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4张PPT)第13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内容要求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3.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4.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5.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业要求1.描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4.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5.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1.填图(1)眼的结构任务一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瞳孔角膜晶状体巩膜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2)耳的结构耳郭外耳道半规管前庭耳蜗鼓膜2.连线(1)眼球结构及其功能A.虹膜 a.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B.角膜 b.感受光的刺激C.晶状体 c.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D.睫状体 d.调节晶状体曲度E.巩膜 e.无色,透明,透过光线F.视网膜 f.有色素,中央有小孔G.玻璃体 g.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答案] A—f B—e C—c D—d E—g F—b G—a(2)耳的结构及其功能A.半规管和前庭 a.收集声波B.耳蜗 b.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C.听小骨 c.传递振动D.鼓膜 d.感受头部的位置E.耳郭 e.传导声波F.外耳道 f.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G.鼓室 g.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答案] A—d B—f C—c D—b E—a F—e G—g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位于听小骨。 ( )(2)近视眼的人,看物体时物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后方,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 )(3)晶状体曲度加大,可以看清近处物体;晶状体曲度减小,可以看清远处物体。 ( )××√(4)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保护鼓膜。 ( )(5)由明亮处突然进入到暗处,人眼睛的瞳孔变大。 ( )(6)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感受器是鼓膜。 ( )(7)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所以视觉在视网膜上形成。 ( )(8)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辣。 (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243题号1考向1 眼的结构和功能1.(2024·泰安中考)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可以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当人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光暗信号会引起反射活动,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如图所示。可见光中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243题号1A.引起分泌褪黑素的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分泌褪黑素反射的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构成,视网膜是感受器C.光线依次穿过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到达视网膜D.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243题号1C [引起分泌褪黑素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分泌褪黑素的反射弧: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暗信号,产生神经冲动,因此,视网膜是感受器,B正确;光线依次穿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到达视网膜,C错误;由题干可知,可见光中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D正确。]23题号142.(2024·泰安期中)为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模型。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该模型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不变,注射器注水可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增大。此时,图乙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题号14A.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③是视觉形成的部位B.配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的曲度C.①巩膜中含有色素,能形成“暗室”D.光源位置由左到右移动,若要在光屏上始终有清晰的物像,应向水透镜中注水√23题号14D [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视网膜,③视网膜是物像形成的部位,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错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佩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并不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晶状体的曲度,只是改变了焦距,B错误;①巩膜呈白色,具有保护作用,②脉络膜中含血管有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且能形成“暗室”,C错误;人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光源位置由左到右移动,若要在光屏上始终有清晰的物像,应向水透镜中注水,导致水透镜变凸,焦距变小,使物像变得清晰,D正确。][感悟提升](1)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2)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3)眼球的调节功能①瞳孔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在弱光下瞳孔会放大,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②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增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减小。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3题号41考向2 耳的结构和功能3.(2024·泰安阶段练)下列对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鼻咽喉部有炎症时不会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产生听觉C.遇到巨大声响时应张口捂耳,防止震破鼓膜D.人晕车、晕船与前庭、半规管有关√23题号41D [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相连。咽喉感染病菌可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A错误;听觉在听觉中枢形成,B错误;当听到巨大声响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C错误;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听觉无关,但它们与人的位置觉有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晕车、晕船的原因,D正确。]243题号14.(2024·宁阳月考)电视节目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儿装人工耳蜗。对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 )A.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C.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主要对外耳道造成损伤√243题号1D [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正确;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C正确;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D错误。][感悟提升]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1.连线(请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其对应特点或功能连线)A.脊髓 a.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大脑 b.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小脑 c.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D.脑干 d.由脑和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E.神经 e.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任务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答案] A—c B—b C—a D—e E—d2.填图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 ( )(2)神经元的树突的功能是传出信息,轴突的功能是接收信息。 ( )(3)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 ( )(4)“植物人”就是脑死亡,脑的所有功能丧失。 ( )(5)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 )(6)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 )√×××√×考向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2024·泰安二模)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病因是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也称为传出神经元)功能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叩击患者膝盖下缘韧带,能发生膝跳反射C.大脑皮层是调节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患者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功能正常√B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患者的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因此医生用小锤叩击患者膝盖下面的韧带时,患者不能发生膝跳反射,B错误。]2.(2024·日照一模)下列关于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B.图中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图中③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D.图中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D [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正确;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最高司令部,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正确;图中③脑干中有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正确;脑和脊髓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D错误。][感悟提升](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3)脑干被称为“活命中枢”。1.识图任务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据图分析①表示的是______,④表示________。反射弧感受器传出神经(2)当手不小心碰到火或者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3)当手受到火或针的刺激后感到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在_________中形成的。以后见到火或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①→②→③→④→⑤大脑皮层条件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5)研究表明,酒精可以使儿童少年的大脑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发育受阻,进而影响其认知和行为能力。你认为未成年人____(填“能”或“不能”)饮酒。不能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手不慎被烫是先感觉到疼,然后再缩手。 ( )(2)吃梅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过程中的感受器是唾液腺。 ( )(3)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 )(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也有感觉。 ( )(5)完成反射活动时,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有时可以双向传导。 ( )(6)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不属于条件反射。 (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243题号1√考向1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1.(2023·泰安中考)人的呼吸运动通过肋间肌和膈肌节律性活动完成,其频率和深度随身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图是调节呼吸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管内二氧化碳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由1传到2B.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1表示传入神经,4表示传出神经C.4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D.人在唱歌时,呼吸和发声的神经中枢都位于3大脑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243题号1D [血管内二氧化碳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由1传入神经传到2脑干内的呼吸中枢,A正确;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1表示传入神经,4表示传出神经,B正确;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所以4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C正确;人在唱歌时,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2脑干,发声的神经中枢位于3大脑,D错误。]23题号142.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1→2→5→4→3B.3是效应器,它由4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C.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D.用麻醉剂阻断2,不能完成缩手反射,能感觉到烫23题号14D [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组成:1感受器→2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3效应器,A正确;3是效应器,它由4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B正确;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C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用麻醉剂阻断2传入神经,不能完成缩手反射,无痛感,因此不能感觉到烫,D错误。]23题号41考向2 反射的类型3.(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B.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C.条件反射建立后,不会由于环境的改变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D.只要出现刺激,正常人体都会作出相应反应的是非条件反射√23题号41C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这是人类的大脑皮层上特有的功能区,B正确;条件反射可以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C错误;对于非条件反射来说,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D正确。]243题号14.(2024·新泰期中)为方便盲人出行,很多城市在公交站以及地铁内都专门设立了盲文站牌等标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触摸盲文时,手指处形成触觉B.阅读盲文时,神经中枢在大脑C.阅读盲文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D.读懂盲文无需语言中枢的参与√243题号1B [盲人触摸盲文时,靠的是皮肤的触觉,但是触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A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阅读盲文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B正确;阅读盲文不是先天就会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C错误;读懂盲文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D错误。][感悟提升](1)反射的实现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的刺激。(2)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3)手被针扎时,先缩手后感觉到疼。(4)条件反射若不加以强化,可能会消退。(5)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是条件反射。1.识图任务四 激素调节(1)图甲中,①是____能分泌________。(2)人体最大内分泌腺是______,它分泌的激素功能是促进____,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______。(3)图乙中,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⑤分泌的______调节了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④分泌较多的________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垂体生长激素甲状腺代谢兴奋性胰岛素肾上腺素2.连线(请把下列常见疾病及患病原因用线连接起来)A.呆小症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巨人症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C.糖尿病 c.胰岛素分泌不足D.侏儒症 d.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地方性甲状腺肿 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答案] A—b B—a C—c D—e E—d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体内的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肝脏和性腺都是内分泌腺。 ( )(2)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 )(3)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说明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 )(4)人体的腺体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都能分泌激素。 ( )(5)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人体代谢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强。 ( )×××××考向1 几种激素的作用与异常症1.(2023·泰安中考)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D.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C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正确;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等,B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太多时,会导致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表现为甲亢的症状,C错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D正确。]2.(2024·泰安中考)某研究小组用大小、生理状况等均相同的健康大鼠进行实验,探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实验方法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大鼠组别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持续4周) 血糖检测值(mmol/L)实验前测 实验后测甲组10只 不作处理 每天灌喂蒸馏水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3.85 3.94大鼠组别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持续4周) 血糖检测值(mmol/L)实验前测 实验后测乙组10只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每天灌喂蒸馏水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19.46 19.00丙组10只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每天灌喂桑叶提取液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18.62 10.12A.甲组大鼠血糖值正常,是因为其胰岛能分泌正常水平的胰岛素B.实验中灌喂蒸馏水、桑叶提取液的量应相同,避免结果具有偶然性C.乙、丙两组实验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血糖效果D.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测,桑叶提取液对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作用√B [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和吸收,因此,甲组大鼠血糖值正常,是因为其胰岛素水平正常,A正确;对照实验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即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灌喂蒸馏水、桑叶提取液的量应相同,目的是保持单一变量,B错误;乙、丙两组的变量是桑叶提取液,乙组小鼠每天灌喂蒸馏水,丙组小鼠每天灌喂桑叶提取液,结果丙组小鼠血糖降低更明显,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血糖效果,C正确;丙组与甲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对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D正确。]考向2 综合考查神经、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B.大脑中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应注射甲状腺激素治疗,使身体长高D.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会减弱√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A错误;脑干中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B错误;年幼的侏儒症患者是因为缺少生长激素导致,故应该注射生长激素治疗,使身体长高,C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因此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会减弱,D正确。]1.连线(请将下列环境污染及原因用线连起来)A.酸雨 a.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B.温室效应 b.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C.臭氧层破坏 c.向水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D.水体污染 d.大量使用氟利昂、排放含氮废气任务五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答案] A—b B—a C—d D—c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次性筷子既快捷、卫生,又能出口赚钱,所以应大力提倡生产与使用。 ( )(2)生活中随时都会有垃圾产生,同学们要爱护环境,做到垃圾分类。 ( )(3)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 )(4)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权利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 )(5)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一切树木。 ( )(6)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植树造林、放归野鸟、建立自然保护区。 ( )×√×××√考向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2024·新泰期末)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为了环境保护,我国汽车行业将于2035年开始全面启动纯电汽车时代B.国家控制和禁止使用氟利昂,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C.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降低温室效应D.为控制酸雨应彻底禁止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D [为了环境保护,我国汽车行业将于2035年开始全面启动纯电汽车时代,这一措施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A不符合题意;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控制和禁止使用氟利昂,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降低温室效应,C不符合题意;煤、石油等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原料,不能禁止使用,可净化后使用,达到控制酸雨的目的,D符合题意。]2.(2024·泰安期中)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每年约产生4亿吨塑料垃圾。