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专练:情景探究题1.(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探究感悟成长】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以下是同学们的三个生活情境,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情境一 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博物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小东却置之不理,转身离开。(1)你认为小东的做法妥当吗?理由:情境二 考试的时候,小川让我给他递纸条。(2)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该怎么做?理由:情境三 学校要求穿校服。可是,校服的颜色、款式我实在不喜欢。(3)我该怎么做?理由:2.(2023·青海·中考真题)【明理知行共建和谐】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情境一:八年级学生要进行合唱比赛,班级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练,但小杰想写作业。(1)小杰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情境二:一男子先后多次编造虚假警情,拨打110、120、119电话,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8日。(2)该男子的行为属于: (选填“民事”或“行政”)违法行为。他的行为警示我们: 。3.(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探究感悟成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以下是同学们的四个生活情景,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情景一:初中生小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1)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理由:情景二:在日常生活中,小红看到很多同学通过各种方式向父母表达孝敬之心,可小红无动于衷,她想长大后再孝敬父母。(2)你是否认同小红的想法:理由:情景三:小军上课偷偷玩手机被老师批评,他说这是他的自由,老师无权干涉。(3)请你判断小军的说法:理由:情景四:小美以前看到男生就烦,进入初中后总想引起男生的关注,她很困惑:“我变坏了吗?”(4)她变坏了吗?她应该怎么做:4.(2022·青海·中考真题)以下是九年级同学晓军的日常生活镜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镜头一:课后,晓军正准备出门打篮球,李华同学拿着物理试卷过来向他请教问题。晓军的正确做法:理由:镜头二:期中测试时,好朋友亮亮要求晓军给他传答案。晓军的正确做法:理由:5.(2022·安徽·中考真题)【学法用法 与法同行】假期,小华来到开饭店的姐姐家做客,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解决。情境一 小华和姐姐在饭店包间打扫卫生时拾到一块名表。姐姐笑着问小华应该怎么办。(1)小华的正确回答: 。理由: 。情境二 闲谈中,姐夫谈到有火锅店将客人用过的火锅底料留存下来,重复使用。姐夫对小华说:“考考你,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2)小华告诉姐夫,这种行为: 。理由: 。情境三 一村民找姐姐商量,准备去捕猎野生动物卖给她,姐姐拒绝并加以劝阻。(3)对姐姐的行为,小华应该: 。理由: 。6.(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式,习总书记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生命至上,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中国人民并肩抗疫,只为托起每个生命和希望。(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命至上的理解。(2)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我们应如何守护生命?7.(2018·广西河池·中考真题)北京市某中学5名未成年女生在宿舍楼内无故殴打、辱骂2名女同学,造成2人轻微伤,其中1人无法正常生活、学习。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判这起校园欺凌案,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1个月到1年有期徒刑。但是,该法院并不公开审理此案。(1)法院不公开审理该案的做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什么权益?属于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哪一种途径?(2)5名未成年女生因欺凌同学被判刑,给了我们什么警示?8.(2020·吉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口岸城市。在珲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已成为各族群众的生活常态。各民族兄弟姐妹在这里安居乐业,相亲相爱,共建美好家园。(1)材料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要求公民自觉履行哪项义务?(3)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与各民族同胞友好相处?9.(2024·青海·中考真题)【汇聚德法力量促进知行合一】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情境一:甘肃积石山地震后,青海海东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参与救援。小青就读的学校举行“我为灾区出份力”爱心活动。(1)小青可以:理由:情境二:初中生小海由于不适应学习节奏产生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学与不学。(2)你如何劝导小海:理由:10.(2024·四川广安·二模)【明理导行,健康成长】情景探究(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情景设问,答案语句精炼,表述准确。)情景一 华华的班上转来一位藏族同学,每天穿着藏袍,与其他穿着校服的同学不同,华华的好朋友小明总是对这位藏族同学指指点点。(1)华华应该: 。理由: 。情境二 学校举行运动会,为了班级取得好成绩,班主任叫小明周末加强训练参加长跑项目,可是小明想周末和朋友去打篮球。(2)小明应该怎么做: 。理由: 。情境三 花花平时热心助人,懂得关心与分享,她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3)花花养成了 行为。这种行为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作用: 。情景四 小华和小航是好朋友,一天小华看见小航进了网吧打游戏,小航让小华不要告诉老师。(4)小华应该告诉老师吗 理由:11.(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明析道理知行合一】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 周末,妈妈让你和她一起大扫除。(1)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二 周末与爸爸逛商场时,爸爸点燃了一根烟。(2)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三 课间,你发现王某正在取笑少数民族同学的装束。(3)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四 你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台湾独立的谣言信息。(4)正确做法: 理由:12.(2024·云南·模拟预测)【情境探究明理成长】情境一 班主任安排有绘画特长的小宇参加出黑板报,但他考虑到出黑板报会耽误学习的时间,不愿参加。(1)我的看法:____。情境二 不久前,小宇的弟弟出生了,父母忙于照顾弟弟,小宇觉得父母不再关爱自己,整天闷闷不乐,对父母不理不睬。(2)我的看法:____。情境三 进入初中以来,小宇觉得语文老师特别幽默,经常表扬他,而数学老师就特别严厉,经常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批评他。(3)我的看法:____。13.(2024·云南·模拟预测)【成长中的我】请写出你遇到下面情境时,你的选择及理由。情境一 你在朋友圈无意间看到同学小新发布了一段诋毁自己的文字和图片。(1)你会选择: 。理由: 。情境二 有不少同学经常光顾学校门口的一些非法小吃摊,存在健康的隐患,小安准备反映这一问题。(2)你会选择的反映方式: 。理由: 。情境三 邻居家经常深夜还在做网络直播,严重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你找邻居理论,对方却说:“这是我家,我什么时间直播是我的自由。”(3)你会选择: 。理由: 。14.(2024·云南昭通·二模)【情境探究学以致用】以下是中学生小珊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景一 小珊总是羡慕别人,她经常学别人的样子说话做事,但是又觉得很累。(1)小珊应该: 。理由: 。情境二 小珊最近因吃感冒药在课堂上打瞌睡而被老师批评,她觉得很没面子。