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学仿真猜题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糖类和脂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二者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膜脂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更适应低温生存环境B.不同生物细胞中所含糖的种类相同,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位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传递信息的功能D.脂肪分子可转化为糖类分解供能,也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2.假说一演绎法在遗传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假说一演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预测杂交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结果属于演绎推理环节B.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预测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不需要运用演绎推理D.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3.糖类代谢和运输在籽粒灌浆过程中至关重要。水稻叶肉细胞内合成的蔗糖转移至筛管一伴胞(SE-CC)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胞间连丝既可作为物质运输的通道,又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增加SU载体基因的表达量可提高水稻籽粒的灌浆速率C.H+泵既作为的载体,又可以催化ATP的水解D.使用H+泵抑制剂会增大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的速率4.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萌发时干重的变化情况。经检测第2~3d油菜种子呼吸产生CO2的量大大超过O2的消耗量;第4~5d油菜种子O2的吸收速率超过CO2的释放速率;第6d时种子萌发长出的叶片开始利用光照。在油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减少,第10d时减少了9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2~3d油菜种子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第4~5d油菜种子的呼吸作用可能利用了脂肪C.第6d时,油菜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D.要使种子萌发后干重出现第10d后的情况,还必须提供矿质元素5.研究人员发现染色质上的组蛋白会发生可逆性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如图表示部分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过程,HAT复合物(乙酰转移酶)会导致染色质上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HDAC复合物(去乙酰化酶)会导致染色质上的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AT复合物导致染色质上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会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B.HDAC复合物会降低组蛋白去乙酰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图中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不会导致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组蛋白发生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遗传给后代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6.生物的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存活和增长,但过分稀疏和过分拥挤都会阻碍种群数量的增长。在某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中,种群增长有一个必需的初始数量,设为M,如图为某区域内初始数量(N0)不同的三个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该鱼类种群初始数量小于M时,种群数量将会持续下降并最终灭绝B.初始数量为300条的种群,随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不呈“J”形C.题图可以体现种群过分稀疏和过分拥挤都会阻碍种群数量增长D.使该鱼类种群数量维持在600条,最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产量7.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实验者从对青蒿素作用不敏感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疟原虫,并将疟原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添加了青蒿素,另一组没有添加青蒿素,两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发现在72小时内,组1中虫体密度随培养时间延长不断增大,组2在24小时内虫体密度下降,之后虫体密度不断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对青蒿素作用不敏感的原因是青蒿素使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由两组虫体密度变化情况可判断出组1中疟原虫的抗药性更强C.组2中虫体密度在24小时内降低是因为不同疟原虫的抗药性不同D.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控制中采用了“减法原理”8.已知甲、乙两种病独立遗传,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且相关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甲病为“卵子死亡”,患者因卵子萎缩、退化而不育。如图是某家系关于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与I-2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B.同时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I-4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也可能为AaBbC.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4,Ⅱ-5生出患乙病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4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69.桥本病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主要病理变化是甲状腺细胞遭到破坏,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异常,致病机理如图所示。该病病程早期往往出现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这种甲亢往往是短暂的,后期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桥本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关B.在该病患者体内,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会特异性识别甲状腺细胞C.该病早期表现为甲亢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细胞受到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到血液中D.