在全球已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据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为此开展“人民战塑”行动,以响应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符合地球日主题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C.少喝瓶装水 D.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A [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符合题意;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是一种环保行为,它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B不符合题意;生产瓶装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少喝瓶装水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C不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处理,资源重复利用,防止污染,节约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不符合题意。]重点实验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3.制订并实施计划4.预期结果及结论组别 甲 乙 丙菜豆种子 50粒 50粒 50粒水溶液 pH=7 pH=3 pH=5外界条件 条件适宜 条件适宜 条件适宜发芽率(1)预期结果:发芽率最高的是培养皿__,最低的是__。(2)若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相同,则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5.思维进阶(1)科学探究原则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②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③你认为本实验中如果“随机选取”菜豆种子合理吗?______,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设置甲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模拟酸雨乙和丙不合理籽粒饱满、大小相近、已度过休眠期的菜豆种子,排出无关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形成对照(2)减小误差的措施①每个培养皿不用1粒菜豆种子而用30粒菜豆种子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重复实验多次,结果取______。(3)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差异不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平均值模拟酸雨配制不准确,滴加液体的滴管没有及时清洗,影响实验现象(4)学以致用①你认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酸雨主要是由于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的。作为中学生,请你为控制酸雨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实验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请分析回答:注:各装置中均为数量相同的黄豆种子,用白醋配制pH小于5.6的溶液模拟“酸雨”。(1)实验中,乙组加“清水”是为了设置______实验。(2)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3)甲、乙两组装置都放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果:甲组种子的发芽率为20%,乙组种子的发芽率为90%。从数据来看酸雨对黄豆种子的萌发起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对照甲酸雨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抑制[解析] (1)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变量是“酸雨”,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所以实验中,乙组加“清水”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2)通过(1)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组是甲,实验变量是“酸雨”。(3)探究的生物样本数量要适中,数量过少得出的实验结果缺少科学性,缺少说服力。因此,甲、乙两组装置都放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实验结果:甲组种子的发芽率为20%,乙组种子的发芽率为90%。从数据来看酸雨对黄豆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1.(2024·泰安三模)道路上铺设盲道帮助盲人、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帮助听力障碍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B.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属于条件反射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1题号23456789√15分钟练 当堂达标A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结合分析可知,神经系统是由脑(不是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A错误。]2.(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神经系统中,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D.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题号23456789√B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反射弧是固定的,B错误。]3.(2024·泰安一模)为了理解眼球的成像及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下图模拟正常眼球的成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题号23456789A.水透镜模拟眼球的玻璃体B.光屏模拟眼球的脉络膜C.若向内推注射器加水,需在水透镜左前方放合适的凸透镜,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D.将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需适度向外拉注射器1题号23456789√D [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能够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因此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A错误;人在看物体时,所看到的物体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清晰的物像,因此光屏模拟眼球的视网膜,B错误;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具有聚集光线的作用,因此若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需在水透镜左前方放合适的凹透镜,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C错误;人看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近处的物体被晶状体折射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远处的物体被晶状体折射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将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相当于人眼看远物,需适度向外拉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小,才能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D正确。]1题号234567894.(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B.如果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狗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C.如果破坏蝌蚪的甲状腺,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D.年幼侏儒症患者每周注射很少的生长激素,生长发育明显加快1题号23456789√B [如果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不能正常分泌消化液——胰液,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因为胰岛素不通过导管排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调节血糖,B错误。]5.(2024·泰安模拟)“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1题号23456789A.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图甲中2晶状体的曲度调节B.他迅速作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条件反射C.“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通过图乙中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D.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则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1题号23456789√D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b→c→d→e,D错误。]1题号234567896.(2024·潍坊中考)欲观察小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症状,合理的实验方法是( )A.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垂体B.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甲状腺C.给正常小鼠饲喂含碘丰富的食物D.给正常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1题号23456789√D [垂体虽然与内分泌系统有密切关系,但它并不直接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摘除垂体并不会直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也无法观察到甲亢引起的症状,A不符合题意;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如果摘除甲状腺,小鼠将无法分泌甲状腺激素,这将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而不是甲亢,B不符合题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虽然增加碘的摄入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并且不一定导致甲亢,C不符合题意;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增加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模拟甲亢的状态,D符合题意。]1题号234567897.(2024·菏泽中考)下图为人体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题号23456789√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C.a、b分别代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D.若M处受损阻断,人体仍能排尿,但不能产生尿意D [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A正确;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是要受大脑的控制,所以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B正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正确;若此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若M受损,则该人能够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D错误。]1题号234567898.(2024·泰安模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C.将废旧电池进行填埋处理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1题号23456789√C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正确;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正确;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填埋处理会污染环境,C错误;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D正确。]1题号23456789二、非选择题9.(2024·泰安三模)脑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至关重要。请据图回答:1题号23456789(1)人脑中,调节呼吸、心跳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图一所示的[ ]________中,因此它被称为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2)某人因脑部不适就医,医生诊断其颈部动脉________(填图一序号)管腔狭窄,这可能与图二所示脑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氧有关。正常情况下,B能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请写出小肠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1题号23456789⑤脑干③ A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小肠很长;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任答其中一点即可)(3)图一中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缩和舒张的结果。