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专版——2025届高考生物学仿真猜题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含有丰富的氧化及电子传递酶系,且肝脏的解毒作用主要由肝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来完成。而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常常会解聚成离散状态,并从内质网上脱落,该现象被称为“脱粒”。下列与内质网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是细胞内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B.“脱粒”后的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的结构和组成完全相同C.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内合成的分泌蛋白可能会减少D.线粒体和内质网中的蛋白质都由细胞核基因编码2.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水、葡萄糖等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而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则无法通过。某实验小组搭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上述结论。A是袋内溶液,烧杯中B是蒸馏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是淀粉溶液,则透析袋的体积会逐渐增大,吸水速率逐渐减慢B.若A是淀粉溶液,B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则A会变蓝C.若A是葡萄糖溶液,则透析袋的体积会先增大后减小D.若A是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B中替换为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透析袋体积不变3.生物膜上能运输H+的载体蛋白统称为质子泵,常见的质子泵有3类:①V型质子泵,可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H+逆浓度梯度泵入细胞器;②F型质子泵,可利用H+顺浓度梯度释放的势能合成ATP;③P型质子泵,可在水解ATP的同时发生磷酸化,将H泵出细胞并维持稳定的H+梯度。P型质子泵能被奥美拉唑等药物特异性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V型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F型质子泵常见于液泡膜和溶酶体膜上C.P型质子泵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D.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后可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导致的胃遗疡4.IAPs是细胞内源性的凋亡抑制因子,该因子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蛋白水解酶)活性和参与调节核因子NF-kB的作用来抑制细胞凋亡。IAPs的C端是R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成熟的生物体中,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IAPs的合成受到基因的控制,但不一定在核糖体上进行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会内陷并与某些细胞器融合形成凋亡小体D.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5.模型建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可用黑色和白色的橡皮泥来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图中展示了某同学用橡皮泥捏出的染色体的颜色和形态,在模型构建中用长度来区分非同源染色体,不涉及性染色体且不发生互换。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I后期,从颜色上看,细胞一极应当均为③,另一极均为④B.减数分裂Ⅱ后期,从颜色上看,细胞一极应当均为①或均为②C.减数分裂I中期,染色体应当是③③配对或④④配对的形式,且配对的两条染色体长度应相同D.减数分裂Ⅱ中期,从颜色上看,③和④类型的染色体可以同时存在,但长短应不同6.研究发现,讨厌香菜的人11号染色体上的OR6A2嗅觉受体基因中出现了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当这类人接近香菜时,香菜所散发出来的醛类物质会让他们感受到肥皂味。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多,占21%,而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占4%和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香菜在零下低温、无氧、潮湿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B.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可使OR6A2嗅觉受体基因发生定向变异C.人口流动可能导致某区域的OR6A2嗅觉受体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OR6A2嗅觉受体基因的差异说明不同人群间存在生殖隔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生物技术与工程实践中常利用特殊的化学试剂或一定的物理刺激进行“激活”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果酒用于果醋发酵时,提高温度是“激活”醋酸菌的重要条件之一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应先利用抗原“激活”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C.克隆高产奶牛时,获得的重构胚需要在胚胎移植后用Ca2+载体等试剂“激活”D.在PCR反应过程中,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8.研究人员对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a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B.由图1结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C.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仅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9.白地霉侵染是导致柑橘酸腐病的主要原因,实验证明桔梅奇酵母对白地霉具有生物防治能力。已知铁是真菌生长的必需元素,是胞内重要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普切明酸是桔梅奇酵母产生的一种水溶性铁螯合剂,能快速在培养基中扩散并与其中的Fe3+形成稳定红色复合物。研究配制的含有不同浓度FeCl3的培养基如下表所示。实验结果为桔梅奇酵母菌落周围出现红色抑菌圈,随FeCl3浓度增大,抑菌圈红色加深但变窄,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 MgSO4 NaH2PO4 蛋白胨 FeCl3溶液 水 琼脂用量 5g 7g 15g 500mL 7g 20g A.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pH呈弱碱性,其中琼脂不是营养物质B.白地霉采用了平板划线法,桔梅奇酵母的接种采用了涂布平板法C.白地霉不能利用与普切明酸结合后的铁是出现红色抑菌圈的原因D.补足Fe3+可以使桔梅奇酵母对白地霉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10.