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学测试卷2025年4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西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食口味独特,配料丰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凉拌海带丝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B.南昌拌粉中用的香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C.炒面筋中的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理化性质不变D.萍乡炒粉中的粉条中的淀粉彻底水解后可产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单位2.植物可通过细胞自噬实现自清洁和胁迫应答。在自噬过程中,受损蛋白质或细胞器被膜包裹后形成自噬小体,自噬小体与液泡融合进而完成内容物的降解和利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内质网可以为植物自噬小体的膜结构提供原材料B.植物自噬小体的锚定和运输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C.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有类似于溶酶体的功能D.钠盐胁迫下,植物减弱细胞自噬活动以维持生存3.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复合体A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具有催化活性。下列实验组合中,能推出“大肠杆菌复合体A中的单独RNA组分有催化活性,但单独蛋白质组分无催化活性”这一结论的是( )①大肠杆菌复合体A经核糖核酸酶处理后,丧失催化活性②大肠杆菌复合体A经蛋白水解酶处理后,仍有催化活性③从大肠杆菌复合体A中分离的蛋白质组分,没有催化活性④通过体外转录得到大肠杆菌复合体A中的RNA,具有催化活性⑤大肠杆菌复合体A的RNA与枯草芽孢杆菌复合体A的蛋白质组装成的复合体,具有催化活性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4.醛固酮可诱导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细胞合成多种蛋白质,如顶端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和基底膜上的钠钾泵,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的同时也促进K+的排出B.血Na+和血K+浓度升高均可促进醛固酮的分泌C.Na+由管腔进入血管的方式既有主动运输又有被动运输D.顶端膜上的K+外流依赖于基底膜上钠钾泵的正常活动5.十九世纪,人们发现离煤气路灯越近的树叶在秋末脱落越早,后来又发现煤气中引起脱落的活性物质还可以催熟果实。现在以电灯作为路灯,离路灯越近的树叶脱落却越晚,保持绿色的时间较长。对上述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离煤气路灯近的树叶脱落早与煤气中的乙烯有关B.电灯延长光照时间可增加叶片内脱落酸含量C.保持绿色时间长的叶片内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D.植物叶片内存在感受光照变化的物质6.基于我国传统酸醋工艺,一种以果汁为原料进行液态发酵生产果醋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取果汁时添加果胶酶可提高果汁产量,处理①加糖可增加碳源B.醋酸发酵阶段通入充足的氧气有利于微生物将乙醇转化为乙酸C.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微生物呼吸方式相同,最适生长温度不同D.发酵生产结束后,处理②需根据果醋保存时间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7.甲型流感病毒(IAV)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膜内陷脱落形成囊泡,进入宿主细胞,进而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人体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IAV通过胞吞作用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IAV和细胞因子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信号,激活B细胞C.细胞因子可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使产热增加D.接种IAV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B细胞8.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稳定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下表是同一时间内对青藏高原某地不同恢复阶段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演替的部分调查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数量指标 科名 物种名 退化群落 短期恢复群落 长期恢复群落 自然群落重要值 禾本科 垂穗披碱草 0.11 0.17 0.21 0.23早熟禾 0.09 0.14 0.24 0.16洽草 0 0 0.30 0.12莎草科 薹草 0.07 0.12 0.13 0.10矮生嵩草 0.39 0 0.16 0.07物种丰富度 18 23 30 33注:重要值是反应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指标,数值越大表示该物种优势程度越高A.随着群落恢复,该高寒草甸会演替成为阔叶森林B.该高寒草甸由低矮草本植物组成,不存在群落垂直结构C.当群落优势植物从禾本科转变为莎草科,说明该高寒草甸出现退化D.洽草在该群落恢复中从无到有是物种形成的过程,使物种丰富度升高9.某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3种呼吸途径中,部分物质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途径二葡萄糖中的能量最终都转移到了乙醇和少量ATP中B.途径二和途径三的存在,降低了酵母菌对环境的适应力C.酵母菌仅通过途径三不能获得满足生长必需的能量D.生物界中,途径一仅发生在具有线粒体的细胞中10.UUU和UUC为苯丙氨酸(Phe)密码子,CCU、CCC、CCA和CCG为脯氨酸(Pro)密码子,AAA和AAG为赖氨酸(Lys)密码子。以下模板链中,能表达出Phe-Pro-Lys三肽的是( )A.5'-CTTCGGGAA-3' B.5'-AAGGGCTTC-3'C.5'-ATCCCGAAG-3' D.5'-CAACGGGTT--3'11.