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分层作业17 糖类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糖类的结构1.下列物质属于糖类,但是分子组成不符合通式Cm(H2O)n的是( )A.CH3CH2CHOB.C.D.2.来苏糖()是可作为糖类代谢的单糖,下列能说明来苏糖是单糖的理由是( )A.它是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B.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C.它是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糖D.它是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3.甘蔗中含有丰富的蔗糖(C12H22O11),是制糖果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甘蔗中只含有机化合物B.甘蔗中含有某种天然高分子C.蔗糖水解前后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组成蔗糖的三种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题组2.糖类的性质4.能够用来检验某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的试剂是( )A.氨水 B.金属钠C.新制的Cu(OH)2 D.硝酸银溶液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鉴别乙烯与甲烷B.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6.下列物质:①蔗糖;②麦芽糖;③淀粉;④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水解产物只有一种,且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B.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C.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D.麦芽糖具有还原性题组3.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实验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B.在2 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几滴稀NaOH溶液后,加入葡萄糖溶液,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析出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唾液(含淀粉酶),水浴加热(36 ℃左右),冷却后加入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微热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没有水解9.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加入碱液,中和至呈碱性A.①⑤②④③② B.⑤④②③①②C.①④②⑤③② D.①②③④⑤②10.某同学设计淀粉利用方案如图所示:其中A能催熟水果,B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有水果香味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C6H12O6的名称是 ;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A→B的反应类型为 ; C→D的反应类型为 。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A→B: ; ②C→D: ; ③CH3CH2OH→CH3CHO: 。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11.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A.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B.用银镜反应可检验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转化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再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蔗糖不水解12.[2024湖南长沙高二检测]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淀粉水解的产物之一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及补锌药物的合成13.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氧化反应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反应②是葡萄糖发生水解生成了CH3CH2OH14.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下列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已知H是具有香味的液体。(1)A的名称是 ,H的名称是 ,H的同类同分异构体还有 (写结构简式)。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 。 C级学科素养拔高练15.葡萄糖是人类的营养素,在体内富氧条件下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则生成一种有机酸A。①已知:②有机酸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其中C和C'互为同系物,C'是甲酸(HCOOH)。回答下列问题:(1)C和D'属于 (填序号,下同)。 ①同系物 ②同分异构体③同类物质 ④同素异形体(2)D'和E分别属于哪一类化合物:D': ,E: 。 ①多元醇 ②醛 ③不饱和羧酸 ④多元羧酸 ⑤酯(3)写出结构简式:A: ,F: ,H: 。 (4)写出反应类型:Ⅰ: ,Ⅱ: 。 (5)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B 。 A→E 。 参考答案分层作业17 糖类1.C 解析 A、B都不属于糖类;D是多羟基醛,属于糖类,但是其分子组成为C4(H2O)4;C是多羟基酮,属于糖类,但其分子组成为C6H12O5,不符合通式Cm(H2O)n,故C符合题意。2.B 解析 根据糖类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可将糖类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这与相对分子质量、甜度等无关,答案选B。3.B 解析 甘蔗中含有水,水是无机物,A错误;甘蔗中含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B正确;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根据蔗糖的分子式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错误。4.C 解析 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如产生砖红色沉淀,则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选C。5.B 解析 乙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鉴别,故A正确;果糖不能水解,果糖为单糖,故B错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故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正确。6.C 解析 蔗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7.B 解析 麦芽糖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糖,B错误;淀粉在催化剂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C正确;麦芽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具有还原性,D正确。8.C 解析 A项银镜反应应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应先加碱中和稀硫酸,再进行银镜反应;葡萄糖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但B项中NaOH用量太少;D项在加新制的Cu(OH)2之前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9.C 解析 淀粉水解的实验的步骤为取少量纯淀粉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在淀粉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溶液煮沸几分钟、冷却,由于水解生成还原糖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要加碱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其实验结果为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所以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⑤③②。10.答案 (1)葡萄糖 羧基 (2)加聚反应 取代(酯化)反应 (3)①nCH2CH2 CH2—CH2 ②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③2CH3CH2OH+O22CH3CHO+2H2O解析 (1)淀粉水解生成分子式为C6H12O6的物质是葡萄糖,所以分子式为C6H12O6的物质的名称为葡萄糖;C是乙酸,结构简式是CH3COOH,其中所含官能团是—COOH,名称为羧基。(2)A是CH2CH2,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 CH2—CH2 ;C是CH3COOH,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因此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①A→B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 CH2—CH2 ;②C→D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③乙醇分子中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2个H原子,可以在Cu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11.D 解析 进行银镜反应之前,要用碱中和水解液中的稀硫酸。12.D 解析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根形式存在,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A错误;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13.B 解析 淀粉与纤维素均为多糖,本身无甜味,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两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反应⑤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故B正确;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C错误;反应②是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醇,故D错误。14.答案 (1)纤维素 乙酸乙酯 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2)CH3CH2OH+CuOCH3CHO+Cu+H2O 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2Ag↓+3NH3+H2O解析 (1)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A为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乙醇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H的名称为乙酸乙酯,与其同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2)根据(1)的分析,乙醇和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把羟基氧化成醛基,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uOCH3CHO+Cu+H2O。葡萄糖是多羟基醛,能被银氨溶液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2Ag↓+3NH3+H2O。15.答案 (1)③ (2)④ ③ (3) (4)消去反应 加聚反应 (5)2CH3CH(OH)COOH+O2+2H2O CH3CH(OH)COOHCH2CHCOOH+H2O解析 根据两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可知,A为CH3CH(OH)COOH,一分子A可生成E,E再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则E为CH2CHCOOH,F为,反应Ⅰ为消去反应,反应Ⅱ为加聚反应,A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得到的B为。根据信息①,B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得C'和D',C'是甲酸(HCOOH),则D'为HOOCCOOH,C和C'是同系物,所以C为CH3COOH,D为H2CO3。(1)C为CH3COOH,D'为HOOCCOOH,含有的羧基数目不同,C和D'属于同类物质。(2)D'为HOOCCOOH,属于多元羧酸;E为CH2CHCOOH,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属于不饱和羧酸。(3)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H3CH(OH)COOH,F为,H为。(4)反应Ⅰ为消去反应,反应Ⅱ为加聚反应。(5)A→B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H)COOH+O2+2H2O;A→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COOHCH2CHCOOH+H2O。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