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第四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第四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导向一)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空气和水是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两种物质。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出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利用稀有气体制作各种电光源 D.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就是爱护水资源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集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先停止加热
3.下列是常温下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食醋 B.油污净 C.肥皂水 D.洁厕灵
4.“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保护环境的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B.积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
C.树立健康意识,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5.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诗是浪漫的,化学是严谨的,然而诗人却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端午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铜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
D.通过气味辨别与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7.三氧化二锰具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印染工艺,赋予布料特定的颜色和图案。当三氧化二锰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它会发生分解。下列有关三氧化二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锰、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B.三氧化二锰的化学式是
C.锰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一定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B 检验碳酸钠中是否混有氯化钠 取样,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再加硝酸银溶液
C 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并干燥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和 依次加入适量溶液和适量溶液,过滤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B.戊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10.如下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表和曲线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A.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60℃时,溶液中含溶质100g,此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6.6g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4分)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墨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______。
(2)用铅锑合金做保险丝而不用铅做保险丝的原因是______。
(3)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作水处理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4)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3分)《遇鉴文明》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节目,节目选取一中一外两个文明主题,邀请中外著名文化学者,展现中华文明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凸显中外文明互鉴交流对当代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1)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交融。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
(2)国画与油画——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3)中餐与西餐——烹饪上中国菜主要是蒸和炒,西餐则以煎与炸见长。下列烹饪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填字母,双选)。
A.清蒸鲫鱼 B.素炒青菜 C.香煎土豆 D.油炸鸡腿
13.(5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水是由______(填微观粒子名称)构成的,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D.过滤
(2)如图是氮原子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少量的氮化镁,氮化镁的化学式是______。
14.(6分)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醋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3)新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4)当生成醋酸质量为60g时,参加化学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g。
(5)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效应。
15.(5分)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填符号),E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
(4)H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16.(5分)根据如图实验室常见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a中放入的化学药品是______;用B装置收集气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利用C装置干燥制得的氢气,气体应从______(选填“b”或“c”)端通入。
(4)将二氧化碳从Y形管的一端缓慢通入,如D装置所示______(选填“上面”或“下面”)的小木条先熄灭。
17.(7分)化学课上,李老师为大家演示兴趣实验,振荡留有小孔的盒子,将里面的黑色粉末均匀地洒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灿烂烟花。老师揭秘黑色粉末是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为此各小组同学展开了对该脱氧剂成分及原理的探究。
实验活动一:探究脱氧剂中黑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黑色粉末含有铁粉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有黑色不溶物。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①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放在陶土网上灼烧,上方放一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______。 黑色粉末中含有碳粉。
【查阅资料】实验所用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
实验活动二:探究脱氧剂中氯化钠的作用。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控制变量法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______右侧导管液面(选填“高于”或“低于”)。
【表达交流】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延长食品保质期。其中碳粉具有______性,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实验活动三:探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老师提供的完全变质的同种脱氧剂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完全变质的脱氧剂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有黑色不溶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取①中过滤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
【反思评价】脱氧剂包装上应注明的注意事项是______(请写出一条)。
18.(5分)小文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请回答:
操作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求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导向一)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A 6.C 7.C 8.B
9.C 10.D
8.【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通过温度变化鉴别,故选项正确。
B.取样,加入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钠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D.依次加入适量溶液和适量溶液,适量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适量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10.【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时,溶液中含溶质100g,此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时,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1.(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3) (4)
12.(1)O(或Si) (2)不活泼
(3)AD
13.(1)水分子 C (2)①5 三 ②
14.(1)有机物 (2)8 1:2
(3) (4)24
(5)温室
15.(1) (2)
(3)①② (4)作燃料(或清洁能源等合理可得分)
15.【解析】(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②;
(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无污染,所以氢气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故答案为:作燃料(或清洁能源等合理可得分)。
16.(1)分液漏斗
(2)过氧化氢溶液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气体能否与水反应
(3)b (4)下面
17.实验活动一: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活动二:【实验探究】高于
【表达交流】吸附
实验活动三:【实验探究】 、、
【反思评价】不可食用(合理即可)
18.(1)4.4(1分)
(2)解:设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
答: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