正常小鼠的Sry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是雄性性腺形成的关键基因。有一只小鼠的性染色体是XX,其中一条X上带有Sry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母本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其父本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C.其母本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其父本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12.锥实螺壳的右旋和左旋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右旋为显性。已知t基因没有表达产物。下列实验结果中能直接支持“子代螺壳的转向不受自身的基因型控制,而是卵的细胞质中母本T基因的表达产物决定右旋”的是( )A.取tt螺卵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TT螺卵细胞,与TT螺精子受精,发育成右旋螺B.取TT螺卵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tt螺卵细胞,与TT螺精子受精,发育成左旋螺C.将tt螺卵的细胞质注入TT螺卵细胞,与tt螺精子受精,发育成右旋螺D.将TT螺卵的细胞质注入tt螺卵细胞,与tt螺精子受精,发育成右旋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得0分。13.黄瓜植株有雌株(仅花的雌蕊发育)、雄株(仅花的雄蕊发育)与两性植株(花的雌雄蕊均发育)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A和B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产生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雄花黄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雌蕊能发育的植株比例为1/2D.对两性植株外源施加乙烯,可以使其转化为雌株18.图1为某神经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2为图1中的电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电位变化,图3为图1中某突触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图2中B点之后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图2中A点和B点处,膜外Na+浓度均高于膜内D.图3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19.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曲线图就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达形式。关于如图曲线描述的生物学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此图表示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的起点不应与横轴相交B.若此图表示黑藻叶肉细胞在某溶液中失水量的变化,则推测细胞不能吸收外界溶质C.此图可表示草鱼数量呈“S”形增长的增长率,捕鱼后的数量应在 N 左右D.若此图表示不同浓度IBA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则M浓度对该植物的茎生长往往也是促进20.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只在男性中表现,其中 Ⅰ1和Ⅰ2为纯合子。已知自然人群中患该病个体的频率为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1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B.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Ⅱ1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女性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70%D.Ⅱ2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50%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17.为探究某种杨树雌株和雄株竞争光资源的差异,研究人员将生长状态相同的雌株和雄株幼苗植于同一盆中,在全光照(自然光照)和遮阴(55%自然光照)条件下分组培养,5个月后检测植株的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净光合速率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通过光反应将光能转化成 中的化学能。在暗反应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 。(2)与全光照处理相比,遮阴处理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多,该变化的生理意义是 。(3)在相同光照(全光照或遮阴)条件下,雄株的生物量(干重)均高于雌株。不考虑呼吸速率的差异,据图推测该种杨树雌株和雌株的光资源竞争策略分别是 。(4)综合本研究和其他几种杨树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杨树雌株和雄株对光资源的竞争策略不同。该推理运用了 (填科学方法)。(5)杨树雌株通过产生杨絮(包裹种子的絮状绒毛)传播种子。杨絮会引发过敏反应,且存在火灾隐患。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为防治杨絮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答出2点即可)。18.运动能够强身健体,还对情绪调节有着积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时,胃肠蠕动减慢,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中支配胃肠道平滑肌的 兴奋,进一步使平滑肌细胞内 Ca2+、K+外流增加,此时肌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2)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使血浆CO2含量增加,引起位于 的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节律加快,该过程还受 有意识的控制、血浆中的 与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发生作用,以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3)研究发现,乳酰化修饰发生与运动产生的乳酸有关,而情绪关键脑区(mPFC)中蛋白A 的乳酰化修饰水平增高能缓解焦虑,其作用可能与促进突触小泡数量增多有关。