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PDF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PDF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下期高 2026届半期考试
生物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1. 蓉蓉在家中制作泡菜时,发现泡菜坛内出现了少量霉斑,泡菜口感偏软且有异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
A. 食盐添加比例过高,抑制乳酸菌活动 B. 坛口密封不严,需氧型杂菌大量繁殖
C. 腌制的时间过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D. 环境的温度过低,发酵进程显著延缓
2. 某啤酒厂为了改进啤酒发酵工艺,提高啤酒的品质和产量,对发酵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下列关于啤
酒发酵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干燥麦芽碾磨成麦芽粉有利于糖化反应进行 B.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能将糖转化为酒精和 CO2
C. 发酵完成后立即进行高压灭菌防止杂菌滋生 D. 增加酵母菌的接种量能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3. 苹果树腐烂病由真菌感染引起,欲从土壤中筛选具有抑制真菌作用的芽孢杆菌,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芽孢杆菌的初步分离 芽孢杆菌的进一步筛选
A.①过程将土样溶解到锥形瓶中,需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B.②过程在稀释时,可以取 1mL菌液加入 9mL无菌水中
C.③过程待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培养
D.筛选目的菌时,A、B处应该分别接种芽孢杆菌和真菌
4. 某农业科研机构为培育出具备更强抗逆性与优良品质的番茄相关品种,运用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开展
了一系列复杂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聚乙二醇促进番茄与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经组织培养均可发育成杂种植株
B. 对二倍体番茄的花粉进行花粉离体培养,最终所得的番茄植株均为纯合二倍体
C. 从番茄幼叶获取的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只含赤霉素的培养基上可启动脱分化
D. 构建含抗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细胞,经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受光照的调控
共 8 页 第 1 页
9. 中国科研人员历经 5年多时间,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如下图所
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灭活的仙台病毒对体细胞进行短暂处理有利于诱导细胞的融合
B. 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掉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能获得去核卵母细胞
C. 重构胚的激活需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以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D. 胚胎移植之前需要对供体母猴和代孕母猴进行同期的发情处理
10.人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科研人员利用 PCR扩增人某条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
可获得大量的 HSA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SA基因的扩增应该选择引物Ⅱ和引物Ⅲ
B.温度降到 50℃左右利于引物与模版 DNA结合
C.PCR第 4次循环共需要消耗的引物是 15对
D.PCR循环 5次总共获得 HSA基因是 22个
11. 某同学以香蕉为材料对 DNA分子进行粗提取并进行鉴定。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用酒精初步分离 DNA 与蛋白质的原理是 DNA不溶于酒精
B. 研磨液中 2mol/L的 NaCl溶液有利于 DNA溶解和去除杂质
C. 研磨液经过滤放在 4℃冰箱静置后取上清液加入预冷的酒精
D. 析出的丝状物加入 4mL二苯胺试剂后溶液即可出现蓝色现象
12. 下图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和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LacZ基因控制合成的
酶可以分解物质 X产生蓝色物质,使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呈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需要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 DNA连接酶
B.②过程可用 Ca2+处理进而有利于重组 DNA的吸收
C.③过程的培养基中除基本成分外仅需加入物质 X
D.实验结果形成白色菌落的大肠杆菌中含有目的基因
共 8 页 第 3 页
13.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感染性与其表面的 R蛋白(血凝素蛋白)密切相关,现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
生产相关疫苗。图甲为构建 R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图乙为重组质粒被相关酶切后的电泳结果。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至少需用到逆转录酶、DNA聚合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B.图乙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DNA 分子越大,迁移速率就越慢
C.根据图乙 Hind Ⅲ酶切结果推测,该重组质粒长度可能是 2000bp
D.根据图乙酶切结果推测,BamH Ⅰ在重组质粒上有 6个酶切位点
14. 科学家们致力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解决各种医学和工业难题。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乳腺生物反应器只能在乳腺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原因是只有乳腺细胞含有相应启动子序列
B. 我国成功研制出的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以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
C. 利用转基因猪建立器官移植工厂涉及基因工程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