(2)小珊应该: 。理由:情景三 社区组织了一场“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的公益活动,小珊担心影响学习而不愿参加。(3)小珊应该: 。理由:15.(2024·四川宜宾·二模)【探究情境,慧眼如炬】以下是小布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进行分析回答。情境一 周日,小布去书店买作文书,老板说:“这个是仿版,低价销售”。(1)小布应该: 。理由: 。情境二 小布所在小区来了一位区人大代表,向小布等了解“双减”情况,拟将调研情况汇集后提交区人民代表大会。(2)小布应该: 。这一互动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情境三 小布新买的球鞋没穿两天就鞋底断裂。他找到商家说明缘由,老板爽快地给他换了一双新鞋。(3)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属于: 。16.(2024·四川广安·三模)【明理践行提升素养】以下是小智同学生活中的四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小智的表哥与邻居吴某产生纠纷,表哥准备将吴某的照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企图通过“曝光”的方式报复吴某。(1)小智应该: 。理由: 。情景二 小智看到家里饮料瓶子很多,他灵机一动,将饮料瓶制成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来装饰自己的屋子。(2)小智的做法让我们感受到创新来源于: 。小智的这一举动会给他带来: 。情境三 小智在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发现学校门口交通总是拥堵,小智打算向有关部门反映。(3)小智在积极行使 权。小智在行使此项权利时应做到 。情境四 小智的表哥准备应征入伍,但姑妈担心表哥受苦受累进行阻止。(4)小智应该支持谁: 。理由是 。17.(2024·青海海东·二模)【情境探究明理践行】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情境一 小文最近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友,两人相谈甚欢,该网友提出想到小文家做客,询问小文的家庭信息和电话号码,甚至想认识小文的好友们,小文有些犹豫了。(1)小文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情境二 小文最近因学习压力较大,情绪不太稳定,回家后经常对家人莫名其妙地“发火”。(2)小文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18.(2024·云南昆明·模拟预测)【情境探究与理同行】小文本周在日记中记下了他生活的三个片段,请你帮助小文分析问题:情景一 周一,真纠结啊,今天我最好的朋友小明跟我说,在明天的测试中让我给他看一下试卷的答案。(1)如果你是小文,你会: 理由:情景二 周三,班主任李老师安排我周五放学后负责组织班级的朗诵比赛排练,可是我想去打篮球,但遭到老师的强烈反对,批评我没有责任心。我该怎么办?(2)如果你是小文,你会: 理由:情景三 周六,爸妈不在家,外面又在下雨,我立马下单了一份外卖。等了半天,外卖都没有送达,我却收到了外卖小哥在平台上给我发的消息······(3)外卖小哥的消息: 如果你是小文,你会这样回复:19.(2024·云南红河·二模)【做负责任的人激扬青春风采】我们即将初中毕业,将要迎来新的生活环境。未来也充满机遇和挑战,同学们会迷茫、会彷徨,如何积极面对当下,调整心态,积极投入,将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选择。请你结合以下情境,指出正确的做法。情境一 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初三(9)班计划去敬老院做公益,小强认为中学生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1)正确做法: 。情境二 初中即将毕业,小强、大壮等几人却开始沉迷网络游戏,厌学、逃学,为了“哥们儿”义气,屡次和其他班的学生发生冲突。(2)正确做法: 。情境三 马上就要毕业了,小丽站在初中毕业的交汇点,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人生。(3)正确做法: 。20.(2024·江苏泰州·一模)【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是一段充满挑战的人生旅程。每一次青春的碰撞,都会让我们听到拔节生的声音。情境一 近来,小江感到学习压力增大,紧张、烦闷等负面情绪接踵而至,让他不知如何应对。(1)作为小江的好朋友,“我”会向他推荐这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情境二 上道德与法治课时,小江偷偷在下面写数学作业,被老师发现并狠狠地批评一顿……(2)小江应该: 。理由: 。情境三 初中三年即将走过,小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和优势,今生注定平庸、平凡。(3)“我”给小江的建议是: 。21.(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一模)万千普通的劳动者,人人“有一手”,请你为“这些手”谱写一曲赞歌。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创设探究情境,提出学习任务,邀你一起解决。情境一班里转来一位藏族同学,由于风俗和语言不同,他感到生活学习特别不习惯。(1)任务一作为同班同学,你应该: 。情境二中考临近,小美晚上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出现心慌胸闷。(2)任务二你的建议是: 。情境三某县政府印制“小微权力清单”发放至乡村两级,并以乡镇为单位设置举报电话予以公示。(3)任务三针对该政府的做法,你的点评是: 。22.(2024·云南红河·一模)【情境探究明理践行】以下是小李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人大代表选举日,小李的爸爸在写票处认真填写选票,然后走到票箱前,郑重投下自己的一票。(1)情境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小李爸爸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是情境二 周末,表哥告诉小李,因为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爸爸让他辍学去附近的烧烤店打工。(2)小李应该 理由:情境三 小李的姐姐最近在平台为家乡的土特产直播带货,效果非常好。这一天,邻居许阿姨拿来一批假冒伪劣品牌运动鞋,找姐姐帮忙推销……(3)小李应该 理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专练:情景探究题》参考答案1.(1) 不妥。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给予耐心的解答和热情的帮助。(2) 不给小川递纸条。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要遵守规则。(任意一点均可)(3) 按照学校要求穿校服。 面对冲突,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任意一点均可)2.(1) 服从班级安排,参加合唱排练(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 应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2) 行政违法行为 要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随意占用公共资源,不扰乱社会秩序等(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3.(1)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2) 错误;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长大成人后的事。(3) 错误。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4) 不是,这是青春期的萌动心理,是正常现象。 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4. 我们应该先对李华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李华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①我们要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应冷落、忽视他人。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拒绝,考试后给他讲解试题。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我们不能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5.(1) 找到失主并归还; 公民享有财产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 不对; 这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对顾客不负责任的表现。(3) 赞成。 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的。6.