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SO2的溶解15.(14分)度比较大,初始阶段SO2不会溢出,C错误;若用(1)①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分)实验1和实验3探究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②2a1(2分)的影响,为保证硫酸浓度相同,Na2S,O3浓度不(2)①<(1分)相同条件下,形成原电池时,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V1=10.0、V2=6.0,D反应速率加快(2分,合理即可)正确。故选C。②Cu2++2e-Cu(2分)11.C解析:Y电极处N2H4→N2,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Y电极为负极,原电池 N2分)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OH透过交换膜向右移(3)①Mg(2分)动,B正确;X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十②Al-3e+4OH=[Al(OH)4]-(2分)4e+2H2O一4OH,C错误;当消耗32g解析:(1)①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锌与硫酸铜发(1mol)N2H4时,理论上电路中转移1mol×生置换反应放出热量,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2×2=4mol电子,D正确。故选C。化为热能。12.A解析: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A符合②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题意。故选A。Cu2+一Zn2++Cu,由差量法知,理论上每消耗13.C解析:反应开始时,Zn与浓硫酸发生反应1 mol Cu2+,锌片质量变化为1g,故质量变化为Zn+2H2SO4(浓)—ZnSO+SO2个+2H2O,a1g时,消耗a1 mol Cu2+,0~5min内,用Cu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发生反应a mol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u(Cu*)=0.1LX5minZn十H2SO2=ZnSO,十H2个,收集到的气体为2a1mol·L-·min-。SO2和H2的混合物。根据锌元素守恒得Zn~(2)①相同条件下,实验二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Zms0,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船gZnS0,A正加快,相同时间内,生成的Cu质量更大,则理论确: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过程中转移1.2m0lV上甲中生成Cu的质量<乙中生成Cu的质量。②Cu+在正极得电子,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子,B正确;结合方程式可知,被还原的H2SOCu2++2e-=Cu。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相等,C错误;③假设电路中转移xmol电子,则负极溶解由两个方程式的系数可知,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0.5 x mol Zn,电极质量减小32.5xg,正极析出与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故选C。0.5.c mol Cu,电极质量增加32xg,即32.5xg十14.D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即使TiO2(s)、C(s)的投料过量,也不能使C2全部参与反应,A错32xg=Q2gx129,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的电误;当v正(Cl2)=2v逆(TiCl4)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适当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子数为129增大,C错误;用极端假设法,气体只有反应物C12(3)①若实验二电流计指针偏向Cu电极(正极),时,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1g·mol-1,气体只有生则实验三电流计指针应偏向Mg电极(正极)。成物CO(g)和TiCl(g)时,平均摩尔质量为M=②在强碱性溶液中,A1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2mol×28g·mol-1+1mol×190g·mol1为A1-3e+4OH-[A1(OH)4]-。3 mol16.(14分)82g·mol厂1,故在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1)NaOH(2分)放热(1分)U形管左侧平均摩尔质量呈增大趋势,D正确。故选D。液面低于右侧(2分,合理即可)·化学答案(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