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章 循环系统与物质运输 章节复习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二章 循环系统与物质运输 章节复习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循环系统与物质运输
章节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章
冀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描述血液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说明不同类型血管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别,说明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01
观察血液、血管、心脏、小鱼尾鳍血液流动、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探究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的特点,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并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制订探究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
02
分析血液化验单,根据主要化验结果初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测定血压、测量脉搏,模拟练习止血包扎,掌握简单的急救措施,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
03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组成
心脏: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负责运输血液。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承担运输、防御等功能。
2.功能
运输氧气、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
维持内环境稳定和体温调节等。
循环系统
血液
血液组成
组成
主要有水、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
作用
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
特点: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含血红蛋白
作用: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特点:有细胞核,细胞较大,数量少
作用:吞噬病菌,保护和防御
血小板
特点:最小,没有细胞核
作用:止血和凝血
血浆
(55%)
血细胞(45%)
实验:观察血液分层现象(血浆与血细胞的分离)
血液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液的功能
观察人血涂片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无细胞核(成熟),数量较多
无细胞核,数量最少,最小
有细胞核,细胞较大,数量少
血量与输血
成人体内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
失血量不超过10%(400ml)
靠自身调节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
失血量超过30%(1200-1500ml)
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
万能输血者:O型
万能受血者:AB型
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习题演练
A.图乙成熟的细胞中,⑥有细胞核
B.①是血浆,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图乙中的④主要位于图甲中的③层
D.细胞④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有止血、凝血作用,它在图甲的②处
图甲为人的血液分层图,图乙为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01
习题演练
如图是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叙述错误的是(  )
C
02
A.①和④都有运输功能
B.出现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加
C.①②③都可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
D.③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
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输入( )
B
03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习题演练
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
C
04
血型为AB型的王某因突发事故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现有甲、乙、丙、丁四位献血者,经检验:甲的血液与两种标准血清都发生了凝集反应,乙的血液只遇到B型血清才发生凝集反应,丙的血液只遇到A型标准血清才发生凝集反应,丁的血液遇到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医生首先考虑的献血者应该是( )
A.患有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B.适量献血不影响健康,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
C.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任何血型的人都可大量输入O型血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05
A
A.甲 B.乙 C.丙 D.丁
血管类型与特点
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最慢
身体各处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心脏
身体各处
心脏
管壁厚、
弹性大、
管内血流速度快
管壁薄、
弹性小、有静脉瓣
管内血流速度慢
管壁非常薄、内径小、利于物质交换
习题演练
某兴趣小组观察了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并绘制了血液流动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01
A.血管②和③分别表示静脉和动脉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躯干即可
C.小鱼的尾鳍要鲜艳,便于观察
D.血管①中红细胞缓慢地单行通过
D
习题演练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02
D
A.用湿棉絮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将视野中偏左的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
D.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是静脉
把血液泵到全身的结构——心脏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心脏
构成
四个腔
瓣膜
由心肌构成
左心室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主动脉
相通
相通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动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房室瓣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A.主动脉、左心房 B.肺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右心室 D.主动脉、左心室
A.③ B.④ C.⑦ D.⑧
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其中①和③分别表示( )
01
A
心脏的四个腔中,哪个腔的肌肉壁最厚( )
02
B
习题演练
从左心室发出的血流向(  ),从右心室发出的血流向( )
03
A
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 )
04
D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
D.分别是动脉血、静脉血
A.主动脉、肺动脉 B.肺动脉、肺静脉
C.肺静脉、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习题演练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左心房
肺静脉
主动脉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全身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营养物质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肺循环
体循环
习题演练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01
D
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下列血管中血液氧气浓度最高的是(   )
02
C
A.上、下腔静脉
C.肺静脉
B.肺动脉
D.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习题演练
某同学不小心划破小腿,伤口红肿发炎,口服了处方消炎药,此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  )
03
C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小怡平时不爱运动,体育课上进行跳绳比赛后,心跳特别快,并且头晕眼花。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04
D
A.加强锻炼会增加每次心跳的输出血量 B.小怡平时不爱运动,心肌不够发达
C.心跳加快可促进血液循环 D.头晕眼花是到达脑部的氧增多的结果
血压
概念: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正常范围: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90mmHg。
高血压的危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脉搏
概念:动脉的搏动,反映心脏跳动频率。
正常值:与心率一致(60-100次/分钟)
血压与脉搏
习题演练
A.血压 B.动脉脉搏
C.血红蛋白 D.血糖
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人体健康状况,“切脉”的“脉”是指(  )
01
B
A.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C.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可在桡动脉处测得
D.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脉搏与心率一致
02
第20个世界献血日,主题是:感谢你,献血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心血管疾病
常见类型: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脑血栓等。
致病因素:高脂饮食,偏食、酗酒,嗜烟,长期精神紧张,缺少体育运动等。
保护心脏和血管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平衡膳食。
·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等。
预防
习题演练
下列有关心血管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01
B
A.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脆性增大,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
B.心血管疾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无关
C.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D.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本章习题演练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01
D
A.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作心率
B.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作每分输出量
C.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
D.每分钟脉搏的次数要大于心率
习题演练
扁桃体发炎时,医生常采用手背血管注射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和血管运输到达患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02
B
B.药物随血液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针头插入的是手背上的动脉血管
D.针头应插入捆扎部位的近心端位置
A.发炎时血液内红细胞数目会增多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