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第3单元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增强对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
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道德修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责任意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精神,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如道法
自然、脚踏实地、革故鼎新、惠民利民等。
2、能够分析这些思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价值。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
社会责任感。
新课导入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思考:图片和案例蕴藏什么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
探究与分享...............................................................................
西周时期的《周礼 地官》设置 “山虞”“泽虞” 等官职,规定 “春三月禁用密网”、“仲夏斩木” 。
你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知多少?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一...............................................................
案例:汉宣帝时期(公元前 54 年),大司农耿寿昌创立 “常平仓” 制度:丰年以平价收购粮食储存,灾年低价出售或赈济。如东汉永初元年(107 年),豫州饥荒,朝廷 “调扬州五郡租米,赈给东郡、济阴、陈留”,通过跨州郡粮食调拨,实现 “以有余补不足”。
案例:2025 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 6.8 级地震
军事力量首当其冲:西部战区空军派出运 - 20 运输机,搭载前进指挥所和专业救援设备,24 小时内抵达灾区......
人民间力量精准发力:四川省汶川县的货车司机余雷,主动驾驶装满防寒物资的卡车,历经 38 小时高原跋涉抵达灾区;新疆伊犁小伙阿布都带着 60 只羊和 1 万个馕,在安置点为受灾群众烹制热食,被网友称为 “最美馕饼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作用?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二..............................................................
案例:以唐朝的贞观之治为例,唐太宗李世民任用贤能、轻徭薄赋、虚心纳谏,体现了“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思想理念,这些理念促进了唐朝初期的繁荣昌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作用?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作用?
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到“治国理政”的传承和创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具有什么作用?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西周时期的《周礼 地官》设置 “山虞”“泽虞” 等官职,规定 “春三月禁用密网”、“仲夏斩木” 。
思考:图片和案例蕴藏什么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课堂探究
知识链接.....................................................................
“道法自然”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
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
从二十四节气中,你能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诠释吗?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案例:我们班级的学习委员小明,在每次考试前都会认真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然后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他从不盲目跟风,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成绩起伏而改变自己的学习节奏。
他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理念?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课堂探究
知识链接...................................................................
“实事求是”的思想来源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
袁隆平:稻田里的 “农民院士”
1960 年,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农校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从此开启了半个世纪的 “禾下乘凉梦”。他常年泡在田间,即使 80 多岁仍坚持下田观察稻穗。1970 年,他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发现 “野败” 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立即组织全国协作攻关,最终实现
杂交水稻 “三系配套”。面对 “亩产万斤” 的浮夸风,他用试验田数据反驳:“就算我照料不好,翻一倍,亩产 200 斤顶天了!” 这种务实态度让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袁隆平身上你能找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思想理念的诠释吗?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课堂探究
阅读感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这条革命道路,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仅有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爱国统一战线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
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分调动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新的气势,开创了新的局面。
从案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理念?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
中国改革开放(1978 年至今)
中国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1978-1984年农业产
值年均增长7.7%,解决了温饱问题。
特区试验:深圳从边陲渔村崛起为国际都市,1980-2020年GDP增长超
1.3万倍,成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
国企转型:洛阳老国企如洛轴、洛铜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获生机,
洛铜引入职业经理人后营收突破百亿,员工薪资增长 24%。
这场变革使中国 GDP 从全球第 11 位跃居第二,印证了 “发展才是
硬道理” 的时代命题。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尝试。
课堂探究
阅读感悟........................................................................
从余村转型的变化上,你能找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的诠释吗?
材料分析:执此“青绿”余村转型记
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过去因靠山吃山,开办矿山、水泥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
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以来,余村痛定思痛,果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如今的余村,青山环绕,绿水潺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村民占比超过70%,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不足8000元增长到如今的超过7万元。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课堂探究
探究与分享...................................................................
“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从孔子“庶、富、教”思想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理念?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课堂探究
知识链接....................................................................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反腐、养老保险、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寄宿条件,实现城乡教育平衡 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
家事国事天下事,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从这些举措,你能找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理念的诠释吗?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共同归纳
课堂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作用?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
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 默化地影响
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
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共同归纳
课堂探究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课堂练习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A. 中国近代文化的精髓
B. 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C. 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
D. 现代文化的全部源泉
B
课堂练习
2、“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思想强调( )
A.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B.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C. 人类可以随意改造自然
D. 自然要服从人类的需求
B
3、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要求我们( )
A. 盲目跟从他人
B. 从客观实际出发,踏实做事
C. 凭空想象,随意行动
D. 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4、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 )
A. 对传统的完全否定
B. 对新事物的恐惧和排斥
C. 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变化的精神
D.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态度
C
课堂练习
5、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主要是关于( )
A. 政府要以民为本,关心人民生活
B. 政府只关注经济发展
C. 政府只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 政府忽视民生问题
A
课堂练习
6、下列行为符合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思想的是( )
A. 随意砍伐森林
B. 保护野生动植物
C.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D.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
课堂练习
7、在学习中,能够体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态度的做法是( )
A. 不制定学习计划,盲目学习
B.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完成
C. 抄袭他人的作业
D. 遇到难题就放弃
B
课堂练习
8、我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如扶贫攻坚、教育公平等,体现了( )
A. 对部分人群的特殊照顾
B.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C. 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D. 政府只为少数人服务
B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等。这些思想理念是中国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这些思想理念,将其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业布置
一、简答题
1:简述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思想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方面
的重要现实意义。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对我们个人成长成才有什么指导作
用?
二、综合题(小论文)
题目: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板书设计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具体思想理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