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 第三课 唱歌、节奏拍击 少先队鼓号曲 教案(表格式)+音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音乐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 第三课 唱歌、节奏拍击 少先队鼓号曲 教案(表格式)+音视频

资源简介

小学一年级下期音乐(湘艺版)
第三课 唱歌、节奏拍击
《少先队鼓号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少先队鼓号曲》是展现少先队精神风貌与光荣传统的重要音乐作品,常用于少先队活动,由鼓号队演奏。全曲为 F 大调,采用进行曲风格,节奏鲜明有力,旋律以上行为主,激昂向上,易于演奏。乐曲以鼓和号为主要乐器,不同乐器组合营造出热烈、激扬的氛围。通过学习该曲,可让学生认识大鼓、小鼓等打击乐器,掌握简单节奏拍击与合奏,同时感受少先队文化,激发对少先队的向往之情,培养爱国情感与集体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小学,对少先队鼓号队充满好奇与向往,且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热情。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观看过升旗仪式或少先队活动,对鼓号队的演奏有初步印象。但在音乐学习方面,节奏感知和二声部合作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直观、有趣的方式引导学习。教学中应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模仿和实践中感受音乐,培养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目标
审美感知 能感受《少先队鼓号曲》鲜明的节奏特点与激昂的情绪,辨别大鼓、小鼓的不同音色,体会进行曲风格音乐的韵律美与力量感。
艺术表现 学会大鼓、小鼓简单的演奏方法,准确拍击其节奏型,能与同伴合作进行二声部节奏合奏,模拟鼓号队演奏,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旗仪式的庄严与自豪。
创意实践 尝试用生活中类似音色的物体(如课桌、塑料盆等)模拟大鼓、小鼓音效,为《少先队鼓号曲》创编简单的声势动作或节奏伴奏,增强音乐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文化理解 了解少先队鼓号队的组成及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作用,知道鼓号曲在出旗仪式等活动中的应用,感受少先队文化的庄严与荣耀,激发对少先队的向往和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大鼓、小鼓,掌握其节奏型并进行准确拍击;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二声部节奏合奏,模拟鼓号队演奏。
难点:大鼓与小鼓二声部节奏的协调配合,在演奏与表演中准确表达出庄严、自豪的情感。
五、教学资源
乐器:大鼓、小鼓若干(或可用课桌、塑料盆等替代)、队号图片或模型。
多媒体资源:少先队鼓号队出旗仪式视频、《少先队鼓号曲》音频及乐谱、鼓号队乐器介绍 PPT。
其他:节奏卡片、小红旗、角色扮演头饰(旗手、护旗手等)。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式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示范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5 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特别神气的世界!请大家先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少先队鼓号曲》片段)好啦,睁开眼睛吧!大家看,这就是少先队鼓号队在进行出旗仪式呢!(播放鼓号队出旗视频)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敲着鼓、吹着号,多威风呀!你们想不想也成为鼓号队的一员,学会演奏这首好听的《少先队鼓号曲》呢? 闭上眼睛聆听音乐,观看视频,感受鼓号队的气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表达对学习的期待。 通过视频和音频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鼓号队的向往,营造庄严、热烈的课堂氛围,为后续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认识乐器 10 分钟 同学们,鼓号队里有好多神奇的乐器,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两位 “好朋友”—— 大鼓和小鼓。大家看,这就是大鼓,它长得圆滚滚的,个头比较大。谁来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样子?(请学生触摸大鼓)那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呢?老师来敲一敲,大家仔细听。(教师敲击大鼓)“咚 ——”,声音又低又沉,很有力量对吧!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手当作鼓槌,轻轻敲敲自己的小课桌,模拟一下大鼓的声音。接下来认识小鼓,小鼓比大鼓小一些,声音更清脆、更轻快。(教师敲击小鼓)“哒、哒、哒”,听,是不是很活泼?同学们也来用手拍拍腿,模仿小鼓的声音试试。我们再来看看鼓号队里的号手,他们吹的号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让整个鼓号队的演奏更加威风。(展示号的图片或模型) 观察大鼓、小鼓的外形,触摸感受,聆听音色,用课桌、拍腿等方式模拟大鼓、小鼓的声音,观看号的图片,了解其作用。 通过直观的观察、触摸和听觉体验,让学生认识大鼓、小鼓的外形和音色特点,用模仿生活中物体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
节奏学习 10 分钟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先看大鼓的节奏,它的节奏很简单,是 “咚 — 咚 —”,就像这样(教师边念节奏边敲击大鼓,出示节奏卡片:X - X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念节奏,然后用课桌当大鼓敲一敲。注意在休止符的地方要握拳哦,就像这样(示范)。接下来是小鼓的节奏,“哒 哒 哒 哒”,节奏卡片是(X X X X),我们用拍腿来表示,跟着老师念一念、拍一拍。现在我们把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合起来试试,老师敲大鼓,大家拍小鼓的节奏。(教师与学生分声部练习)慢慢熟练后,我们交换一下,老师拍小鼓,大家敲大鼓。最后,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用课桌敲大鼓节奏,另一组同学拍腿打小鼓节奏,跟着《少先队鼓号曲》的音乐来合奏试试。 跟随老师念节奏、打节奏,先单声部练习,再分声部合作,进行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合奏练习,感受二声部的配合。 通过节奏卡片、教师示范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学习大鼓、小鼓的节奏型,从单声部到二声部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模拟鼓号队演奏做好准备。
综合表演 12 分钟 同学们,现在我们要模拟一场精彩的出旗仪式啦!老师这里有小红旗和角色扮演的头饰,谁想当神气的旗手、护旗手呢?(请学生自愿选择角色,戴上头饰)剩下的同学分成大鼓组和小鼓组,大鼓组的同学用课桌当大鼓,小鼓组的同学用拍腿或老师准备的小鼓道具来演奏。我们先跟着音乐练习一下踏步,鼓号曲的节奏很整齐,大家要跟上节拍哦。(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踏步)接下来,当旗手和护旗手迈着整齐的步伐出旗时,鼓号组的同学就要奏响我们刚才学的节奏啦。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始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大家要表现出庄严、自豪的样子,就像真正的鼓号队队员一样。表演结束后,我们来评一评,看看哪个小组的节奏最准确,哪个同学的表演最神气。 自愿选择角色,进行旗手、护旗手的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大鼓、小鼓的演奏,跟着音乐踏步、表演出旗仪式,相互评价表演情况。 通过角色扮演和分组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节奏和乐器演奏知识,感受少先队出旗仪式的庄严氛围,培养艺术表现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对少先队文化的理解。
总结拓展 3 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少先队鼓号曲》,认识了大鼓、小鼓,还模拟了出旗仪式的表演,大家表现得都特别棒!鼓号队是少先队的重要标志,他们的演奏充满了力量和荣耀。课后,大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家里有没有像大鼓、小鼓音色的东西,试着敲一敲、打一打,创编属于自己的小节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分享你们的创意哦!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积极回应老师的总结,思考课后拓展任务。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化学习重点,布置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音乐,培养创意实践能力,激发对音乐学习的持续兴趣。
板书设计
九、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对乐器的认知情况、节奏学习的准确性、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以及表演时的情感表达,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例如,在节奏学习环节,关注学生能否跟上节奏,与同伴配合默契;在表演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表现出庄严、自豪的情感。
学生自评与互评:在综合表演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评,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开展小组互评,评价其他小组的节奏演奏和表演情况,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乐器认识、节奏学习和综合表演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少先队鼓号曲》。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节奏感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同时,在分组表演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后可针对学生的课后拓展任务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