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I6 Ca-40 Zn-65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科学强国,科技兴邦。下列研究课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成分研究
B. “长征”系列火箭燃料选择与研制
C. “天问一号”探测器控制程序设计
D.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供氧方法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制氧方法。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大量氧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分解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养鱼师傅常用“鱼浮灵”为水体增加含氧量。将一支空试管浸入液氮3min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1/3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冷却变成液态空气,分子间的空隙变小
B. 液态空气在常温下沸腾,液氮沸点低先蒸发成气体
C. 氮气不可燃不助燃,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D. 1min后蒸发出的是氧气,氧气能燃烧
3. 如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操作,正确的是
A.制备氧气 B.收集氧气
C.氧气验满 D.铁丝燃烧实验
A. A B. B C. C D. D
4. “鱼浮灵”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晶体(,该晶体具有和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晶体溶于水后加入下列物质,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 稀硫酸 B. 氢氧化钠 C. 石灰水 D. 二氧化锰
5. 我国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种,《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白薯藤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后进行捶打处理,再将其晾晒至干燥。接着加入五钱硝石、二两硫磺和四钱松香作为配料……将这些材料混合后装入竹筒内,使用时只需向筒内吹气即可使其重新燃烧”。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白薯蔓”可燃物 B. “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完全密封
C. “硫磺”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D. “吹气”主要目的是降低着火点
6. 免疫力比较弱的学生,可以适量的服用葡萄糖酸锌()来提高免疫力。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酸锌由四种原子构成 B. 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H、O元素的质量比为 D. 葡萄糖酸锌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 H2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乙醇,其反应过程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C、H、O三种原子
B. 参加反应的CO2和H2O分子个数比为3:2
C. 反应前后“人造树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D. 该反应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8. 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 M点的NaCl溶液比N点的KNO3溶液所含的溶质质量更多
C. 将50℃时185.5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53.9g
D. 通过降温使某KNO3溶液从状态Q到N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 主要实验操作
A 中含有KCl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B 中含有杂质 除杂 溶解,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C 氢氧化钠变质程度 检验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D 羊毛纤维、棉纤维 鉴别 灼烧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1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观: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
B. 微粒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C. 转化观:铁丝燃烧生成氧化铁
D. 守恒观:4g氢气和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二、填空、简答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1. 水韵泗洪,热烈欢迎八方来客。泗洪有湿地的灵秀,有美食的诱惑,有美酒的醇香。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泗洪一日游攻略:
(1)第一站:洪泽湖湿地:清晨的洪泽湖湿地,薄雾如纱。漫步到电动小火车乘站点,细心的你会发现,有的小火车像被时间咬了一口,由于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了。为了让小火车提供更好的服务,请你给出一种防止小火车生锈的措施_______。乘上小火车,穿行在碧水绿树间,微风拂面,心旷神怡。
(2)第二站:临淮酒家:—上午的湿地漫游,脚步丈量了春日的诗意,肚子却开始咕咕抗议—是时候犒劳自己一顿河鲜盛宴了!推开临淮酒家的大门,鲜香扑面而来,小鱼锅贴、白灼虾、银鱼滑蛋、香辣蟹不可错过。为了均衡营养,请你再点一道菜_______。
A. 清蒸鳜鱼 B. 蒜泥龙虾 C. 香菇青菜 D. 红烧鲫鱼
(3)第三站:双沟酒厂:跟着老师傅走进蒸腾着热气的酿酒车间,看一粒粒高粱在时光与技艺的催化下,慢慢蜕变成琼浆玉液。高粱酿酒,首先高粱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葡萄糖分解成酒精的方程式_____。
12.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础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用图1装置研究石蜡的组成(夹持仪器略去)。资料:Ⅰ.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①为使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②B、C中均出现明显实验现象。C中的现象为_______。由此推知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2)图2是去除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②操作B中,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一条)
③操作C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④该实验利用了氯化钠的性质是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6分)。
13. 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图1是“大象牙膏”趣味实验,现象为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图2实验用于制取,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盐酸液面应位于_______(填“a”或“b”)处。
(3)图3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
(4)图4实验,为了验证能与反应,①、②处分别放置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试剂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选填“AC”或“CA”),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14.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1】溶液的酸碱度
(1)分别取两种固体各1g,加9g水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pH计测得:Na2CO3溶液pH为11.96,NaHCO3溶液pH为8.28。对比两者溶液的pH值,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探究2】固体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2)同学们据此设计了如图-1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分别称取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装入甲或乙试管中,后续实验均按规范要求进行。
①为了获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则甲试管应装入______(填“Na2CO3”或“NaHCO3”)。完成实验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称得甲、乙试管里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_______(乙)填“>”“<”或“=”)。
②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
【探究3】与酸反应
(3)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Na2CO3和NaHCO3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时,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题图-3所示,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
溶液颜色变化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Na2CO3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NaHCO3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①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理由是________。
②小组同学分析题表实验现象和图-3数据,得出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第二步发生的反应是: 。
【性质应用】
(4)蒸制或烘焙食品时,可用碳酸氢钠作膨松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
15. 石头纸是以约80%的碳酸钙粉末与约15%的树脂及其他助剂混合,加工制成的平滑薄片状产品,具有机械性能好、防水、耐撕、无毒、印刷清晰度高、可自然降解等特点。它与传统植物纤维造纸不同,可利用方解石(主要成分,含少量MgO、等)作原料生产,过程如图所示,全程无需用水,原料造价仅为传统植物纤维造纸的三分之一。但是,石头纸的厚度很难达到较薄的程度,厚度偏差和稳定性均比传统植物纤维纸差,可塑性和易变形性使得难以大宽幅和高速生产,因此难以完全替代传统植物纤维纸。
(1)“石头纸”属于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
(3)生产过程中,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4)下列关于石头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梅雨季节,传统纤维纸会受潮,石头纸不会
B. 石头纸的印刷效果比传统纤维纸差很多
C. 石头纸所用的原料造价比传统纤维造纸高
D. 石头纸优势突出,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纤维纸
(5)传统纤维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6. 如图1是碳酸钙标签的部分信息。化学社团为测定该药片中碳酸钙的量是否与标签相符,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钙片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并判断是否与标签相符。(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I6 Ca-40 Zn-65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二、填空、简答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氧气和水 ②. 刷漆(合理即可) (2)C
(3)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将蜡烛斜向下(或倾斜),使火焰接触澄清石灰水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碳
(2) ① 溶解 ②.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③.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 氯化钠易溶于水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2)a (3) ①. 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②.
(4) ①. CA ②. ①处不变色;②处变红
【14题答案】
【答案】 ①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显碱性且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 ②. Na2CO3 ③. > ④. 加热 ⑤.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达到最大压强所需时间更短 ⑥. ⑦.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疏松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
【15题答案】
【答案】(1)复合材料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3)搅拌 (4)A
(5)
【16题答案】
【答案】(1)4.4 (2)解:设10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与标签相符。
答:每片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g,与标签相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