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东部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淮南市东部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学科期中考试暨中考模拟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请在答题卡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本张试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中国航天“星辰大海,永不止步”,神舟十九号接力圆梦。下列有关场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转运火箭 B. 点火升空
C. 箭船分离 D. 交会对接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甲醛浸泡的食物色泽光鲜,可放心食用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3..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节时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砍伐林地建设厂房,促进经济发展
C.焚烧塑料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D.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4.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的元素符号是Mo B.钼属于金属元素
C.钼原子的质量为95.96 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0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6.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4∶17
C.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元素构成 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反应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B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
C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碳酸钠是碱
D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和盐酸不反应
9.学会识图能发展化学思维。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10.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铜雁鱼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铜是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用扇子一扇,灯内火苗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C.灯内盛放的清水的作用之一是减少油的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D.灯罩可自由开合,以调节进风量的大小,当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调大进风口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乙大
12.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 N2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虽然铁制品会不断锈蚀,但是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会减少
D.尿素[CO(NH2)2]和KNO3都属于复合肥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天然气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燃料,跨学科实践
小组对天然气的成分和使用产生兴趣,于是开展了研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天然气的成分
(1)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得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名称),并含有CO2.
【活动二】实验探究天然气的成分
同学们用储气收集了家用天然气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按压储气囊,在玻璃导管口点燃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天然气中含有CO2
(2)同学们认为上述步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理由是 ;
请你设计方案验证天然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
【活动三】探讨使用天然气的利弊
(4)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现代家庭生活中已经较为普遍地使用了天然气,但天然气的使用有利也有弊,请你写一条利(或弊): 。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D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B、C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两者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用E装置进行干燥,其中放入的干燥剂是 。
15.某工厂用碳酸钙和木头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在使用前将木头粉碎,目的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写出该操作中使用的两种玻璃仪器: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整个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电解水实验时对水中增加的其他物质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提示】
a.纯水每十亿个水分子中,只有约两个水分子解离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b.硫酸钠、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在水中易解离出离子。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好。
c.氯气是浅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溶于水。
(1)图1中的甲应该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2)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是 。
(3)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答1点即可)。
【拓展探究】氯化钠是否会增强水的导电性?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用上图1装置做了以下探究。
实验 正极 负极
I.蒸馏水通电 没有气泡 没有气泡
II.蒸馏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钠,溶解后通电 产生明显气泡 产生明显气泡,比正极气泡更多更快
(4)结论:氯化钠 (填“能”或“不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反思交流】
(5)小组同学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电极上的气体,发现负极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正极没有看到小木条燃烧更旺的现象,却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结果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电解水制氢气时,不能加入氯化钠,因为会产生氯气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17.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华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计算。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九年级化学学科专项作业研究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填入表格,每小题1分,共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D C D C D A A A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除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3.(共6分)
(1)甲烷 (2)
(3)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天然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意思对即可)
(4)将储气囊中的气体通过导气口直接按压至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
(5)天然气燃烧产生大量热,为人类生活提供能量(或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等合理即可)
14.(共5分)
(1)水槽 (2) (3)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浓硫酸(或浓H2SO4)
15.(共6分)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①.过滤 ②玻璃棒、烧杯、漏斗(选填两个即可) (3) (4)碳酸钙或CaCO3
16.(6+3分)
(1)①.负 ②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相同条件下,电解水时加稀硫酸的导电性增强效果比较好相同条件下,所加物质的溶液浓度越大,导电性(或产生的气体的速率等)不一定越好(或所加的物质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好等)
(4)能 (5)
17.(共5分)(设问带单位扣1分,计算过程不带单位扣1分不累扣)
(1)4.4
(2)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x 4.4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是90.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