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
八年级生物(二)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评卷人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道题目,每题2分,共60分)

1.椒草的叶片能长成新植株,下列与这种繁殖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柿树的嫁接繁殖
B.竹子的地下茎繁殖

C.试管婴儿
D.葡萄的扦插繁殖

2.如图表示生物的几种生殖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奇的“一树结两果”,可通过甲实现
B.乙中“无心插柳柳成荫”,后代可保持母体的

遗传特性
C.马铃薯、大蒜、甘薯等多采用丙方式进行繁殖




D.丙的生殖方式与甲、乙不同,属于有性生殖
(第2题图)

3.《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的发
育为完全变态的是
(')

A.卵孵化成幼虫
B.幼虫结茧成蛹C.幼虫取食卷心菜
D.成虫会飞
4.小贝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后,绘制了如图的发有过程简图。已知丙为卵,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危害性最大的时期是甲
B.如果该昆虫是一种害虫,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乙
C.此图表示不完全变态发有,如蝗虫、蝉、蜜蜂等
D,甲和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较小
(第4题图)
5.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不认识自己妈妈的主要原因是妈妈和自己长
得不太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①尾和鳃消失,形成肺
②同鱼的形态十分相似
③长出前肢
④长出后肢
⑤有尾,也有四肢

A.②④③5①
B.②③④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①③②④⑤
6,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B)八年级生物(二)第1页(共6页)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B.肺不发达,需要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C,身体皮肤裸露,后肢趾间有蹼,要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D.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7.白鹭属于濒危物种,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附近的江河、湖泊、水
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下列白鹭卵的结构中,能发育成雏鸟的是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气室
8,和青蛙相比,鸟的后代成活率高,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⑥胎生
A.①④⑤⑥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
9。结合图示,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I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家蚕
B.图甲中Ⅱ可表示体外受精、卵生
C.若图乙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则蟋蟀的发育过
蝗虫
四青蛙
程为D→A→C
D.若图乙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则蝴蝶的发育过
(第9题图)
程为D→A→B→C
10.“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银行、超市、小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得到
应用,其原理是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DNA
B.细胞核
C.染色体
D.基因
11.沙漠中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为28℃时体色灰
绿,随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变鲜亮,当体温为36℃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一
()
现象表明
A,这种蜥蜴的体温能够引起基因的改变
B.蜥蜴的性状不同,基因也发生了变化
C.环境影响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D.这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
12.如图是与遗传物质有关的概念图,图中的序号1、2、3依次表示
(
A.染色体、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
2
B.细胞核、染色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主要
决定
DNA
有效3
性状

C.染色体、基因、主要的遗传物质
存在于

D.细胞核、染色体、基因
(第12题图)

13.人类是否患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已知正常基因在图中I


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B.通常情况下,白化病致病基因所在的位置是③
(第13题图)

C,若图中②所在的染色体来自父方,那么④所在的染色体来自母方
D.通常情况下,该个体形成的生殖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出现I和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
(B)八年级生物(二)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