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政治认同: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道德修养: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和谐、友善、向上向善等道德准则,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健全人格: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保持理性与包容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责任意识:明确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公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重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教学难点: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目标01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02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033.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的要求。自学导航 P62-64044.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要求。思考:1.从屈原的故事和作品中,你领悟到怎样的精神?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1)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对话屈原,领悟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明明暗暗,惟时何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我们领悟到情牵百姓的爱国情怀,勇于探索的鲜明品格,对真理、正义、高洁品格的追求等等。这些不仅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撑。强烈的爱国情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勇于探索的鲜明品格对高洁品格的追求(1)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重要性)P62①②①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②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历史原因现实原因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首先来到安庆桐城市,走进六尺巷。探究与分享1时政新闻:六尺巷的故事时政新闻:六尺巷的故事思考: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与人相处要和睦谦让——以”和“为贵。故事一:从“六尺巷“中悟人文精神做法和谐社会人文精神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和美邻里团结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平等和谐,兼容而不冲突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P63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万物竞相生长繁育,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但相互之间不冲突。强调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探究与分享:“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身边的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思考:1.谈谈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这些“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怎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P63探究与分享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刁兴宇观看并回答:新时代好少年刁兴宇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志愿服务超过2600小时的最小“五星志愿者”刁兴宇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人利人,择善而行,向上向善;要求: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护他人,使他人受益,选择善良的行为去实践,并且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和善良境界。久久为功的意思是坚定目标,做事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方能成就一番功业。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p64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课堂笔记: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P63-64本课课堂小结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作用做法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经典题型(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不能体现追求这一境界的是( )A.羞恶之心,义之端也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D.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B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体现了从点滴小事做起追求至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这是追求至善的表现;“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每天都要自我反省,如果有错误就改正,如果没有就加以勉励,也是追求至善的方式;故BCD说法正确;A:“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思是羞耻心是道德行为的萌芽和起点,这与“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所表达的内涵不同;故A说法错误;本题属于逆向选择,故本题选A。经典题型(2025·河南许昌·一模)在2025年的春晚舞台上,李子柒身着融合植物染、青神竹编等13项非遗技艺的服饰惊艳亮相。短短5秒,这些珍贵非遗便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她不仅亲力亲为参与服饰设计,还深入走访了湖北、江苏、四川等8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潜心学习。以下对李子柒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①借春晚展示非遗,能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②融合多项非遗技艺,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滋养③亲力亲为参与设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④走访学习非遗,践行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①: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故①说法错误;②④:李子柒亲力亲为参与服饰设计,还深入走访了湖北、江苏、四川等8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潜心学习,体现了融合多项非遗技艺,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滋养;走访学习非遗,践行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故②④符合题意;③: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继承,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