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三月)
化学练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a-23 0-16 S-32 Fe-56 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我国的下列科学家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催化剂的是
A. 张青莲 B. 徐光宪 C. 闵恩泽 D. 徐寿
2.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大雪人” B.霓虹灯发光 C.亚冬会火炬燃烧 D.站岗的交警脸上凝结的冰霜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液体药品加热 B.称量NaOH固体 C.液体的量取 D.向试管中塞进橡胶塞
A. A B. B C. C D. D
4. “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提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图中的 B. 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硅原子有3个电子层 D. 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 “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 过滤 B. 吸附 C. 消毒 D. 蒸馏
6.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对各组的分类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
B. 氧化物:高锰酸钾、臭氧
C. 纯净物:矿泉水、冰水
D. 物理性质:吸附性、挥发性、氧化性
7.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催化剂
C.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8. 用微观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 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 由同种原子构成
B 氖气和氦气化学性质相似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D 沙尘天气尘土飞扬 空气分子不断运动
A. A B. B C. C D. D
9. 实验室中区分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取样,通入澄清石灰水
C 木炭粉和氧化铜 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点燃
D 碳酸钙和碳酸钠 分别取样,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向碳酸钠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体产生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C. 镁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粉末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11. 用甲酸制备氢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个甲酸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 产物甲是氢气
C. 甲酸和产物乙的元素种类相同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制氧气:
B.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C. 磷在氧气中燃烧: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13. 每支含葡萄糖酸锌45.5mg,则标签中括号上的数据是
A. 3.25 B. 6.5 C. 13 D. 14.3
二、非选择题(14-22题,共44分)
14. 生活处处皆化学,下列图片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如图1,焊接金属时常用_______作保护气(从空气中选择某种成分填写)。
(2)如图2,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热供人们做饭烧水,由此推出天然气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3)如图3,在烟花火药中加入适量镁粉,可以让烟花在夜空中更加明亮。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硝酸铵是一种氮肥,硝酸铵中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
15.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模拟工业制取硫酸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硫酸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16.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及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图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检验b管内的气体为_______。
(2)图2为电解水的微观反应:此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用符号表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微观解释为:_______。
(4)图3为探究不同电压下电解水速率的实验装置和不同电压下收集20mL氢气的实验数据。分析电压一时间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电压越大,电解速率_______。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等。以下四个实验中均探究物质的性质的两个实验是B和_______(填字母),则另外两个实验目的是_______。
(2)在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氧气,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是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据此判断的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18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棉花、火柴等用品及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利用固体纯净物制取氧气时,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若要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编号为_______(填字母),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在_______,小心的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右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用酒精灯加热使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 _______,使试管内压强__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冒出。
(4)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
19. 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__。
(2)请写A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①B名称是_______;②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4)高铁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5)32g的氧化铁与_______g的高铁酸钠的含铁量相等。
20.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早在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再次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金属灰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金属质量大。 材料二:1756年,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金属锡,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燃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因此提出了质量守恒假说。 材料三: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再次对该假设加以论证。请回答以下问题:
(1)锡有价和价两种化合价,写出价锡元素(Sn)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_______;
(2)拉瓦锡的实验关键设计是_______(填字母)。
A.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 仅测量固体产物的质量
(3)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启示我们: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需培养“实证精神、批判思维和系统观念”。
21. 用下图装置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活动】
(1)实验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减小。蜡烛减少的质量_______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填写“等于”或“不等于”)。
(2)实验2的实验现象: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电子秤示数不变。请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解释该实验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不变的原因是:参加反应的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
(3)分析实验3中,电子秤示数改变的原因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没有称量到所有生成物总质量。
【解释应用】
(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5)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元素组成(填具体元素种类)。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三月)
化学练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a-23 0-16 S-32 Fe-56 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4-22题,共44分)
【14题答案】
【答案】(1)氮气或稀有气体
(2)碳、氢 (3)2Mg+O22MgO (4)-3价或+5价
【15题答案】
【答案】(1)1:4 (2)
(3)1:2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氢气##H2
(2)H 、O (3) ①. 分解反应 ②. 由一种分子反应生成不同种分子
(4)越快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D ②. 均为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2) ①. 降低 ②. Cl2
【18题答案】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
(2) ①. C ②. 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3) ①. 产生氧气,气体增多 ②. 变大,大于外压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19题答案】
【答案】(1)单质 (2)
(3) ①. 氧化亚铁 ②. 72
(4)
(5)66.4
【20题答案】
【答案】(1) (2)A
(3)实验
【21题答案】
【答案】(1)不等于 (2) ①. 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②. 铁与硫酸铜的质量总和 ③. 铜和硫酸亚铁质量总和
(3) ① 二氧化碳 ②. 装置不密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4)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5)铜、氧、氢、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