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024-2025学年2024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4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2024-2025学年2024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共49张PPT)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7.2.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生态系统的概念
讲解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以一片森林为例,森林中的树木、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以及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到整个生物圈,小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
展示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的图片,介绍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空气为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同时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参与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土壤为植物提供扎根的场所和生长所需的养分。
生物部分
生产者:以绿色植物为例,讲解生产者是指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消费者: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介绍消费者是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根据食性不同,消费者可分为植食性动物(如牛、羊、兔等)、肉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狼等)和杂食性动物(如人类、猪、熊等)。消费者通过摄取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解者:以细菌和真菌为例,讲解分解者是指能把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生物。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清洁工” 的角色,它们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组织学生讨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消费者通过捕食等行为,促进了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使物质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供生产者利用。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讲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中的植物以乔木为主,还有灌木和草本植物。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重要功能,被称为 “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介绍森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强调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草原生态系统
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讲解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较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的乔木。草原生态系统为畜牧业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基地,同时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草原上生活的动物,如羊、马、牛以及一些善于奔跑的动物,它们适应了草原开阔的环境。
海洋生态系统
展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海洋中的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海洋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海洋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气候、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介绍海洋中独特的生物,如鲸鱼、鲨鱼、珊瑚等,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
淡水生态系统
展示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的图片,讲解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饮用、灌溉、工业用水等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是许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介绍淡水中常见的生物,如鱼类、虾类、水生植物等,以及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如水资源污染、水葫芦等外来物种入侵。
湿地生态系统
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图片,讲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如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等功能,被称为 “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是许多珍稀水禽的栖息地,介绍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农田生态系统
展示农田生态系统的图片,讲解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农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粮食等农产品,人类对其影响较大,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和维护。介绍农田中常见的生物,如农作物、害虫、益虫等,以及农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如农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等。
城市生态系统
展示城市生态系统的图片,讲解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由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占据主导地位,生物种类较少,主要以人工种植的植物和饲养的动物为主。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介绍城市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作用,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以及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
给出讨论话题,如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会发生什么情况?”“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如何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和类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和功能。
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系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选择一种生态系统(如湿地生态系统),查阅资料,写一篇短文介绍其组成成分、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观察校园生态系统,绘制一幅校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示意图,并标注各成分的名称和作用。
五、教学资源
展示不同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图片、视频。
相关案例分析资料、数据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生态系统概念: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摄取有机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有机物
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湿润地区,动植物多,多种功能
草原生态系统:干旱地区,草本植物为主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调节气候等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等,提供水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多水过湿,净化水质等
农田生态系统:人工建立,农作物为主
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中心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有了一定的认识。直观演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知识,但在讲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具体实例或利用简单模型辅助教学。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及保护措施的分析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态系统方面,可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身边事
在生机盎然的地球上,每种生物,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都生活在各自特点的环境中。通过能量、物质的交换,利用环境资源建造自己,使物种不断繁衍。那么生态系统的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类型呢?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掌握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
一块农田
一条河流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个池塘
一块草地
探究竟 调查
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可5-10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带领本组成员选择调查的生态系统(可以是校园内的一定范围;也可以在校园附近确定一片树林、草地、池塘、耕地或小区等)。
2.找出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并填入下表。
水草
土壤