(4)教育部“五项管理”中的“睡眠管理”要求初中生每天睡够9小时。充足的睡眠不仅利于脑的健康,还促进少年儿童长高,这与_____分泌的一种激素——___________增多有关。1题号23456789肋骨间的肌肉(肋间肌)垂体生长激素[解析] (1)[⑤]是脑干,内有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因此脑干被称为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2)[③]颈部动脉管腔狭窄,影响了心脏通过体循环向脑部的供血。这样脑部的[A]神经元(神经细胞)缺氧,而导致其脑部不适。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1题号23456789(3)图一中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是呼吸运动,能完成肺通气,主要是[⑥]肋骨间的肌肉(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4)充足的睡眠不仅利于脑的健康,还促进少年儿童长高,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促进儿童长高。1题号23456789题号135246879101112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2024·泰安二模)国外的一群科学家们发明的智能眼镜,能根据每个人的视线自动变焦。当人观看不同物体时,在眼镜的镜框上有电动的机械装置,能够拉扯薄膜,让薄膜不断变化形状,从而使镜片的焦距不断发生变化,这副眼镜只需要14毫秒,就可以完成变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薄膜被电动机械装置拉扯形变,模仿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过程B.患上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凹且不能恢复原状引起的C.视觉异常的患者戴上该眼镜后均能使视觉恢复到正常水平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产生了视觉课时规范训练(1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A [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薄膜被电动机械装置拉扯形变,模仿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过程,A正确;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错误;该眼镜只是自动聚焦,所以只对因晶状体异常导致视觉异常的患者起作用,C错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的,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题号21345687910111213√2.(2024·菏泽中考)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相应的人体疾病。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B.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C.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大脖子病D.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A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A错误。]题号32456879101112131√3.(2024·菏泽中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有关眼和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着汽车由远及近,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到小B.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题号32456879101112131C [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A错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后,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错误;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D错误。]题号42356879101112131√4.(2024·滨州中考)课间活动,豆豆同学突然掷来一个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学说:“厉害,反应真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沙包飞来一把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②的曲度变小C.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D.你对夸奖的反应与看见山楂分泌唾液同属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题号42356879101112131A [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成“沙包飞来一把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沙包由远到近,②晶状体的曲度变大,B错误;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A是鼓膜,C错误;你对夸奖的反应和看见山楂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但是看见山楂分泌唾液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D错误。]题号24536879101112131√5.(2024·齐齐哈尔中考)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脑干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题号24536879101112131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A正确;膝跳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B错误;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错误。]题号24536879101112131√6.(2024·泰安三模)某校组织了登泰山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登山者能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其视觉产生部位是视网膜B.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C.登山过程中不小心被松针扎了一下,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D.登顶时,欢呼雀跃,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 [登山者能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其视觉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错误。]题号24537689101112131√7.(2024·泰安三模)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两部分B.若④受损伤,刺激①有感觉但不能运动C.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D.图中②③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题号24537689101112131B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错误;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B正确;杯弓蛇影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不是在③脊髓,C错误;图中②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而③属于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题号24538679101112131√8.(2024·宁阳期末)在飞机起飞过程中,乘客的鼓膜会感到不适。可以通过做咀嚼动作或大口呼吸来缓解,这样做的原因是(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C.张开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C [当乘客做咀嚼动作或大口呼吸时,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张开咽鼓管,使中耳内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从而平衡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差,缓解鼓膜的不适。]题号92453867101112131√9.(2024·泰安期中)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狗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B.甲状腺切除患者必须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C.侏儒症、巨人症是由同一激素引起的疾病D.某人血糖长期偏高,有可能是胰岛出现异常题号92453867101112131A [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中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部位,调节血糖的代谢,若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不会影响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此狗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A错误。]题号9245386710111213110.(2024·泰安二模)为开展跨学科实践,小华同学利用物理实验仪器做了相关探索(如图,内推注射器可以使水透镜曲度变大;反之,变小)。下列理解不科学的是( )题号92453867101112131A.水透镜相当于晶状体,注射器相当于睫状体B.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是视觉形成的部位C.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光屏相当于感受器D.当F光源向水透镜靠近时,为在光屏上看到物像,应向内推注射器B [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B错误。]√题号92453867101112131√11.(2024·东平期末)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达成多项绿色低碳相关的合作共识和倡议。低碳发展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B.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C.垃圾分类处理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D符合题意。]题号9245386710111213112.(2024·滨州中考)实验室里有一个标签脱落的小瓶,已知瓶内装的是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某实验小组为确定瓶内激素种类,将20只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饲喂添加该激素的饲料,乙组饲喂不添加该激素的等量同种饲料,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乙组是对照组B.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那么甲组小白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C.如果甲组小白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高于乙组,那么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如果甲、乙两组小白鼠表现相同,可注射适量该激素进一步实验√题号92453867101112131B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而失效。因此,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那么甲组小白鼠口服后会失去药效,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B错误。]题号92453867101112131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13.(7分)(2024·临沂中考)2024年临沂的灯光秀叫响全国,五一黄金周期间,赏夜画琅琊、吃临沂炒鸡成为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必选。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题号92453867101112131(1)夜乘水上巴士,沿涑河顺流而下,古琅琊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游人感受到千年古城的魅力。听琴音、赏画卷、品历史与文化,在听与赏中穿越历史千年,产生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__________,同时,这种与__________有关的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题号92453867101112131(2)出涑河入沂河,光影变幻莫测,把游人带入科技临沂时代。动感的音乐、闪烁的灯光瞬间调动着每一位游客的激情,大脑的兴奋也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惊叹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可见,人体生命活动是受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分泌肾上腺素的腺体与唾液腺比,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系统和激素肾上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唾液腺有导管,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内题号92453867101112131(3)临沂炒鸡美味珍馐,色香味俱全。