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泸州市泸县二中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质量监测试题化 学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2.第一部分满分24分,第二部分满分41分,50分钟完成,满分65分。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交回。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4分)1.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广西的肉粽味道鲜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植物油、食盐和食用纯碱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A.糯米 B.五花肉 C.植物油 D.食盐3.2024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节约用电,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C.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交等方式出行 D.减少使用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4.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生成物微粒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H2 B.OH C.H2O D.H2O2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Al+O2═AlO2B.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O2CO2+H2O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和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氖原子与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D.氖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7.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木炭、硫黄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其中x的数值和K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2,-2 B.2,+3 C.3,+4 D.3,-28.某同学学习酸、碱的知识后,构建了有关酸、碱与X、Y、Z三种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X为黑色固体,Y、Z为氧化物,常温下,Z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 B.若Y与稀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则Y为C.X与Z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X与Y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1分)二、(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9.(本题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知识。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小李同学家的玉米苗发黄,他向爸爸建议要向田里施加含 (填“氮”、“磷”或“钾”)肥料;(2)某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凉拌黄瓜、小米粥,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3)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10.(本题3分)科普阅读北京冬奥会期间,近千辆氢燃料电池大巴车参与服务。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氢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等。氢气和氧气通过在电堆中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氢燃料电池效率高,发电效率达到80%以上。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广泛使用,氢能产业链也得到长足发展。氢的储运是氢能产业链中的瓶颈问题。目前,储氢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其中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1)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2)结合图示,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3)氢燃料电池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依据是 (写一条即可)。11.(本题5分)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5月28日,两位航天员身着航天服完成出舱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1)钛和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等。钛和钛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2)火箭推进器常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在四氧化二氮(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3)空间站实验舱使用的太阳能电池中含有镓(Ga)元素。金属镓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4)空间站核心舱内的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5)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能使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进行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三、(本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一个,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2.(本题6分)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装置F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装置F的导管口 (选填“m”或“n”)端通入。13.(本题8分)已知草酸常温下为固体,熔点为189.5℃,具有还原性,常用作染料还原剂;加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某化学研究性小组为验证分解产物进行实验,用到的仪器装置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n的名称是 ;(2)加热分解草酸的装置需选用 (填“”、“”或“”);实验前,按接口连接顺序a- -de(从左到右填写接口字母)组装实验装置;(3)B装置中出现 现象可证明产物中有生成;(4)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D装置中出现 现象可证明产物中有生成;(6)该小组交流讨论后,得出该装置存在一定缺陷,需在最后的e接口连接一瘪的气球,其作用是 。四、(本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一个,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4.(本题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盐与盐反应,将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混合,发现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蓝色滤液。(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兴趣小组对蓝色滤液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所得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是什么呢?【猜想假设】(2)假设一: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假设二: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和硫酸铜。假设三: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 。【设计实验】(3)在不使用新药品的情况下,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Ⅰ ①少量滤液滴加 。 ② 。 假设二不成立。Ⅱ ③少量滤液滴加 。 ④ 。 假设三成立。【拓展延伸】(4)该化学兴趣小组在上述所得蓝色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9.8克蓝色沉淀,则所用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15.(本题8分)晓丽发现班级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Ⅰ.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者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提出猜想】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任务一 检测盆土的酸碱性【实验过程】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试纸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8 9 8(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2)由土壤浸出液的可知:盆土显 性。任务二 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Ⅲ.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可能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含有②向试管中继续滴加适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3)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 。(4)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和 。任务三 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6)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点制定了解决方案:将盆土更换为适宜栀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 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反思评价】(7)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A A C D A D A9.(1)氮 (2)凉拌黄瓜 (3)乳化10.(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Al(BH4)3(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原料来源广泛11.(1)金属材料 (2)+4 (3)原子 (4)氮气/N2 (5)吸附12.(1)酒精灯(2)气泡连续均匀产生(3) B m13.(1) 硬质玻璃管(2) A2 fg-de-hi-bc(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4)(5)白色粉末变蓝(6)收集尾气,防止污染14.(1)(2)氯化铜和氯化钡(3) 氯化钡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铜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4) 1615.(1)避免测量误差 (2)碱 (3)产生气泡(4)(5)Na2CO3、Na2SO4(6)酸(7)赞同,土壤中含有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