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9.2《法律保障生活》(课时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占道摆摊、乱扔垃圾等现象,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近来,不少地方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的柔性执法模式,对于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若当事人主动整改、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就能减轻或免于处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法律权威因柔性执法而减弱 ②法律的作用仅靠强制力实现 ③法律也指引、教育人向善 ④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明确行为底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张某因借助网络实施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这表明法律( )A.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B.只规范违法犯罪人员的行为C.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D.制裁违法犯罪3.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这一规定表明法律( )①规范成员行为,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②保护公共利益,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制裁违法犯罪,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④促进社会发展,是评判行为的唯一准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我国,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不闯红灯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③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罚款可以杜绝闯红灯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整座城市的交通将陷入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法律的约束,人可能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这说明( )A.法律依靠人们自觉遵守B.法律维护社会秩序C.法律体系的完善永无止境D.法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6.《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等,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这表明( )A.法律具有规范作用B.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C.法律制裁违法犯罪D.法律促进社会发展7.一男子醉酒后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房屋废墟视频,并在视频中称“某地发生了9.8级大地震,房屋都倒塌了”等虚假言论。截至被查获时,该视频浏览量达2.3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该男子已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例警示我们( )①在网络生活中,公民无言论自由 ②法律设置个人权利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③违法行使权利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④法律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刑责年龄降低至12岁,严惩性侵猥亵未成年人,冒名顶替入刑等。这表明(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我国法律体系已非常健全和完善 ③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④我国法律只对部分公民有约束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央视“3 15”晚会曝光了个别企业用劣质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随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查封和处罚。这表明( )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只能靠法律来调整 ②我国法律的作用是保护所有人的权益 ③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法律为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提供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表现为( )A.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B.法律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障我们的生活C.个人利益是具体的,公共利益是抽象的D.法律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11.吴某某在禁渔期、禁渔区长江干流合江县神臂城镇洞溪处河段,使用禁用工具即可视性锚鱼渔具非法捕捞鱼类1.6公斤,经合江县农业农村局评估,其行为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总价值为1452元。合江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吴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同时交纳生态修复资金1452元。这个案件说明( )①法律禁止捕捞行为 ②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③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法律保护生态文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2024年5月,一批新规正式施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加强煤矿灾害治理,要求煤矿企业进行煤矿灾害鉴定并按照灾害程度和类型进行治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这体现了(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赋予公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是精神文明的核心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逐步发展完善 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促进教育领域事业发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主要体现法律( )A.保障社会公共利益B.促进社会发展C.维护社会秩序D.规范政府权力运行14.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这可以( )A.降低企业的环保责任B.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C.使生态环保技术快速发展D.减少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15.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限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B.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激发创新动力C.使科研人员无需遵守科研道德规范D.减少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二、分析说明题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画线句子主要体现了法律是怎样保障生活的?(2)除此之外,法律保障生活的表现还有哪些?17.阅读下列案例进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进展一:某小区四楼住户陈某听到楼下刘某家装修声音异常,便下楼沟通。陈某发现刘某屋内的承重墙已经折掉,便向物业公司和其他业主告知了这一情况。之后,陈某发现家里的地板开始抖动,还出现了下沉,墙壁也出现了很多裂痕。(1)陈某的行为是否正确?材料体现了什么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进展二:200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撤离。业主委员会要求刘某恢复原状。但刘某表示,他砸的是自家的墙,与他人无关。无奈之下,业主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举报了刘某。该部门根据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对刘某进行立案调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被拆改的墙体进行安全支护,制订墙体恢复方案,并追究刘某法律责任。(2)什么是社会公共利益?(3)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4)划线部分体现了法律保障生活的哪一方面的作用?(5)除了材料体现的外,法律还怎样保障生活?参考答案1.D 2.D 3.A 4.B 5.B 6.A 7.C 8.B 9.D 10.A11.D 12.D 13.B 14.B 15.B16(1)法律促进社会发展。(2)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17.(1)陈某行为是正确的。法律。(2)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4)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5)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7.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课题 7.9.2《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法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责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重点 法律的作用。难点 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那么,法律发挥着什么作用?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图片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79-81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法律的基本作用是什么?2、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3、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4、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5、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法律的作用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法律保障生活01探究一:生活观察 探究二:播放视频《法律伴随一生——与法同行》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权利,规定相应义务。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法律伴随我们一生,守护和谐社会秩序。②从出生那一刻起,法律就为我们提供了保护。随着我们的成长,法律继续在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教育、就业、婚姻还是财产权益,法律都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③法律不仅仅是一纸文书,更是守护我们一生和谐与安宁的利器。它不仅是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武器,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探究三:知识探究法律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点拨: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法律保障生活02探究一:播放视频《美好生活 法治同行》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在日常生活中,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刑法、治安管理处罚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法律。③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二:材料探究 结合案例,说说法律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点拨:①余华英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体现了法律对极端犯罪的严厉打击。法律通过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来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② 以余华英案为例,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通过惩罚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这种惩罚措施不仅是对违法者的制裁,也是对潜在违法者的警示,从而维护了公共秩序。探究三:知识探究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点拨: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②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③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 法律保障生活03探究一:播放视频《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被行拘》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2025年4月18日,一名女子在东莞南站开往厦门站的D2404次列车上,因同行人还未上车,强行用身体阻挡车门,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关门发车。现场工作人员多次制止未果,最终列车在同行人上车后关门驶离 。②女子为等同行人用身体阻挡高铁车门关闭,不仅危及自身与他人安全,还扰乱公共秩序,阻挡列车车门关闭构成了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违法行为。