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专练:选择题1.(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联合国假日,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已经引领世界文化B.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所有国家认同C.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扩大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2.(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电商经济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力量,各地出现“田间地头卖货忙”的景象,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新主体。据此,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及推论成立的是( )A.缓解城市青年就业压力→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B.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地区发展C.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D.建设农副产品电商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经济发展3.(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湟中区鲁沙尔高跷队参演的2024年河南春晚舞蹈《龙舞》,将高跷表演作为灵感源泉,在现代光影技术的加持下,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强的民族特色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体现了( )A.高跷表演已被全世界人民喜爱认同B.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C.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D.高跷文化是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4.(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以下图示法的表示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表中的“微行为”与点评匹配不恰当的是( )选项 微行为 点评A 同学请教问题时,耐心解答不嘲笑 尊重他人,与人为警B 朋友相约跑步时,按时到达不迟到 遵守承诺,诚实守信C 亲戚来家用餐时,主动招呼摆碗筷 孝敬长辈,文明有礼D 老师给我讲题时,聚精会神认真听 尊卑分明,理性竞争A.A B.B C.C D.D6.(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这是2023年感动中国组委会致张雨霏的颁奖词。这句话启示我们( )A.情绪是相互感染的B.情绪关乎人际交往C.学会合理宣泄情绪D.善于掩饰负面情感7.(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5月18日在西宁拉开战幕。来自全省两市六州的8支球队积极备战,在实战中球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但仍然存在配合不默契的情况。针对这个情况同学们展开讨论,其中不可取的是( )A.小梦:商定球队规则和制度B.小向: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C.小成:确定美好愿景和目标D.小真:固守自己的训练节奏8.(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某校的社会实践课上,学校团委举办了“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电脑。这一行为有利于学生( )①提高自理能力 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守护公平正义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以下属于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是( )①营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环境氛围②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③推动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均等化发展④加强现代文明教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这说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 )①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②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唯一动力④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1.(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一生潜心研究风洞技术,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后。俞鸿儒院士的行为体现了( )①勤俭节约、遵守规则的敬业精神 ②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③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时代精神 ④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2024·海南·中考真题)自2003年以来,中国累计向刚果(金)派出27批次工兵、医疗维和部队近6000人次。2024年4月9日,中国第二十七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全体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这是联合国表彰维和人员的最高荣誉。这体现了中国( )A.坚持绿色低碳,致力于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B.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C.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D.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13.(2024·海南·中考真题)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和谐”理念的是( )A.与人发生冲突时,逼迫对方让步B.参加班级劳动时,袖手旁观C.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D.不听父母劝告,沉迷网络游戏14.(2024·海南·中考真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自贸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海南多所学校先后组织以“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最符合活动主题要求的地点是( )A.中共琼崖一大旧址B.东坡书院C.天涯海角旅游区D.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15.(2024·海南·中考真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海南人民创造了数量较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琼侨歌谣、东坡笠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这对海南本土非遗文化传播的启示是( )A.坚定文化自信,抵制外来文化B.借鉴一切文化成果,发展海南本土文化C.全面传承传统文化,铸就文化新辉煌D.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16.(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方针 B.独立自主政策C.一个中国原则 D.高度自治方式17.(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侧漫画《有诉必应马上办》体现了( )A.网络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网络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18.(2024·海南·中考真题)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有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B.根本政治制度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基本政治制度19.(2024·海南·中考真题)初中生李某因长期受到邻居弹奏钢琴的“噪声侵扰”,严重影响学习和休息,多次与邻居沟通无果。对此你的建议是( )①邻里之间应和睦相处,忍忍就过去了②邻居应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③弹钢琴是邻居的权利,李某不要去干涉④李某可通过调解、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0.(2024·海南·中考真题)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毒违法犯罪,保障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海南省禁毒办部署开展禁毒“护苗”专项行动。这警示青少年( )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②珍爱生命,爱护身体,养护精神③增强防范意识,抵制毒品侵害④毒品离我遥远,禁毒与我无关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1.(2024·海南·中考真题)累犯苏某出狱不久,因抢劫路人王某的手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并罚金4000元。苏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22.(2024·海南·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11日修订通过。这说明法律(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规定了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23.(2024·海南·中考真题)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A.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B.青春意味着可以肆意放纵,敢于尝试C.青春可以一味追求独特,向权威挑战D.青春没有烦恼,勇敢地做自己24.(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加企业展。本届进博会成交额创新高,达784.1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中国( )A.敢于责任担当,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和决策者B.坚持合作共赢,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D.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维护世界各国根本利益25.(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粤港澳大湾区是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首要平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 )①彰显了“一国两制”生机活力②得益于港澳享有完全自治权③体现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对于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强国之路,实现了共同富裕②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③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下列诗句能体现人们向往公平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28.(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适值麦收季节,山东某县政府门口挂上了“政府院内可以晒粮”的横幅,并倡导工作人员上班不开车,为晒粮留出更多场地。这表明政府( )①树立良好形象②自觉接受监督③以人民为中心④坚持依法行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日照市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日照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旨在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 )A.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B.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根本政治制度C.科学立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D.