育种专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其近缘属簇毛麦(2n=14, VV)进行相关的育种实验(注: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技术I处理得品系2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丢失B.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其过程需添加糖类等物质C.品系2和品系3在培育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品系1和品系3均为单倍体,因而均不可育11.现有三个纯合的水稻浅绿叶突变体X、Y、Z,突变位点不同,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X、Y、Z两两杂交后,三组杂交实验的F1均为绿色叶,为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三组杂交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下列预测结果正确的是( )A.若X、Y、Z的浅绿叶基因均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叶:浅绿叶=1:1B.若X、Y、Z中仅有两个突变体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则应有两组结果,一组结果为绿叶:浅绿叶=15:1,另一组结果为绿叶:浅绿叶=1:1C.若X、Y、Z的浅绿叶基因位于三对不同染色体上,则三组结果应均为绿叶:浅绿叶=15:1D.突变体X、Y、Z的出现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高频性和随机性1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良好、高质高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因此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加快构建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推动高产、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某地区推行桑基鱼塘模式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遵循循环原理,塘泥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和能量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B.遵循整体原理,将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C.遵循自生原理,无废弃物农业利用种群的互利共存关系,构建复杂群落D.循环农业在能量流动方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13.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2型糖尿病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某生物小组进行了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1 2 3 4处理方法 胰岛素 + - + -阿司匹林 - + + -生理盐水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稍高于正常 高于正常注:表中“+”表示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A.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小鼠应选择健康小鼠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C.2型糖尿病小鼠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对胰岛素的识别能力,从而治疗2型糖尿病14.树突状细胞(DC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后,会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白介素-4(一种细胞因子)能诱发支气管哮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C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在人体第二道防线中发挥重要作用B.图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与神经元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相同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后,即能激活B细胞D.服用药物来阻断白介素-4的信号通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途径之一15.烟粉虱危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只/叶) 若虫(只/叶) 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16.白洋淀某人工养殖的鱼塘中能量流动途径如图所示,池塘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藻等浮游植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池塘中的鲤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草鱼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输入该鱼塘的总能量为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能全部用于第二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n)/b×100%D.食物种类的不同导致鲢鱼和草鱼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科学家测定了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结果如图1所示,黄瓜幼苗叶片的部分结构及代谢活动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为研究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降低是否具有同样的激素调节机制,可测定叶片中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应为_______。(2)如图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胞间CO2的来源为_______;去路是扩散至叶绿体____________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进而生成(CH2O)。(3)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研究者可通过测定胞间CO2浓度(Ci)的数据(图3),与Pn、Gs的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图1、3中的数据推测,镉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可能与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有关。(4)研究者还展开了关于施不同浓度磷肥(P1~P4)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5)有人建议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再以家畜作为人类食品以降低镉对人体的危害,该建议是________(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18.