错误;B.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求解得到:,B错误;C.由可得,则,图像II是直线,故曲线II表示的溶解平衡曲线,曲线I表示MA的溶解平衡曲线,C错误;D.曲线II上的点满足,而b点在曲线II的下方,比平衡时小,故在溶液中不能生成沉淀,D正确;故答案为:D。16.答案:(1)(2分)(2)(2分)(3)(2分)(4)硫酸(1分);(1分);(1分)(5)(2分)(6)(2分)解析:(1)氧化铝转化为硫酸铝铵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铝、硫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铝铵、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由题给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可知,将pH约为2.0的滤液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为11.6时,铁离子首先沉淀、然后是铝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没有沉淀,故答案为:;(3)由镁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pH为11.1可知,氢氧化镁的溶度积为,当溶液pH为11.6时,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为,故答案为:;(4)增大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有利于使微溶的硫酸钙转化为沉淀,为了使微溶的硫酸钙完全沉淀,减少溶液中含有硫酸钙的量,应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60℃酸溶;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硅和硫酸钙与浓硫酸不反应,则酸溶渣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硫酸钙,故答案为:硫酸;;(5)酸溶后将溶液加入热水稀释并适当加热,能使完全水解生成沉淀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6)由分析可知,尾气为氨气,母液①为硫酸铵、母液②为硫酸,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后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故答案为:。17.答案:(1)电子天平(1分)(2)(1分);加快过滤速度、使产品更干燥、防止碳酸亚铁被氧化等(合理即可,答两条)(1分)(3)(2分);防止溶液中的被氧化成(合理即可)(1分)(4)平衡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合理即可)(2分)(5)铁粉(1分);降低柠檬酸亚铁的溶解度,促进其析出(合理即可)(2分)(6)75.2%(2分)解析:(1)以克为单位时,托盘天平只能称取小数点后1位的质量,故称取小数点后3位需要电子天平;(2)由步骤②和步骤③的信息可知,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减压过滤”的优点有加快过滤速度、使产品更干燥、防止碳酸亚铁被氧化等;(3)步骤④中,固体和柠檬酸溶液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水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操作中,加入少量铁粉的目的是防止溶液中的被氧化成;(4)恒压漏斗侧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5)因柠檬酸亚铁易溶于热水,而微溶于冷水,故趁热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粉,而不损失目标产物柠檬酸亚铁;柠檬酸亚铁难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加无水乙醇的目的是使柠檬酸亚铁析出;(6)第2组测定误差较大,舍去,利用第1,3,4三组数据可知消耗的V(溶液)==40.00mL,由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可知滴定反应关系式:,则,则15.000g产品中的质量为0.04mol×282g/mol=11.28g,则样品的纯度为×100%=75.2%。18.答案:(1)(1分)(2)m(1分);在以后反应②在该体系中K小于,反应几乎不发生(2分)(3)×100%或()×100%(2分);(2分);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③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且温度对反应③的影响大于对反应①的影响,故500℃以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分);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及时分离出甲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4)BC(2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知②=③-①,;(2)①因为>0,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所以反应①的关系曲线为m;②反应①的关系曲线为m,则曲线l为反应②的关系曲线,由图示可知时反应②的K值为,温度升高K值减小,在以后反应②在该体系中可以忽略,其依据是在以后反应②在该体系中K小于,反应几乎不发生;(3)①在500°C达到平衡时,由图知平衡转化率为60%,起始充入2mol即转化1.2mol,体系中的物质的量为amol,由反应③可得,反应③消耗amol,消耗3amol,同时生成amol,所以反应①消耗(1.2-a)mol,消耗(1.2-a)mol,同时生成和CO各(1.2-a)mol,共消耗(1.2+2a)mol,故转化率为×100%或()×100%;平衡时,体系中剩余0.8mol,剩余(1.8-2a)mol,反应①生成CO(1.2-a)mol,两个反应共生成1.2mol,此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为;②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③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且温度对反应③的影响大于对反应①的影响,故500℃以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因生成甲醇的反应正反应放热且气体系数和减小,为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及时分离出甲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由图中信息可知,相同温度下,N作催化剂时,的选择性和产率都优于M作催化剂,所以工业合成甲醇选择催化剂N,为兼顾的选择性和产率,由图可知温度应选择230℃,故选BC。19.答案:(1)(1分)(2)苯甲醛(1分);酯基、酮羰基(1分)(3)消去反应(1分)(4)2(1分);(2分)(5)(2分)(6)或(2分)(7)(3分)解析:(1)有机物A为苯,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2)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B的名称为苯甲醛,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酮羰基。(3)C→D为在的作用下发生羟基的消去反应,形成碳碳双键,故C→D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4)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故有机物E分子的手性碳如图*号所示:,故E分子的手性碳原子有2个;E→F为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羟基被氧化成碳氧双键,故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为。(5)由题给信息知G→H为与羰基相连的甲基与醛基加成形成羟基,故G→H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有机物G只有1个氧原子,其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有结构,除苯环共有4个碳,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说明还有3个碳要对称分布,故满足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或。(7)由和题中信息知,要形成碳碳双键需要在作用下发生羟基的消去反应,而要形成羟基可利用已知条件进行乙醛和苯甲醛加成,最后将醛基氧化成羧基,故合成路线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