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
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2小题每题3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1949年到2024年,75年步履不停。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有一些声音始终不变。他们说有国才有家,他们说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他们说要用辛勤劳动去创造财富……他们的声音来自不同的年代,但都因一个目标同频共振,那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C.是中华民族现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D.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但不是个人的梦
2.春节,万家灯火团圆时,却有无数人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从保障铁路春运的火车头“血液化验师”,到“3秒温暖5000家”的油田工作人员,从与时间赛跑的机场建设者,到保障旅客平安出行的边检站民警,他们守护着大家、温暖着你我。他们
①从事平凡的工作无法体现人生价值 ②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③所担责任主要源于对他人的承诺 ④在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承担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重庆动物园内,一男子在游览时突然朝大熊猫“兰香”扔出一瓶饮料,导致“兰香”受到惊吓。据了解,涉事男子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以此为论据,可以论证的观点有
①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②敬畏生命,增强安全意识
③诚实守信,维护社会秩序 ④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年1月16日上午,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下列海报的“数”出自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检察官们走进校园,为莘莘学子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宪法知识盛宴。他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同学们阐释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内容;在校园的操场上,“宪法朗读”“宪法宣誓”活动更是让校园里奏响了宪法激昂的乐章。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
A.掌握宪法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B.增强宪法意识,崇尚宪法权威
C.提高宪法地位,保障宪法实施 D.实行良法善治,确保不受伤害
6.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
①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 ②表明不能适应社会的规则需要废除
③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正面月壤,嫦娥六号如今采回月背样本。一个个中国“首次”、世界“首次”持续闯向科技创新“无人区”,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知识厚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领跑世界
②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效
③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④谋未来就要谋创新,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曾经饱受风沙肆虐之苦的南疆各族人民,终于不用再担心家园被沙漠侵袭了。“死亡之海”系上“绿色围脖”
①将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
②筑牢防沙治沙绿色长城,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③说明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④表明我国的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许多国家举办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画年画、逛庙会、看演出,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春节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人心,春节成为许多国家人民共庆、共享的幸福时光。由此可见,许多国家举办春节庆祝活动
A.感受春节魅力,弘扬革命文化 B.展示非遗魅力,秀出文化自信
C.拥抱中国文化,促进文化统一 D.增进民众了解,推动文明交融
10.从北京到巴黎,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从阿斯塔纳到喀山,从利马到巴西利亚……习近平主席晤老友、会新朋,双边多边结合联动,推动大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巩固和扩大中国“朋友圈”,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境界,书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解读这段材料,你的结论有
①当今世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已不复存在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所有国家的选择
③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④中国坚持合作共赢,致力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甘孜州九龙县位于横断山脉褶皱中藏彝走廊的核心部分,也被称为“茶马古道最险峻的地带”,历史上彝族、汉族与藏族在此交汇繁衍。回答11~12题。
11.在九龙难以通过服饰来辨识民族身份,每个人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无论是过彝族新年、藏历新年、农历新年,还是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大家都身着盛装,围着篝火,合着音乐的节拍跳起锅庄,书写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佳话。我们从中感受到
①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 ②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异已消失
③政府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截至1971年,九龙县境内没有一条公路,物资运输全靠马驮人背;直到1997年,九龙县汽车站才有了公交车;到2023年底,九龙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022公里。一条条神奇的“天路”铺进了高山峡谷间,铺就了各族群众的乡村振兴幸福路。一条条神奇的“天路”
①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增进了民生福祉
②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是联系各族群众的纽带,巩固了地区稳定
④符合实现高度自治、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4分,共34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王某自幼父母离异,由其父亲抚养长大。王某的父亲经常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王某,也不了解王某的需求和感受。2021年6月9日,王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因其系未成年人,不予执行行政拘留。不久,王某又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三日并送至拘留所执行。后来,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后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因再次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被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王某的父亲发出《家庭教育令》。“仅仅送达《家庭教育令》是不够的,如何确保教育令得到切实有效执行才是重中之重。”主办法官考虑王某的具体情况,遂邀请检察官、心理咨询师共同对王某进行教育。
(1)有网友对王某第一次被抓“不予执行行政拘留”不理解,认为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你是否同意网友的观点?请你结合材料,为网友答疑解惑。(5分)
(2)人民法院对王某的父亲发出《家庭教育令》有何用意?(2分)
(3)根据王某的成长经历,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给王某一些忠告。(3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安徽省桐城市文庙旁,两排参天的香樟树下有一条灰墙古道,这就是六尺巷,它因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让墙”的故事而得名。
材料一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桐城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亲切点赞“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
(1)六尺巷蕴含着哪些中华传统美德?(4分)
材料二 如今在桐城,六尺巷已不仅是一个地名、一个典故,还是一种工作方法。2015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法庭率先将“六尺巷”精神融入诉讼调解,总结提炼出涵盖“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的“六尺巷调解法”;在此基础上,桐城市还探索形成覆盖社会治理各领域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多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品牌。300多年后的今天,桐城六尺巷的礼让佳话仍在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
(2)打造覆盖社会治理各领域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有何现实意义?(4分)
(3)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六尺巷的礼让佳话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启示。(2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和新中国一同成长的,是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每一个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材料一 革命、建设、改革,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次次攻坚克难,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的如“战斗英雄”郭瑞祥,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最终赢得革命胜利;有的如“改革先锋”严宏昌,滚石上山、埋头苦干,矢志蹬出发展新路……新中国的雄伟大厦,就这样靠人民一砖一瓦、日积月累地建设起来。
(1)从国家与个人的角度看,材料一给了我们怎样的思想触动?(4分)
材料二 放眼神州,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是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广阔舞台。受惠于电商扶持政策,致富能手廖竹生积极创业,投身助农事业;得益于人才选拔创新,滑板小将郑好好自信乐观,驰骋奥运赛场……小到个人兴趣的满足,大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和综合国力的保障。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生出彩、梦想成真需要社会环境支持的理论依据。(4分)在我国,为让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共识?(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国家与人民之间的联系。(4分)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B 6.B
7.C 8.A 9.D 10.D 11.B 12.C
13.
(1)①不同意。(1分)②平等在法律上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1分)③王某是未成年人,“不予执行行政拘留”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司法保护),属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分)
(2)责令监护人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依法抚养未成年子女。(2分)
(3)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②我们要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评分说明: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身份,言之有理即可。一点2分,两点3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
14.
(1)讲求礼让,以和为贵。(评分说明:一点2分,两点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
(2)①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评分说明:一点2分,两点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
(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评分说明:2
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
15.
(1)①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②要关心国家发展,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以行动报效祖国;③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评分说明:一点2分,两点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
(2)①依据: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分)②社会共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分)
(3)人民是国家最坚实的根基,国家是人民最有力的依靠。(评分说明:一点2分,两点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