鸡肉入口刺激味蕾,唾液分泌增加,该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反射,请用图中文字、数字和箭头表示该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神经中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条件 舌→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唾液腺题号92453867101112131[解析] (1)“听琴音、赏画卷、品历史与文化”,人体的这些活动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人类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因此人能对抽象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2)“大脑的兴奋也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惊叹声、尖叫声不绝于耳”,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不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肾上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唾液腺有导管,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内。题号92453867101112131(3)食物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舌→①传入神经→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唾液腺。第13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任务一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填图(1)眼的结构(2)耳的结构2.连线(1)眼球结构及其功能A.虹膜 a.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B.角膜 b.感受光的刺激C.晶状体 c.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D.睫状体 d.调节晶状体曲度E.巩膜 e.无色,透明,透过光线F.视网膜 f.有色素,中央有小孔G.玻璃体 g.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答案] A—f B—e C—c D—d E—g F—b G—a(2)耳的结构及其功能A.半规管和前庭 a.收集声波B.耳蜗 b.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C.听小骨 c.传递振动D.鼓膜 d.感受头部的位置E.耳郭 e.传导声波F.外耳道 f.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G.鼓室 g.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答案] A—d B—f C—c D—b E—a F—e G—g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位于听小骨。 (×)(2)近视眼的人,看物体时物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后方,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3)晶状体曲度加大,可以看清近处物体;晶状体曲度减小,可以看清远处物体。 (√)(4)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保护鼓膜。 (√)(5)由明亮处突然进入到暗处,人眼睛的瞳孔变大。 (√)(6)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感受器是鼓膜。 (×)(7)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所以视觉在视网膜上形成。 (×)(8)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辣。 (×)眼的结构和功能1.(2024·泰安中考)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可以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当人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光暗信号会引起反射活动,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如图所示。可见光中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分泌褪黑素的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分泌褪黑素反射的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构成,视网膜是感受器C.光线依次穿过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到达视网膜D.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C [引起分泌褪黑素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分泌褪黑素的反射弧: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暗信号,产生神经冲动,因此,视网膜是感受器,B正确;光线依次穿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到达视网膜,C错误;由题干可知,可见光中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D正确。]2.(2024·泰安期中)为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了模型。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该模型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不变,注射器注水可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增大。此时,图乙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③是视觉形成的部位B.配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的曲度C.①巩膜中含有色素,能形成“暗室”D.光源位置由左到右移动,若要在光屏上始终有清晰的物像,应向水透镜中注水D [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③视网膜,③视网膜是物像形成的部位,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错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佩戴凹透镜可矫正近视并不是因为改变了图甲中④晶状体的曲度,只是改变了焦距,B错误;①巩膜呈白色,具有保护作用,②脉络膜中含血管有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且能形成“暗室”,C错误;人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光源位置由左到右移动,若要在光屏上始终有清晰的物像,应向水透镜中注水,导致水透镜变凸,焦距变小,使物像变得清晰,D正确。][感悟提升](1)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2)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3)眼球的调节功能①瞳孔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在弱光下瞳孔会放大,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②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增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减小。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耳的结构和功能3.(2024·泰安阶段练)下列对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鼻咽喉部有炎症时不会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产生听觉C.遇到巨大声响时应张口捂耳,防止震破鼓膜D.人晕车、晕船与前庭、半规管有关D [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相连。咽喉感染病菌可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A错误;听觉在听觉中枢形成,B错误;当听到巨大声响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C错误;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听觉无关,但它们与人的位置觉有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晕车、晕船的原因,D正确。]4.(2024·宁阳月考)电视节目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儿装人工耳蜗。对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 )A.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C.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主要对外耳道造成损伤D [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正确;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C正确;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D错误。][感悟提升]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任务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1.连线(请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其对应特点或功能连线)A.脊髓 a.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大脑 b.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小脑 c.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D.脑干 d.由脑和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E.神经 e.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答案] A—c B—b C—a D—e E—d2.填图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 (√)(2)神经元的树突的功能是传出信息,轴突的功能是接收信息。 (×)(3)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 (×)(4)“植物人”就是脑死亡,脑的所有功能丧失。 (×)(5)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6)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2024·泰安二模)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病因是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也称为传出神经元)功能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叩击患者膝盖下缘韧带,能发生膝跳反射C.大脑皮层是调节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患者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功能正常B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患者的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因此医生用小锤叩击患者膝盖下面的韧带时,患者不能发生膝跳反射,B错误。]2.(2024·日照一模)下列关于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B.图中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图中③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D.图中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D [②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正确;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最高司令部,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正确;图中③脑干中有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正确;脑和脊髓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D错误。][感悟提升](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3)脑干被称为“活命中枢”。任务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识图(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据图分析①表示的是感受器,④表示传出神经。(2)当手不小心碰到火或者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是①→②→③→④→⑤(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3)当手受到火或针的刺激后感到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以后见到火或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4)医生用针刺某伤者的指尖,此人有感觉但不能缩手,则其受伤部位是图中的[④]传出神经或[⑤]效应器。(5)研究表明,酒精可以使儿童少年的大脑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发育受阻,进而影响其认知和行为能力。你认为未成年人不能(填“能”或“不能”)饮酒。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手不慎被烫是先感觉到疼,然后再缩手。 (×)(2)吃梅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过程中的感受器是唾液腺。 (×)(3)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也有感觉。 (×)(5)完成反射活动时,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有时可以双向传导。 (×)(6)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不属于条件反射。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1.(2023·泰安中考)人的呼吸运动通过肋间肌和膈肌节律性活动完成,其频率和深度随身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图是调节呼吸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管内二氧化碳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由1传到2B.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1表示传入神经,4表示传出神经C.4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D.人在唱歌时,呼吸和发声的神经中枢都位于3大脑D [血管内二氧化碳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由1传入神经传到2脑干内的呼吸中枢,A正确;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1表示传入神经,4表示传出神经,B正确;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所以4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C正确;人在唱歌时,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2脑干,发声的神经中枢位于3大脑,D错误。]2.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1→2→5→4→3B.3是效应器,它由4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C.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D.用麻醉剂阻断2,不能完成缩手反射,能感觉到烫D [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组成:1感受器→2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3效应器,A正确;3是效应器,它由4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B正确;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C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用麻醉剂阻断2传入神经,不能完成缩手反射,无痛感,因此不能感觉到烫,D错误。]反射的类型3.(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B.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C.条件反射建立后,不会由于环境的改变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D.只要出现刺激,正常人体都会作出相应反应的是非条件反射C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这是人类的大脑皮层上特有的功能区,B正确;条件反射可以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C错误;对于非条件反射来说,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D正确。]4.(2024·新泰期中)为方便盲人出行,很多城市在公交站以及地铁内都专门设立了盲文站牌等标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触摸盲文时,手指处形成触觉B.阅读盲文时,神经中枢在大脑C.阅读盲文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D.读懂盲文无需语言中枢的参与B [盲人触摸盲文时,靠的是皮肤的触觉,但是触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A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阅读盲文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B正确;阅读盲文不是先天就会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C错误;读懂盲文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D错误。][感悟提升](1)反射的实现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的刺激。(2)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3)手被针扎时,先缩手后感觉到疼。(4)条件反射若不加以强化,可能会消退。(5)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是条件反射。任务四 激素调节1.识图(1)图甲中,①是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2)人体最大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它分泌的激素功能是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图乙中,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⑤分泌的胰岛素调节了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④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2.连线(请把下列常见疾病及患病原因用线连接起来)A.呆小症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巨人症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C.糖尿病 c.胰岛素分泌不足D.侏儒症 d.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地方性甲状腺肿 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答案] A—b B—a C—c D—e E—d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体内的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肝脏和性腺都是内分泌腺。 (×)(2)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3)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说明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4)人体的腺体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都能分泌激素。 (×)(5)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人体代谢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强。 (×)几种激素的作用与异常症1.(2023·泰安中考)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D.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C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正确;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等,B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太多时,会导致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表现为甲亢的症状,C错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D正确。]2.(2024·泰安中考)某研究小组用大小、生理状况等均相同的健康大鼠进行实验,探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实验方法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大鼠组别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持续4周) 血糖检测值(mmol/L)实验前测 实验后测甲组10只 不作处理 每天灌喂蒸馏水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3.85 3.94乙组10只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每天灌喂蒸馏水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19.46 19.00丙组10只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每天灌喂桑叶提取液定量饲喂相同饲料 18.62 10.12A.甲组大鼠血糖值正常,是因为其胰岛能分泌正常水平的胰岛素B.实验中灌喂蒸馏水、桑叶提取液的量应相同,避免结果具有偶然性C.乙、丙两组实验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血糖效果D.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测,桑叶提取液对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作用B [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和吸收,因此,甲组大鼠血糖值正常,是因为其胰岛素水平正常,A正确;对照实验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即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灌喂蒸馏水、桑叶提取液的量应相同,目的是保持单一变量,B错误;乙、丙两组的变量是桑叶提取液,乙组小鼠每天灌喂蒸馏水,丙组小鼠每天灌喂桑叶提取液,结果丙组小鼠血糖降低更明显,说明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血糖效果,C正确;丙组与甲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对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D正确。]综合考查神经、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B.大脑中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C.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应注射甲状腺激素治疗,使身体长高D.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会减弱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A错误;脑干中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B错误;年幼的侏儒症患者是因为缺少生长激素导致,故应该注射生长激素治疗,使身体长高,C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因此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会减弱,D正确。]任务五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连线(请将下列环境污染及原因用线连起来)A.酸雨 a.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B.温室效应 b.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C.臭氧层破坏 c.向水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D.水体污染 d.大量使用氟利昂、排放含氮废气[答案] A—b B—a C—d D—c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次性筷子既快捷、卫生,又能出口赚钱,所以应大力提倡生产与使用。 (×)(2)生活中随时都会有垃圾产生,同学们要爱护环境,做到垃圾分类。 (√)(3)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4)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权利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5)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一切树木。 (×)(6)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植树造林、放归野鸟、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2024·新泰期末)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为了环境保护,我国汽车行业将于2035年开始全面启动纯电汽车时代B.国家控制和禁止使用氟利昂,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C.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降低温室效应D.为控制酸雨应彻底禁止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D [为了环境保护,我国汽车行业将于2035年开始全面启动纯电汽车时代,这一措施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A不符合题意;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控制和禁止使用氟利昂,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降低温室效应,C不符合题意;煤、石油等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原料,不能禁止使用,可净化后使用,达到控制酸雨的目的,D符合题意。]2.(2024·泰安期中)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每年约产生4亿吨塑料垃圾。在全球已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据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为此开展“人民战塑”行动,以响应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符合地球日主题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B.