(10分)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常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GABA的受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道型受体,由递质结合部位和Cl-通道两部分组成,GABA与该种受体结合后,导致Cl-通道开放, Cl-内流,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另一种受体与GABA结合后被激活,并通过G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最终引起K+通道开放,使K+_________(填“外流”或“内流”),进而产生抑制效应。(2)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的GABA含量异常,氨基丁酸转氨酶(可降解GABA)的抑制剂可作为药物缓解病情,这是由于______,从而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3)研究发现,大鼠等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元未成熟时,GABA的生理效应与上述成熟神经元相反。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GABA的通道型受体特性未改变(既是GABA受体,也是Cl-双向通道),GABA的两种不同的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细胞膜上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推测,图中表示大鼠未成熟神经元的是_____(填“神经元1”或“神经元2”),依据是_______。(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和NKCC1的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_______大鼠为实验组,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19.(11分)六朝古都南京,山水城林资源丰富“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已成为秦淮区大小河湖的现实写照。部分河域曾经受到污染,后经过治理,得以控制,物种多样性有了明显的增加,水质明显提升。科研人员在寻找理想的污染治理措施过程中,通过采集水样,分别放入不同生物,检测水体中的多项指标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 毒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硅藻 0.11 51% 0蓝细菌 0.56 79% 0红假单胞光合菌 0 85% 93%(注:红假单胞光合菌体内含多种光合色素,在无光条件下可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1)红假单胞光合菌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治理该水体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理由是______。(2)秦淮河流域水利治理过程中,挖掘涵养和蓄滞水源潜力,提高流域雨洪资源调蓄能力,通过提供美学享受和健身空间来缓解人类压力提高人类身心健康水平,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3)治理水体污染的过程中,研究者还研究部分水体生物之间的关系,统计了五组(C0~C4组的密度分别为0只/L、10只/L、20只/L、30只/L、40只/L)黑鱼对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乙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1。图2是能量流动的示意图。据图2分析,黑鱼与小型浮游动物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浮游动物乙和黑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用图2中字母表示)。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不如C2组的原因是______。(4)部分河域采用了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浮床中风动曝气机通过曝气头不断曝气,目的是促进______,以净化水体。设计生态浮床应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选择______的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中的挺水植物凤眼莲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根部的分泌物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______。20.(10分)某二倍体观赏植物茎的高低由基因D/d控制,有花瓣、无花瓣由基因E/e控制,有花瓣中的红花、白花由基因F/f控制。为了研究相关基因的遗传规律,以便选育多元化新品种,研究人员用纯系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育种在培育新品种中有重要作用,用种子繁殖是实现植物育种优化的重要途径,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一中,基因D/d和E/e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F2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2)实验二中,F2高茎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F2中高茎白花和矮茎无花瓣植株相互杂交,子代中高茎红花的比例是________。若F2中高茎红花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3)在育种过程中,为了短期获得该花植株的纯合体可进行单倍体育种。①研究者获得了某突变体抗病植株甲,用植株甲给野生植株乙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种子。研究人员对亲子代该突变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推测F1单倍体种子胚是由_____发育而来。②为便于筛选单倍体,研究者向突变体甲中转入能在胚和胚乳中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并得到转基因纯合子丙,用丙进行上述杂交实验。则应筛选的单倍体种子胚与胚乳的表型为______。21.(11分)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hPA)能够高效特异性地溶解血栓,目前已成功培育rhPA转基因兔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批量生产药物。某科研团队构建的PCL25/rhPA重组质粒如图1所示(该质粒以β-casein作为调控序列, CMV为启动子,图1中Sal I、Xho I、Not I所在位置表示相关限制酶酶切位点),图2为培育rhPA转基因兔时用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及PCR检测原理图(PCR一F、PCR一R为引物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推测,PCL25/rhPA重组质粒是在PCL25质粒的________限制酶酶切位点处插入化学合成的rhPA基因构建而成的。rhPA基因上游的CMV能被________识别并结合,从而开启转录过程。(2)为获得图2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需用_____切割PCL25/rhPA重组质粒使之线性化。PCR一F和PCR一R设计时依据的是______序列。(3)对实验得到的1~6号仔兔进行PCR及产物检测,得到图3所示结果,则成功导入rhPA基因的仔兔有_______号。(4)生长激素(GH)可促进动物细胞增殖和乳腺生长发育及维持泌乳。研究人员将GH基因导入rhPA单转基因兔体内,获得rhPA/GH双转基因兔,以期提高兔乳汁中的rhPA表达量。完成下列表格: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显微注射基因片段的准备 将PCL25/GH质粒双酶切,使其线性化,电泳分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基因片段,回收真核基因片段备用对兔进行①_____和同期发情处理 选取3只未发情的rhPA单转基因兔作为供体(标号a、b、c),注射适量FSH/hCG(两种促性腺激素),与正常公兔配种,在母兔的②______(填部位)形成受精卵。