该病后期表现为甲减后,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偏低的症状1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植物激素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处理 果实硬度(N)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乙烯释放量(μL·kg-1·h-1)1 对照组(不作处理) 2.5 8.5 10.02 激素A处理组 2.2 9.0 12.03 激素B处理组 1.8 10.0 15.04 激素A+激素B处理组 1.5 11.0 20.0A.激素A和激素B都能促进草莓果实成熟,且表现为协同作用B.从果实硬度看,激素B降低果实硬度的效果比激素A更显著C.乙烯释放量增加可能是激素A和激素B促进果实成熟的途径之一D.用激素A与激素B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草莓,可能得到与表中完全不同的结果11.某人工林场以盛产优质木材而闻名。如图为该林场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积累在土壤中的能量是指未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图中的数字表示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kJ·m-2·a-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其他”代表的是生产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图中D涉及的过程是物质循环的必要环节C.图中显示,残枝败叶中的能量大部分积累在土壤中D.图中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传递12.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借助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挖掘动物的繁殖潜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胚胎工程中进行性别鉴定时,要选择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进行DNA分析B.从动物卵巢中采集到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到MII期才能用于受精C.与体细胞相比,选择胚胎细胞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D.胚胎分割属于无性繁殖,随着胚胎的分割次数增多,胚胎成活率将会降低13.研究人员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质粒经γ射线照射后的形态变化,如图表示三种形态的DNA分子随γ射线剂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其中CCF表示正常质粒,OCF表示开环DNA分子(DNA双链的一条链断裂),LF表示线性DNA分子(DNA双链的两条链断裂),这三种形态的DNA分子在电泳过程中移动的速度大小关系为CCF>LF>OC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根据质粒DNA在电泳过程中移动的速度来区分这三种状态的质粒B.C-G碱基对含量越多的DNA分子,CCF断开需要的γ剂量越大C.在γ射线剂量为2~8的情况下,开环DNA分子占比较高D.一定范围内γ射线剂量越大,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DNA分子越多14.某研究小组欲从牛瘤胃中筛选出能够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取牛瘤胃中的胃液接种于培养基上,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培养基中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该培养基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C.制备培养基时先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D.图示中四种菌株分解纤维素效果最好的是菌株Ⅱ15.经研究发现,高龄孕妇牛.育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单亲二体(UPD)为产前诊断的一个重要项目。UPD即某一个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都来自同一亲本,大多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如图所示,当减数分裂错误形成的二体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二体合子时,在胚胎早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失去一条染色体(二体自救);当减数分裂错误形成的缺体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单体合子时,在胚胎早期的有纱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能只复制不分离(单休自救);上述过程产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但两条染色体来源于一个亲本。不考虑其他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三休自救过程中,细胞丙会发育为UPDB.若一名UPD患者的三体症状较轻,可能是因为“自救”现象发生得较早C.若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UPD红绿色盲女孩,则丢失的染色体来自父方D.产生二体配了的原因一定是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未移向两个子细胞导致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云:“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多花黄精味甘、性平,有利于养阴润肺,宽中益气,是一种生于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的药用草本植物。某研究团队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荫对盆栽多花黄精果熟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遮光度/% 叶绿素a/(mg·g-1) 叶绿素b/(mg·g-1) 类胡萝卜素/(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0 1.104 0.437 0.363 5.376 0.164 312.7635 1.387 0.577 0.268 8.855 0.508 283.5560 1.321 0.542 0.291 9.637 0.221 268.6480 1.276 0.516 0.346 7.001 0.183 298.31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程度,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1)光可以为多花黄精叶片的光合作用提供_____,还可以影响多花黄精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这主要是因为植物体内有一种色素称为_____,能感知不同波长的光和光周期等信号。(2)在测定各组多花黄精的叶绿素含量时,可取相同部位等质量的叶先烘干,再加入_____以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烘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表格分析.与净光合速率旱负相关的指标主要是______分析原因是______。(4)由表可知,在遮光度为______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若要进一步探究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最佳遮光度,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17.(12分)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是司美格鲁肽的主要有效成分,司美格鲁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GLP-1的部分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司美格鲁肽曾被当成“减肥神药”。进食时,肠道L细胞会分泌GLP-1,GLP-1经________运输至大脑皮层,诱发产生“厌恶食物”的感觉,同时促进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神经兴奋,抑制胃蠕动,进一步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效果。