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1讲 生物和生物圈任务一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任务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1)概念及分类概念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类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①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②竞争关系(田中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③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④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生物的体内)。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任务三 科学方法1.观察观察工具 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要求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要及时用文字描述或绘图等形式记录下来,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2.调查类型 普查和抽样调查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要求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3.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调查等。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1)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对照实验坚持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3)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任务四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特点:单向递减。(2)物质循环: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4.生物富集:有毒物质随食物链的延长逐渐增多。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体内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6.生态系统的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氧气主要来源于海洋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的是农田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的是城市生态系统。7.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上下厚度约20千米。(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第1讲 生物和生物圈任务一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任务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1)概念及分类概念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类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①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②竞争关系(田中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③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④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生物的体内)。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任务三 科学方法1.观察观察工具 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要求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要及时用文字描述或绘图等形式记录下来,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2.调查类型 普查和抽样调查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要求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3.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调查等。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5.对照实验(1)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对照实验坚持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3)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任务四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特点:单向递减。(2)物质循环: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4.生物富集:有毒物质随食物链的延长逐渐增多。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体内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6.生态系统的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氧气主要来源于海洋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的是农田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的是城市生态系统。7.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上下厚度约20千米。(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第一单元第1讲生物和生物圈学案.docx 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第一单元第1讲生物和生物圈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