在供体兔配种的同时,选取成年健康母免作为受体,耳缘静脉注射适量hCG双转基因兔的制备 将显微注射基因片段导入受精卵内,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然后进行胚胎移植转基因兔的整合筛选 用无菌剪剪取新生仔兔的耳尖组织少许,提取基因组。针对rhPA和GH两种基因,设计③______对引物进行PCR检测。PCR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条带大小是否正确rhPA含量的测定 分别测定④____乳汁中的rhPA的表达量分析实验结果样本rhPA表达水平/(μg·mL-1) 供体兔a42.2 供体兔b42.8 供体兔c15.2样本 双转基因兔al 双转基因兔a2 双转基因兔bl 双转基因兔c2rhPA表达水平/(μg·mL-1) 432 444 636 248注:双转基因兔al、a2亲本来源为供体兔a,双转基因兔bl亲本来源为供体兔b,双转基因免cl亲本来源为供体兔c。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高尔基体是细胞内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A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常常会解聚成离散状态,并从内质网上脱落, 该现象称为“脱粒”,即该内质网在“脱粒”前的作用是进行蛋白质的加工,而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含有丰富的氧化及电子传递酶系,故“脱粒”后的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的结构和组成不完全相同,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与粗面内质网有关,而肝炎患者的粗面内质网常常会发生“脱粒”,据此推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内合成的分泌蛋白可能会减少,C正确;线粒体属于半自主细胞器,其中的蛋白质可由线粒体内的基因编码,而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是由细胞核基因编码的,D错误。2.答案:D解析:若A是淀粉溶液,由于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即装有淀粉的透析袋内的溶液浓度大于水,故透析袋会不断吸水,体积会逐渐增大,但随着水分吸收,透析袋内外溶液浓度差逐渐减小,透析袋的吸水速率逐渐减慢,A正确;若A是淀粉溶液,B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碘—碘化钾可透过半透膜,与淀粉发生反应,则A会变蓝,B正确;若A是葡萄糖溶液,B中为蒸馏水,刚开始时A浓度>B浓度,因此水分子会进入A中,即透析袋的体积会增大,由于葡萄糖又会透过半透膜进入B中,从而使透析袋的体积减小,C正确;若A是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B中为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水分子会从A进入到B,透析袋体积会先减小,又因为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入A中,从而使透析袋的体积增大,即透析袋的体积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3.答案:B解析:V型质子泵可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H+逆浓度梯度泵入细胞器,即V型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F型质子泵可以催化ATP合成,因此常见于线粒体内膜和植物类囊体膜上,液泡膜和溶酶体膜不能合成ATP,即不存在F型质子泵,B错误;P型质子泵可在水解ATP的同时发生磷酸化,将H+泵出细胞,说明P型质子泵可以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即P型质子泵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C正确;胃酸过多导致的胃溃疡的病因是过多的H+被泵出细胞,这是P型质子泵异常作用的结果,而P型质子泵能被奥美拉唑等药物特异性抑制,因此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后可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导致的胃遗疡, D正确。4.答案:B解析: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A正确;肽链中含有游离氨基的一端称为N端,含有游离羧基的一端被称作C端,即IAPs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受到基因的控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凋亡小体内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还有凝缩的染色体,可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因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会内陷并与某些细胞器融合形成凋亡小体,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凋亡抑制因子IAPs的C端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故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D正确。5.答案:D解析:在这个模型构建中,假设2=6,图解中展示了一种可能的情况。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从颜色上看,细胞某一极③④类型的染色体可能都有,但染色体长度不同,A错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的互换,则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颜色相同,在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不一定相同,即减数分裂Ⅱ后期,从颜色上看,细胞某一极①②类型的染色体可能都有,B错误;减数分裂I中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长度相同,即应当是③④配对,而不是③③配对或④④配对,C错误;减数分裂Ⅱ中期,从颜色上看,③和④类型的染色体可以同时存在,但经过减数分裂I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即减数分裂Ⅱ前、中期的细胞中全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长短应不同,D正确。6.答案:C解析:蔬菜的保鲜一般选择零上低温、低氧、具有定湿度的环境,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而人口的迁入、迁出会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因此人口流动可能导致某区域的OR6A2嗅觉受体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生殖隔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某种基因的差异不能说明不同人群间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7.