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九课法律为我们护航第十课走进民法典第十一课远离违法和犯罪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9.2 法律保障生活10.1 认识民法典10.2 保护人身权11.1 法不可违11.2 犯罪与刑罚10.3 保障财产权11.3 严于律己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远离违法犯罪,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我们要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阳进步。法治社会知识网络构建法律需要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的实施民法典内容作用保障生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个人远离违法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认清犯罪危害严于律己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第9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构成,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国法律的性质是什么?P77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 P77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P784.我国当前的立法进程是怎样的?P785.保证法律实施的原因 P796.青少年如何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P79010203040506环节一:探寻法律本质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唐朝《唐律疏议》《美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44条:凡奴隶偷盗主人之物品者,处死。247条:凡主人发现奴隶有不忠行为而怀疑其私通者,则应处死。282条: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实行八议制度:规定了八种特殊人群在犯罪时可享受特殊法律待遇,包括皇帝的亲戚、长期侍奉皇帝的人、有大德行的人、有大才能的人、有大功勋的人、高级官僚、为国服务过劳的人以及前朝君主的嫡系后裔。若这些人犯死罪,司法机关需将其所犯罪行与“应议之状”上奏皇帝,经大臣议定,由皇帝最终裁决,往往可免除死刑。美国宪法强调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结合上述法律相关内容,说一说他们分别维护的是谁的利益?奴隶主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广大人民从上述结论中,总结出法律的本质。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2.▲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探法之本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思考:根据宪法内容,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民法商法宪法相关法刑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法非诉讼法程序法行政法我国法律体系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上述材料传递了哪些信息?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他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就像“树干”,其他法律就像“枝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环节二: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笔记】3.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P77相关链接结合以下案例,谈谈你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识。代表委员热议AI—今年两会人工智能又一次站到了c位。它在带来巨大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AI换脸拟声”等现象成为了今年备受瞩目的话题。人大代表雷军建议,针对“AI换脸拟声”等问题,探索推出人工智能单行法,提高立法位阶及其效力。政协委员靳东也有类似建议。AI应用并不是无法可依。我国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修修补补就可以了。虽然AI应用有法可依,但是并不完善,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相关立法相对滞后,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的人工智能法。我认为我国仍然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提示: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已经较为科学、完备,能够为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任重道远。在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要求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今后立法工作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环节二: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笔记】4.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原因 P78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请你将相应的法律与领域连连线。2.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加强涉外领域立法1.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3.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4.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还透露,2025年将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6.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5.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7.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议一议:我国积极推进哪些重要领域立法,加快哪些领域立法步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笔记】5.我国完善法律体系的措施 P77-78①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②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③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了解我国的立法进展后,有人这样说“期待AI立法完备的时候!只要有了完备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AI乱象就可以消失了!”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创设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法律的制定,就没有法律的实施。只有法律在现实中得到良好的遵守、执行和适用,才能够发挥引导人的行为和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青少年是未来执行、适用和监督法律的生力军。关于AI立法你有何好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使用AI?请完成《AI立法建议书》和《AI使用公约》。《AI立法建议书》《AI使用公约》如:①明确责任认定机制:细化AI研发者、使用者、平台方的法律责任。②用户数据主权:赋予公民对AI数据的知情权、撤回权与删除权。...如:①不滥用换脸软件②不使用AI侵犯他人知识产权③不利用AI制造虚假信息、传播有害内容①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②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③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笔记区6.如何保证法律的实施 P79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②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课堂小结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需要实施(决定因素)(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法律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性质形成(过程)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意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原因措施(必要性)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重要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供良好法治环境积极推进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新兴领域立法步伐必要性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个人做法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随堂检测1.学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亟待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解决。对此,我国出台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该《条例》 ( )①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而制定的③表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已完备④为未成年人上网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2. 我国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法治根基;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学位法草案,回应社会反映的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足、学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 )A.表明法律都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B.表明良法反映了公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c.充分体现了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表明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A随堂检测3.“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这反映法律( )A.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B.所有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C.为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的环境D.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A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