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04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化学 答案第Ⅰ卷(每题4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D A C B A C A B11 12 13 14 15B A B B C第II卷(每空2分)16.(10分)【答案】(1)bd(2)①②(3)负 X(4)17.(16分)【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漂白(3)酸性氧化物(4)SO2+2OH—=SO+ H2O(5) ①还原 ②SO+2S2—+6H+=3S↓+3H2O③加入足量盐酸后,再滴入BaCl2溶液取1mLⅳ中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再滴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较甲同学实验的少18.(14分)【答案】(1)c(2)(3)①②(4)分离液态氨气(5) 。。。。(3分)(6) 。。。。(3分)哈田中(哈 73中)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 第一次 月考化 学考试时间: 60 分钟 卷面分值: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含 15 小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B C D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路灯 电动车电池充电 燃气灶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酸雨 pH 小于 5.6,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SO2 、NO2 等 B.雷雨天气有助于空气中的 N2 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 NO3第 - 1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C.中国华为自主研发的 5G 芯片巴龙 5000 的主要材料是 SiO2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3.反应3Cl2 8NH3 N2 6NH4Cl可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A.中子数为 8 的 N 原子: 7 N B.NH4Cl属于酸式盐C.Cl 的结构示意图:D. 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H4Cl NH 4 Cl 4.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6g 由 NO2 和 N2O4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2NAB.1mol N2 与足量H2反应生成 NH3的分子数目为 2NAC.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常温下,1mol 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2NA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的催化氧化:4NH3+7O2 4NO2+6H2OB.向 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 =H2SiO3 ↓+2Na+C.氯化铁溶液中通入 SO2 溶液变为浅绿色:2Fe3+ + SO2+ 2H2O =2Fe2+ +SO42-+ 4 H+D.硫单质与金属铜反应:Cu+S==CuS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SiO2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玻璃胶,所以盛装 NaOH 溶液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B.浓硫酸能使胆矾变白,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C.SiO2能与 HF 溶液反应,可以用 HF 溶液进行玻璃雕刻D.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第 - 2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向空气中久置的 Na2SO3溶液中先滴加足 该溶液已变A 产生白色沉淀量盐酸,再滴加 BaCl2溶液 质向某溶液中加入0.2mol L 1 NaOH溶 该溶液中不B 无白烟 液,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 存在 NH4有白色胶状物质产 非金属性:ClC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生 >Si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浓硝酸和稀硝 前者无明显现象, 氧化性:浓硝D酸中 后者产生无色气体 酸<稀硝酸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 SO2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 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不相同D.NO2和 SO2和水反应均能生成酸,则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SiO32—B.在含大量 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C.在 c(H+)=1mol/L 的溶液中:K+、Fe2+、Cl—、NO3—D.与铝反应生成 H2 的溶液中:NH4+、S2—、SO32—、K+10.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需要放出能量。在该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白磷比红磷更稳定B. 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白磷释放的热量更多第 - 3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C. 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比较,红磷的总能量高D. 断开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白磷大于红磷11.下列反应 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烧碱溶于水 B.氢气与氯气的反应C.Ba OH 8H2O晶体与NH4Cl2 反应 D.酸碱中和12.X、Y、Z、W 四种金属片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Z>Y>X>W B. Z>X>Y>W C. Z>Y>W>X D. Y>Z>X>W13.计算机模拟催化剂表面水煤气产氢反应[CO g H2O g CO2 g H2 g ]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 I、Ⅱ均表示断键的吸收能量过程B.由图可知CO2 比 CO 稳定C.过程Ⅲ既有共价键断裂,又有共价键形成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4.T℃时在 2L刚性密闭容器中使X g 与Y g 发生反应生成Z g 。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 1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 时,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第 - 4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A.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变快,逆反应速率变慢。C.反应进行的前 4min内,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 v X 0.075mol (L min) 1D.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Y(g) 2ZNH 15.工业上常采用生物硝化法将 4 转化为 NO3 来处理氨氮废水,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酸性增强: NH4 2O2 NO3 2H H2OB.NH4Cl 等铵态氮肥,使用时要深施盖土,不能和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C.检验 NH4 所需的试剂是 NaOH 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可以加入石灰石来调节水体的酸碱性第 - 5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40分)16.(10 分)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1)关于下图所示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流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c. 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Cu2 2e Cud. 溶液中的H 向 Cu 片移动(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点燃①CH4 2O2 CO2 2H2O ② Fe Cu 2 Cu Fe2 ③CaO H2O Ca(OH)2(3)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X、Y 均为惰性电极,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则通入H2的电极是 (填“正”或“负”)电极,电池内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 (填“X”或“Y”)电极移动。(4 2 )有人以化学反应:2Zn O2 4H 2Zn 2H2O为基础设计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们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O 2 、H 、Zn2 进行工作。则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第 - 6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17.(16 分)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丝加热生成的SO2 制备少量 Na2SO3 并检验性质。Ⅰ.生成SO2 并检验性质操作及现象:点燃酒精灯,试管ⅰ中有白雾生成,铜丝表面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溶液红色褪去,试管ⅲ中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将铜丝抽离硫酸并停止加热。(1)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ⅱ中现象说明SO2 具有 作用。(3)试管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说明SO2 具有 性质。Ⅱ.制备 Na2SO3 并检验性质(4)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进行实验:①A 中溶液褪色,说明 Na2SO3 具有 性。②B 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C 2 中无明显现象,甲同学通过检测SO4 的生成证明 Na2SO3 和H2O2 发生反应:取1 mL C 中溶液于试管中, (填试剂和操作),产生白色沉淀。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没有排除O 2 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 。综合甲、乙同学的实验可知,H2O2 能将 Na2SO3 氧化。第 - 7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18.(14 分)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以合成氨为基础的传统硝酸生产工艺流程(其中空气等基础原料已略去)。(1)合成氨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b.适当条件下, N2 可以实现 100%转化为NH3c.该反应采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与 N2 化学性质很稳定有关(2)氨氧化装置中,产生的含氮物质主要为 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合成氨、聚合装置中,含氮物质转化的主要反应包括①N2 NH3 ;② NO NO 2;③ NO2 N2O4 ,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4)从氮气、氢气中分离氨气的方法是: 。(5)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可用于上述硝酸生产工艺的废气处理,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写出 NH3和 NO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吸收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 2N2O4 O2 2H2O=4HNO3 ,若用体积 v1 L 浓度 c mol L 1 11 的稀硝酸作为吸收液,反应后得到体积为 v2 L 浓度为 c2mol L 的浓硝酸,则理论上吸收装置中需消耗的O 2 的物质的量为 mol(写出计算式即可,无需计算过程)。第 - 8 - 页 共 8页{#{QQABLQK84wCQkhQACZ4aFwUyCkgQkJKQJUoOQQATOARLwIFIF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04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docx 202504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