答案:C解析:A、制作果酒的最适温度为18-30℃,而醋酸菌的最适温度为30-35℃,所以将果酒用于果醋发酵时,提高温度是“激活”醋酸菌的重要条件之一,A正确;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用抗原“激活”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再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正确;C、获得的重构胚需要在胚胎移植前用Ca2+载体等试剂“激活”,C错误;D、在PCR反应过程中,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A、根据弯曲角度可知,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这一结果体现了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B正确;C、分析图2可知,黑暗条件下两侧生长素的总量为700ng g-1,而弱光、强光条件下生长素的总量分别为539.8ng g-1(138.2+401.6)、506.6ng g-1(92.2+414.4),推测单侧光可能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弱光、强光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分别为401.6ng g-1、414.4ng g-1,均大于黑暗条件下的一侧生长素含量350ng g-1,故推知单侧光引起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分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故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与两方面有关(单侧光可能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单侧光引起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C错误;D、由图2可知单侧光照射后,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正确。故选C。9.答案:C解析:白地霉属于霉菌,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pH呈弱酸性,其中琼脂是凝固剂的一种,不是营养物质,在培养液中加入琼脂可以使液体培养基成为琼脂固体培养基,A错误;白地霉的接种采用了涂布平板法,桔梅奇酵母的接种采用了平板划线法,B错误;由题图可知,随培养基中FeCl3浓度的增大,普切明酸与Fe3+的结合增强,抑菌圈的红色加深,说明白地霉不能利用与普切明酸结合后的铁是出现红色抑菌圈的原因,C正确;普切明酸与Fe3+形成红色复合物,随着培养基中FeCl3浓度的增大,抑菌圈变窄,说明FeCl3能降低桔梅奇酵母对白地霉的防治效果,D错误。10.答案:D解析:普通小麦(6n=42,AABBDD)与簇毛麦(2n=14,VV)杂交,得到品系1(ABDV)的染色体数为28,通过技术I(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品系2(染色体数为4955等)的过程中,由于发生染色体丢失,品系2的染色体数目小于56,A正确;技术Ⅱ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其过程需添加糖类、激素等物质,B正确;品系2和品系3在培育过程中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品系1(ABDV)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属于异源四倍体植株,品系3是由花粉发育来的,属于单倍体,二者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均不可育,D错误。11.答案:A解析:A、若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假设X、Y、Z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X、Y、Z两两杂交后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若浅绿叶基因均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第1组F1的自交后代F2为1 aaBBCC(浅绿叶)、1 AAbbCC(浅绿叶),2AaBbCC(绿叶),即绿叶:浅绿叶1:1,同理第2组和第3组的结果也是绿叶:浅绿叶=1:1,A正确;B、假定X、Y、Z中仅有两个突变体浅绿叶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进而可推算出有两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9:7;另一组为绿叶:浅绿叶=1:1,B错误;C、若X、Y、Z浅绿叶基因位于三对不同染色体上,三组杂交的计算方法的结果应均为绿叶:浅绿叶=9:7,C错误;D、突变体X、Y、Z的出现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D错误。故选A。12.答案:A解析:A、遵循循环原理,塘泥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但塘泥中的能量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错误;B、遵循整体原理,将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B正确;C、遵循自生原理,循环农业利用种群的互利共存关系,构建复杂群落,其自我调节能力提高,C正确;D、循环农业在能量流动方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故选A。13.答案:A解析:A、第4组应为2型糖尿病小鼠,因为实验是要验证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如果第4组是健康小鼠,就无法对比出阿司匹林的效果,A错误;B、第1组小鼠由于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不会下降,所以血糖高于正常;第3组中阿司匹林恢复了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含量能够恢复正常,B正确;C、胰岛素发挥作用需要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如果胰岛素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胰岛素无法与之结合,就会导致小鼠对胰岛素不敏感,C正确;D、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对胰岛素的识别能力,使得细胞能够重新识别胰岛素,从而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起到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D正确。故选A。14.答案:D解析:辅助性T细胞在人体第三道防线中发挥重要作用,A错误。DC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而神经元间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二者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同,B错误。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才能被激活,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C错误。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白介素-4(一种细胞因子)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因此服用药物来阻断白介素-4的信号通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途径之一,D正确。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由单作转为邻作,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所占比例不同,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A正确;由单作转为邻作,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烟粉虱成虫数量发生变化,但其空间分布类型仍为集群分布,B错误;由单作转为邻作,两种模式下,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C正确;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16.