(1)①严重的疫情使我们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全民抗疫为挽救生命而努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让我们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敬畏之心)。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2)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在家认真学习等)。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有过激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疫情期间,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学会保护自己等)。②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③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精神的发育需要物质支持。守住自己的心灵,追求真、善、美。养护精神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发扬民族精神,学习抗疫英雄人物事迹,弘扬抗疫精神)。7.(1)①隐私权(或人格尊严)。②司法保护。(2)①违法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②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凡是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③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要尊重他人,谨慎交友。等等。8.(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或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3)示例: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等等。9.(1) 捐款捐物、写信鼓励、网络宣传、心里祈福等 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关爱社会、服务奉献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2) 不能放弃学习,珍惜学习机会;学会调节情绪,培养学习兴趣等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义务: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等10.(1) 劝阻小明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2) 周末训练长跑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集体主义(3) 亲社会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4) 应该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11.(1) 接受妈妈的建议。 构建和谐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2) 制止爸爸。 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3) 制止并要求这个同学向少数民族同学道歉。 应该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4) 不轻信不传播,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12.(1)积极参加并认真完成黑板报。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要自觉磨炼坚强意志。(2)尊重、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家庭结构虽发生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3)我们要承认老师的差别,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13.(1) 要求同学删除相关信息并向自己道歉。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不受侵犯。(2) 向城管执法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等举报非法小吃摊。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3) 请求物业或社区组织进行协调处理,或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寻求帮助或报警。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14.(1) 小珊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2) 小珊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适时和老师巧妙沟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3) 小珊应该安排、调整好自己的时间,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帮助他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15.(1) 拒绝购买。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这是违法行为)。(2) 积极配合人大代表的工作调研,如实回答相关的“双减”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和解。16.(1) 制止表哥 会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人格尊严权);要依法维护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2) 生活; 惊喜、成就感等。(3) 监督权; 合法有序;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公正、客观。(4) 支持表哥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7.(1) 不泄露个人隐私,拒绝该网友的无理要求。 网络交往需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警惕心理,学会自我保护;中学生要增强隐私意识,明辨是非,谨慎交友。(2) 不要轻易发脾气,要学会调控负面情绪。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我们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18.(1) 拒绝。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2) 接受老师的批评,参加班级朗诵比赛排练。 ①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要坚持集体主义。(3) 雨大,外卖稍迟一会儿,请谅解。 不要着急,路上注意安全。19.(1)小强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的要求;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2)小强、大壮等几人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调整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3)小丽应该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掌握选择的策略。20.(1)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2) 虚心接受或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3)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积极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21.(1)尊重该同学的风俗习惯,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困难。(2)可以听一听舒缓的音乐,缓解内心的压力。(3)能够规范政府行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2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民主。(2) 劝表哥认真学习,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学业。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时间,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3) 劝姐姐拒绝。 推销假冒伪劣产品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作为直播带货的主播,要坚持诚信原则,不能欺骗消费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