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 自备科学计算器等参加考试,考试期间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听从监考员指挥,杜绝作弊
2. 选择题如无说明,则为单选,不定项选择题则有1~2个正确选项
3.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Fe-56 S-32 O-16
一. 元素周期表(本大题共19分)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人们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元素周期表中钛的数据如右图所示, 其中47.87的含义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锡(Sn)是很早便被发现和使用的金属,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已知锡(Sn)为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都属于IIA族. B.有3个短周期
C.零族元素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D.I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称为周期;共有16个纵行,称为族
B.前18号元素称为短周期元素
C.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D.在周期表的右下角寻找农药 (第8题图)
5.硒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SeO2和H2S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2016年IUPAC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Ts (中文名:),Ts是第7周期VIIA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Ts原子原子半径比At原子大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s,其核素符号为
7.下列说法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酸性:HClO>HClO4 B.氧化性:HClO>H2SO3 C.热稳定性:HCl>H2S D.酸性:HCl>H2S
8.W、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W的质子数是X的2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C.Z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比Y强 D.X元素的单质可以从H2W溶液中置换出W元素的单质
二. 金属(本大题共43分)
钠、铝、铁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
10.钠、铝、铁三种金属冶炼方法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11.钠、铝、铁三种金属,常温下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通常将该金属保存在_________中。
12.钠、铝、铁三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氧化物可以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使用,写出其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体积一定的H2、CO、CO2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点燃,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为原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H2、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2:5 B.4:2:3 C.6:7:5 D.3:4:2
14.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B.相同条件下,两者均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D.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
(计算题)某固体可能含NaOH、Na2CO3、NaHCO3中的其中两种成分,某实验小组取该固体配成溶液,用一定浓度盐酸逐滴加入其中,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示意图如图所示:
15.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16.写出该物质所有可能的组成以及其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过程)
17.铁的化合物种类丰富,下列铁的化合物中,不能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A.Fe3O4 B.FeCl2 C.Fe(OH)2 D.Fe(OH)3
铁的化合物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某些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丙为白色固体,其悬浊液在空气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B表示一定条件下A能一步转化为B,A……B……C表示一定条件下B既能与A又能和C反应。
18.根据分析可知丙为 (填化学式);
19.甲可能是 (填字母),乙可能是 (填字母)
A.稀硝酸 B.NaOH溶液 C. D.HI溶液
20.工业上高炉炼铁可以实现③的转化,所得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
21.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下列措施可以加快Al与稀硫酸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不定项选择)
A.铝片改为铝粉 B.加入少量蒸馏水 C.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D.加入少量饱和碳酸钠溶液
22.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为( )(不定项选择)
A.KCl B.KClO3 C.MnO2 D.Mg
23.小韩同学进行上述铝热反应实验得到了一块黑灰色物质。为证明其中含有金属铝,她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4.小金同学推测灰黑色物质中还含有Fe2O3,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小块样品投入到稍过量稀硫酸中,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物质甲的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未变红,证明黑灰色物质中不含Fe2O3。则物质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小金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三. 能量(本大题共16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
25.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的反应为H2+Cl2=点燃=2HCl,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吸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相同条件下,生成的HCl越多,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
能量示意图能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26. 1molN2H4(g)与1molO2(g)反应生成1molN2(g)和2molH2O(g)_________
(选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为_____kJ。1molN2H4(g)与1molO2(g)断键吸收的能量为_____kJ。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27.能探究“肼与过氧化氢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装置是_________(从上图中选填字母)
28.已知1mol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比1mol碳原子构成的石墨在完全燃烧全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多放出1.9kJ的能量,则石墨和金刚石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_。
29.某课题小组了解了电池历史后,萌生了自己动手做一个电池的想法,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化学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30.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后,该小组收集用品,组装了如下原电池,对该原电池分析正确的是( )
A.铁环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铁环经LED灯流向铜线
C.电池工作时,铁环变细铜线变粗
D.电池工作结束后柠檬的酸性变强
31.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
四. 化学反应速率(本大题共10分)
反应的快慢和进行程度是其有无开发价值的关键。
在2L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500℃时,测得n(S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SO2)/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32.图中表示SO3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字母)。
33.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 _______。
3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分离出SO3 B.适当升高温度
C.恒容下充入Ne使压强增大 D.选择更高效的催化剂
35.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的同时消耗1molO2
B.v(SO2)= v(SO3)
C.容器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中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E.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F.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五. 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本大题共12分)
结晶水含量测定时化学定量实验的一种。
36.测定结晶水合物种结晶水含量时,需要用的定量仪器是( )
A.干燥器 B.电子天平 C.研钵 D.坩埚
37.测定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时,必须作恒重操作,其原因是( )
A.避免结晶水合物分解,质量减小 B.防止结晶水合物失水后又吸潮,质量增大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最弱 D.判断结晶水合物已全部失去结晶水
38.说明已恒重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绿矾(FeSO4·xH2O)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第一次称量质量为m1,第二次称量质量为m2,第三次称量质量为m3,重复上述操作,第四次称量质量仍为m3;根据实验数据,绿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40.已知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应为7,小吴同学实验后所得数据位7.2,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标号)。
①绿矾未充分干燥 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③加热时有少量绿矾迸溅出来
41.小吴同学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