D. 利用基因工程菌来生产工业用酶的优点是酶纯度更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生产效率较高
15. 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会引发人们对它安全性的关注,也会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与
挑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武器危害大的原因是人体不会对制造的新病毒产生免疫反应
B. 将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防止基因污染
C. 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比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更容易获得充分证据
D. 生殖性克隆是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
共 8 页 第 4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个小题,共 55分。
16.(12分)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施入土壤中的磷,大多数会与 Ca 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科研
人员从贡柑果园土壤中筛选出可以将难溶性或不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的高效解磷菌,主要流程如下图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在最后一次稀释后,在 3个平板上分别滴入 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分别
是 39、38、37,据此计算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为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
际数目 (填“少”或“多”),原因是 。
(2)步骤④中待菌落长好后,应以 为标准来挑选菌落,再进行下一步平板划线操作。
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 (如形状、大小、颜色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3)实验中欲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 作为对照。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
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中,并在 37℃、
200r·min-1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
含量,得到如图的曲线。
实验中用摇床进行培养的优点是
(答 2点)。本实验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 。
17.(10分)
毛花猕猴桃营养价值极高,多种植在南方,20多年前生长在山里,无人问津;软枣猕猴桃果皮光滑无
毛,果实营养丰富,耐寒。某科研所欲利用这两种猕猴桃体细胞,通过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猕猴桃新品
种,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处理所需的酶是 ,过程②可以用 PEG处理,其目的是 。
(2)从过程④脱分化到过程⑤再分化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 。
(3)图中①→⑤过程通常需要光照的是 过程,光照对该过程的作用是 (答 2点)。
共 8 页 第 5 页
(4)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的原生质体密度对毛花猕猴桃原生质体和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双
核异核融合体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知,双核异核融合体的融合率不能达到 100%,可推知该培养液中共存在 种类型的双核融合体。
本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毛花猕猴桃原生质体和软枣猕猴桃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密度为 。
18.(10分)
目前最常利用杂交瘤杂交法来制备特异性抗体。长春花是野生花卉,其所含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
作用。图 1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图 2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一杂交瘤细胞技术(免疫的 B淋巴细胞和
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 2中将获得的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 HAT选择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研究显示
核酸合成有两个途径:全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物质 A可以阻断全合成途径(如下图);正常细胞内
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但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因此
可用加入 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作为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在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前,将部分培养细胞置于含 HAT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培养基中 (填“有”或“无”)骨髓瘤细胞生长,说明该 HAT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杂交瘤细胞可以在
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的原因是可以通过 (填“全合成途径”或“补救合成途径”)合成 DNA。
(2)图 2中还需利用多孔培养板进行第二次筛选,即对上述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
和 ;图中获得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在方框内还需要经过 次筛选,才能获得单克隆
杂交—杂交瘤细胞。
(3)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图 1所示的给药方式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 。
(4)临床试验发现,从小鼠腹水中提取抗体具有外源性,直接注入人体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鼠源性
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注射到人体前需要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
体区段,该人源化改造的目的是 。