坚持民主集中制,行使表决权通过条例30.(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以下是小峰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属于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A.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生时政征文比赛一等奖B.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捐给福利院的孩子们C.利用周末和同学们一起到车站清除小广告D.打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长期交通拥堵情况31.(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山东好人孙焕文用孝心温暖孤寡老人、用诚心帮扶困难家庭、用恒心投身志愿服务。他的事迹启迪我们( )A.寻求社会认可,赢得社会地位B.学会关爱他人,积极服务社会C.弘扬传统美德,追求个人荣誉D.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才有价值32.(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一条短短的不实“爆料”、一幅张冠李戴的照片、一句随口而出的“玩笑”,经过网络“扩音”,就可能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为此,青少年应( )①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网络③享受网络无限自由随意发布信息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道德法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3.(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从中可以看出( )A.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4.(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见贤思齐,见善则迁”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美好追求。这启示我们( )A.汲取榜样力量,止于至善B.树立底线意识,行己有耻C.提升道德修养,学会谦让D.积极面对挫折,自强不息35.(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妈妈发现小光穿着有些另类,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大好。”小光生气地说:“真唠叨!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小光的言行( )A.是“学贵有疑”,敢于挑战质疑权威B.有利于培养个人的批判精神和勇气C.伤害母子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D.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表现36.(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告诉我们( )A.生命来之不易 B.生命是短暂的 C.生命是可逆的 D.生命是独特的37.(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下面同学的做法与这一要求不一致的是( )A.小彤让父母监督自己多吃蔬菜,改变饮食不健康的习惯B.班会上,小珊向老师和同学保证,今后会按时完成作业C.小秦坚持每天练字,半年时间书写潦草的毛病得到改善D.小庆爱与他人比较,并从中发现和总结他人不足与缺点38.(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2024年4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________部队成立大会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 )A.战略支援 B.信息支援 C.联勤保障 D.火箭军39.(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________建成并投入使用( )A.昆仑站 B.黄河站 C.秦岭站 D.长城站40.(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2024年1月11日,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仪式的现场,本届赛会的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式亮相。其中,吉祥物是________( )A.滨滨 妮妮 B.宸宸 琮琮 C.龙辰辰 D.冰墩墩 雪容融41.(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________行动方案》( )A.科技化 B.网格化 C.生态化 D.标准化42.(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充分信任、寄予厚望,是因为广大青年( )①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②都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③思想活跃,拥有改变自己和世界的能力④理想信念坚定,就能成为国家栋梁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43.(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时指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②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③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4.(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为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动,某校决定开展“绿色生活你我共建”项目学习活动,其中一项任务是寻找身边的绿色低碳行为。下列不属于绿色低碳行为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B.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C.践行“光盘行动”D.乘坐公共汽车出行45.(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尊重和关爱教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让尊师成为风尚,让重教温暖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国家之所以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因为( )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B.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C.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D.教师的风格不尽相同46.(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法院根据当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客观实际,在17个村设立了各有特色的调解室和巡回审判点,就地办案,当庭调解。这一做法的意义是( )A.贯彻执政为民,彻底化解矛盾纠纷B.落实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服务效能C.发扬协商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民合法权益47.(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奔赴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李广苏自幼对天空充满向往,始终秉持“心之所向,行必能至”的信念。面对相关知识不足的挑战,他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我,终以优异成绩入选本次任务乘组。李广苏的故事告诉我们( )A.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个人努力 B.有梦想就会实现人生目标C.发掘自身力量必须依靠外力 D.困难更有利于梦想的实现48.(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60%以上发生在校外,其中交通事故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上下学的路上,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青少年应该( )A.结伴并排骑行,转弯伸手示意B.身穿醒目衣物,抢先通过路口C.快速穿行马路,避让机动车辆D.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49.(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为防范学校隐蔽场所的欺凌行为,教育部通知强调要在校园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助于( )A.及时发现并杜绝欺凌行为B.提高学生应对欺凌的能力C.增强教职员工的防范意识D.提升校园安全的管理效率50.(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从粗粮米面到肉蛋海鲜,从“菜篮子”到“果盘子”……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结构变化,我们的食物供给越来越多元。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能( )①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②摆脱对粮食的依赖,丰富中国人饭碗③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撑 ④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1.(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一辆小轿车撞上路边绿化带后侧翻,驾驶室受挤压变形,司机被困。紧急时刻,三名背着书包的少年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将司机安全救出。三名少年的行为展现出他们( )A.积极履行见义勇为的法定义务B.先人后己不计得失的良好品质C.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D.挺身而出拯焚救溺的传统美德52.(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从中你领悟到( )①人人都奋力向前,激荡出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②继续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辉煌实现梦想③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拼搏与奉献④我们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后做劳动者奉献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3.(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近期不少虚拟情绪产品在网络平台热销。语音连麦唠嗑的“树洞倾听”、缓解考前压力的“好运喷雾”“转运锦鲤”、能让自己更聪明的“爱因斯坦脑子”等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对此,青少年应( )A.关注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紧跟时代潮流B.向商家详细介绍个人情况,避免消费纠纷C.注重情绪的自我调节释放,做到理性消费D.尽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54.(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 。这一重要论述,为各地结合实际推进生产力变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A.新质生产力 B.数字经济C.现代农业 D.特色优势产业55.(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夏季是溺水事故多发季节,每一起事故都意味着家庭的悲剧。为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 )①坚决不在水库边、河边、湖边等水域边缘追逐打闹②发现有人落水时,采取大声呼救、报警等方式安全施救③万一不幸落水,要用力拍打水面并大声呼救④结伴去野外不明水域游泳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专练:选择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A D C D C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A D C B C B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A A B C D D A C D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B C A C B D B C A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D B A B C D A D D C题号 51 52 53 54 55答案 D A C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