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 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小明将大米播种到松软、潮湿的肥沃土壤中,等了很久也没看到大米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A.胚已被破坏 B.外界温度太低 C.没有胚乳提供营养 D.种子处于休眠期2.如图是黄豆种子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A.[1]胚轴 B.[2]胚芽C.[3]胚根 D.[4]子叶3.下列男女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作用的是 ( )A.输精管和输卵管 B.睾丸和卵巢C.附睾和子宫 D.附睾和卵巢4.关于植物的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芽中有分生组织 B.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C.枝条是由叶芽发育来的 D.叶芽的芽轴发育成新叶5.如图为叶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幼叶 B.②是芽轴C. b是由①发育而来 D. c是由③发育而来6.在一棵桃树上的一个枝上开了四朵花,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甲摘掉花瓣、乙摘掉花萼、丙摘掉雄蕊、丁摘掉雌蕊。将来能结出果实的是 ( )A.甲、乙、丁 B.甲、乙、丙C.甲、丙、丁 D.乙、丙、丁7.西瓜开花期遇上阴雨天时,有经验的农民会将雌花和雄花相互轻碰,即“对花”。这是为了让花粉落在雌蕊的 ( )A.柱头上 B.胚珠上 C.子房上 D.花丝上8.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大烧杯、小烧杯内的液体分别是 ( )A.①碘液、②酒精 B.①清水、②清水C.①清水、②酒精 D.①酒精、②清水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都相同B.同一植物不同发育时期所需水量都相同C.植物生长时,施肥越多越好D.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10.“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C.能为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能减缓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1.青春期一般介于10~20岁,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是正常的心理变化B.此阶段身高会突增,生殖器官开始形成并迅速发育C.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D.男孩遗精是正常现象,但需要注意个人卫生12.叶片结构临时切片示意图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⑤是表皮,细胞排列疏松,呈绿色B.②和④是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C.③是叶脉,具有输导作用D.⑥是气孔,其开闭控制着气体的进出13.移栽植物时,常通过带土坨来保护植物的幼根,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右图为幼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区段对植物根尖起保护作用B.②区段细胞可分裂产生新细胞C.③区段细胞可以伸长增加细胞的体积D.④区段是植物吸收有机物的主要部位14.园林工人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移栽时根部受损,这是为了给树木提供营养物质B.“吊瓶”的针头应该插入输导组织C.“吊瓶”里的液体是杀虫剂,是为了帮助树木除害虫D.“吊瓶”内的液体将自下而上在植物体内运输15.把带叶的冬青枝条插到红墨水中,并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掉枝条表面的红墨水,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关于这些小圆点以及它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导管,功能是运输有机物 B.是导管,功能是运输水及无机盐C.是筛管,功能是运输水及无机盐 D.是筛管,功能是运输有机物16.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精彩亮相,园内栽种了众多绿色植物。关于这些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抑制植物对有机物的运输B.抑制植物对水的吸收C.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根冠吸收水分用于蒸腾作用D.能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17.人们经常把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措施与主要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移栽树苗时剪去部分叶片——降低蒸腾作用B.雨季在农田边挖沟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C.阴天移栽植物——增加光合作用D.人工授粉——弥补传粉不足18.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2时左右曲线Ⅰ短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失水死亡B.曲线Ⅰ代表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C.18时时植株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D.植物的呼吸作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19.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以下甲、乙、丙、丁四套装置,你应选择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乙和丁20.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一段时间后,甲组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组C.甲组蜡烛迅速熄灭,乙组蜡烛继续燃烧 D.实验可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21.(7分)新疆的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大豆种植、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达100万亩左右,并且单产高于全国水平。图甲~丁分别是大豆的种子、幼苗、花蕊和豆荚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1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2)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c和[h] ,图丙中a、i表示的结构分别是花药和 。图丙中的部分结构要发育成图丁所示的结构,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图丁中豆荚的A、B分别由图丙中的[g] 、[f] 发育而来。(3)某农科所在研究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时,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下图曲线。由上图分析,为了延长种子寿命,我们储存种子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答两点)。22.(8分)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字母将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F。(2)步骤E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3)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步骤C 滴加的液体是 。(4)步骤B 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该部分与未遮盖部分形成 。(5)步骤F的实验结果是①处变成蓝色,②处不变色,说明①处产生了 ,这部分是步骤B叶片中的 (选填“遮光”或“未遮光”)部分,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3.(8分)甲乙两地产出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平均温度(℃)甲地 乙地白天 33 33夜间 12 22(1)甜瓜所含的糖类等有机物主要是通过 (填生理作用)制造的,除此之外该生理作用的产物还有 。(2)甜瓜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呼吸作用将所含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水和 ,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3)结合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和上表中的数据分析,甲乙两地白天的条件基本相同,两地甜瓜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 ;甲地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是因为甲地夜间温度比乙地的低,甲地甜瓜在夜间的呼吸作用比乙地更 (选填“强”或“弱”),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这说明 。24.(9分)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辅助生育的医学手段,核心流程包括促排卵、取卵取精、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及移植。该技术主要适用于输卵管阻塞、男性少精症等不孕症。图1是试管婴儿技术简易流程图,图2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序号, 上填文字)(1)“试管婴儿”其实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让男女生殖细胞在试管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的[ ] 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2)“试管婴儿”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 ,该细胞形成于“试管”,此时“试管”相当于母体内的 (填名称),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母体后,胎儿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产生的 和其他废物排出。因此,我们都应铭记母亲的恩情!(3)青春期的我们随着图2中曲线[ ] 的发育,身体也出现了明显的男女差别,如男孩长出胡须、女孩声音尖细,这是由我们体内分泌的 不同导致的。25.(8分)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挑选了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大豆种子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通过观察装置①和②,可以发现该实验有一处不足是: ,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改进后,通过比较①和②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 。(2)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环境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设计了实验装置③和④。若装置③为对照组,则其中的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是 (选填“25℃”或“0℃”),预测的萌发情况是 ;则装置④中的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是 (选填“25℃”或“0℃”),预测的萌发情况是 。该实验除温度这个环境条件不同以外,其他的条件应该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