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C.少喝瓶装水D.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A [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符合题意;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是一种环保行为,它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B不符合题意;生产瓶装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少喝瓶装水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C不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处理,资源重复利用,防止污染,节约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不符合题意。]重点实验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3.制订并实施计划4.预期结果及结论组别 甲 乙 丙菜豆种子 50粒 50粒 50粒水溶液 pH=7 pH=3 pH=5外界条件 条件适宜 条件适宜 条件适宜发芽率(1)预期结果:发芽率最高的是培养皿甲,最低的是乙。(2)若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相同,则结论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5.思维进阶(1)科学探究原则①该实验的变量是模拟酸雨。②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实验组是乙和丙。③你认为本实验中如果“随机选取”菜豆种子合理吗?不合理,应选择籽粒饱满、大小相近、已度过休眠期的菜豆种子,排出无关因素对实验的影响。④实验设置甲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2)减小误差的措施①每个培养皿不用1粒菜豆种子而用30粒菜豆种子做实验的原因是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重复实验多次,结果取平均值。(3)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差异不大,可能的原因是模拟酸雨配制不准确,滴加液体的滴管没有及时清洗,影响实验现象。(4)学以致用①你认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②酸雨主要是由于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的。作为中学生,请你为控制酸雨提出合理的建议。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的型煤。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实验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请分析回答:注:各装置中均为数量相同的黄豆种子,用白醋配制pH小于5.6的溶液模拟“酸雨”。(1)实验中,乙组加“清水”是为了设置______实验。(2)本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3)甲、乙两组装置都放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果:甲组种子的发芽率为20%,乙组种子的发芽率为90%。从数据来看酸雨对黄豆种子的萌发起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解析] (1)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变量是“酸雨”,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所以实验中,乙组加“清水”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2)通过(1)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组是甲,实验变量是“酸雨”。(3)探究的生物样本数量要适中,数量过少得出的实验结果缺少科学性,缺少说服力。因此,甲、乙两组装置都放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实验结果:甲组种子的发芽率为20%,乙组种子的发芽率为90%。从数据来看酸雨对黄豆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答案] (1)对照 (2)甲 酸雨 (3)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抑制一、单项选择题1.(2024·泰安三模)道路上铺设盲道帮助盲人、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帮助听力障碍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B.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C.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属于条件反射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A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结合分析可知,神经系统是由脑(不是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A错误。]2.(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神经系统中,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D.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反射弧是固定的,B错误。]3.(2024·泰安一模)为了理解眼球的成像及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下图模拟正常眼球的成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透镜模拟眼球的玻璃体B.光屏模拟眼球的脉络膜C.若向内推注射器加水,需在水透镜左前方放合适的凸透镜,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D.将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需适度向外拉注射器D [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能够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因此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A错误;人在看物体时,所看到的物体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清晰的物像,因此光屏模拟眼球的视网膜,B错误;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具有聚集光线的作用,因此若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需在水透镜左前方放合适的凹透镜,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C错误;人看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近处的物体被晶状体折射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远处的物体被晶状体折射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将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相当于人眼看远物,需适度向外拉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小,才能使光屏上的物像保持清晰,D正确。]4.(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B.如果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狗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C.如果破坏蝌蚪的甲状腺,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D.年幼侏儒症患者每周注射很少的生长激素,生长发育明显加快B [如果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不能正常分泌消化液——胰液,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因为胰岛素不通过导管排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调节血糖,B错误。]5.(2024·泰安模拟)“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图甲中2晶状体的曲度调节B.他迅速作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条件反射C.“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通过图乙中4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D.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则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D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b→c→d→e,D错误。]6.(2024·潍坊中考)欲观察小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症状,合理的实验方法是( )A.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垂体B.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甲状腺C.给正常小鼠饲喂含碘丰富的食物D.给正常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D [垂体虽然与内分泌系统有密切关系,但它并不直接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摘除垂体并不会直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也无法观察到甲亢引起的症状,A不符合题意;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如果摘除甲状腺,小鼠将无法分泌甲状腺激素,这将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而不是甲亢,B不符合题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虽然增加碘的摄入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并且不一定导致甲亢,C不符合题意;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增加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模拟甲亢的状态,D符合题意。]7.(2024·菏泽中考)下图为人体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C.a、b分别代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D.若M处受损阻断,人体仍能排尿,但不能产生尿意D [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A正确;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是要受大脑的控制,所以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B正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正确;若此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若M受损,则该人能够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D错误。]8.(2024·泰安模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C.将废旧电池进行填埋处理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C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正确;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正确;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填埋处理会污染环境,C错误;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D正确。]二、非选择题9.(2024·泰安三模)脑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至关重要。请据图回答:(1)人脑中,调节呼吸、心跳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图一所示的[ ]________中,因此它被称为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2)某人因脑部不适就医,医生诊断其颈部动脉________(填图一序号)管腔狭窄,这可能与图二所示脑的基本单位[ ]________缺氧有关。正常情况下,B能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请写出小肠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3)图一中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是____________收缩和舒张的结果。(4)教育部“五项管理”中的“睡眠管理”要求初中生每天睡够9小时。充足的睡眠不仅利于脑的健康,还促进少年儿童长高,这与____________分泌的一种激素——______________增多有关。[解析] (1)[⑤]是脑干,内有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因此脑干被称为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2)[③]颈部动脉管腔狭窄,影响了心脏通过体循环向脑部的供血。这样脑部的[A]神经元(神经细胞)缺氧,而导致其脑部不适。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3)图一中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是呼吸运动,能完成肺通气,主要是[⑥]肋骨间的肌肉(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4)充足的睡眠不仅利于脑的健康,还促进少年儿童长高,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促进儿童长高。