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了解“逻辑”的多种含义,学会区分不同语境的“逻辑”含义,明确“逻辑与思维”中“逻辑”含义,通过创设情境、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的含义,掌握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通过探究,知道逻辑学研究思维的方法,以及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核心任务,领会日常思维中的论证、论辩与逻辑的关系,懂得运用有效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评价目标(1)掌握“逻辑”的不同用法,学会区分不同语境“逻辑”含义,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2)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研究思维含义,知道形式逻辑注重推理的哪些问题,懂得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学重难点(1)重点:“逻辑”的含义。“逻辑观”与狭义逻辑学、广义逻辑学。(2)难点: 形式逻辑。教法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剪辑视频,制作课件;印发学案。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故事发生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一次师徒二人就当时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公开的辩论。可是,师徒二人的意见分歧很大,都据理力争,各不相让。就在这个时候,柏拉图情急之下就说出了冒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你们都不要相信苏格拉底的话,他的话都是假的,骗人的。”面对自己徒弟如此难堪的冒犯,他该如何回答呢 老师: 苏格拉底自然不会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受辱,于是他利用了思维逻辑的方法进行了反击。苏格拉底慢条斯理地说道:“请你们相信柏拉图,他刚才说的那句话是真话!”逻辑思维来自逻辑学,古希腊是古代逻辑学的发源地之一。亚里士多德为西方逻辑学的创始人,古代中国的孔子和墨子的早期思想也蕴含了逻辑,什么是“逻辑” 什么是“逻辑学” 接下来,我们将跟随“小明”同学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2.讲授新课一、什么是逻辑学 老师: 关于什么是“逻辑”,小明同学了解到,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一个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到今天,它的含义有一百多种,但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观看视频《快速了解词语“逻辑”的知识点》思考: 如何理解“逻辑”的不同用法 (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总结交流)老师:“逻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规律。人们常说,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实际上就是说,要把握科学研究的规律,第二种含义是指“逻辑规律与规则”。人们日常所说“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思维要遵“逻辑规律与规则”。第三种含义是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面对不讲道义的言行,人们常常遣责他们是李行“霸权主义的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的逻辑”,这是指他们的思维方式违背了某种思维方法。第四种含义是指“辑学”这门学问。比如,“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这里的“逻辑”是指逻辑学这门学问。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因其工具性作用而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小明同学很喜欢从书籍或者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摘抄一些精彩的句子分享给我们。请同学们判断小明同学摘抄的句子中“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谈短篇小说》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很有根据的。——《还乡记》不过,按照廖淑宇先生自己的逻辑讲起来,却实在是有几分冤枉的.——《夜宴》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龙虫并雕斋文集》(学生分组研讨后交流分享)老师: 《谈短篇小说》中的句子指“规律”或“客观规律”;“想法也许不合逻辑”是指不合“逻辑规律与规则”;“廖淑宇先生自己的逻辑”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最后一句是指“逻辑学”。“逻辑”的第一种用法,实际上对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因为任何科学都要把握各自领域的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第二种和第三种意义上的“逻辑”都是作为学问的“逻辑”的研究对象。“逻辑”的第四种用法与前三种用法是有关系的。逻辑学是以逻辑规律与规则为首要研究对象的,同时逻辑学也研究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的方法,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至于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它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为把握“规律”而运用的手段。爱好逻辑的小明在网上购买逻辑学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那么多的逻辑学: 形式逻辑、辨证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论辨逻辑、逻辑学……小明向老师求教。老师建议他学习形式逻辑,还告诉他:“掌握了形式逻辑,才能做一个知事明理的人。学好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可以为学习广义的逻辑奠定基础。”思考: 你知道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研讨后交流分享。老师: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来区分的;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和论辩逻辑是从应用领域角度区分的;逻辑学指逻辑这门学问,它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学科群。逻辑学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形式逻辑是从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是从抽象的思维内容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相对应,主要是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来划分的。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和论辩逻辑是逻辑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都是应用逻辑的分支学科。二、形式逻辑老师: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在研究思维时,把思维中的具体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当作思想的构成部分,专门抽出它们的形式结构来进行研究。例如:“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和“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图书馆借书”这两个判断具体内容不同,但是联系方式都是“如果……就……”,都是用“如果p,就q”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思维形式结构就是概念在简单判断中的联系方式,简单判断在复合判断和推理中的联系方式,以及概念、判断、推理在更为复杂的思想中的联系方式,所以,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小明喜欢学习逻辑学,遇到难题喜欢钻研。有一次,他碰到一个疑难问题,便去请教老师——小明告诉老师,他发现了一个推理,前提是真实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虚假的。老师笑了笑,很自信地说,这是不可能的。老师说,正确的逻辑思维的功能,就在于从真前提一定能得出真结论。如果做不到这点,整个逻辑学就要垮台。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老师的回答。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学生分组研究,交流分享。老师: 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思维形式结构属于思维的形式,思维形式结构正确与否是关系思维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事例1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推理结构符合逻辑规则。前提内容真,推理形式有效。事例2推理形式无效。可以找到反例,前提内容真,但结论错误,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老师: 日常思维中,人们常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点”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用推理的理由作为“论据”,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方式是回答“怎样论证”的问题,是一个命题从其他命题推出,其他命题为这个命题为真提供支持。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评价反馈】1.“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对下面语句中的“逻辑”所表达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观点,论调②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的规律、规则③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逻辑学④“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理论,论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观点,论调和“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理论,论点,这是对句中的“逻辑”所表达含义理解正确的,①④正确。该选项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②错误。该选项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规律和规则,③排除。故本题选B。2.“逻辑”有多重含义。下面的“逻辑”一词,与“规律”同义的是( )A.写文章要讲逻辑。B.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C.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D.某人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这种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答案: B【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对“逻辑”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辨析。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明确题目要我们找出与“规律”同义的“逻辑”。将“规律”代入每个选项,看是否符合语境。注意选项中“逻辑”的含义,看是否与“规律”相近。.A项的“逻辑”指文章的条理。C项的“逻辑”指逻辑学。D项的“逻辑”指说话或做事的歪理。确定正确选项:B项的“逻辑”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3.“所有的液体都是有弹性的。水是液体,所以水是有弹性的。”这属于逻辑学中的( )A.广义逻辑 B.判断 C.推理 D.狭义逻辑答案: C【解析】 引言从已知的事物情况认识未知的事物情况,说明事物情况出现的原因,属于推理,故选C。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有人断定说:“这块矿石是金属的”。他的论据是:“金属都是有光泽的,而这块矿石有光泽”。此人的论证为何出现错误 运用本课知识加以说明。答案: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本题中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规则错误,最后导致了错误的结论。课堂小结1.“逻辑”一词在今天主要用法有四种:与“规律”同义、“逻辑规律与规则”,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逻辑学”这门学问。逻辑学是以“逻辑规律与规则”为首要研究对象,同时也研究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的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逻辑学为把握“规律”服务。2.狭义的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可以看出,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形式逻辑推理着重研究推理的形式结构。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教学反思本课内容较抽象,需要让学生理解意义丰富的关于“逻辑”概念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了解“逻辑”的不同含义的相关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创设了几组情境,以“小明同学”学习过程为线索,引导学生多思、多用。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给予“理论”以“温度”。思想政治课程要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当然,本课的案例选择上可以更加生动,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说明本节课内容会效果更好。从本课教学设计的形式也可以更加灵活,通过学生搜集、汇总生活中的案例及其他课程内容,进一步对学生强化训练,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板书设计2.1 “逻辑”的多种含义逻辑的四种含义逻辑学研究对象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学研究目的“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学的含义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