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多组重复实验,若将位于①与②的种子设为对照,则小明想探究种子萌发衙要哪种条件()A.充足的空气B,适直的温度C.-定的水分D.持续的光照2.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他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组别实验材料空气水分温度光照置子适宜国虚甲10粒莱豆充足适量0℃无乙10粒菜豆充足适量25℃无A.空气B.水分C.温度D.光照表皮 网示叶片袋构中,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A表皮叶肉B.叶肉C叶脉D气孔孔4.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①的目的是()①②③④A转运和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C.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D,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5.森林地区常常形成非常独特的"小气候",降水量比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树林呼吸旺盛,产水多B,树根保持水土,蓄水多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分多6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A.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B.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C.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7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促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C植树造林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有重要作用D.倡导低碳生活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没有帮助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生物柴油代替石化柴油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C.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D.倡导选择公共交通出行9.为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根据结果可推测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放出的气体是()门清水棉花澄清的一段时间后灰水澄滑的石灰水变挥油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甲烷10.男性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前列腺B,翠丸C.输精管D.附睾11.女性能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胎盘12.胚胎在母体内发有的场所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13.人的生殖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A.卵巢B,胎盘C.胚泡D.输卵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