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下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人教版七下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七下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
1.理解与表达:能听懂并识别对话中描述过去活动的关键词(如visited, cooked, went等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准确提取周末活动的具体事件(如参观太空展、帮助游客)及情感评价(great/terrible)。
2.结构化输出:运用“How was... What did...do ”等句型,结合时间顺序词(first, then, after that)和情感形容词(happy, worried),连贯描述个人或他人的周末经历,语法正确率达80%以上。
3.语用能力:在小组故事创编中,根据不同情境调整语言风格(如描述趣事时用兴奋语气,描述糟糕经历时用沮丧语气),实现有效交际。
(二)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
1.生活态度:通过讨论“What makes a day special ”及金句“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理解“平凡生活中的难忘瞬间”具有跨文化共通性,培养积极捕捉生活细节、珍惜当下的意识。
2.社会交往:在“帮助游客”等对话情境中,体会主动提供帮助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面对失误时的宽容心态(如Teng Fei的焦虑与反思),提升跨文化情境中的情感共鸣能力。
(三)思维品质(Thinking Quality)
1.逻辑性思维:通过“1a图片-活动匹配”和“1c听力信息分类”,建立“观察—归纳—关联”的思维路径,能按“事件发生顺序”梳理周末活动(如Peter参观博物馆的流程:进入太空展房间→观察宇航员生活→与机器人互动)。
2.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在小组故事创编中,基于给定图片(如“丢失宠物狗”“坐错公交”)展开合理想象,加入个性化细节(如环境描写、心理活动),体现“从单一事件到完整故事”的思维拓展能力。
(四)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
1.策略运用:在听力中使用“关键词标记法”(如圈出动词过去式),在口语输出中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结构(时间线+情感线),提升自主学习效率。
2.合作与反思:通过小组互评(如故事评价表)和自我评价表,识别自身在动词过去式使用、细节描述上的不足,主动调整学习策略(如针对“took/met”等易混词制作记忆卡片)。
3.工具应用:利用豆包APP与外教交流周末经历,尝试在真实语境中验证语言知识,增强数字化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般过去时的正确运用;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规则变化与不规则变化),描述周末活动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2.难点:正确区分动词原形与过去式,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准确使用;连贯、生动地描述事件(如按时间顺序、加入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视听结合法。
四、教学资源
课件、听力音频、图片素材、评价表、豆包APP(作业环节)。
五、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导入:播放《阿甘正传》中“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片段,提问:What makes a day special 引导学生思考“特殊日子”的定义。
2.自由讨论:展示周末活动图片(如参观博物馆、做饭、打羽毛球等),提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鼓励学生用“I usually...”自由发言,激活已有词汇。
(二)Pre - listening
1.词汇呈现,图片匹配:通过图片和短语配对(如图片对应visited a science museum等短语),学习新词汇,注意动词过去式的发音和拼写(如cook-cooked, play-played, go-went等)。
2.小组问答,句型操练
机械操练:师生问答示范——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B: I... 学生两人一组模仿,替换不同短语。
情境扩展:展示不同表情图片(great, OK, terrible),学习回答How was your weekend 如:It was great/OK/terrible.
3.1a任务:观察图片A-F,将活动短语填入对应图片下,完成后提问:Did you do any of these activities last weekend 引导学生用“Yes, I did./No, I didn’t.”回答,并补充细节。
(三)While - listening
1.1c第一遍泛听:明确任务——听Peter和Teng Fei的周末活动,用P/T F标记属于谁的活动。核对答案时,板书关键词(如Peter: visited a museum, went to an exhibition; Teng Fei: took the wrong bus, tried to help tourists)。
2.1c第二遍精听:关注动词过去式和细节,如Peter与机器人互动(talked to robots)、Teng Fei坐错公交(took the wrong bus)等,处理生词astronaut, space station, directions(通过图片或动作演示词义)。
3.1d选择题:听对话回答问题,关注人物情感(如Peter的周末感受It was great,Teng Fei的感受It was terrible)及事件结果(如Teng Fei帮助游客后的心情)。
4. 跟读模仿:
再次播放对话,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注意过去式的发音(如visited / d/, played /d/)。
(四)Post - listening
1.对话模仿:播放对话录音,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如Peter的兴奋语气,Teng Fei的沮丧语气),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鼓励加入动作和表情。
2.故事接龙,小组活动(Story - making):四人为一组,选择图片A-F中的一幅,结合所学短语编故事,要求包含时间顺序(First, Then, After that...)和情感表达(I felt happy/sad/worried...)。示例:Last weekend, I met up with friends. First, we went swimming... 各组轮流展示,全班投票选出“最生动故事”。
3.情感升华:回顾导入问题,引用课件金句“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will get.”,引导学生分享“一天中值得记住的小事”,强调珍惜生活瞬间。
(五)Reflecting
总结反思,发放自我评价表,学生勾选完成情况:
我能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的活动。(Very well/OK/Needs work)
我能详细描述周末活动(如时间、地点、感受)。(Very well/OK/Needs work)
教师总结本课重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用英语交流。
(六)Homework
1.基础任务:朗读核心词汇和对话15分钟,录制音频上传至班级群。
2.拓展任务:使用豆包APP,与外教用一般过去时交流一次周末经历(至少3轮对话),截图保存对话记录。
3.分层要求:基础弱的学生可先背诵1c短语;能力强者可尝试加入比喻或细节描写(如The robot’s voice was like a computer...)。
板书设计
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1a-1d)
核心短语:
visited a science museum
cooked food played badminton
did homework went swimming
met up with friends
took the wrong bus talked to robots gave directions
句型:
A: How was your weekend
B: It was great/OK/terrible.
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B: I + 动词过去式 + 活动.
语法:一般过去时(动作发生在过去)
规则动词:+ed(cook→cooked, play→played)
不规则动词:go→went, meet→met, take→took
情感:Enjoy every moment of life!
七、教学反思(预设)
1.成功点:通过情境化听力和小组故事创编,提升学生参与度;结合情感教育,让语言学习更有温度。
2.改进点:针对不规则动词易混淆点(如take-took, give-gave),可增加拼写游戏或错题归类练习;小组活动时间可更精准把控,确保每组展示充分。
八、评价设计
1.课堂评价:通过小组活动中的表达流畅度、创意度打分(评价表:流畅3分,生动3分,创意4分)。
2.作业评价:朗读作业关注发音准确性;豆包APP对话关注语法正确性和内容丰富度,给予星级评价(★★★★★)。
3.自我评价:通过反思表,引导学生自主检测目标达成情况,明确后续学习重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