(2)图中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________,所以GLP-1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进食后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有氧呼吸过程增强,ATP生成量增多,在GLP-1作用下________生成增多,进而导致K+通道关闭,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引发的________被认为是胰岛素释放的最终激发机制。(3)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根据上述作用机理推测,司美格鲁肽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若要从重吸收的角度开发一种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新药物,该药物应具有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数量的效应。(4)在人体内,GLP-1发挥作用后会被DPP-4(二肽基肽酶4)迅速降解失效.在司美格鲁肽的研发过程中,科学家运用________工程技术对天然的人GLP-1分子的结构进行改造,成功实现了GLP-1对DPP-4降解作用的抵抗,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显著延长。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也有西格列汀这类DPP-4抑制剂,从降糖效果分析,司美格鲁肽(GLP-1类似物)和西格列汀(DPP-4抑制剂)中, ________的作用效果可能更好,原因是________。18.(11分)湿地碳贮存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为植物储碳和土壤储碳两部分。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植被,但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厌氧状态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高吸收低分解”的碳循环模式使得湿地相较于森林、草地等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如图为湿地中碳循环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在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形式循环;储存在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碳,除了动植物自身呼吸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排放到大气中。(2)研究表明,湿地中植物储碳能力明显小于土壤储碳能力,依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3)人类活动向湿地中排放了许多有毒物质,包括一些重金属等,引起生物富集,生物富集指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体内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4)经济发展过程中,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有毒物质污染等导致湿地不断退化。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尽量选择多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以移除有毒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从而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原理。(5)图示碳循环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19.(13分)现有红眼果蝇、白眼果蝇和朱砂眼果蝇3个纯系果蝇,为探究其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已知W基因可编码一种转运蛋白,参与色素的转运和沉积,W基因突变会导致色素无法正常沉积,使眼睛呈现白色(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突变)。回答下列问题:组合 母本 父本 F1 F2一 红眼 白眼 全为红眼 红眼雌性:红眼雄性:白眼雄性=2:1:1二 红眼 朱砂眼 全为红眼 红眼雌性:红眼雄性:朱砂眼雄性=2:1:1三 朱砂眼 白眼雌性、朱砂眼雄性 白眼雌性、朱砂眼雄性 --(1)W基因突变使眼睛呈现白色,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控制生物性状。分析上表信息可推测白眼基因(w)与朱砂眼基因(v)可能是位于____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或________。表中的组合一的F2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3表型及比例为______(考虑性别)。(2)若白眼基因(w)与朱砂眼基因(v)为等位基因,将白眼雌果蝇与朱砂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考虑性别)。(3)研究人员将纯种白眼雌果蝇(不含v基因)与朱砂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则白眼基因(w)与朱砂眼基因(v)属于_______基因,F1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中雌性个体的卵原细胞有60%在减数分裂________时期,因____________而导致W与V发生重组,则F1中的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20.(12分)番茄富含茄红素,有助于抗衰老,备受人们欢迎,但番茄常因感染灰霉菌而易患灰霉病导致腐烂,严重影响其产量。研究发现,拟南芥AtMYB12基因(简称A基因)可提高芦丁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利用基因工程将A基因导入番茄,可提高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进而提高产量回答下列问题。(1)A基因的获得及克隆。从拟南芥细胞中提取________,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逆转录—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筛选并扩增。扩增前需要设计2种引物,引物间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以防止______________。为了方便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还可以在引物的5'端加上特定的限制酶识别序列。(2)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选择改造后的pCAMBIA质粒作为载体,该质粒的图谱信息如图1,质粒中原核生物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pCAMBIA质粒内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如表1,经过______酶切处理后的A基因与该质粒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形成重组DNA。(3)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结合表2分析,在低温条件下,将含A基因表达载体的溶液;与CaCl2处理过的_________(填“EHA101”或“LBA4404”)农杆菌混合并培养,筛选转化成功的农杆菌。下列可以采用的筛选转化成功的农杆菌的方法是______(多选)。A.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荧光B.提取农杆菌的DNA,酶切后电泳C.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D.提取农杆菌的DNA进行PCR表2两种农杆菌菌株的抗生素抗性信息农杆菌菌株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羧苄青霉素EHA101 敏感 敏感 抗性 敏感LBA4404 抗性 敏感 敏感 敏感(4)有同学提出将被侵染的番茄细胞用潮霉素进行脱菌处理,同时筛选转化成功的番茄细胞的方案。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5)转基因番茄功能鉴定。A基因随T-DNA整合到番茄细胞染色体DNA后会随之大量____________,从而能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和大量目标蛋白产物。