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眸:班主任笔记】1.诲人必先学,师者无所争(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深眸:班主任笔记】1.诲人必先学,师者无所争(PDF版)

资源简介

故事启迪篇数115
启迪班主任智慧的纹事与文化
1.诲人必先学,师者无所争
我的班主任陈孝源老师
对我一生的选择和发展影响较大的,除了父亲,就数我小学的
班主任陈孝源老师。
陈老师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担任我的班主任,直到我小学毕业
(那时的小学是五年制)。我上小学遇上这么一位优秀的男班主
任,实在是人生之幸。今天回想起来,陈老师本身就是一本天然的
如何做班主任、如何教与学的活教材。我常常在回忆中提炼反省,
不断获取教育的营养。君子、明师之道,本来就应该远取诸物,近
取诸身。
那时的陈老师年富力强,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正宗师范毕业生,
116深眸:班主任笔说,
他上我们的语文课。陈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的格外强调,使我终生
受益。我小小的年纪,就从书中感悟到外面的世界、人文的天地是
那么丰富广大,简直就像一个万花简。我在他小学四年的浸濡中,
幼小的心灵当然会不自觉地生出翅膀。
语文课本来就是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无底洞。字词句篇、
人性人情、思辨体验、古今中外,尽在其中。所以,语文课历来是易
上而难精,更难以在把握语文精髓的基础上自成一家。而陈老师
在那个并不十分尊师重教的时代,凭着热爱,知行合一,摸索前行,
从未止步。在今天的我看来,陈老师的教育实践,比许多声势浩大
的所谓课题研究、大部头理论有生命力得多,因为陈老师的“课题
既简单得出于一师之心,没有什么合作者;又复杂得要根植几十名
学生的心灵净土,使之培育出学生们一生干百朵形态各异的奇葩。
学生姿态各异的课外学习让全班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个上课
喊“毛主席万岁”的年代,陈老师居然向全班系统地布置读书任务:
每周或半个月读一本中、长篇小说,还要做笔记。我们全班同学都
有一两个专门的“精美”笔记本。我的第一个课外阅读笔记本里的
内容分为三类: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事情记叙。我把那些从小说
中看到的以上三类自认为精彩动人的段落、句子抄摘下来,一个月
左右,全班来一次交流竞赛。就这样,全班中有些课外阅读的佼佼
者,坚持做了将近三年的笔记。
试想一想,一个心灵单纯、精力充沛的少年儿童,坚持读精品
书好几年且做上几本笔记,什么错别字、病句、词汇量、节奏、记叙
方法等语言要素,是不是都得到了训练?还用得着时下流行的形
形色色的练习册吗?那些练习册的内容是别人收集的,未见得合
故事启迪筛意117
少年儿童的胃口,“绝知此事要躬行”啊!用自己的眼光喜好去收
集资料与使用资料、鉴赏优美,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熏陶,并
会不自觉地摹仿,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阅读与动手,实在是一法含万法的语文学习的根本啊。
今天,我们为人师者不可在琳琅满目的教辅书中眼花缭乱,更
不可被蝇头小利迷住了双眼,有意无意地引学生人语文学习的歧
路一歧路亡羊啊。一旦少年儿童人学习道路之歧,就要矫正过
来,所费的时间、精力非金钱所能度量。君须知,师者失去教书育
人的本真内驱力,就会附会商业、时尚、人事等,最终一天天失去教
育的原动力,沦为人云亦云的教书匠和商人的附庸。
我现在还记得,我一生中完整阅读的第一部小说正是上三年
级时陈老师向全班推荐的《高玉宝》,在其后的小学三年里和初中
一年级,我一发不可收,至少读了两百本中、长小说,以中国小说为
主,我天生不是很喜欢外国小说。长大后才明白:那不是人家写得
不好,而是我总觉得自己不太适应外国小说的语言习惯。但我相
信这些西方小说的原文一定很有深度和容量,应该是很美好的,只
是翻译过来后难免走了神韵。进而言之,我小小的年纪已经在阅
读实践中,无意领悟到语言习惯关乎一个民族的性格、智慧和思维
习惯。
陈老师浑身充满书生气,正直、热情、直爽,待人亲切自然,不
仅诲人不倦,而且为了教好学生,自己也学而不倦。那时的学生没
有多少升学和考试的压力,所以个性得到较大程度的自由发展。
陈老师有较好的书法素养,他义务教学生书法,结果我们还真出了
几个毛笔字写得好的尖子,当时我对毛笔字并没有太大兴趣,纯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