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说课
目 录
1. 说教材
2. 说学情
4. 说教学重难点
5. 说教法学法
6. 说教学过程
3. 说教学目标
7. 说作业设计
8. 说板书设计
本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学生首次系统接触分数的起始课。本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学生首次系统接触分数的起始课。
教材通过分物情境(如分月饼、分苹果)引出“平均分”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折纸、涂色)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重点学习“二分之一”的读写和实际含义,为后续学习分数比较、简单计算奠定基础。
教材编排注重生活化与直观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
2
1
第一
说教材
第二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整数意义及平均分知识,但对“部分与整体”的抽象关系理解不足。部分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过“一半”等表述,但对分数的符号化表达(如1/2)较为陌生。教学中需通过具象操作、语言描述与符号表达的三维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的直观模型。
第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如1/2),并能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说教学重难点
第四
理解分数的产生源于平均分,掌握1/2的读写及意义。
理解“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区分分母与分子的实际含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第五
说教法学法
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动手实践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直观演示法
活动探究法
集体讨论法
针对设定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圆形、长方形纸片各8套,苹果、披萨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彩纸,水彩笔。
第六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将4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得( )个。
2
如果将1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得多少个月饼呢?
探究新知
分月饼。
这个月饼我们一人吃一半。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半块月饼,你打算怎么表示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每份是它的一半,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
写作: ,读作:二分之一。
1
2
试 一 试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
把下面的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小组活动:
1.动手折一折,将1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并将1份涂上颜色。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折法。
.
.
.
都是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读作:四分之一。
1
4
写作: ,
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1
10
( )5
3
3
2
( )
3
4
…… 分子
…… 分数线
…… 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像 , ,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1
2
2
3
3
4
3
5
10
1
1.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1
3
3
4
7
8
2
5
练习巩固
2.看图填一填。
4
3
是( )个
4
1
8
5
是5个
( )
( )
3
8
1
5
2
是( )个
( )
( )
2
5
1
( )
( )
6
2
2
6
1
( )个 是
(教材P86 T4)
总结,我能行
1、学生总结:
以“今天我学会了…”为开头,分享本节课收获。
2、教师提炼关键词:平均分、1/2、分母与分子。
情感升华:
播放分蛋糕动画,渗透分享意识与数学应用价值。
说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第3题(生活中的分数举例)。
2、作业:
与家长分享如何用1/2平分一块饼干,拍照记录过程。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3
4
…… 分子
…… 分数线
…… 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像 , ,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1
2
2
3
3
4
3
5
10
1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的认知过程。
生活化教学:从分食物到生活举例,凸显数学的现实意义。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培养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