最后,通过________技术可培育出完整的转基因番茄植株。目标蛋白的含量可直观地根据________来判定,还可通过__________等方法鉴定转基因植株。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能使细胞膜保持较好的流动性,故耐低温的生物中膜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A正确;不同生物细胞中所含糖的种类有所差异,如乳糖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麦芽糖、纤维素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错误;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C正确;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其可通过转化为糖类氧化分解供能,也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D正确。2.答案:A解析: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预测杂交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结果属于演绎推理环节,A正确;摩尔根通过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根据DNA是半保留复制,需要运用演绎推理来预测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C错误;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3.答案:D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携带信息的物质可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另一个细胞,胞间连丝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A正确。4.答案:C解析:第一步:提取题干关键信息油菜种子有氧呼吸时O2的消耗量大于或等于产生的CO2的量,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产生CO2,第2~3d油菜种子呼吸产生CO2的量大大超过O2的消耗量,说明油菜种子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脂肪中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大,第4~5d油菜种子O2的吸收速率超过CO2的释放速率,说明呼吸作用利用了脂肪,B正确。第二步:结合图示判断正误第6d时长出的叶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第6d后油菜种子的干重下降,说明第6d时油菜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C错误。第10d后干重增加主要是因为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照、CO2、矿质元素等,矿质元素如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D正确。5.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HAT复合物使染色质上的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产生活性染色质,激活相关基因的转录,而HDAC复合物使染色质上的组蛋白发生去乙酰化,导致染色质失去活性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A错误。HDAC复合物是去乙酰化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属于表观遗传,只影响基因的表达,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C正确。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后代,但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正确。6.答案:D解析:使该种群数量维持在K/2即300条时,最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产量,D错误。7.答案:C解析:在未使用青蒿素前,某些疟原虫就已经存在抗药性变异,青蒿素的使用只是对这些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进行定向选择,使抗药性强的疟原虫存活下来,A错误;组1中虫体密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说明组1中没有添加青蒿素,没有青蒿素选择淘汰部分个体,属于空白对照组,B错误;组2在最初24小时内,虫体密度下降,是因为有的疟原虫个体抗药性弱或没有抗药性而被淘汰,C正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添加青蒿素,对照组没有添加青蒿素,实验组添加了青蒿素,自变量控制中采用了“加法原理”,D错误。8.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甲病为“卵子死亡”,患者因卵子萎缩、退化而不育可知,男性不会患甲病。分析题图可知,I-1与I-2不患病,女儿Ⅱ-3患甲病,甲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Ⅱ-4、Ⅱ-5不患病,生出患乙病儿子,即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Ⅲ-4为正常男性,同时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Ⅲ-4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也可能为AaBb,B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间,乙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Ⅱ-4、Ⅱ-5生出患乙病孩子是等位基因分离和受精作用的结果,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错误;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4个体的基因型为XBY,若该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X,Ⅲ-4与其结婚,不会生出患乙病孩子,若该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Ⅲ-4与其结婚,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4,由于不知道正常女性中XBXB和XBXb的占比,不能确定综合概率,D错误。9.答案:B解析:第一步:分析图示过程机体通过产生相关抗体并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破坏甲状腺细胞,从而引发桥本病,说明桥本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关,A正确。第二步:判断选项正误在该病患者体内,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会特异性识别甲状腺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B错误。该病早期甲状腺细胞内贮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进入血液,短期内造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C正确。桥本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可能出现体温偏低的症状,D正确。10.答案:D解析:与对照组相比,激素A处理组和激素B处理组的果实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乙烯释放量增加,说明二者都能促进果实成熟,且二者共同处理时,各指标变化更明显,二者在促进草莓果实成熟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激素A处理组果实硬度为2.2N,激素B处理组果实硬度为1.8N,与对照组果实硬度为2.5N相比,说明激素B降低果实硬度的效果比激素A更显著,B正确。与对照组相比,激素A、激素B单独处理组及共同处理组的乙烯释放量增加,会导致果实成熟加快,推测乙烯释放量增加可能是激素A、激素B促进果实成熟的途径之一,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植物激素相似的化学性质,用激素A与激素B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草莓,能得到如表所示的相似结果,D错误。11.