共 8 页 第 6 页
19.(12分)
由 P基因编码的蛋白 P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该蛋白在植物调节水分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研
人员成功培育出超量表达蛋白 P的转基因玉米,培育过程所用 P基因片段和 Ti质粒如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Mun I:5′C↓AATTG3′ Spe I:5′A↓CTAGT3′
EcoR I:5'G↓AATTC3′ Xba I:5′T↓CTAGA3′
(1)为获取足够量的 P基因片段,常用 PCR技术进行扩增,扩增时设计的引物是一小段能与 DNA母链
的一段碱基序列 的短单链核酸。研究人员为获得 P基因片段,设计了一些 PCR引物(如下表
所示),本次利用 PCR扩增 P基因片段应选用的引物是 。
项目 DNA序列(省略了部分核苷酸序列)
5'-AACTATGCGCTCATGA……GCAATGCGTAGCCTCT-3'
已知 P基因序列
3'-TTGATACGCGAGTACT……CGTTACGCATCGGAGA-5'
①5'-AACTATGCGCTCATGA-3'
②5'-GCAATGCGTAGCCTCT-3'
PCR引物
③5'-AGAGGCTACGCATTGC-3'
④5'-TCATGAGCGCATAGTT-3'
(2)在构建重组 Ti质粒时,应先对图中所示的 P基因片段和 Ti质粒进行切割,其中 Ti质粒应选用的限
制酶是 。限制酶切割完成后,再用 酶进行连接。
(3)将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玉米细胞时,首先将玉米愈伤组织与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 Ti质粒的农杆
菌共培养,然后将其转移至含有 (填“潮霉素”或“卡那霉素”或“潮霉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
基中继续培养以筛选转化细胞,理由是 。
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经脱分化过程发育为试管苗,最终培养成转基因玉米。
(4)该转基因玉米体细胞能超量表达蛋白 P,理由是 。
20.(11分)
人体内的 t-PA蛋白能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形成的血栓。若给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 t-PA蛋白,
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表明,将 t-PA第 84位的半胱氨酸(密码子 UGU)换成丝氨酸(密码子 UCU),
制造出性能优异的 t-PA改良蛋白,能显著降低颅内出血的副作用。某研究小组利用重叠延伸方法对 t-PA
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其改良过程如图 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共 8 页 第 7 页
(1)获得性能优良的 t-PA突变蛋白的正确顺序是 。
① t-PA蛋白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②借助定点突变改造 t-PA基因序列
③检验 t-PA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④设计 t-PA蛋白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
⑤利用工程菌发酵合成 t-PA蛋白
(2)研究小组进行 PCR1过程时,引物选择正确(引物 a与引物 b),PCR操作过程没有问题,但对产物
进行电泳时,发现除了目标序列外还有很多非特异性条带,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 (答 2点)。
(3)重叠延伸过程中,用于 PCR3的是 AB上链和 CD下链,请在下图中标注两条链方向(填“5’”或“3’”)。
(4)该研究小组用另一种定点突变方法——大引物法获得改良基因(如图 2)。
已知图 2中 t-PA基因的模板链是 t-PA基因的下链,获取 t-PA突变改良基因过程中需要以下三种引物:
在上述引物中,引物Ⅰ中突变基因位点是 碱基(填“A”或“T”或“C”或“G”);第一次 PCR 操作中使
用的突变上游引物和常规下游引物分别是 (在引物Ⅰ、Ⅱ、Ⅲ中选择);第二次 PCR操作中,下游大
引物是图 2中 (填“①”或“②”)链,使用的常规上游引物是 (在引物Ⅰ、Ⅱ、Ⅲ中选择)。
共 8 页 第 8 页2024一2025学年度卜期高2026屈半期考试
生物学答案
1-5 BCDDB 6-10 BBACC 11-15 DCDAB
16.〔12分)
〔1)3.8×10(2分)少(1分》当两个或多个胞连在一起时,Ψ板上规察到的小是一
个南落(2分)
(2)溶游圈直径与肃落肓径比值较大〔1分)
南落的特征(1分)
(3)安种等量十糜悬浮液的牛肉蛋口断培杀基〔2分》
〔4)增圳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茵株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2分》
-3-01(1分)
17.〔10分)
(1)纤雏素晦和关咬晦(1分)
透宁原生质体融合〔1分)
(2)念伤组织形成试管出的过程屮,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利植物激苏的需求不同(2分)
(3)⑤(1分)
诱导叶东索的合成;进行光合作日合成有机物供能量(2分》
(4)3(1分)
1×106个mL(2分)
18.(10分)
(1)尤(1分)
补放合成途径〔1分)
(2)克降化培养(1分)
抗休检测(1分》
2〔2分)
(3)携带药物(长存城)的双特异性单克降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肿啪细胞,实现」广对肿密细
胞的选择性杀伤〔2分)
(4)降低抗体诱发免疫反应的显度(2分】
19.(12分》
(1)4补配对(1分)
①、③〔2分)
(2)EcoR I和Spe】〔2分)
DNA连接(1分)
(3)洲霉茶(1分)
州霉素基因在Ti质粒的T-DNA中,会与P基因·可转移
到玉米麻伤组织胞的染色体DNA上(2分〉
(4)该转基因米体细跑宁入的P基因什段中含有陲启动子,强启动子能够促进转录过程,
从j合成更多的mR、A,最终翻译形成大量货白P(3分)
20.〔11分)
(1)④②图〔2分)
(2)模板DNA出现污染、引物特异性不强、复性温度过低等〔2分)
AB上链3”13
重叠延伸
(3)
CD下链
〔1分)
(4)〔2分)
[I(2分)
②〔1分)
I(1分)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半期考试
生物学答题卡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 座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使用黑色字迹中性笔书写,笔迹清楚。4.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做标记。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缺考 (考生禁填)
选择题(共45分) (用2B铅笔填涂)
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非选择题(共55分) (须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中性笔书写)
16.(12分)(1) (2) (3) (4)
17.(10分)(1) (2) (3) (4)
18.(10分)(1) (2) (3) (4)
19.(12分)(1) (2) (3) (4)
20.(11分)(1) (2) (3)请在下图中标注两条链方向(填“5’”或“3’”)(4)
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