研究人员以正常小鼠、焦虑模型小鼠为材料进行实验,部分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动物分组 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 mPFC中乳酸含量 mPFC中蛋白A乳酰化修饰水平正常小鼠 甲:未运动训练 ++ + +乙:运动训练 +++ +++ +++焦虑模型小鼠 丙:未运动训练 + + +丁:运动训练 +++ +++ +++注:“+”越多表示相关值越大;对新环境探究行为的强弱反应焦虑程度①与甲组相比,丙组小鼠的不同表现是 。由丙、丁两组结果可知,丁组小鼠的行为发生变化与 相关。②有人推测,蛋白A乳酰化修饰主要发生在其氨基酸序列第n位点,欲证实该点乳酰化修饰是否与焦虑缓解有关,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器地设的实验组为 。检测指标除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和mPFC中乳酸含量外,还需检测 。19.某品种鹦鹉大多数的胸羽是红色或黄色,偶尔也出现胸羽上既没有红色也没有黄色(无红黄羽)的个体,对其进行遗传分析。(1)红、黄羽鹦鹉杂交结果如下表。组合 ① ② ③亲本 红羽×红羽 黄羽×红羽 黄羽×黄羽子代 红羽 黄羽 黄羽和红羽若上述杂交组合的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则黄羽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的理由是 ,纯种红羽鹦鹉与纯种黄羽鹦鹉杂交,子代间相互交配,预期子二代中红羽:黄羽的比例是 。(2)研究发现上述A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催化红色素转变为黄色素的酶,而a基因无相应功能。鹦鹉红、黄羽色的形成还受D/d基因的控制。为研究D/d在色素形成中的功能,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3个酵母品系。检测其中的红、黄色素,结果如下表。酵母品系 A基因 D基因 色素① 有 有 红和黄② 无 有 红③ 有 无 无则D基因的功能是 。鹦鹉的基因能在酵母中表达,表明在翻译过程中共用 。酵母品系①中同时检测到红色素和黄色素,用同样的方法检测鹦鹉的黄色胸羽(各种基因型),均可检测到黄色素和少量的红色素,原因是 。(3)另一个杂交组合的亲本为红羽鹦鹉和黄羽鹦鹉,子代有红羽、黄羽、无红黄羽三种类型,如果A/a和D/d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子代中无红黄羽个体的基因型是 ,预期此组合的子代中红羽:黄羽:无红黄羽的比例为 。2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在人类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突破。CAR-T细胞疗法是将CAR基因导入T细胞成为CAR-T细胞,通过CAR蛋白上的scFv肽链(小肽不足以发挥抗原作用,但能发挥抗体识别作用)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膜上的抗原,并通过CAR蛋白上的其它肽链结构激活CAR-T细胞继而杀伤肿瘤细胞。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含有scFv肽链的单克隆抗体,流程如图。①图中通过驱动细胞和测试细胞反复免疫小鼠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 (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来源于小鼠骨髓 。实验小鼠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该实验最适用于筛选 (填标号)。A.大鼠肝细胞区别于兔肝细胞特殊抗原的抗体B.正常细胞区别于感染HIV细胞内特殊抗原的抗体C.衰老神经细胞区别于正常神经细胞抗原的抗体②取第二组小鼠分离脾细胞,加入 诱导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2)CAR基因的构建,流程如下图。在设计添加CAR基因两端限制酶识别序列并与表达载体正确连接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有_________(填标号)。A.PCR使用的上、下游引物需含限制酶识别序列B.CAR基因内可以含有引物所含限制酶识别序列C.限制酶识别序列需位于载体启动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内D.上、下游引物所含限制酶识别序列不同E.CAR基因插入载体位点需位于启动子下游(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如果用高特异性抗体DNA直接构建CAR基因,再通过载体导入T细胞并稳定表达,不但会使治疗效果大幅降低,同时还会 。江西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学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D A B B D B C C A11 12 13 14 15 16B D AD BCD ABC ABD17.(1) ATP和NADPH 糖类等有机物(2)有利于吸收更多光能,提高光合效率(3)雌株倾向于减少光能获取,雄株倾向于获得更多光能(4)归纳法(5)选育无絮品种,采用激素抑制柳絮产生18.(1) 交感神经 外正内负(2) 脑干 大脑皮层 NaHCO3(3) 对新环境探究行为较弱,mPFC中乳酸含量较低,mPFC中蛋白A乳酰化修饰水平较低 运动训练导致mPFC中乳酸含量和mPFC中蛋白A乳酰化修饰水平升高 对焦虑模型小鼠进行运动训练后,对蛋白A第n位点进行突变处理 mPFC中蛋白A乳酰化修饰水平19.(1) 显性 由组合②或③可知,黄羽×红羽子代全为黄羽,黄羽×黄羽子代同时出现黄羽和红羽 1:3(2) 调控红色素的合成 一套密码子 D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催化红色素转变为黄色素,但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A基因调控形成的红色素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完全转化为黄色素(3) aa_ _ 3:3:220.(1) 体液 造血干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同时其受刺激后细胞表面的分子发生特异性变化后与B细胞接触,参与B细胞的激活 AB 聚乙二醇(2)ADE(3)导致CAR蛋白攻击其他正常细胞,使机体受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