答案:A解析:由[题图剖析]可知,图中“其他”所代表的是流向消费者的能量,A错误。D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循环的必要环节,B正确。由图可知,残枝败叶中的能量只有小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图中D),大部分积累在土壤中,C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正确。12.答案:A解析: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要选择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DNA分析,A错误。采集到的卵母细胞需要进一步培养成熟,到MⅡ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B正确。与体细胞相比,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表现全能性相对容易,选择胚胎细胞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正确。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分割次数越多,分割后胚胎成活的概率越小,D正确13.答案:B解析:第一步:精准获取题干信息由电泳速度CCF>LF>OCF可知,可根据质粒DNA在电泳过程中移动的速度来区分这三种状态的质粒,A正确。第二步: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图信息综合分析C-G碱基对含量越多的DNA分子,氢键数量越多,但γ射线处理环状DNA分子后,形成开环和线性DNA分子,原因是发生了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故不能说明C-G碱基对含量越多的DNA分子,CCF断开需要的γ剂量越大,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 γ射线剂量为2~8时,OCF(开环DNA分子)数量最多,C正确。LF状态的DNA分子为线性DNA分子,两条链各有一端连接游离的磷酸基团,OCF状态的DNA分子为开环DNA分子,只有一条链的一端连接游离的磷酸基团,CCF状态的DNA分子为闭合环状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由题图可知,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大,LF逐渐增多,则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DNA分子增多,D正确。14.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中菌落分布情况分析,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该培养基要筛选出能够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培养基应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B正确;细菌适合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生长,制备培养基时需先调pH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C正确;分解效果应该要看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该比值越大,分解效果越好,四种菌株分解纤维素效果最好的是菌株Ⅲ,D错误。15.答案:D解析:由题干“UPD即某一个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都来自同一亲本”及题图a可知,细胞丙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都来自同一亲本,故其会发育为UPD,A正确;根据题干可知,“自救”现象会使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 “自救”现象发生得越早,染色体数且正常的细胞就越多,三体的症状也会较轻,B正确;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患红绿色盲的女孩,则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且来自父亲的性染色体丢失,C正确;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未移向两个子细胞、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未移向两个子细胞均可导致二体配子的产生,D错误。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答案:(1)能量(1分);光敏色素(1分)(2)无水乙醇(1分);减少叶片水分含量,提高光合色素的浓度(3)胞间CO2浓度(1分);净光合速率增加时,细胞对CO2的吸收较快,胞间CO2浓度减小,反之则相反(4)60%;在遮光度为35%~80%进一步减小梯度探究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最佳遮光度解析:(1)光可以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也可以作为信号调节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植物体中感受光信号的色素是光敏色素。(2)叶绿素是脂溶性色素,可以被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溶解而被提取出来。新鲜的叶片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可通过烘干减少叶片水分含量,提高光合色素的浓度。(3)从表中分析,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的指标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胞间CO2浓度,但主要的指标是胞间CO2浓度。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的原因是净光合速率增加时,细胞对CO2的吸收较快,胞间CO2浓度减小,反之则相反。(4)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遮光度为6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据此可在遮光度为35%~80%进一步减小梯度探究适宜多花黄精生长的最佳遮光度。1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答案:(1)体液;交感(2)GLP-1受体;cAMP;Ca2+内流(3)不适合;减少(4)蛋白质;司美格鲁肽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类似物,保留天然的GLP-1功效且不会被DPP-4轻易降解(2分);司美格鲁肽从多方面的作用来降低血糖,而西格列汀的作用相对单一(2分)解析:(1)GLP-1是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2)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着GLP-1受体,所以GLP-1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结合图示可知,进食后供应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增加,细胞内有氧呼吸过程增强,ATP生成量增多,在GLP-1的作用下ATP转化为cAMP的量增多,进而使K+通道关闭,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导致Ca2+通道打开, Ca2+内流,最终激发胰岛素释放。(3)司美格鲁肽降血糖时,其有效成分主要作用于胰岛B细胞,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所以不适合用司美格鲁肽治疗1型糖尿病。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数量,可使血糖浓度降低。(4)司美格鲁肽是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天然的人GLP-1分子的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的。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类似物,其保留了天然的GLP-1功效且不会被DPP-4降解;司美格鲁肽从多方面的作用来降低血糖,而西格列汀的作用相对单一,因此司美格鲁肽的降糖效果可能更好。