答案:C解析:输入该鱼塘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人工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A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只有10%~20%能被第二营养级同化,而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因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不能全部用于第二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B错误;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e-n,故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n)/b×100%,C正确;种间竞争不仅仅取决于食物的种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栖息地需求、繁殖季节、种群密度等,鲢鱼和草鱼之间存在种间竞争,D错误。1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脱落酸(2)从外界吸收;基质;C5;C3(3)非气孔(4)磷可以降低Cd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且P3浓度的磷肥效果更为显著(2分)(5)不合理的;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会有大量的镉富集在家畜体内,随着人对家畜的食用,再次富集到人体中,对人类的危害会更大解析:(1)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气孔关闭,所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则该激素为脱落酸。(2)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吸收,所以胞间CO2的来源是从外界吸收;CO2扩散至叶绿体基质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首先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CO2与C5反应生成C3,进而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生成(CH2O)。(3)从图1、3看出,随着Cd浓度的增大,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都降低,但胞间CO2浓度(Ci)增加,可以说明高Cd浓度组净光合作用降低不是由于缺乏CO2,所以与气孔因素无关,最可能与非气孔因素有关。(4)从图4可以看出,在有Cd处理的条件下,加入磷肥可以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说明了磷可以降低Cd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且在浓度为P3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5)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如果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会有大量的镉富集在家畜体内,随着人对家畜的食用,再次富集到人体中,对人类的危害会更大,因此这种建议是不合理的。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答案: (1)增大;外流(2)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避免GABA被降解,维持突触间隙内GABA的含量(2分)(3)神经元1;GABA会促进成熟神经元的Cl-内流,进而产生抑制效应,对应神经元2,而GABA对未成熟神经元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即促进Cl-外流,对应神经元1(2分)(4)神经性病理痛;实验组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 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2分)解析:(1)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因此,GABA与通道型受体结合后,导致Cl-通道开放, Cl-内流,进而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产生抑制效应;另一种受体与GABA结合后被激活,并通过G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最终引起K通道开放,使K外流,进而产生抑制效应。(2)由题干信息可知,氨基丁酸转氨酶可以降解GABA,而癫痫病人体内的GABA含量异常,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作为药物缓解病情,说明癫痫病人体内的GABA含量偏低,使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进而避免GABA被降解,维持突触间隙内GABA的含量,从而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3)分析题图,NKCC1发挥主要作用时,会使细胞内的Cl-浓度升高,细胞内的Cl-浓度高于膜外,当GABA受体被激活后, Cl-通道开放,使Cl-外流,神经元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导致神经元兴奋;而KCC2发挥主要作用时,会使细胞外的Cl-浓度升高,细胞内的Cl-浓度低于膜外,当GABA受体被激活后, 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从而导致神经元被抑制。且由题干信息可知, GABA会促进成熟神经元的CI内流,进而产生抑制效应,GABA对未成熟神经元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即GABA可促进未成熟神经元的Cl-外流,使神经元兴奋。因此,未成熟神经元对应神经元1,成熟神经元对应神经元2。(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和NKCC1的表达量有关。研究者应以神经性病理痛大鼠为实验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结合(3)分析可知,若实验组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则证实题述推测。1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红假单胞光合菌;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2)间接、直接(3)捕食;d/(b+c)×100%(2分);黑鱼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生长,导致某些藻类大量繁殖(4)需氧微生物繁殖,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有利于种群繁衍,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解析:(1)红假单胞光合菌是一种光合细菌,但在无光条件下可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因此其在生态系统中既属于生产者又属于分解者;红假单胞光合菌不产生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因此治理该湖泊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菌。(2)秦淮河流域可以涵养和蓄滞水源,这是间接价值的体现,而提供美学享受和健身空间来缓解人类压力提高人类身心健康水平,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3)黑鱼直接以浮游动物乙为食,所以二者是捕食关系;黑鱼从乙同化的能量是d,乙同化的能量是b+c,所以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是d/(b+c)×100%;由实验结果图可知,C4组比C2组对小型浮游动物的抑制作用大,以藻类为食物的小型浮游动物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某些藻类得以繁殖而降低了治理效果,故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2组的原因是:黑鱼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导致某些藻类得以繁殖。