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合学业质量监测考试高二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芳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云:“凡作酒醴须曲,而蒲桃(即葡萄)、蜜等酒独不用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密闭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变化是先增加后趋于稳定B.“蒲桃、蜜等酒独不用曲”,说明葡萄酒的酿制不需要微生物C.酿酒中期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2释放形成的D.工业发酵中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原料等进行灭菌2.“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蓝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下列生产活动不利于“蓝碳”的是A.围海造地,增大耕地面积B.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C.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D.禁用渔具非法捕捞海洋资源3.生态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生态系统承受负荷的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够显示出人类对地球的压力。研究生态足迹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B.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C.建立沙滩保护区、环境容纳量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D.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4.如果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性动物,1/4来自羊肉,假设能量传递效率是10%,请分析,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A.28 kgB.10 kgC.110 kgD.280 kg5,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和果醋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乳酸菌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C.酿制果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D.泡菜坛内的白膜是由产膜酵母大量繁殖形成的6.为乡村振兴赋能,某地将发展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发展林下经济,在茶树下养禽、种药、种菜等:兴建生态茶园,吸引游客观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提高茶园的抵抗力稳定性B.合理布设茶园生物组分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主要是协调原理C.研究物种组成,使茶树成为茶园优势种D.美化环境,吸引游客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高二生物学卷第1页(共6页)】5339B 5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