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4九下·青浦模拟)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某校组织学生学习,小明同学做了相关笔记并撰写感悟。第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 (六)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 …… 学法感悟 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1)结合材料,简述小明学法感悟的理论依据。材料二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之名凝聚奋进新时代磅礴力量。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两位同学有如下讨论:(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答案】(1)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推动了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党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甲同学的观点片面的。①爱国情感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源于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自然情感可能源自个人的成长经历、文化传承、民族自豪感等。②然而,仅仅依靠自然情感,爱国的表现和行为可能缺乏明确的引导和规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法律规范对于爱国行为的明确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爱国行为更加具体、稳定和一致,避免爱国情感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虽然爱国情感可能自然产生,但法律规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保障爱国的实践。乙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①爱国确实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法律的规定能够为爱国行为提供明确的准则和约束。②但不能说只有依靠法律保障才能履行爱国义务。 爱国首先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价值观,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于自觉和自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践行爱国之情,比如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传承文化等。而且,道德、教育、社会舆论等因素也在激励和引导人们履行爱国义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只是保障爱国义务履行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手段。【知识点】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积极情感的作用和获得方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1) 学法感悟 :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这告诉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因此理论依据可以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性质,宗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 甲同学的观点片面的;理由可以从爱国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源于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归属感和认同感。法律规范对于爱国行为的明确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爱国行为更加具体、稳定和一致,避免爱国情感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乙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可以从爱国确实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法律的规定能够为爱国行为提供明确的准则和约束。法律只是保障爱国义务履行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手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坚持党的领导,美好情感的获得方式,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情由心生,美好的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2.(2024九下·青浦模拟)202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晓新同学查询到以下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从图1和图2中分别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获得结论的事实依据分别是什么?晓新同学还了解到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工作作出部署。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自然增长率为0.34‰,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3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0万个,民政服务床位840.2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2)由此,晓新同学坚信国家一定会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工作,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他充满信心的理由。【答案】(1) 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据是我国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增长趋势有所下降。②我国人口增速趋缓。依据是我国人口在增长,但增长趋势不断下降。(2)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解析】【分析】(1)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据是我国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增长趋势有所下降。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速趋缓。依据是我国人口在增长,但增长趋势不断下降。据此组织答案。(2)根据所学,坚信国家一定会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工作的理由可以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宗旨、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2024九下·青浦模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新学期开学在即,王明11岁的弟弟马上就是六年级学生了。因为学校距离远,班级里的家长们对于开学后孩子的交通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家长建议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这样最实惠、最绿色。有的家长建议几家合起来租一辆车,这样最方便快捷,五个孩子挤一挤也没关系。还有的家长则建议让孩子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既锻炼身体又不堵车,是最佳方法。如果爸爸妈妈征求你的意见,请分析以上三种出行方式的利弊,帮助弟弟做出最佳选择。【答案】第一种公交车。优点:绿色出行方式,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弊端:班次不够多,出门不及时会导致上学迟到。第二种合租一辆车。优点:方便,也可节省上学路上的时间。弊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乘坐五个孩子是超载行为,是违法的。第三种骑车上学。优点:锻炼学生的身体,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是绿色出行。弊端:未满12周岁学生骑车上路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上下学时间的道路都较为拥挤,11岁的王明骑自行车上学危险系数较高,会威胁他的生命安全。综上所述,我建议爸爸妈妈配备好口罩等防疫物品,提前查阅好公交车时刻表,调整作息时间,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是最佳选择。【知识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遵守规则;爱护身体【解析】【分析】有的家长建议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这样最实惠、最绿色,这践行了绿色出行方式,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但班次不够多,出门不及时会导致上学迟到。有的家长建议几家合起来租一辆车,这样最方便快捷,五个孩子挤一挤也没关系,这方便,也可节省上学路上的时间,但乘坐五个孩子是超载行为,是违法的。还有的家长则建议让孩子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既锻炼身体又不堵车,是最佳方法,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也是绿色出行,但11岁的王明骑自行车上学危险系数较高,会威胁他的生命安全。综合以上分析,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是最佳选择。据此组织答案。【点评】本题可持续发展道路,自觉遵守规则,爱护身体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 1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4九下·青浦模拟)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某校组织学生学习,小明同学做了相关笔记并撰写感悟。