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1.A【解析】用聚集信息素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的范畴,A项错误。2.C【解析】投喂有利于猕猴种群数量的增长,但增长数量有限,C项错误。3.D【解析】修复后,矿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食物网变得复杂,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加,D项错误。4.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蓝细菌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中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A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水华现象出现后,生产一消费一分解的生态过程不能正常进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B项错误。在引入滤食性鱼类清除蓝细菌的同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移除有毒物质,增加水中溶氧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D项错误。5.D【解析】春夏种稻、冬闲种薯”利用了作物的不同特性,可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多收,A项错误;该模式的农田生态系统依赖人的管理,不能实现自我优化、调节和更新,C项错误。6.D【解析】物种多样性越高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生态位分化和更丰富的资源利用策略,这可能导致物种在空间上形成更复杂的分布模式,从而增强水平结构的明显程度,A项错误。一般来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B项错误。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时刻变化,但均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C项错误。7.B【解析】因生物富集作用,海洋生物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体内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最高,A项错误。核废水排入海洋后会提高生物的变异率,但往往是有害突变,这可能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项错误。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有限,若核废水的影响超过调节能力的限度,则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影响,D项错误。8.D【解析】为无机环境,A项错误。碳元素以CO2或含碳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的形式流动,B项错误。达到碳中和后,①=①十②十③十①,C项错误。9.D【解析】高温会影响酵母菌的有氧呼吸,A项错误。酵母菌进行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无氧条件,B项错误。发酵会导致糯米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C项错误。10.C【解析】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等,C项错误。11.C【解析】配制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前加入物质调节培养基的pH,C项错误。12.D【解析】振荡培养是为了让菌种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A项错误。应将菌株置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培养获得目的菌株,B项错误。若要对菌株进行计数,则图中M处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C项错误。【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B1·高二生物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地是我国水生蔬菜的重要产区,病虫害防治效果决定着产业的兴衰。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动态,是保障水生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有机磷农药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B.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丰富度C.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能提高蔬菜产量D.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生态,从而提高蔬菜品质2.为了研究游客投喂对某森林公园内野生猕猴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游客投喂对猴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个猕猴数量/只12001000800600400。-测量值200◆…预测值年份A.有利于猕猴种群数量的增长B.降低了园区内猕猴种群的环境阻力C.使猕猴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D.降低了自然环境对猕猴的选择作用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有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方式。矿藏开采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自然修复过程比较慢。人工修复能够通过人工制造表土、播种等措施加快矿区生【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态环境的改善,使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播种适合矿区环境的植物利用了协调原理B.矿区废弃地发生的自然修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修复后,矿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修复后食物网变得复杂,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减弱4.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蓝细菌爆发)现象。出现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厌氧微生物代谢时能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产生工业废水、巢湖水中的生活污水、汇集N、P等矿质蓝细菌爆发死亡藻类等遗体农田排水元素增多影响a影响斗分解者污染导致产生加重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导致bA.巢湖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蓝细菌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水华现象出现后其始终能保障生产一消费一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C.若a表示溶氧量,b表示有毒物质,水华使a减少、b增加,导致更多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污染加重,这种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D.在引人滤食性鱼类清除蓝细菌的同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移除有毒物质,增加水中溶氧量,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5.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乡村振兴。某乡村探索出“春夏种稻、冬闲种薯、薯糠喂猪、粪尿肥田”的“稻薯猪”新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拓展了农业附加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春夏种稻、冬闲种薯”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B.“薯糠喂猪、粪尿肥田”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C.该模式的农田生态系统能实现自我优化、调节和更新D.该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中物种多样性越高,其水平结构相对越不明显B.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强C,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D.向某地区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下期生物学试卷 生物学答案.pdf 高二下期生物学试卷 高二下期生物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