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一年级下期音乐(湘艺版)音乐游戏《小鸡过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鸡过河》是一首专为低年级学生创作的歌曲,由张文忠作词、徐涛作曲。歌曲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小鸡去看外婆途中被小河拦住,在小鸭帮助下成功过河的情节,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趣。旋律活泼、跳跃,节奏紧凑、欢快,采用 D 大调一段曲式结构,四个乐句体现起承转合功能,前两个乐句同头换尾,第三乐句旋律节奏转折明显,第四乐句与第一乐句变化重复,富有音乐表现力,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唱与表演,能有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突出,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乐于参与各类音乐活动。他们已具备一定节奏感和音高感知能力,但在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以及团队协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经过之前的音乐学习,学生对音乐课堂有了基本认知,渴望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成长,《小鸡过河》的学习能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助力音乐能力提升。三、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具体目标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演唱《小鸡过河》,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会小鸡过河前后的心情变化,提升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跳跃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清晰表达歌词内容,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生动表现小鸡的形象及过河场景,增强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 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和表演活动,大胆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和台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化理解 体会歌曲中所传达的友爱互助精神,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宽文化视野。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跳跃的声音演唱《小鸡过河》,把握歌曲节奏和音高,清晰唱出歌词。通过表演准确表现小鸡过河前后的情绪变化,增强音乐表现力。2.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一字多音的部分,如 “5556 5” 等节奏,确保音高准确。引导学生在表演中自然融入情感,与同伴默契配合,展现出友爱互助的氛围。五、教学资源1.《小鸡过河》歌曲音频及伴奏。2.小鸡、小鸭头饰若干,用于学生角色扮演。3.多媒体课件,包含歌曲动画、小河场景图片等辅助教学素材。4.打击乐器,如沙锤、响板,增强歌曲节奏感。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背景、节奏特点等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了解。2.演示法:教师范唱、示范动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范例。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表演细节、创编内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能力。4.练习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表演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5 分钟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在去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天,一只小鸡要去看外婆,它一路上蹦蹦跳跳,可开心啦。但是走着走着,它遇到了一条小河,河水又宽又急,这可把小鸡难住了,它该怎么过河呢?大家快来帮小鸡想想办法吧!(播放一段轻松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听一听,在这段音乐里,能不能找到小鸡过河的办法呢?(播放《小鸡过河》歌曲音频) 认真听故事,积极思考帮小鸡过河的办法。安静聆听歌曲音频,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氛围。 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培养聆听习惯,为学习歌曲做铺垫。歌曲学习 15 分钟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就是《小鸡过河》。现在,老师再来唱一遍,大家仔细听,听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同时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辅助表现)歌曲里是不是有一只小鸡要过河去看外婆呀?遇到小河的时候它很着急,后来小鸭游过来帮忙啦。大家看,歌曲的第一句 “一只小鸡要过河,她去看外婆”,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唱一唱。(一句一句教唱歌曲,着重教唱难点部分,如 “5556 5” 等节奏,及时纠正学生发音和节奏错误)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一遍,这次大家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哦,就像老师刚才那样,把小鸡的可爱样子表现出来。(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 认真聆听教师范唱,跟随教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努力唱准节奏和音高。完整演唱歌曲,同时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形象,如模仿小鸡走路、扇翅膀等。 教师范唱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情感。逐句教唱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歌曲,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演唱水平。鼓励学生加动作演唱,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节奏练习 8 分钟 同学们唱得太棒了!现在呀,我们来玩个小游戏,一起给歌曲打节奏。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乐器,沙锤和响板(展示乐器)。我们用沙锤来模仿小鸡着急的心情,像这样(示范用沙锤打出较快节奏);用响板模仿小鸭游过来的声音,(示范用响板打出稍慢节奏)。大家先跟着老师的节奏练习一下。(带领学生用乐器模仿节奏,练习几遍后)现在,我们分组,一组同学用沙锤,一组同学用响板,在歌曲的相应部分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伴奏,组织学生分组用乐器伴奏) 观察教师展示的乐器,认真学习乐器使用方法和模仿的节奏。分组进行乐器伴奏练习,在练习中感受节奏变化,与歌曲配合。 通过乐器伴奏游戏,增强学生节奏感,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歌曲节奏特点。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配合能力。表演创编 8 分钟 同学们的节奏打得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表演啦。老师这里有小鸡和小鸭的头饰(展示头饰),谁想上来扮演小鸡和小鸭呢?(邀请学生上台选择头饰扮演角色)在表演之前,大家想一想,小鸡过不了河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小鸭又会怎么安慰它呢?我们可以自己编一些台词哦。(引导学生创编台词,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和动作)表演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来参与表演,大家可以在小组里商量一下,怎么分工,怎么表演得更精彩。(组织学生分组表演,巡视指导) 积极参与头饰选择,扮演小鸡或小鸭角色。发挥想象力,创编小鸡和小鸭的台词。分组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展现角色特点,与同伴默契配合。 表演创编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创新能力和表演能力。小组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总结 4 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鸡过河》这首有趣的歌曲,大家不仅学会了唱歌,还会用乐器打节奏,表演得也非常精彩!通过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里,也能像小鸡和小鸭一样,做个友爱互助的好孩子。课后,大家可以把这首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和他们一起表演哦! 认真聆听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感受友爱互助的精神。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向家长展示学习成果。 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和情感教育内容,强化学生记忆。布置课后任务,让音乐学习延伸到课外,增进亲子关系。板书设计黑板左侧:歌曲《小鸡过河》简谱,重点标注节奏和音高难点部分。黑板右侧:记录学生创编的台词和动作要点,以及小鸡、小鸭的简笔画形象。九、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各环节参与度,如歌曲演唱的积极性、节奏练习的准确性、表演创编的创意和团队协作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2.作业评价:通过学生课后向家长展示学习成果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表演能力,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十、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故事导入和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唱准一字多音和与同伴配合表演方面仍有不足。后续教学可加强个别辅导,增加小组合作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小鸡过河-伴奏.mp3 1.小鸡过河-范唱.mp3 1.小鸡过河动画.mp4 【教案】小学音乐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 第五课 音乐游戏 1小鸡过河 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