③近两年全国铁路系统已处理类似案件十余起,主要涉及强闯车门、扒阻关闭等危险行为。文明乘车既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探究二:探究分享(1)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2)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点拨:(1)①刘某的行为违反民法典272条关于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②根据民法典237条的规定,刘某应当恢复原状、赔偿损失。(2)①刘某侵害了公共利益,其行为已经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依据民法典,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③刘某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探究三:知识探究(1)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2)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点拨:(1)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①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②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四) 法律保障生活04探究一:播放视频《 2分钟带你看懂代表法修改》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法的修改旨在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②通过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 ③ 通过强化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探究二:探究分享结合以上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点拨:①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具体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法可依,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③ 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等相关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探究三:知识探究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点拨:①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②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探究四:知识归纳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法律的作用)点拨: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的基本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的作用,我国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新知导入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那么,法律发挥着什么作用?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法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责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法律的作用。教学难点 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01法律的基本作用是什么?02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03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目录CONTENTS自学导航04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05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法律的作用01生活观察以下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①家庭生活: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我们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保障;②学校生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等为我们保驾护航;③社会生活: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④网络生活: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提供有效保障。《退役军人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事诉讼法》视频探究法律伴随一生——与法同行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权利,规定相应义务。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法律伴随我们一生,守护和谐社会秩序。②从出生那一刻起,法律就为我们提供了保护。随着我们的成长,法律继续在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教育、就业、婚姻还是财产权益,法律都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③法律不仅仅是一纸文书,更是守护我们一生和谐与安宁的利器。它不仅是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武器,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法律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知识探究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02视频探究美好生活 法治同行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在日常生活中,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刑法、治安管理处罚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法律。③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探究结合案例,说说法律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①余华英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体现了法律对极端犯罪的严厉打击。法律通过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来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② 以余华英案为例,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通过惩罚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这种惩罚措施不仅是对违法者的制裁,也是对潜在违法者的警示,从而维护了公共秩序。知识探究①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②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③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03视频探究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被行拘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2025年4月18日,一名女子在东莞南站开往厦门站的D2404次列车上,因同行人还未上车,强行用身体阻挡车门,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关门发车。现场工作人员多次制止未果,最终列车在同行人上车后关门驶离 。②女子为等同行人用身体阻挡高铁车门关闭,不仅危及自身与他人安全,还扰乱公共秩序,阻挡列车车门关闭构成了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违法行为。③近两年全国铁路系统已处理类似案件十余起,主要涉及强闯车门、扒阻关闭等危险行为。文明乘车既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探究分享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 ①刘某的行为违反民法典272条关于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②根据民法典237条的规定,刘某应当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①刘某侵害了公共利益,其行为已经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依据民法典,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③刘某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知识探究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①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②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04视频探究2分钟带你看懂代表法修改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法的修改旨在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②通过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 ③ 通过强化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探究分享结合以上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 ①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具体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法可依,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③ 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等相关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自尊的人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①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②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知识探究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法律的作用)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的基本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知识归纳核心金句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4、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5、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6、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7、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8、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知识总结051、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比如通过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其意义在于( )A.会阻碍企业创新,但有利于经济发展B.能够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经济秩序C.使得企业可以随意经营,无需遵守规则D.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增加经济活力B课堂练习2 、近期,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间纠纷案件。被告因资金周转向原告借款5万元并承诺2个月后归还。到期后被告未归还,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法院从多方面组织调解,最终,由被告返还原告借款及利息,该案得以妥善解决。这说明( )①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③只有通过法院依法判决才能解决纠纷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受到法律的约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堂练习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法的制定主要体现了法律( )A.调整社会关系B.保护个人利益C.促进社会发展D.规范人们的行为C课堂练习4、法律保障生活,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法律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所有需要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B课堂练习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基本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的作用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作业布置【学习法律,维护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或者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对此,有人认为,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地放音乐跳舞是公民个人的权利,不应受到法律的约束。对此,你怎么看?请写出理由。(2)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doc 7.9.2《法律保障生活》(课时训练.doc 2分钟带你看懂代表法修改.wmv 7.9.2《法律保障生活》.ppt 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被行拘.wmv 法律伴随一生——与法同行.wmv 美好生活 法治同行.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