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
走进民法典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和犯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9.2 法律保障生活
10.1 认识民法典
10.2 保护人身权
11.1 法不可违
11.2 犯罪与刑罚
10.3 保障财产权
11.3 严于律己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远离违法犯罪,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我们要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阳进步。
法治社会
知识网络构建
法律
需要
日益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的实施
民法典
内容
作用
保障生活
维护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要求
个人
远离违法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预防违法犯罪
认清犯罪危害
严于律己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第9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构成,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我国法律的性质是什么?P77
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 P77
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P78
4.我国当前的立法进程是怎样的?P78
5.保证法律实施的原因 P79
6.青少年如何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P79
01
02
03
04
05
06
环节一:探寻法律本质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唐朝
《唐律疏议》
《美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4条:凡奴隶偷盗主人之物品者,处死。
247条:凡主人发现奴隶有不忠行为而怀疑其私通者,则应处死。
282条: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
实行八议制度:规定了八种特殊人群在犯罪时可享受特殊法律待遇,包括皇帝的亲戚、长期侍奉皇帝的人、有大德行的人、有大才能的人、有大功勋的人、高级官僚、为国服务过劳的人以及前朝君主的嫡系后裔。若这些人犯死罪,司法机关需将其所犯罪行与“应议之状”上奏皇帝,经大臣议定,由皇帝最终裁决,往往可免除死刑。
美国宪法强调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结合上述法律相关内容,说一说他们分别维护的是谁的利益?
奴隶主
封建贵族
资产阶级
广大人民
从上述结论中,总结出法律的本质。
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2.▲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探法之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根据宪法内容,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是什么?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生态文明领域
民法商法
宪法相关法
刑法
经济法
社会法
诉讼法
非诉讼法
程序法
行政法
我国法律体系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上述材料传递了哪些信息?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他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就像“树干”,其他法律就像“枝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
环节二:了解我国法律体系
【笔记】3.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P77相关链接
结合以下案例,谈谈你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识。
代表委员热议AI—今年两会人工智能又一次站到了c位。
它在带来巨大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AI换脸拟声”等现象成为了今年备受瞩目的话题。
人大代表雷军建议,针对“AI换脸拟声”等问题,探索推出人工智能单行法,提高立法位阶及其效力。政协委员靳东也有类似建议。
AI应用并不是无法可依。我国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修修补补就可以了。
虽然AI应用有法可依,但是并不完善,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相关立法相对滞后,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的人工智能法。我认为我国仍然需要加强立法工作。
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已经较为科学、完备,能够为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任重道远。在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要求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今后立法工作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环节二:了解我国法律体系
【笔记】4.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原因 P78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请你将相应的法律与领域连连线。
2.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
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加强涉外领域立法
1.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3.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
4.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
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还透露,2025年将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
6.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
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5.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
7.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议一议:我国积极推进哪些重要领域立法,加快哪些领域立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生态文明领域
【笔记】5.我国完善法律体系的措施 P77-78
①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
②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
③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了解我国的立法进展后,有人这样说
“期待AI立法完备的时候!只要有了完备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AI乱象就可以消失了!”
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创设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法律的制定,就没有法律的实施。只有法律在现实中得到良好的遵守、执行和适用,才能够发挥引导人的行为和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
青少年是未来执行、适用和监督法律的生力军。
关于AI立法你有何好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使用AI?请完成《AI立法建议书》和《AI使用公约》。
《AI立法建议书》
《AI使用公约》
如:
①明确责任认定机制:细化AI研发者、使用者、平台方的法律责任。
②用户数据主权:赋予公民对AI数据的知情权、撤回权与删除权。
...
如:
①不滥用换脸软件
②不使用AI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③不利用AI制造虚假信息、传播有害内容
①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②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③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笔记区
6.如何保证法律的实施 P79
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
②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课堂小结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法律体系
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需要实施
(决定因素)
(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法律的本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
性质
形成
(过程)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
(意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原因
措施
(必要性)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
(重要性)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积极推进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新兴领域立法步伐
必要性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个人做法
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
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随堂检测
1.学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亟待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解决。对此,我国出台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该《条例》 ( )
①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而制定的
③表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已完备
④为未成年人上网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我国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法治根基;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学位法草案,回应社会反映的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足、学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 )
A.表明法律都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B.表明良法反映了公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
c.充分体现了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表明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A
随堂检测
3.“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这反映法律( )
A.是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B.所有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C.为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的环境
D.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求
A
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