[答案] (1)[⑤]脑干 (2)③ [A]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小肠很长;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3)肋骨间的肌肉(肋间肌) (4)垂体 生长激素课时规范训练(1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2024·泰安二模)国外的一群科学家们发明的智能眼镜,能根据每个人的视线自动变焦。当人观看不同物体时,在眼镜的镜框上有电动的机械装置,能够拉扯薄膜,让薄膜不断变化形状,从而使镜片的焦距不断发生变化,这副眼镜只需要14毫秒,就可以完成变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薄膜被电动机械装置拉扯形变,模仿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过程B.患上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凹且不能恢复原状引起的C.视觉异常的患者戴上该眼镜后均能使视觉恢复到正常水平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产生了视觉A [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薄膜被电动机械装置拉扯形变,模仿了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过程,A正确;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错误;该眼镜只是自动聚焦,所以只对因晶状体异常导致视觉异常的患者起作用,C错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透过镜片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形成的,D错误。]2.(2024·菏泽中考)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相应的人体疾病。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B.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C.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大脖子病D.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A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A错误。]3.(2024·菏泽中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有关眼和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看着汽车由远及近,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大到小B.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C [视近物,晶状体曲度大;视远物,晶状体曲度小。观察由远及近的物体时,眼球的晶状体曲度会变大,A错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后,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错误;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D错误。]4.(2024·滨州中考)课间活动,豆豆同学突然掷来一个沙包,你不假思索地一把抓住了。豆豆同学说:“厉害,反应真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成“沙包飞来一把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②的曲度变小C.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D.你对夸奖的反应与看见山楂分泌唾液同属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A [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成“沙包飞来一把抓住沙包”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你在注视沙包运动的过程中,沙包由远到近,②晶状体的曲度变大,B错误;你能听到豆豆的夸奖,接收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A是鼓膜,C错误;你对夸奖的反应和看见山楂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但是看见山楂分泌唾液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D错误。]5.(2024·齐齐哈尔中考)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脑干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A正确;膝跳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B错误;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D错误。]6.(2024·泰安三模)某校组织了登泰山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登山者能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其视觉产生部位是视网膜B.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C.登山过程中不小心被松针扎了一下,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D.登顶时,欢呼雀跃,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 [登山者能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其视觉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错误。]7.(2024·泰安三模)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两部分B.若④受损伤,刺激①有感觉但不能运动C.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D.图中②③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B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错误;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反射,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传导给大脑,B正确;杯弓蛇影这一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不是在③脊髓,C错误;图中②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而③属于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8.(2024·宁阳期末)在飞机起飞过程中,乘客的鼓膜会感到不适。可以通过做咀嚼动作或大口呼吸来缓解,这样做的原因是(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C.张开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C [当乘客做咀嚼动作或大口呼吸时,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张开咽鼓管,使中耳内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从而平衡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差,缓解鼓膜的不适。]9.(2024·泰安期中)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狗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B.甲状腺切除患者必须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C.侏儒症、巨人症是由同一激素引起的疾病D.某人血糖长期偏高,有可能是胰岛出现异常A [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中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部位,调节血糖的代谢,若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不会影响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此狗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A错误。]10.(2024·泰安二模)为开展跨学科实践,小华同学利用物理实验仪器做了相关探索(如图,内推注射器可以使水透镜曲度变大;反之,变小)。下列理解不科学的是( )A.水透镜相当于晶状体,注射器相当于睫状体B.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是视觉形成的部位C.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光屏相当于感受器D.当F光源向水透镜靠近时,为在光屏上看到物像,应向内推注射器B [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B错误。]11.(2024·东平期末)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达成多项绿色低碳相关的合作共识和倡议。低碳发展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B.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C.垃圾分类处理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D符合题意。]12.(2024·滨州中考)实验室里有一个标签脱落的小瓶,已知瓶内装的是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某实验小组为确定瓶内激素种类,将20只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饲喂添加该激素的饲料,乙组饲喂不添加该激素的等量同种饲料,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乙组是对照组B.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那么甲组小白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C.如果甲组小白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高于乙组,那么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如果甲、乙两组小白鼠表现相同,可注射适量该激素进一步实验B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而失效。因此,如果该激素是胰岛素,那么甲组小白鼠口服后会失去药效,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B错误。]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13.(7分)(2024·临沂中考)2024年临沂的灯光秀叫响全国,五一黄金周期间,赏夜画琅琊、吃临沂炒鸡成为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必选。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夜乘水上巴士,沿涑河顺流而下,古琅琊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游人感受到千年古城的魅力。听琴音、赏画卷、品历史与文化,在听与赏中穿越历史千年,产生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________,同时,这种与________有关的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2)出涑河入沂河,光影变幻莫测,把游人带入科技临沂时代。动感的音乐、闪烁的灯光瞬间调动着每一位游客的激情,大脑的兴奋也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惊叹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可见,人体生命活动是受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分泌肾上腺素的腺体与唾液腺比,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临沂炒鸡美味珍馐,色香味俱全。鸡肉入口刺激味蕾,唾液分泌增加,该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反射,请用图中文字、数字和箭头表示该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神经中枢→______________。[解析] (1)“听琴音、赏画卷、品历史与文化”,人体的这些活动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人类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因此人能对抽象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2)“大脑的兴奋也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惊叹声、尖叫声不绝于耳”,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不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肾上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唾液腺有导管,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内。(3)食物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舌→①传入神经→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唾液腺。[答案] (1)大脑(皮层) 语言中枢 (2)神经系统和激素 肾上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而唾液腺有导管,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内 (3)非条件 舌→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唾液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13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案.docx 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13讲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