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CO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湿地中植被中的碳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环境中,通过植物死亡进入土壤中,而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厌氧状态导致土壤中凋落物、草根层、有机质分解缓慢,碳多以泥炭、腐泥的形式储存于土壤中(3分)(3)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2分);动物(4)自生(5)间接价值和直接(2分)解析:(1)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群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排放CO2。(2)第一步:获取题干和图示关键信息湿地植被中的碳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环境中,通过植物死亡进入土壤中,而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厌氧状态导致土壤中凋落物、草根层、有机质分解缓慢,碳多以泥炭、腐泥的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第二步:得出结果湿地中植物储碳能力明显小于土壤储碳能力。(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4)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尽量选择多种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以移除有毒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从而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这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以增加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能力,主要体现了自生原理。(5)图中“捕捞输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湿地储碳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答案:(1)蛋白质的结构(直接);X;非等位基因;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7:6:1:2(2分)(2)白眼雌性:白眼雄性:朱砂眼雄性=2:1:1(2分)(3)非等位;XWvXwV、XwVY;四分体;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XWv:XwV:Xwv:XWV=7:7:3:3(2分)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表中的两个组合的杂交实验显示白眼基因(w)与朱砂眼基因(v)均位于X染色体上,可能为等位基因也可能为非等位基因:表中的组合一的F2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2XWXw、1/2XWXW产生的配子为3/4XW、1/4Xw,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2XWY、1/2XwY,产生的配子为1/4XW、1/4Xw、1/2Y,F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3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3/4×1/4+3/4×1/4+1/4×1/4=7/16):红眼雄果蝇(3/4×1/2=6/16):白眼雌果蝇(1/4×1/4=1/16):白眼雄果蝇(1/4×1/2=2/16)=7:6:1:2。(2)若白眼基因(w)与朱砂眼基因(v)为等位基因,w纯合的个体表现为白眼,且由实验三可知,基因W对基因v为显性,若将白眼雌果蝇(XwXw)与朱砂眼雄果蝇(XvY)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XwXv和XwY,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的基因型为:XwXw (白眼雌性)、XwXv(白眼雌性)、XwY(白眼雄性)、XvY(朱砂眼雄性),表型及比例为:白眼雌性:白眼雄性:朱砂眼雄性=2:1:1。(3)研究人员将纯种白眼雌果蝇(XwXw)与朱砂眼雄果蝇(XvY)杂交,所得F1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说明朱砂眼雄果蝇(XvY)含有W基因,W和V属于非等位基因,即亲本基因型为XwVX和XWvY,则F1的基因型为XWvXwV和XwVY,其中次性个体(XWvXwV)的卵原细胞有60%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因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W与V发生重组;60%卵原细胞可以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XWv、XwV、Xwv、XWV,40%卵原细胞可以产生2种数量相等的配子:XWv、XwV,计算可知4种配子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XwV(60%×1/4+40%×1/2=35%)、Xwv(60%×1/4+40%×1/2=35%)、Xwv(60%×1/4=15%)、XWV(60%×1/4=15%),所以F1中的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Wv:XwV:Xwv:XWV=7:7:3:3。2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答案: (1)mRNA;引物间相互配对(2)驱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转录;Nco I和Bgl Ⅱ(3)LBA4404;BD(4)可行。转化成功的番茄细胞含有T-DNA,潮霉素抗性基因可以表达,而农杆菌中潮霉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故使用潮霉素进行脱菌处理,既能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番茄细胞,又能杀死农杆菌(2分)(5)复制和表达;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抗原一抗体杂交、个体抗性检测解析:(1)从拟南芥细胞中提取mRNA,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然后利用PCR技术筛选并扩增目的基因。引物间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以防止引物间互相配对而不能与模板结合。(2)质粒中存在的原核细胞启动子,使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以转录.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的T-DNA上,既要考虑潮霉素抗性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完整性,还要避免质粒的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所以选择Nco I和Bgl Ⅱ酶切处理A基因与质粒。(3)由表2可知,LBA4404对卡那霉素敏感,而导入PCAMBIA质粒后获得对卡那霉素的抗性,据此可对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农杆菌进行筛选,故在低温条件下,应将含A基因表达载体的溶液与CaCl2处理过的LBA4404农杆菌混合,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转化成功的农杆菌。含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不能表达潮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C不符合题意;提取农杆菌的DNA,用Nco I和Bgl Ⅱ酶切,电泳后若出现两条条带,且其中一条的大小与目的基因一致,则可以确定表达载体成功转入农杆菌,B符合题意;提取农杆菌的DNA进行PCR,若扩增出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条带,则可以确定表达载体成功转入农杆菌,D符合题意。因此选BD。(4)用潮霉素进行脱菌处理同时筛选转化成功的番茄细胞的方案是可行的,因为转化成功的番茄细胞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表达,而农杆菌中潮霉素抗性基因不表达。(5)A基因随T-DNA整合到番茄细胞染色体DNA后会随之大量复制和表达,从而能获得更多目的基因和目标蛋白。目标蛋白的含量可直观地根据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来判定,还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个体抗性检测等方法鉴定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