第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 …… (六)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 …… 学法感悟 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1)结合材料,简述小明学法感悟的理论依据。材料二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之名凝聚奋进新时代磅礴力量。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两位同学有如下讨论:(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2.(2024九下·青浦模拟)202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晓新同学查询到以下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从图1和图2中分别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获得结论的事实依据分别是什么?晓新同学还了解到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工作作出部署。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自然增长率为0.34‰,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3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0万个,民政服务床位840.2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2)由此,晓新同学坚信国家一定会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工作,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他充满信心的理由。3.(2024九下·青浦模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新学期开学在即,王明11岁的弟弟马上就是六年级学生了。因为学校距离远,班级里的家长们对于开学后孩子的交通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家长建议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这样最实惠、最绿色。有的家长建议几家合起来租一辆车,这样最方便快捷,五个孩子挤一挤也没关系。还有的家长则建议让孩子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既锻炼身体又不堵车,是最佳方法。如果爸爸妈妈征求你的意见,请分析以上三种出行方式的利弊,帮助弟弟做出最佳选择。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推动了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党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甲同学的观点片面的。①爱国情感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源于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自然情感可能源自个人的成长经历、文化传承、民族自豪感等。②然而,仅仅依靠自然情感,爱国的表现和行为可能缺乏明确的引导和规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法律规范对于爱国行为的明确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爱国行为更加具体、稳定和一致,避免爱国情感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虽然爱国情感可能自然产生,但法律规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保障爱国的实践。乙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①爱国确实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法律的规定能够为爱国行为提供明确的准则和约束。②但不能说只有依靠法律保障才能履行爱国义务。 爱国首先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价值观,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于自觉和自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践行爱国之情,比如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传承文化等。而且,道德、教育、社会舆论等因素也在激励和引导人们履行爱国义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只是保障爱国义务履行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手段。【知识点】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积极情感的作用和获得方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1) 学法感悟 :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这告诉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因此理论依据可以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性质,宗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 甲同学的观点片面的;理由可以从爱国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源于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归属感和认同感。法律规范对于爱国行为的明确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爱国行为更加具体、稳定和一致,避免爱国情感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乙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可以从爱国确实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法律的规定能够为爱国行为提供明确的准则和约束。法律只是保障爱国义务履行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手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坚持党的领导,美好情感的获得方式,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情由心生,美好的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2.【答案】(1) 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据是我国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增长趋势有所下降。②我国人口增速趋缓。依据是我国人口在增长,但增长趋势不断下降。(2)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知识点】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现状;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解析】【分析】(1)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据是我国2017—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增长趋势有所下降。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速趋缓。依据是我国人口在增长,但增长趋势不断下降。据此组织答案。(2)根据所学,坚信国家一定会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工作的理由可以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宗旨、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答案】第一种公交车。优点:绿色出行方式,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弊端:班次不够多,出门不及时会导致上学迟到。第二种合租一辆车。优点:方便,也可节省上学路上的时间。弊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乘坐五个孩子是超载行为,是违法的。第三种骑车上学。优点:锻炼学生的身体,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是绿色出行。弊端:未满12周岁学生骑车上路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上下学时间的道路都较为拥挤,11岁的王明骑自行车上学危险系数较高,会威胁他的生命安全。综上所述,我建议爸爸妈妈配备好口罩等防疫物品,提前查阅好公交车时刻表,调整作息时间,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是最佳选择。【知识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遵守规则;爱护身体【解析】【分析】有的家长建议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这样最实惠、最绿色,这践行了绿色出行方式,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但班次不够多,出门不及时会导致上学迟到。有的家长建议几家合起来租一辆车,这样最方便快捷,五个孩子挤一挤也没关系,这方便,也可节省上学路上的时间,但乘坐五个孩子是超载行为,是违法的。还有的家长则建议让孩子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既锻炼身体又不堵车,是最佳方法,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也是绿色出行,但11岁的王明骑自行车上学危险系数较高,会威胁他的生命安全。综合以上分析,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是最佳选择。据此组织答案。【点评】本题可持续发展道路,自觉遵守规则,爱护身体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海市青浦区2024年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学生版).docx 上海市青浦区2024年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