(4)生态浮床中不断曝气,可以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并分解有机物,从而有效降低水体污染;设计生态浮床应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凤眼莲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传粉,根部的分泌物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种群繁衍。2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可为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2分);基因D/d、E/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2(2)1/3;1/3;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无花瓣=25:5:6(2分)(3)①卵细胞②胚乳能够发出红色荧光,但胚不发出红色荧光解析:(1)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可为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因此,杂交育种在培育新品种中有重要作用,用种子繁殖是实现植物育种优化的重要途径。分析实验一,纯合高茎无花瓣×纯合矮茎有花瓣,F1全为高茎有花瓣,则高茎相对矮茎为显性,有花瓣相对无花瓣为显性,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高茎无花瓣:高茎有花瓣:矮茎有花瓣=1:2:1,不符合9:3:3:1的比例,推断基因D/d和F/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亲本的D基因与e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d与E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F1基因型为DdFe,F2中的高茎无花瓣(DDee)和矮茎有花瓣(ddEE)为纯合子,故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2)分析实验二,实验二的F1全为红花,则红花为显性,且基因型为DdEeFf,由此推断矮茎无花瓣个体基因型为ddeeFF,高茎白花个体基因型为DDEE狂,即D基因与E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d与c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F2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无花瓣=9:3:4”可知,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A: ddeeFf:ddeeff:=1:2:1。故F2高茎白花中只有DDEE为纯合子,占比为1/3。F2中高茎白花和矮茎无花瓣植株相互杂交,若单独考虑F/f代这对基因,白花(ff)与无花瓣植株(1FF:2Ff:1ff)相互杂交,白花(ff)产生的配子全为f,无花瓣(1FF:2Ff:1ff)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F:f=1:1,故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Ff:ff=1:1;若单独考虑D/d、E/e,高茎有花瓣(1DDEE:2DdEe)与矮茎无花瓣(ddee)相互杂交,高茎有花瓣(1DDEE::2DdEe)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E:de=2:1,矮茎无花瓣(ddee)产生的配子全为de,故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ddee=2:l。综合以上分析,F2中高茎白花和矮茎无花瓣植株相互杂交,子代中高茎红花(DdEeFf)的比例是2/3×1/2=1/3。F2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FF:DdEeFF: DDEEFf:DdEeFf=1:2:2:4,这些植株自花传粉,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如下:1/9DDEEFF自交,子代为1/9DDEEFF:2/9DdEeFF自交,子代为1/18 DDEEFF:1/9 DdEeFF:1/18 ddeeFF;2/9 DDEEFf自交,子代为1/18DDEEFF:1/9DDEEFf:1/18DDEEff:4/9DdEeFf交子代为(9/16×4/9)D_E_F_:(3/16×4/9)ddeeF_:(3/16×4/9)D_E_ff:(1/16×4/9)ddeeff。综合以上分析,若F2中高茎红花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无花瓣=25:5:6。(3)①据图可知,2号(母本)和3号的电泳结果相同,4号既有母本的正常基因也有父本的突变基因,说明F1单倍体种子的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而4号是正常的二倍体子代,其种子的胚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②由题干可知,转基因纯合子丙产生的精子中带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而胚乳由1个精子与2个极核结合发育形成,会发出红色荧光,单倍体种子的胚则由植株乙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不发出红色荧光。因此,应筛选的单倍体种子胚与胚乳的表型为胚乳能够发出红色荧光,但胚不发出红色荧光。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Xho I;RNA聚合酶(2)Sal I和Not I;CMV和rhPA基因的部分脱氧核苷酸(3)2、3、5、6(4)①超数排卵②输卵管③2④rhPA单转基因兔和rhPA/GH双转基因兔;rhPA/GH双转基因兔rh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hPA单转基因兔,GH可促进rhPA在转基因兔乳腺中的高效表达(2分)解析:(1)由图1可知,PCL25/rhPA重组质粒是在PCL25质粒的Xho I限制酶酶切位点处插入化学合成的rhPA基因构建而成的。rhPA基因上游的CMY为启动子,启动子能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从而开启转录过程。(2)据图2可知,该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由B-casein、CMV、rhPA基因等组成,说明其是通过用限制酶Sal I和Not I切割PCL25/rhPA重组质粒得到的。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中知的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据图2可知,利用PCR技术扩增的是CMV和rhPA因的部分序列,又知PCR一F、PCR一R为引物序列,因此PCR一F和PCR一R设计时依据的是CMV和rhPA基因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3)据题意可知,7道为显捌注射片段PCR扩增产物,作阳性对照,经分析可知,2、3、5、6号仔兔的PCR扩增产物的长度均为561bp,困此推测成功导入rhPA基因的仔兔有2、3、5、6号。(4)①给供体兔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数排卵。②与正常公兔配种后,受精卵在母兔的输卵管形成。③由于要针对rhPA和GH两种基因进行PCR检测,故需要设计2对引。④在测定rhPA含量时,要分别测定rhPA单转基因兔和rhPA/GH双转基因兔乳汁中的rhPA的表达量。据表格内容可知,双转基因兔的rhP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时应的供体兔,即rhPA/GH双转基因兔的rh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hPA单转基因兔,表明GH可促进rhPA在转基因兔乳腺中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