细菌和真菌
浮游植物

空气
阳光
蚯蚓
思考讨论
池塘生态系统里都有什么呢?
池塘生态系统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
太阳、水、土壤、水草、鱼、虾、浮游植物、团藻、蚯蚓、细菌和真菌等
太阳、水、土壤、空气
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蚯蚓、细菌和真菌等
水草、浮游植物、团藻
鱼、虾
蚯蚓
细菌和真菌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知识拓展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观看相关视频,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3.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4.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5.生物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非生物部分包括光、温度、空气、水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并把能量贮存起来的生物。
——主要指绿色植物
生产者
光合细菌
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各种动物。
消费者
——各种动物
以分解有机物为主,靠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废物取得能量的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可称为分解者)。
分解者
——大多数细菌、真菌
1.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菟丝子
消费者
思考讨论
小型腐食动物如蜣螂 、蚯蚓,甚至大型动物如秃鹫等属于分解者。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蜣螂
蚯蚓
秃鹫
答: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是分解者。
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是消费者。
少数自养细菌是生产者。
3.所有的微生物物都是分解者吗?
枯草芽孢杆菌
结核杆菌
蓝细菌
能量
消费者
直接以植物为食
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被取食
被捕食
被分解
被分解
被分解
分解后的
产物被吸收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观看相关视频,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哪些?其分布、特点、作用分别是什么?
1.分布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2.特点
动物种类繁多,多营树栖和攀缘生活。
森林生态系统
——“绿色水库”
3.作用
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草原生态系统
1.分布
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
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动物 主要是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的种类。
2.特点
3.作用
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1.分布 
2.特点
海洋动植物种类丰富,结构稳定。海洋植物比较单纯,以孢子植物占优势,主要是各种藻类。多数海洋植物是浮游或漂浮的。
——“地球之肺”
3.作用
产氧量占全球产氧量的90%以上。
湿地生态系统
1.分布
包括沼泽地、湖泊、河流、滩涂、水库等。
3.作用
被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
2.特点
——“地球之肾”
自然资源丰富。
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
是人起关键作用,农作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动植物种类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人为控制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中人起支配作用。所需大部分能量和物质要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因此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特点:
试试看
取一个大约2L 容量、有盖子的无色透明广口玻璃瓶,注入4/5容量的池塘水(或存放3~5天的自来水),放入新鲜的金鱼藻3~4棵,小鱼2条,螺蛳2只,盖紧瓶盖。把生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每天注意观察瓶内动植物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记录。
制作生态瓶
开眼界
用细菌降解农药
1星题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D
A.植物和动物 B.非生物部分、生产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2.河北人文信息 河北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超过200个景
点,以“凉、静、野、幽、翠”为主要特色,森林覆盖率高达
百分之八十以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令人惊叹。驼梁山
国家森林公园内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D
A.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
B.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动物
C.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
D.整个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
3.[2024湖南中考]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树能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B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4.[2024广东中考] 推进深远海养殖是“打造海上新广东”的重
要举措之一,养殖的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 )
B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5.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实际上是“落红”( )
C
A.被生产者吸收了 B.被消费者吃掉了
C.被分解者分解了 D.被土壤吸收了
知识点2 生态系统的类型
6.[2024湖南模拟]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它”被称为
“绿色水库”,描述的生态系统是( )
A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7.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
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A.包括沼泽地、湖泊、河流、滩涂、水库等多种类型
B.自然资源丰富
C.可以净化水资源
D.有“地球之肺”之称
8.下列生态系统及其特点或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生态系统类型 特点或作用
① 农田生态系统 人起关键作用,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② 草原生态系统 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能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
③ 海洋生态系统 浮游植物占优势,有“绿色水库”之

序号 生态系统类型 特点或作用
④ 城市生态系统 所需大部分能量和物质要从其他生
态系统输入,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
垃圾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星题 提升能力
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的是( )
B
A.鸡吃小虫 B.羊吃青草 C.人吃蘑菇 D.黄雀捕蝉
10.[2024江苏泰州二模] 枝角类生物是一类淡水浮游动物,
以藻类植物为食,同时也能将有机碎屑分解为无机物质,其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为( )
D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析: 枝角类生物既是消费者,通过摄食藻类植物获
得能量和营养;同时也是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碎屑,将有
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2024山西大同一模] 学习了生态系统
的相关知识后,小林同学总结了物质循
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
( )
C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解析: 如图所示。
12.情境题 “一鲸落,万物生”是指大海中一头鲸鱼尸体的坠
落,是万物生长的开始。鲸落始于盲鳗、睡鲨等食腐动物的
啃食,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入驻。鲸骨的脂类在厌氧细
菌的分解中释放硫化物,有些硫细菌可通过氧化这些硫化物
来制造有机物,为深海贻贝、蛤等软体动物提供营养。最终,
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成为一大批海洋生物的宜居场所。根
据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A.鲸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盲鳗、睡鲨属于消费者
C.硫细菌属于生产者
D.厌氧细菌属于分解者
解析: 盲鳗、睡鲨是食腐动物,属于分解者,故选B。

13.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
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美学旅游
价值(如图)。九寨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
态系统成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C
A.草食性动物——生产者 B.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C.腐食性动物——分解者 D.腐生性细菌——消费者
解析: 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
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14.创新题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各项空间科学
实验稳步推进。在问天实验舱内,斑马鱼(图1)、金鱼藻和微
生物组成了小型水生生态系统(图2)。科学家将研究空间环境
对鱼类生长发育、生态系统运行与物质循环的影响,实现中
国在空间培养脊椎动物方面的突破。请分析作答:
图1
图2
图3
(1)斑马鱼、金鱼藻和微生物组成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的______
部分。
生物
(2)在问天舱中,金鱼藻通过______作用产生氧气供斑马鱼呼
吸,鱼呼出的__________被金鱼藻吸收利用。斑马鱼产生的
粪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为金鱼藻
生长提供养料。
光合
二氧化碳
分解者(或微生物,或细菌和真菌)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小型水生生态系统模拟制作了
如图3的两个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几天后,发现B瓶中的小鱼比A瓶中的小鱼活跃。请你分析A
瓶中的小鱼不活跃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瓶中缺少绿色植物 (或缺少生产者,或没有水草,或氧气不足)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主要指绿色植物
各种动物
主要指细菌、真菌
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组 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类型
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